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交接试验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3-2002060602 □口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及部位施工单位名称项目经理施工工艺标准名称及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记录主控项目1发电机的交接试验必须符合规范附录A的规定2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试验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间、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0. 5M Q塑料绝缘电缆馈电线路直流耐压试验为 2. 4KV,时间1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3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的相序一致4发电机中性线(工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螺栓防松零件齐全,且有标识般项目1随带控制柜的检查接线应正确,紧固件紧固状态良好,无遗漏脱落开关、保护装置的型号、规格正确,验证岀厂试验的锁定标记应无位移,有位移应重新按制造厂要求试验标定2发电机本体和机械部分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有标识3受电侧低压配电柜的开关设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和保护装置等试验合格,应按设计的自备电源使用分配预案进行负荷试验,机组连续运行12h 无故障施工单位检查结果施工班组长:专业施工员:项目专业质检员:年月曰监理健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曰说明060602主控项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1. 检查发电机交接试验记录或试验时旁站; 2 、 3.检查馈电线路直流耐压试验记录或试验时旁站;检查馈电线路通电试验记录或旁站检查。
4. 目测检查,螺栓紧固程度做拧动试验。
一般项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1. 设备规格型号、标志及接线,对照工程设计图纸检查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记录; 2. 目测检查;3. 检查负荷运行试验记录或试运行时旁站。
#2发电机交接试验报告一、发电机参数:容量: 135MW 定子电压:13800V 定子电流:6645A 转子电压:233V转子电流:1408A ,定子接法:Y 相数:3 ,功率因素:0.85 ,周率:50HZ,转速:3000rpm试验温度:24 °C ,湿度:66 %二、外观检查:正常。
三、发电机直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Z-V高压直流发生器U(KV) 6.9 13.8 21.2 27.6 34.5)A相 4 4 7 12 22I(AB相 3 6 10 17 29C相 4 7 13 17 241)在规定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者,相间差值与历次试验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的变化2)泄漏电流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论:合格四、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A相B相C相U(KV) 22.88I(A) 3.4 3.4 3.4要求:试验电压(2U N+1000V)*0.8, 1分钟不击穿为合格结论:合格五、绝缘电阻(MΩ):使用仪器:高压兆欧表DMH2550 2500V耐压试验前(MΩ) 吸收比耐压试验后(MΩ) 吸收比A相1320/426 3.10 1300/410 3.17 B相1270/410 3.09 1210/387 3.13 C相1291/421 3.06 1150/396 2.91要求:1)各相或各分支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2)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3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1.5;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6结论:合格定子绕组直流电阻测量(mΩ)环境温度℃绕组平均温度℃测量方式实测值换算75 ℃基值75℃相间互差% 与基值差%A 0.9941 1.190 1.1960.5 0.51B 0.9899 1.184 1.191 0.51C 0.9927 1.188 1.192 0.31各相或各分支的直流电阻值,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以及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时)测量值比较,相差不得大于最小值的2%结论:合格七、结论:各项试验合格。
一、工程概况华电顺德项目发电机由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发电机及引出线主要设备如下:二、编制依据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3、出厂说明书及出厂试验报告。
4、设计院施工图纸。
三、施工准备四、主要施工方案1、根据施工现场安装进度,合理安排各项试验。
2、根据施工图纸,核对现场发电机及引出线设备铭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现场试验数据及时与出厂数据比较,根据标准要求得出试验结论。
五、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工序及其标准要求六、施工注意事项1、试验前,充分了解被试设备的厂家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及本措施,严格按照本措施施工。
2、试验前对所有试验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
3、试验时正确使用仪器、仪表,避免人为损坏仪器、仪表。
4、试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
5、发电机定子绕组耐压试验时,定子绕组测温元件及转子绕组要可靠接地;互感器一次绕组耐压试验时,二次绕组应可靠接地保护。
七、绿色施工措施1)施工完毕及时回收试验过程产生的塑料带及保险丝,能用的继续使用,不能用的放入现场垃圾箱,严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2)试验完毕及时关闭试验仪器的电源。
3) 严禁试验变压器现场渗漏油,污染环境。
八、质量保证措施1)试验前对试验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试验仪器使用前应先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选择仪表量程及精度满足实际需要。
3)试验人员应持证上岗。
4)试验后根据交接试验标准要求及时准确地作出结论。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并悬挂在身体上方牢固可靠处。
2、高压试验时,试验区域应拉设警戒绳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并告知无关人员离开试验区域。
3、施工现场仪器摆放整齐有序,试验仪器外壳接地应可靠,专人接线,专人检查,确保仪器及人员安全。
4、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及乱扔垃圾,严禁在施工现场随地大小便。
