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准则包括哪些

财务会计准则包括哪些

财务会计准则包括哪些

财务会计准则包括哪些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周末面授班寒暑假冲刺班其他

课程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转来的。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上,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上,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工比例无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规定合同完工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行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6.在广场、厂房及设备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可以使用重估价或历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价 计量﹐会根据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之后的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US GAAP规定通常要求使 用历史成本。 7.在辞退福利上,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8.在确认与既定福利相关的过去服务的成本上,IFRS规定立即确认。US GAAP规定在剩余服务年限或生命期间摊销。 9.在设定受益计划中﹐最小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上,IFRS规定没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规定应确认的负债金额最小为未注资的累积福利义务。 10.在养老金资产确认上的限制上,IFRS规定确认的养老金资产不能超过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精算损失以及从该计划返还资金或减少对计划的未来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之总 净额。US GAAP规定对确认的金额没有这样的限制。 11.在确认缩减利得的时间上,IFRS规定当有关企业有明确表示将福利计划缩减﹐且已经对外宣布时﹐确认缩减利得和损失。US GAAP规定直到相关雇员被辞退或计划被终止或修订时﹐确认 缩减利得﹐时间可能在明确表示和宣布之后。 12.在福利计划缩减产生的损益的计量上,IFRS规定缩减利得或损失包括设定受益义务现值上的改变;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上的任何改变;以前未予确认的任何相关精算利得和损失、因应用过渡条款而未确认的金额和过去服务成本的份额。US GAAP规定虽然未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要按未 确认过渡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冲销﹐但过渡期后的未确认精算利得和损失并不受计划缩减的影响。 13.在需要相当时间完成的资产的借款成本上,IFRS规定资本化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US GAAP 规定必须采用资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成本的类型上,IFRS规定包括利息、某些辅 助成本和作为利息调整的折算差额。US GAAP规定通常只包括利息。

(财务会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最全版

(财务会计)新会计准则的 变化

新会计准则变化要点 目录 ?第1号——存货 ?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第4号――固定资产 ?第6号——无形资产 ?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8号——资产减值 ?第9号——职工薪酬 ?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11号——股份支付 ?第12号——债务重组 ?第13号——或有事项 ?第14号——收入 ?第15号——建造合同 ?第16号——政府补助 ?第18号——所得税 ?第20号——企业合且 ?第22号——金融工具 ?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34号——每股收益 ?第36号——关联方披露 ?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第1号――存货》准则变化要点 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存货的成本结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能够资本化。 3、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成本有不同规定。如企业合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

组等取得的存货有新规定。 《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变化要点 (壹)范围及分类发生变化 范围:新准则只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分类:交易性证券投资 可供出售证券 贷款和应收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独立为本准则) (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发生了变化 1、同壹控制下的企业合且中,合且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且对价的,应当在合且日按照取得被合且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且方以发行股票作为合且对价的,应当在合且日按照取得被合且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股票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初始投资成本和股份面值之差,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壹控制下的企业合且及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均以支付的对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应用范围发生变化 ?1、成本法适用范围: (1)无共同控制、也无重大影响的投资企业; (2)实施控制的企业 确认时考虑潜在表决权因素。 ?2、权益法适用范围: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7 租赁的会计核算-reviewed by Cathy-ok

