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类似物在GEP-NET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11
维普资讯 新医学 2 0 0 7年 2月第 3 8卷第 2期 莱 ^ 羊 羊 羊 羊 羊 l9 0 囊 生素物肠 长 类 对 的作 其癌 抑 似 大 治 用机 疗及制南华大学附属南华 医院肿瘤外科 ( 20 1 杨 杰 陈劲松 梁庆模 4lo )[ 要] 大 摘 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预后较差。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 生长抑素)萎 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激素。
研究表明,生长抑素类似物对大肠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为大肠癌的非手 否 术治疗提 供 了新的 思路 。
该 文详 细阐述 了生长抑 素及 其类似 物的药理作用、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特点及其 抗肿瘤作用机制,还介绍了生长抑素类似物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可以相信,随着对 亲 生长抑素类似物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其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恙 [ 关键词 ] 生 长抑素 类似物 生长抑 素受体 肿瘤 ,结直肠 1 引 言 大肠癌是常见 的恶性肿 瘤 ,在 欧美 国家 ,发病 率居 恶 性肿瘤 的第 2位 。
在 我国 ,大肠癌 发病 率也 居于 恶性肿瘤 的前列 ,且 每年 以 4 的速度 增加 ,大肠 癌 的 5年 总体 生 % 存率维持 在 5 %左 右 ,疗 效有 待提高 。
研 究表 明 ,生 长激 0 素释放 抑 制 激 素 ( 长 抑 素 )类 似 物 ( o a s t n - 生 sm t ti a a oa n l u ,S T o e S A)可 以通 过 抑 制肿 瘤 细胞 增 殖 、诱 导 细胞 凋 g 亡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途 径对 大肠癌 等多种 实体 肿瘤产 生抑制作用 ,并且具有 选择 性强 、不 良反应 少 、耐受 性好 等特点 ,是近年来 的研 究热点 之一 。
随着对 其抗肿 瘤机制 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S T S A在大肠癌 的非手术 治疗 中具广 阔 的应用前景 。
本 文就 S T S A对 大 肠癌 的治 疗作 用及 机制 研 究作一综述 。
生长抑素家族及其在器官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生长抑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肽激素,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
生长抑素家族分为两类,一类是神经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调控作用;另一类是周围性生长抑素,主要参与机体的器官生长发育调控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周围性生长抑素家族的研究进展和在器官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一、生长抑素家族的组成周围性生长抑素家族是一组众多的肽激素分子,最初被发现的成员是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生长抑素家族成员被鉴定出来,目前已经发现了多达14种生长抑素类分子,包括:SST、生长抑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statin release-inhibiting factor,SRIF)、唾液泡生长抑素(Salivary gland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sGHRH)、肠源性生长抑素(Gastrin-inhibitory peptide,GI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IGFBPs)、胃泌素释放抑制因子(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血管收缩素(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信号肽岛素(Signal peptide insulin,SPI)、质子泵抑素(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自由基清除剂(Free radical scavengers,FRS)、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和胃泌素释放因子(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最新研究高伟华;向晓星【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在临床上较少见,多发生于支气管肺组织或消化道,发生在肝脏的NET多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转移而来.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HNET)与转移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metastatic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MHNET)的鉴别缺乏特异性,原发性NET的诊断建立在排除继发性NET病变的基础上.现从分类、临床症状、血清学、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6个方面作一概述.【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28)002【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肝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作者】高伟华;向晓星【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是指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常见发病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胰腺等,肝脏NET的发生率较低,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HNET)更为少见,也有罕见的与原发性肝癌同时存在的肝脏NET。
随着对这种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检查手段的进步,发生率也逐年增加。
1 PHNET概述1.1 组织病理学目前PHNET的起源仍不明确,有可能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散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异位于肝脏的肾上腺、胰腺组织或恶性干细胞的神经内分泌化[1]。
生长抑素1概述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可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抑制胃酸的分泌。
还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内脏血流和营养功能。
本品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和胃肠道,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治疗消化道出血,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流量,而又不引起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显著变化,因而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方面有临床价值。
可减少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从而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胰腺术后并发症。