发电机交接验收试验项目及规定第2.0.1条容量6000kW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二、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三、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四、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五、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六、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七、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八、测量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九、发电机或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十、定子铁芯试验;十一、测量发电机、励磁机的绝缘轴承和转子进水支座的绝缘电阻;十二、测量埋入式测温计的绝缘电阻并校验温度误差;十三、测量灭磁电阻器、自同期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十四、测量超瞬态电抗和负序电抗;十五、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十六、测录三相短路特性曲线;十七、测录空载特性曲线;十八、测量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十九、测量发电机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的定子残压;二十、测量相序;二十一、测量轴电压。
第2.0.2条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各相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二、吸收比: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6。
注:①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前,电机绕组的绝缘应满足第一、二款的要求。
②水内冷电机应在消除剩水影响的情况下进行。
③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机,当其绝缘电阻在接近运行温度、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机则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每千伏1MΩ时,可不经干燥投入运行。
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
④对水冷电机,应测量汇水管及引水管的绝缘电阻。
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第2.0.3条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直流电阻应在冷状态下测量,测量时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的范围内;二、各相或各分支绕组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与产品出厂时测得的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相对变化也不应大于2%。
发电机试验记录范文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测试发电机的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设备:发电机型号:XXX型号额定容量:XXX额定频率:XXX额定电压:XXX试验步骤:1.前期准备a.检查发电机的外观和连接线路,确保无任何损坏。
b.安装和接地发电机,确保其安全运行。
c.检查电能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静态参数测试a.将发电机连接到负载电阻上,并使其空载运行。
b.测量和记录发电机的终端电压和电流。
c.逐步增加负载电阻,记录不同负载下的电压和电流。
d.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发电机的电阻和电势和谐系数。
3.动态参数测试a.使用电能表和电压表数值记录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
b.调整发电机的负载变化,记录其响应时间和稳定性。
c.通过启动和停止发电机来测试其启动和停机时间。
d.根据试验数据,评估发电机的动态性能和响应能力。
4.整体评估a.分析所有测试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b.检查发电机的性能参数是否在额定工况下满足要求。
c.基于试验结果,评估发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以上试验步骤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对发电机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试验结果和分析:1.静态参数测试结果:a.终端电压和电流随负载电阻的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趋势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b.计算得出的电阻和电势和谐系数表明,发电机的电气特性良好。
2.动态参数测试结果:a.功率因数和效率在额定工况下表现良好,并且在负载变化时保持稳定。
b.发电机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均符合设计要求。
c.发电机的启动和停机时间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综合评价: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该发电机的性能参数和电气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率,并可以满足额定工况下的电能转换需求。
结论:本次发电机试验表明,该发电机具有优秀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然而,为了确保长期可靠运行,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耐久性和负载适应性测试。
10.5kV水轮发电机定子交接试验介绍一、简要说明定子电气试验主要指定子电路部分安装(线棒、铜环等)过程中的主要试验,贯穿整个定子下线过程。
主要试验项目包括绝缘电阻试验、直流电阻、电晕、槽电位、直流耐压及泄漏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
二、电气试验的一般要求1试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不含兆欧表),温度计的误差不超过±1℃。
2 绝缘电阻测量,规定用60s的绝缘电阻值;吸收比的测量,规定用60s和15s的绝缘电阻比值(R60/R15)进行测量;极化指数采用10min和1min的绝缘电阻比值(R10min/1min)进行测量。
3 交流耐压试验采用正弦工频电源,耐电压值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均为1min。
4 在进行与温度有关的试验时,应同时测试被试品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电气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高于40℃。
5 进行电气试验前,被试品表面清理干净,要求被试品表面无灰尘等其它任何污物;被试品的耐压试验应在干净的环境里进行,要求试验场地不能有积水现象,不能有灰尘等污染。
三、试验过程1线棒安装前电气试验1.1 线棒安装前电气试验主要指对单根线棒进行试验,试验内容包括绝缘电阻试验、起晕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
1.2 线棒开箱后,检查线棒绝缘应无任何损伤。
进行电气试验前,应将线棒表面清理干净,要求线棒表面无灰尘等其它任何污物;线棒的电气试验应在干净的环境里进行,要求试验场地不能有积水现象,不能有灰尘等污染。
1.3 用2500V兆欧表进行单根线棒绝缘电阻试验,要求绝缘电阻值一般不应低于5000MΩ。