7-1.会计定义概述 租赁会计是基于这样的概念:一个实质性转移了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的租赁应该被资本化。也就是说,承租人应记录资产及负债,而出租人应记录销售或投资。除此以外,则应以经营租赁核算。 如果一项租赁至少符合了以下一个标准,那么承租人应该将这项租赁归为融资租赁(否则,承租人应该将其归为经营性租赁): 1.在租赁期结束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此项租赁包括一份折价购买权的合同;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预计剩余经济使用寿命的75%以上; 4.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大于或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 对出租人而言,销售型和直接融资租赁都是融资租赁。在一项销售型的租赁中,被租赁资产产的帐面价值不等于它的公允价值,从而导致出租人产生收益或损失。在一项直接融资租赁中,被租赁财产的帐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相同,不会产生收益或损失。如果一项租赁符合了前一段中至少一项标准,并同时满足以下两条,那么出租人应该将其归为销售型的或直接融资租赁: 1.可以合理预见最低租赁收款额能够收回; 2.应由出租人承担的额外费用没有重大不确定性。 但对房产租赁而言,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分类标准存在某些例外。 承租人:承租人对于融资租赁资产的会计核算,就好象该资产是购买的一样,只是购买的资金是融资而得到的。因此,承租人应该同时记录一项资产及相同金额的负债。在租赁期的开始,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是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中的较低者。 承租人将一项经营租赁分摊计入费用。通常,经营性租赁的费用应当按直线法摊销,即使租金的支付不是均匀的。 出租人:出租人应该按下述方法核算销售型租赁: 1.应当确定租赁总投资额和该投资额的现值; 2.租赁总投资额的现值应当记录为流动或非流动应收款项,就象其他应收款项一样。租赁总投资额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记录为递延收益,并在整个租赁期间使用实际利率法来分摊。 3.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应确认为收入,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应确认为相对应的支出。 出租人应该按下述方法核算直接融资租赁: 1.应当确定租赁中的总投资额; 2.总投资和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表示为递延利息收入。递延利息收入和初始直接成本应使用实际利率进行分摊; 3.租赁中的净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被列示为一个单一的项目,就像其他应收款项一样被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 US 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主要为美国公司或华尔街上市公司所采用。它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师协会(AP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意见书》和《公报》中所规定的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所组成的。US GAAP是一套官方的权威性的标准组合,是企业会计人员记录、汇总会计数据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也是审计人员审核企业会计报表的依据。 US GAAP等效于IAS[国际会计标准] 会计准则的制订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依靠民间会计团体进行的。第一个介入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简称CAP),它从1939年到1959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1959年,CAP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取代,从1962年到1973年共发布了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4份公告。APB建立后,曾试图克服CAP在准则制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令人失望的是,这种愿望未曾得以实现。1971年,由于各界对会计准则制订工作日益增长的不满,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准则制订了两个调研组进行审查。其中,惠特调研组(Wheat Study Group)于1972年提出的《制订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导致了三个新机构的诞生:(1)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负责制订会计准则;(2)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简称FAF),负责任命委员会成员和筹集经费;(3)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负责提供咨询及有关服务。 目录 一. 收入确认...................................................................................................................................... 销售商品、零部件、配件等的收入确认 ........................................................................................ 二.存货(试行版).......................................................................................................................... 三.所得税会计.................................................................................................................................. 1. 资本化资产和折旧........................................................................................................................ 2. 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3. 已减值资产的处置........................................................................................................................ 四应收帐款(坏帐准备)............................................................................................................... 五. 养老金核算.................................................................................................................................. 六.租赁会计核算.............................................................................................................................. 七.海外经营和货币折算.................................................................................................................. 八.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 九.缺勤补偿......................................................................................................................................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准则

××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20 年月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规范本公司会计行为,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是由××电业公司、××水电厂等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本公司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规范运作的企业法人,主要从事发、供电业务。 第三条本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经营、统一考核、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办法;建立以公司总部为资金管理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以各下属单位为成本中心的财务核算体系。各职能中心的职责范围如下: 资金管理中心:负责编制资金计划,筹措资金,按计划调拨资金,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过程,评价资金使用效果。 利润中心:计提并交纳各种税费,核算、处理财务成果,工资的分配及管理。 投资中心:负责批准并组织实施对外投资,对投资项目进行管

理,核算投资收益,处置投资项目。 成本中心:各下属单位按公司总部下达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进行内部模拟法人核算,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内部考核办法和内部核算体系,其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范围,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应遵循合法性、公开性和灵活性原则。 合法性:保证所有的经济活动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 公开性:为了维护各股东的合法权益,重大决策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并定期向各股东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资料,所有经济活动必须向股东公开,不得有任何隐瞒。 灵活性: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的具体生产经营特点,选择适当的财务管理办法处理经济业务,以满足筹资、投资、分配等经济活动的需要。 第五条本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拟定各项财务计划; 2、及时足额地筹措资金,合理地使用资金,加强资产存量的管理; 3、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按时、足额交纳各种税费,准确、及时分配股利;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