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的分泌,可有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适应证适用于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也可用于胰、胆、肠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辅助治疗和防治胰腺手术后并发症。
3临床应用3~5分钟内静注250μg,随后以250μg/小时的速度匀速给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剂量可适当增减。
4不良反应静脉注射时偶有暂时性脸红、眩晕、恶心、呕吐,慢速注射或调整注射速度,可减少这些反应的发生。
体位性低血压鲜有报道,卧位注射有助于避免。
5注意事项在两次输液间隔大于3~5分钟的情况下,应重新给予250μg的负荷量;减量时宜缓慢。
由于本品抑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治疗初期会引起短暂的血糖水平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后,每隔3~4小时应测试一次血糖浓度。
同时,给药期间应避免给予胰岛素所要求的葡萄糖,如果必须给予,应同时使用胰岛素。
6用药禁忌对生长抑素过敏者,妊娠者、产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7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巴比妥类药物、戊四氮合用可延长或加强后者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生长抑素临床作用及文献汇总目录生长抑素临床作用及文献汇总 (1)急性胰腺炎 (2)上消化道出血 (2)术后消化道瘘 (3)倾倒综合征 (3)肢端肥大症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 (4)神经内分泌肿瘤 (4)恶性肿瘤 (5)镇痛作用 (5)不良反应 (5)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是人体中的一种由14 或28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是由神经元、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炎症细胞在神经肽、神经递质、离子、营养物质、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作用下产生的调节激素,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 1~5)结合后发挥作用。
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拟似物(SSA)与SSTR-2和SSTR-5结合的亲和力较高,常见的SSA包括:➤醋酸奥曲肽(Octreotide)是20 世纪80年代上市的首个SSA,与天然生长抑素相比肽链较短(8个氨基酸)、半衰期较长(1.5-2h)、不易被降解,经皮下注射给药;➤醋酸兰瑞肽(Lanreotide)是另一种八肽SSA,属于长效制剂,每2周肌内给药一次;➤醋酸伐曲酞(Vapreotide)同样为环状八酞,分为短效和长效制剂,在我国未上市。
SST和其拟似物的结构(来源:Rai U, et al. Pharmacol Ther. 2015;152:98-110.)生长抑素和其合成类似物可通过降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多态的表达引起内分泌胰腺分泌减少,还能抑制外分泌胰腺释放碳酸氢盐和消化酶。
本文将介绍生长抑素拟似物在各种疾病状态下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消化酶异常激活继发胰腺自身消化,治疗的特异性手段是通过抗蛋白酶药物阻止蛋白酶活性,降低胰腺损伤(坏死)风险。
生长抑素类似物是最强的胰腺外分泌抑制剂,可能会降低或完全抑制餐后胰腺和胃肠激素的分泌,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急性胰腺炎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10%,但生长抑素对其预防作用尚不明确。
(临床药师网)生长抑素与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兰瑞肽、善龙)垂体、加压素区别联系参照说明书整理的,多是理论的东西。
1、分类根据作用时长,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分为(1)生长抑素,代表药物思他宁。
静脉注射后半衰期一般在1-3分钟之间,以75μg/h静滴后,半衰期约为分钟。
(2)奥曲肽,代表药物善宁。
皮下给药清除半衰期为100min,静脉注射后其消除呈双相,半衰期分别为10min和90min。
(3)兰瑞肽,通常可以每二周给药一次。
(4)奥曲肽微球,代表药物善龙。
通常可以每四周给药一次。
根据结构可分为:(1)生长抑素:人工合成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2)奥曲肽,人工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类似物2、思他宁与奥曲肽不同点(1)作用奥曲肽作用时间相对于生长抑素长,在动物体内,奥曲肽在抑制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和胰岛素释放方面比生长抑素更强,而且对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选择性更高。
与生长抑素相比,奥曲肽对生长激素分泌的抑制比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更强,而且不引起激素的反弹性高分泌(例如:肢端肥大症中的生长激素)。
(2)适应症思他宁(生长抑素)适应症为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严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并发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出血性胃炎;胰、胆和肠瘘的辅助治疗;胰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辅助治疗。
善宁(奥曲肽)适应症为1、肢端肥大症(对手术治疗或放疗失败,或不能、不愿接受手术以及放射治疗尚未生效的间歇期患者,奥曲肽可以控制症状并降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 2、缓解与功能性胃肠胰内分泌瘤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有充分证据显示,本品对以下肿瘤有效:具有类癌综合征表现的类癌肿瘤;VIP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胰高糖素瘤;胃泌素瘤(通常与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联用);胰岛素瘤(术前预防低血糖症和维持正常血糖);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3、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4、与内窥镜硬化剂等特殊手段联合用于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紧急治疗。
除了止血,生长抑素在消化科还能这样用生长抑素在消化科可用于这7种疾病~生长抑素是一种典型的脑肠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胰腺、消化道等各组织器官中,具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胃酸、胃蛋白酶释放的功能,能减少内脏血流,并能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以及胃小肠和胆囊的分泌,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
生长抑素在消化系统领域应用尤为广泛。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包括普通生长抑素、奥曲肽和兰瑞肽等。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的药动学特点生长抑素是一个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在肝脏通过肽链内切酶和氨基肽酶的作用被迅速代谢,因此半衰期短。
而其类似物在结构中加入了氨基酸,增强了抗酶解能力,或替换某种氨基酸,使之具有半衰期长且代谢稳定等优势。
生长抑素静脉注射后在1min内起效,15min内即可达峰浓度,半衰期为3分钟左右,因此有利于早期迅速控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因其半衰期短,故在给药期间要求不间断地输入,换药间隔不宜超过3分钟,或直接通过输液泵给药。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类似物。
