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A3纸打印)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东胜区铁西实验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隔离时间表
病名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及管理办法
流感退热后2天在大流行时,集体单位应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
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医学观察21天,如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应延至28天
猩红热症状消失后咽拭培养3次阴性,可解
除隔离,一般不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12天
水痘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
2周
医学观察21天
腮腺炎腮腺肿退后一周(或自症状出现起两
周)
医学观察21天
手足口自出现皮疹之日起10天医学观察10天风疹出疹后1周医学观察21天。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病名病人隔离期限接触者应隔离/观察期限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 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易感者医学观察21 天。
流行性感冒: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且隔离时间不少于1 周。
接触者进行观察,不需隔离,疫情的追踪应至少持续到事件结束后一。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至少隔离14 天,最长隔离期不超过病后21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0 天。
甲型病毒性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21 天。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45 天。
脊髓灰质炎: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天。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20天。
细菌性痢疾: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或大便培养2-3次阴性接触者观察7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隔离患者症状消失后3 天,不少于病后7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至少7 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
百日咳:痉挛性咳嗽出现后30天或发病后40天解除隔离接触者观察21天阿米巴性痢疾:症状消失后连续3 次粪检未发现滋养体或包囊,可解除隔离。
猩红热: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连续3 次阴性或发病后7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12 天。
白喉: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咽培养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伤寒:病临床症状消失后5 天起大便培养2 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5 天可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至少23天(从停止接触起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消失且隔离期不少于7天。
风疹:隔离至出疹后5 天。
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不少于10 天,直到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结痂。
水痘: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后14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 天。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最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表病名病人隔离期限接触者应隔离/观察期限依据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 天,伴呼吸道并发症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易感者医学观察21 天。
传染病学(第七版)流行性感冒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或隔离时间不少于1 周。
接触者进行观察,不需隔离,疫情的追踪应至少持续到事件结束后一周。
传染病学(第七版)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 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或上班。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甲型H1N1 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后2天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实施细则患者发病后至少需在家中隔离观察7天,或至流感症状消失后24 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儿童有可能超过7天。
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指与病例或其分泌物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住院患者须出具出院证据。
原则上不医学观察学校甲型H1 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病人隔离同上。
另:学校有停课标准。
H7N9禽流感隔离治疗,无人间传播证据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至少隔离14 天,最长隔离期不超过病后21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5天。
传染病学(第七版)甲型病毒性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21 天。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45天。
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一、协议关键信息1、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确诊之日起3、隔离期限具体天数症状消失后一定时间4、隔离期间注意事项个人卫生饮食要求环境消毒5、复课条件医院证明症状完全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正常二、具体内容11 流行性感冒111 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
112 隔离期限: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
11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减少与他人接触。
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保持房间清洁,定期开窗通风。
114 复课条件: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凭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复课。
12 麻疹12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5 天至出疹后 5 天。
122 隔离期限: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
12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暖、空气新鲜。
眼、鼻、口腔保持清洁。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124 复课条件: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 10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3 水痘13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1-2 天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132 隔离期限:全部皮疹结痂,不少于发病后 14 天。
13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
多喝水,饮食宜清淡。
134 复课条件: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不少于发病后 14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4 风疹141 隔离开始时间:出疹前 7 天至出疹后 5 天。
142 隔离期限:出疹后 5 天。
143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144 复课条件:出疹后 5 天,凭医院证明复课。
15 流行性腮腺炎151 隔离开始时间:出现症状之日起。
传生病隔断限时表
学校〔托幼机构〕常有传生病隔断限时编号病种隔断限时〔一〕呼吸道传生病
1麻疹
2风疹
3流行性腮腺炎
4水痘
5流行性感冒
6流行性脑脊膜炎
7猩红热
8肺结核
〔二〕肠道传生病
9霍乱
10细菌性痢疾
11手足口病
12伤寒 /副伤寒13甲肝 /戊肝〔三〕其他传生病隔断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隔断至出疹后10 天
隔断至出疹后 5 天
隔断至发病后21 天
隔断至疱疹全部结痂,且很多于病后14 天
隔断至体温正常 3 天,其他流感样病症根本消失
隔断至病症消失后 3 天,且很多于发病后7天
隔断至病症消失后,咽拭子培养连续 3 次阴性;或发病后7 天〔 1〕菌阳肺结核患者最少经过
2 个月的规那么治疗,病症减少或
消
失,胸部 X 线病灶明显吸取,连续 3 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最少满1个月)。
〔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 2 个月的规那么治疗,病症减少或消失,胸部 X 线病灶明显吸取,空洞减小或闭合,连续 3 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 (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最少满1个月 )。
隔断至病症消失,停药后连续 2 天粪便培养阴性
隔断至病症消失后7 天,或隔日大便培养连续 2 次阴性
隔断至病症消失7 天,且很多于发病后14 天
隔断至病症完好消失后 3 天,粪检 2 次阴性〔间隔 2 天〕;或病症完好消失后 14 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10 9/L
隔断至发病后很多于21 天,学校 /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很多于45 天
1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隔断至病症消失,且隔断期很多于7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