目录 2 4 2 存货(试行版) (11) 2.存货(试行版) (18) 3 所得税会计 (26) 4A资本化资产和折旧 (43) 4B 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1) 4C 已减值资产的处置 (68) 5 应收帐款(坏帐准备) (82) 6 养老金核算 (88) 7 租赁会计核算 (100) 8 海外经营和货币折算 (105) 9 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 (111) 10.缺勤补偿 (119) 11 或有损失和产品担保 (123) 12 合并和权益法会计核算 (131) 13 中期财务报表(包括季度财务报表) (138) 14 政府补助 (143) 15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144) 16 内部使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147) 17 股东权益 (150) 18 研究开发费用 (154) 19 重组(退出或处置活动) (157) 20 企业的发展阶段 (163)

1 收入确认 1-1. 会计定义概述 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以下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可确认收入:(SAB No. 101 & 104): 1.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销售约定存在; 2.货物已经交付或者劳务已经提供; 3.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 4.可以合理确信能够收到货款。 有些收入约定包含有多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并根据可能收不回来的金额按适当比例计提坏帐准备。但若买方拥有退回货物的权利时,卖方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销售收入。供应商可能会偶尔地或持续地给予其顾客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等(紧急问题工作组01-9《卖方给予买方回报的会计处理》)。顾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供应商销售货物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该货物销售给零售商。紧急问题工作组01-9还涵盖了制造商给零售商或分销商的顾客促销奖励,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各项其他安排如展位费、协作广告等。当销售退回权利存在时的收入确认

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准则

财务会计制度 为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参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的财经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一部分财务制度 一、财务计划 根据公司的计划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财务计划。 公司编制的财务计划从时间上分为长期、中期及短期三种,超过一年的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即为年度计划,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指月度计划。 年度计划应于上年年底前完成草案,于当年元月31日前正式编制完成;月度计划于上月月底前完成草案,当月5日前编制完成。 各区、块的房产或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其他相对独立的项目,还应在上述基础上单独编制财务预算。 (一)财务计划的主要类别和容 1、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计划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包括计划期公司的一切可以预计的现金收入与支出。财务收支计划的主要容

及列示方式如下: ?计划期各项现金收入; ?计划期各项现金支出; ?计划期期初现金余额; ?计划期可用现金(计划期现金收入加期初现金余额); ?计划期拟筹措的现金(计划期可用现金减计划期现金支 出); ?计划期期末现金结余数。 2、成本费用计划。成本费用计划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计划期将发生并应计入计划期的成本费用,及虽未在计划期发生但应计入计划期的成本费用,其主要容与列示方式如下: (1)房地产开发成本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前期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 ?基础设施费; ?公共配套费; ?开发间接费。 (2)期间费用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2 存货

1-1. 会计定义概述 一般情况下,存货应该以成本(即原值)入帐,包括所有为存货的最终售出而花费的直接与间接的成本。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存货应以其他方式入帐。比如,如果存货的原值大于其市场价值,该存货应以按照成本是市价孰低的原则,应以市价入帐,而因此产生的尚未实现的损失将计入当期的损益。 决定存货的销售成本的主要目标就是选择能正确反映当期利润的计价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确保销售成本计算的适当性,对某一部分存货选择一种发出计价方法,而对另一种存货可能采用另一种计价方法。公认会计准则通常允许采用以下的成本计算方法:(会计研究公报43, Ch. 4, par. 6) 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方法假设存货的流动是按照它们被采购的顺序进行 的。也就是说,先购入的存货先被发出。FIFO方法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成本更接近其重置成本,这是因为帐面余下的存货是最近购买的。FIFO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存货易遭损坏或出现呆滞的行业,因为这样容易与存货的物流保持一致。 2.平均价格法:这种方法是用同一期间内所有相同货物的平均价格来计量该种存货成 本。通常,平均价格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 1)在加权平均法中,于每期期末,将当期能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金额,除以能 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数量而得出存货的平均价格。将平均价格乘以期末存货 的数量就得到存货的期末余额,当期能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金额减去存货的 期末余额的则作为销售成本计入损益。 2)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中,每次购入存货后(而不是在期末),就要计算出新的平 均价格。这样,每当一批存货被销售时,当时的平均价格就是销售成本的价格。 加权平均法通常用于实地盘存制的存货系统中,而移动加权平均法则用于永续盘存制的存货系统中。美国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变种(只要运用恰当)。此外,只要保持连续性,不同的计价方法可用于不同的存货类别。 尽管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LIFO),但Makita 仅采用FIFO与平均价格法。 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1号《存货计价》,修改了会计研究公报第43条第4款《存货计价》,要求固定的制造费用的分摊要基于生产设备的正常的负荷量(比如历史趋向与当年的预算)。该条款进一步要求将由闲置设备、运费、装卸、毁损而产生的非正常开支计入当期费用中。 一种存货的成本包括所有为其出售而花费的直接与间接的费用。这样,存货的成本包括购入价格、进口税、运费、仓储费、保险等。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存货成本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直接材料,包括发票金额、运费和供应商收取的加工费;