皮下注射后吸收迅速而完全,30min血浆浓度可达到高峰,消除半衰期为100min,静脉注射后其消除呈双相性,半衰期分别为10min和90min。
兰瑞肽是天然生长抑素的八肽类似物,其缓释注射液皮下注射后与生理溶液发生作用,在注射局部形成药物库,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从药物库扩散至周围组织,随后吸收入血液。
其半衰期为23-30日。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消化科还能这样用0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是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也被用于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但不推荐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使用此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手术率,预防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同时,可有效预防内镜治疗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升高,从而提高内镜治疗的成功率。
其作用机制为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胰腺肽类激素分泌等。
(临床药师网)生长抑素与生长抑素近似物(奥曲肽、兰瑞肽、善龙)垂体、加压素差别联系参照说明书整理的,多是理论的东西。
1、分类依据作用时长,生长抑素及其近似物可分为(1)生长抑素,代表药物思他宁。
静脉注射后半衰期一般在1-3 分钟之间,以 75μ g/h静滴后,半衰期约为分钟。
(2)奥曲肽,代表药物善宁。
皮下给药除去半衰期为 100min ,静脉注射后其除去呈双相,半衰期分别为 10min 和 90min 。
(3)兰瑞肽,往常能够每二周给药一次。
(4)奥曲肽微球,代表药物善龙。
往常能够每四周给药一次。
依据构造可分为:(1)生长抑素:人工合成14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2)奥曲肽,人工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近似物2、思他宁与奥曲肽不一样点(1)作用奥曲肽作用时间有关于生长抑素长,在动物体内,奥曲肽在克制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和胰岛素开释方面比生长抑素更强,并且对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选择性更高。
与生长抑素对比,奥曲肽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克制比对胰岛素分泌的克制更强,并且不惹起激素的反弹性高分泌(比如:肢端肥大症中的生长激素)。
(2)适应症思他宁(生长抑素)适应症为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严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并着急性腐败性胃炎或出血性胃炎;胰、胆和肠瘘的协助治疗;胰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协助治疗。
善宁(奥曲肽)适应症为1、肢端肥大症(敌手术治疗或放疗失败,或不可以、不肯接受手术以及放射治疗还没有奏效的间歇期患者,奥曲肽能够控制症状并降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的水平 ); 2、缓解与功能性胃肠胰内分泌瘤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有充分凭证显示,本品对以下肿瘤有效:拥有类癌综合征表现的类癌肿瘤;VIP 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胰高糖素瘤;胃泌素瘤 (往常与质子泵克制剂或H2 受体阻断剂联用 );胰岛素瘤 (术前预防低血糖症和保持正常血糖 );生长激素开释因子瘤3、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4、与内窥镜硬化剂等特殊手段联合用于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紧迫治疗。
肠梗阻诊治中生长抑素的作用分析目的:探讨肠梗阻诊治中,对患者行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作用及效果。
方法:以2008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33例,行保守治疗,在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服用抗生素基础上调节患者机体水电酸碱平衡,行肠外营养;试验组患者33例,在对照组保守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长抑素。
48 h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肠梗阻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及中转手术率。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9.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胀痛症状、无排气排便症状对比对照组患者均有所减轻,胃肠减压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恶心、呕吐病症及电解质紊乱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长抑素适用于各类型肠梗阻患者,毒副作用低,配合传统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中转手术发生概率,临床作用巨大,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肠梗阻;生长抑素;临床作用肠梗阻属急腹症外科疾病,是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疾病的统称,依照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
除常见肠结构机械性病因外,肠壁肌肉运动失调、肠管神经异常兴奋、血栓、肿瘤、术后发炎等都可诱发肠梗阻[1]。
依照肠内容物堵塞程度,肠梗阻又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两种。
其中,完全性肠梗阻即急性肠梗阻,此类疾病通常发病快、诊治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肠梗阻的致死率最高可达10%,这之中的绝大多数患者为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
目前,临床治疗暂无风险的肠梗阻患者多采取保守方式,如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或治疗48 h无效,则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改行手术治疗。
生长抑素属环状肽类激素,其基本构成为氨基酸,具有抑制消化液分泌、维持酸碱平衡、促进肠壁血循环、消退炎症、缓解肠梗阻症状等功效。
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生长抑素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腹痛消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胃减压量对比常规组也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
结论:将生长抑素应用在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生长抑素;肠梗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66-01肠梗阻是一种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1]。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恶性、呕吐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全身生理病变改变,并最终休克、死亡[2]。
对于该病症,临床上主要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其进行保守治疗,如治疗无效再对其进行急症手术治疗。
而有研究表明,对肠梗阻患者使用生长抑素具有显著的疗效。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我院以80名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
