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传染病隔离时间表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工作计划怎么写一、工作计划的概念工作计划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所使用的文种。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
二、工作计划的特点(一)严肃性。
工作计划作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工作的规划安排,往往会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工作计划的严肃性不可或缺。
(二)方向性、指导性。
工作计划往往是对本机关、本单位的发展或者工作的要点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三)战略性。
工作计划往往是机关单位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四)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关机关单位在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往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讨论,这就决定了工作计划先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特点。
三、工作计划的分类工作计划的分类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按照紧急程度、时间、制订计划的主体和任务的类型四个方面来分。
(一)工作计划按紧急程度可分为正常的、紧急的、非常紧急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工作计划、中期工作计划和短期工作计划,或者是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计划。
(三)工作计划按制订计划的主体可以分为自己制订的工作计划、上司下达的工作计划或者是同等职位请求协助完成的工作计划。
(四)工作计划按任务的类型可分为日常的、计划的和临时的工作计划。
四、工作计划的写作格式工作计划的写作格式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一)开头。
工作计划的开头一般都是阐述依据、概述情况或者是直述目的,要求简明扼要。
(二)主体。
主体是计划的核心内容,一般都采用“并列式结构”的写法,主要是阐述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办法等内容,要求既统筹全面,又突出重点、清楚明了。
(三)结尾。
工作计划的结尾可要可不要,如果写了就要突出重点、强调有关事项或者是提出简短号召。
五、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工作计划的写作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切实可行的原则。
工作计划的目标、任务、标准等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
医院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及制度隔离医学观察是指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和观察,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医院中,隔离医学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和制度。
1.病房分区:医院会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根据传染性和病史进行分区。
例如,将患有相同传染病的患者分配到同一个病区,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个人防护措施:对于与传染病接触的医务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的风险。
3.空气传播控制:对于患有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医院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疫情的扩散。
例如,在隔离病房内安装空气过滤器或使用负压隔离室,以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无菌。
4.暴露者管理:医院会对与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管理。
这些人员需要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观察,并接受相关的医学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被感染。
5.卫生消毒:医院会定期进行病房和设备的消毒工作。
对于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6.健康宣教:医院会向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以加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源等。
除了以上的措施,医院还会制定一系列隔离医学观察的制度,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疫情的控制。
1.隔离观察时间:医院会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性确定隔离观察的时间,一般为传染潜伏期加上疾病传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隔离观察。
2.隔离观察周期:隔离观察一般为14天,这是因为大多数传染病在此期间内会出现症状。
但有些疾病的潜伏期较长,如艾滋病、肺结核等,可能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
3.隔离医学观察流程:医院会制定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患者的接收、隔离观察期间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以及观察结束后的复查和解除隔离等。
4.隔离期间的康复服务:医院在隔离期间会提供相关的康复服务,包括心理疏导、营养指导以及相关药物的使用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随着人口迁徙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1. 流感:潜伏期为1-4天,隔离期通常为3-7天。
在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2.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6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 感冒:潜伏期为1-3天,隔离期通常为5-7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口鼻分泌物,勤洗手、常通风。
4. 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15-160天,隔离期通常为2-4周,取决于不同病毒类型。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勤洗手、使用一次性餐具。
5.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并勤洗手。
6. 结核病:潜伏期为数月至数年,隔离期通常为2周至数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
患者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7. 落疳:潜伏期为2-3周,隔离期通常为2个月。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分享餐具和器具,注意个人卫生。
8. 过敏性休克: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隔离期通常为症状完全缓解后的1-2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并及时就医。
虽然以上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但请注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毒的感染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面临疾病传播风险的情况下,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十分重要。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无论是在疫情还是非疫情的时期,保持频繁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总结起来,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基础知识。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时间数据来对待疾病的传播风险,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时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20类传染病护理常规20类传染病护理常规(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
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
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
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谵妄及有精神病症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
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
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前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
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治疗。
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病症,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
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
病症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解除或屡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最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病名病人隔离期限接触者应隔离/观察期限依据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 天,伴呼吸道并发症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易感者医学观察21 天。
传染病学(第七版)流行性感冒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或隔离时间不少于1 周。
接触者进行观察,不需隔离,疫情的追踪应至少持续到事件结束后一周。
传染病学(第七版)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 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或上班。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甲型H1N1 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后2天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实施细则患者发病后至少需在家中隔离观察7天,或至流感症状消失后24 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儿童有可能超过7天。
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指与病例或其分泌物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住院患者须出具出院证据。
原则上不医学观察学校甲型H1 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病人隔离同上。
另:学校有停课标准。
H7N9禽流感隔离治疗,无人间传播证据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至少隔离14 天,最长隔离期不超过病后21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5天。
传染病学(第七版)甲型病毒性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21 天。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45天。
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一、协议关键信息1、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确诊之日起3、隔离期限具体天数症状消失后一定时间4、隔离期间注意事项个人卫生饮食要求环境消毒5、复课条件医院证明症状完全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正常二、具体内容11 流行性感冒111 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
112 隔离期限: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
11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减少与他人接触。
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保持房间清洁,定期开窗通风。
114 复课条件: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凭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复课。
12 麻疹12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5 天至出疹后 5 天。
122 隔离期限: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
12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暖、空气新鲜。
眼、鼻、口腔保持清洁。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124 复课条件: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 10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3 水痘13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1-2 天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132 隔离期限:全部皮疹结痂,不少于发病后 14 天。
13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
多喝水,饮食宜清淡。
134 复课条件: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不少于发病后 14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4 风疹14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7 天至出疹后 5 天。
142 隔离期限:出疹后 5 天。
14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144 复课条件:出疹后 5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5 流行性腮腺炎151 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