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比较

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比较 一、所得税会计中的相关定义 各国在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分类时有所不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我国则将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它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2.时间性差异。它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我国《会计制度》使用了时间性差异这一概念。 3.暂时性差异。与我国不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号公告(FAS 109)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公告(IAS 12)中,都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它是指在资产负债表内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4.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但并非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侧重于从收入或费用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某个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则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它是指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财务报表上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该差异在以后年度当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收回或列示的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纳税金额或可抵扣税金额。 二、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比较 1.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①应付税款法。该方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这一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其所得税费用与收入不配比,资产负债表也未能很好地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的真实情况。②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作调整。③损益表债务法。该方法与递延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所得税税率变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它以损益表为基础,侧重于时间性差异,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准则

企业公司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准则范本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DOC) 什么是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是公司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统称,有时简称“财会制度”,具体指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中所确立的一系列公司财务会计规程。 公司会计制度,是指公司会计体制、组织、会计记账、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规程。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公司法》第174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建立财务会计制度的显著特点,是依法编制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依据我国《公司法》第175条的规定,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同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 1.资产负债表。 具体而言,它是指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静态的财务状况,即公司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情况的会计报告。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的规定,资产负债表以左右平衡式账户列示“借方”与“贷方”。左方为“借方”,记载各类资产项目,右方为“贷方”,记载各类“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左右借贷双方必须平衡,故资产负债表又称资产负债平衡表。 2.损益表。 损益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损益表反映的是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动态的业务经营状况而非静态的财务状况,故学理上又称之为动态的会计报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通过该表,可以向股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公司机、甚至政

府有关部门等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报告期内动态的财务状况,说明资金变化的原因。 4.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指对公司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会计报表所列示的资料和未能列示的但对公司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其他重要事项所作的必要说有。 5.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公司年度利润分本情况与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在会计实务中常将其作为损益表的附表。 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公司在制作上述财务会计报告时,应特别注意《公司法》的有关要求。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制作时间。 《公司法》第175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8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8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总则每8条的规定:“年度会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 2.关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查验证”。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作完毕后,应“依法经审查验证”(《公司法》第175条)。 至于审查验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财务会计报告的制作是否行合法定程序,内容有无虚假或欺诈的部分,有否遗漏重大事实等。对“审查验证”的结果,应制作书面报告,并由“审查全证”人签名盖章。 3.关于股东的查阅权。

美国会计准则FIN46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 FIN 46 Implementation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2 Agenda ?FIN 46 Overview ?Plann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ng a FIN 46 Concept 7 Cash Flow Model ?Exhibit –Example FIN 46 Concept 7 Model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 Planning the Project “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 4 Overview ?Two step process ?First-determine whether entity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consolidation using control criteria or not –Based on whether there is sufficient equity at risk and whether the equity has voting control –If so, the old voting control consolidation rules apply ?Second-if the tests for consolidation based on control are not met –The entity is a VIE –SOP 78-9 is not applicable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比较