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45.53±3.25)岁,其中,黏连性肠梗阻为20例,麻痹性肠梗阻为11例,恶性肠梗阻为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1例;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45.23±3.41)岁,其中,黏连性肠梗阻为21例,麻痹性肠梗阻为10例,恶性肠梗阻为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2例。
⽣长抑素类似物在肺癌诊治中的应⽤_⽂献综述_有效的⽅法[14],我们观察到敏感性较低的标志物如CY 2FRA21-1与⼀个敏感性较⾼的标志物NSE 和TPS 组合,可以使组合后的敏感性升⾼(P <0.05)。
⽽敏感性较⾼的标志物NSE 和TPS 组合,其组合后的敏感性⾼于NSE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P <0.05)。
在3项标志物联检的敏感性与单项标志物检测的⽐较中,3项联检的敏感性⾼于NSE 和CYFRA21-1单检的敏感性(P <0.05),与TPS 单检的敏感性⽆差异(P >0.05)。
在3项组合与两项组合敏感性的对⽐中,NSE +TPS +CYFRA21-1⾼于NSE +CYFRA21-1(P <0.05)。
通过以上组合观察到,含有NSE 和TPS 的组合中,敏感性均明显提⾼,在SCLC 诊断上,NSE +TPS 是⼀个⽐较理想的组合,既可以提⾼SC LC 诊断的敏感性,也可以对SCLC 与NS CLC 中的腺癌作出鉴别诊断。
在肺癌诊断上NSE +TPS+CYFRA21-1的组合更为理想,有助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特异性⽅⾯,含有TPS 的两项组合和3项组合在与NSE 和CYFRA21-1的单项检测的⽐较中有明显下降。
表明TPS 使联检敏感性提⾼的同时,特异性也有所下降,从⽽影响了对肺癌诊断的准确性[13]。
可见多指标联检可明显提⾼肺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这样,不但可弥补单项标志物对各类型肺癌阳性率不⾼的缺点,⽽且为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15]。
4 细胞⾓蛋⽩测定的影响因素有报道认为[16],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肺癌中阳性检出率不⾼,因⽽不宜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这可能与肿瘤相关抗原在⾎清中被肿瘤遮蔽敏感性或同时被肿瘤所表达的其他抗原所⼲扰有关。
在⼀些良性组织增⽣的患者和⼀些急性肺炎患者TPS 可有⼀过性升⾼。
所以对TPS 、CYFRA21-1的影响因素进⾏进⼀步研究和测定显得⼗分重要。
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4-16T09:49:47.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婕[导读] 肢端肥大症表现隐匿,其病情进展较缓慢[3]。
陈婕 (河南省漯河市总医院急诊科 46200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肢端肥大症手术患者23例,将治疗前没有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1例做为对照组,将治疗前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2例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的生长激素谷值、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长激素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肢端肥大患者在术前应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能够明显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生长激素谷值,提高手术的疗效。
【关键词】肢端肥大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66-01 肢端肥大症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生长激素持久的过度分泌引发[1]。
引发肢端肥大症垂体瘤绝大部分为良性的肿瘤,可是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的因子持续升高,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改变[2]。
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肢端肥大症手术患者23例,将治疗前没有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1例做为对照组,将治疗前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2例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肢端肥大症手术患者23例,将治疗前没有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1例做为对照组,将治疗前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12例做为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为41.2±10.6岁;病程在3—10年,平均病程为6.1±2.4年;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已明确诊断为肢端肥大症。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20例临床分析杨柏;肖迪【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生长抑素;奥曲肽;肠梗阻【作者】杨柏;肖迪【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吉林市支队卫生队,吉林吉林132000;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2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目前临床上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尚无较理想的药物(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效果不是太理想),若保患者守治疗48 h仍无效或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应立刻实行手术治疗。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是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并发症[1]。
梗阻部位常为多发,多数不具备手术指征,手术切除可能性极小,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对于不能手术解除的恶性肠梗阻,采用合理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奥曲肽(Octreot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有研究发现奥曲肽能有效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胃肠蠕动,缓解肠梗阻引起的各种症状[2]。
笔者采用奥曲肽皮下泵入给药用于治疗恶性肠梗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取保守治疗的癌症转移所致恶性肠梗阻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65.48±17.26)岁。
全部患者均出现腹部胀痛、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管出现扩张及多个液面。
20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肠梗阻患者的入选标准:①临床症状:有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②立位腹部平片显示肠管扩张,多处气液平面;③接受过盆腹部肿瘤切除术或经穿刺或转移灶病理活检,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④入院后检查明确无急诊手术治疗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