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

  • 格式:doc
  • 大小:797.80 KB
  • 文档页数:4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南昌大学会计系

余朝晖

第一章总则

一、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能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

它不同于法律主体的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2.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持续经营前提的主要作用是它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产生很大影响。•3.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出现应收、应付、递延、预提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

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如果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指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即凡属本期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列入本期费用。

【例题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

•(3)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

•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例题2】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的有()。

–A. 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B. 因预计发生的年度亏损,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C. 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 降为15%

–D. 因首次执行新准则,按规定对改变计量基础的会计业务作出追溯处理

–E. 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5.实质重于形式

•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典型运用有:融资租赁、售后回购、商业汇票贴现等。

•6.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谨慎性

•(1)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8.及时性

•(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第三章资产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四章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以及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六章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