Comparison of PRC GAAP & US GAAP 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全球资本市场里,华尔街也被认为是比较成熟、完善的。目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选择的是以具体规则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在美国方面每个月都会颁布新的或修订准则条款以适应他们自身的情况。而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型。为满足实现国际趋同的目标,结合国情作出相应处理,财政部通过不定期的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新准则及时作出解释,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可以说不论是中国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都存在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变化过程。与时俱进是对每位财务人员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基本要求。 “世界已经改变,并且还在继续改变”。上海财经大学——国内会计准则最具发言权的机构为依托,具有专业精良的研发队伍,拥有同时具备集实践、理论、教学于一身的经验丰富的讲师,特别组织强大的师资团队研究US GAAP, PRC GAAP的最新变化,根据对几千家大型企业培训的经验总结,实时更新课程内容,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梳理,打造2010版准则比较课程。把最新的变化和操作技巧传递给您,助您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企业的前列。 【课程收益】 比较分析新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掌握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转换技巧 了解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 了解美国会计准则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提前设计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的会计策略 美资企业、在美上市或即将在美上市企业、其他相关企业的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经理及其他相关财会人员 投资银行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分析人员 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相关人员 【适合对象】 颁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比较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颁发证书】 1、中国新会计准则概要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2006新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具体38项会计准则概要 2、美国会计准则介绍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成 财务会计标准声明(FASB / FAS) 会计研究报告(ARB) 会计原理委员会意见(APB) FASB紧急事件处理意见(EITF)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阐述(SOP) 美国证监会规则(SEC rules) 美国会计准则的效力层次 FASB, APB & ARB FASB技术报告,AICPA行业审计及会计指南及SOP SEC实例公告及EITF 其他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3、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中美会计准则整体区别 会计年度和报表公布期限 会计账簿和会计记录 坏帐准备 报表语种 记帐本位币 等等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1-递延税项 中国:可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 法和债务法) 美国:确定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2-员工退休福利 既定供款计划 既定收益退休金计划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3-股票期权 内在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 折中方案 当前的争议和发展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4-资产减值、无形资产、研发成本 中国 —计提准备须符合的条件及会计处理方法 【课程大纲】

美国会计准则中文版01 收入确认-reviewed by Cathy-ok

1-1. 会计定义概述 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以下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时才可确认收入:(SAB No. 101 & 104): 1.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销售约定存在; 2.货物已经交付或者劳务已经提供; 3.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可以确定的; 4.可以合理确信能够收到货款。 有些收入约定包含有多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并根据可能收不回来的金额按适当比例计提坏帐准备。但若买方拥有退回货物的权利时,卖方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销售收入。 供应商可能会偶尔地或持续地给予其顾客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等(紧急问题工作组01-9《卖方给予买方回报的会计处理》)。顾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供应商销售货物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将该货物销售给零售商。紧急问题工作组01-9还涵盖了制造商给零售商或分销商的顾客促销奖励,诸如:折扣、礼券、回扣、"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各项其他安排如展位费、协作广告等。 当销售退回权利存在时的收入确认 当顾客有销售退回权时,卖方应该按估计的退回金额减少收入和销售成本的确认,并且要相应预提销售退回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企业可能允许顾客在销售以后的某一段时间内通过退货而取得退款、信贷、调换产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所有权实质上并未转移给买方,因此,销售并没有完成,收入一般也就不能确认。当然,当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即使存在销售退回,企业也可以在销售时便确认收入: 1.卖方给买方的销售价格在销售发生时实质上是固定的或者是可确定的; 2.买方已经支付了货款或者有义务支付货款给卖方,且该义务并不取决于买方是否将所买 商品重新卖出; 3.买方支付价款给卖方的义务不会因货物被盗、损失或者毁损而改变; 4.交易对于买方具有实质性经济意义(而非是卖方出于确认销售收入的目的而发生的形式 上的交易); 5.卖方没有任何义务帮助买方将货物重新卖出; 6.退货的金额可以被可靠的估计。(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48号, par. 6)。 有些情况下,商品的法定所有权须在所有的货款都已支付后方能转移给买方。但有时为了保障卖方对于商品的利益,交易双方会在合同中约定卖方可在买方全部付清货款之前确认销售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保留所有权的时间应该是能够保障其利益的最短期限。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及对我国启示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及对我国启示 ---------------------------------------------------------------------------------------------------------------------- 编辑:王菲文章来源:会计网校哪个好新浪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布的会计准则中大量采用公允价值,并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五年多共拟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34份,终于推出了关于一个计量属性而专门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把公允价值研究推向了高潮,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确立。对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会计准则启示对策 引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从1975年至2004年12月底的30年来共发布了153份财务会计准则,其中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60个。且越是新近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比重越大。特别是FASB在沉寂了15年以后,于2000年2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七辑《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规范了在会计计量中不能得到可观察的、由市场所决定的金额时运用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问题,弥补了前6辑概念公告中的缺陷,成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而正如FASB所强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财务会计和报告中的实务问题,其正式发表不意味着对目前仍然具有效力的准则公告的改进、修订和解释。由此,在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中,由于缺乏一个公认的、系统的会计准则的指导,实际运用中存在不一致,导致所提供信息可比性较差。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多个版本,针对每个定义都要有相应的指南来规范其在公认会计原则内使用,致使其在运用中产生了不一致,这直接增加了在会计实务中应用公认会计原则的复杂性。为此,FASB在从2001年12月14日至2005年10月23日的最近五年中,对公允价值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并拟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34份,其最终目的在于形成一份财务会计准则。2006年9月19日亟待已久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终于发布,为在公允认会计原则范围内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及披露,增强相关信息的可比性与一致性提供了统一框架。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关系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把已经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作用定位为最基本的财务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SFASNO.157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存在密切关系:1、FASB在其第2辑概念结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重要质量特征,并认为相关性更为重要。同时强调企业应当提供可比性信息以能使财务报告使用人识别两组经济事项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关性是公允价值运用之本,增强信息可比性正是SFASNO.157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SFASNO.157中对公允价值所界定的概念考虑了概念结构第6辑《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也反映了与资产相联系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与负债相联系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3、该准则吸收了第7辑概念结构《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的指南,虽然现在对该概念结构未做修改,而FASB将考虑在其概念框架修订计划中修改第7号概念结构的必要性。 4、本准则扩展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相关披露,以便能够提供给财务报表使用人(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相关决策的更加有用信息。而这正是概念结构第1辑《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所提出的首要目标。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 准则通过征求意见稿四易其定义,最终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收到或转让一项债务付出的价格。”定义中区别于以往界

2020年(财务会计)最新会计准则分录大全

(财务会计)最新会计准则 分录大全

新会计准则分录大全 一、流动资产 (一)货币资金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5、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如为现金短缺,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 属于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6、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7、收回备用金和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收款 8、收到供应单位因不履行合同而赔偿损失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9、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0、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1、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12、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香港会计财务准则体系(最新整理)

香港会计财务准则体系 香港的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公司法中关于会计的相关规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SEHK)证券上市规则、由企业自行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 在香港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会计准则体系。2005年1月1日起,香港并行两套会计准则:一套是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另一套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一词是指已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HKAS)、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标准会计实务公告(HKSSAP)及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指南。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被英国侵占。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香港在会计领域深受英国会计理论和模式的影响,香港的会计准则也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英国会计准则的模式。1976年,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首次颁行会计准则,它是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规范性要求。当时主要是参照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并且同英国一样,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专业准则。1995年底,香港会计师公会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声明而发出的框架说明,表明公会正转为以IAS为基础,发展一套全面以IAS为依据的香港会计准则。2001年,IASB取代了IASC。2003年,IASB新发布的准则改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香港会计师公会也决定基于IFRS将其财务报告准则命名为HKFRS。2004年,香港会计师公会宣布2005年1月1日HKFRS与IFRS完全接轨,为了与其协调,公会按照IAS和IFRS 的编号进行排列,并发布了大量的会计准则。 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提供的准则手册,截止到2006年6月,生效的会计准则共有31个,财务报告准则7个,此外还有若干准则的解释性公告。这些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无论是在准则名称和编号,或是其准则内容,还是在其后的准则指南都与国际会计几乎相同。在每个准则后都带有附注,说明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之处。可见,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度趋同,实现了国际化。因此有人说:“香港会计准则就是国际会计准则”,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除了国际化的财务报告准则,香港同时还存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上市公司的报表不一样,它不需要满足众多公众股东的信息需要,若仍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来编制报表,将会形成不必要的编制费用。鉴于此,香港会计师公会下的小型企业会计准则工作小组于2005年8月22日正式颁布了《中小型企业财务报告框架》(SME-FRF)和《中小型企业财务报告准则》(SME-FRS),符合资格的企业可以在2005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用此准则。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比财务报告准则内容少,而且没有指南,相比财务报告准则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但其内容还不够完善,准则中的一些规定还值得商榷,而且准则覆盖的业务范围还不够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