1.4 对抽样线棒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单根棒的耐压值为31.37(2.75Un+2.5)kV,时间1min。
线棒进行耐压试验时,其直线部位应包以锡箔或铝箔作为电极,包扎长度为铁心长度加40mm(两端各20mm),且必须接地良好。
1.5 试验电压从不超过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地或以不超过全值的5%分段地增加至全值,试验电压由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不小于10s(参见GB755)。
发电机检查记录单引言概述:发电机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用于发电和供电。
为了确保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定期进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发电机检查记录单是用于记录发电机检查情况的文件,可以帮助维护人员追踪和管理发电机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电机检查记录单的内容和格式。
一、发电机基本信息1.1 发电机型号和编号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首先需要填写发电机的型号和编号。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维护人员准确地识别和追踪发电机的检查记录。
1.2 安装位置和环境条件发电机的安装位置和环境条件对其正常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需要详细描述发电机的安装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候等,以便维护人员了解发电机所处的工作环境。
1.3 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也是需要记录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维护人员了解发电机的工作负荷和使用情况,从而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二、检查项目2.1 机械部分检查发电机的机械部分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需要详细记录机械部分的检查项目,如轴承、齿轮、皮带等是否磨损、松动或损坏,是否需要更换或调整。
2.2 电气系统检查发电机的电气系统是其正常发电和供电的关键。
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需要详细记录电气系统的检查项目,如电缆、接线端子、开关、保险丝等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2.3 冷却系统检查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对其正常运行和散热至关重要。
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需要详细记录冷却系统的检查项目,如冷却水是否清洁、冷却风扇是否正常运转等,以确保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
三、检查结果和处理措施3.1 检查结果在发电机检查记录单中,需要记录每个检查项目的结果,如正常、异常或需要维修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维护人员了解发电机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2 处理措施针对检查结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发电机检查记录单需要记录相应的处理措施。
Q/CDT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DT 107 001-2005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11-07发布 2005-11-07实施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布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文件大唐集团制『2005』156号关于印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通知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各直属企业:为规范和统一集团公司系统内部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要求,使集团公司系统试验工作更科学、更合理,集团公司在广泛征求系统各单位和部分技术监督管理服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大唐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规程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以书面形式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设备管理处。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DT-2005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另发)二00五年十一月七日主题词:集团公司电力设备预防性规程通知抄送:华北、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西北、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2005年11月7日印发目录1总则 (5)2 旋转电机 (6)3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14)4 互感器 (23)5 开关设备 (27)6 套管 (36)7 支柱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合成绝缘子、RTV涂料 (37)8 电力电缆线路 (38)9 电容器 (42)10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46)11 避雷器 (50)12 母线 (53)13 二次回路 (53)14 1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馈线线路 (54)15 接地装置 (55)16电除尘器 (58)17 红外检测 (59)附录A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62)附录B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69)附录C 污秽等级与对应附盐密度值 (69)附录D 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的确定方法 (69)附录E 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70)附录F 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70)附录G 高压电气设备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71)附录H 电力变压器的交流试验电压 (71)附录I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72)附录J 合成绝缘子和RTV涂料憎水性测量方法及判断准测 (72)附录K 气体绝缘金属密封开关设备老炼实验方法 (72)附录J 断路器回路电阻厂家标准 (72)1 总则1.1 电力设备绝缘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设备的健康状况,防止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损坏的重要措施。
柴油发电机空载试运转和负荷试运转记录柴油发电机组空载 / 负载连续运转交接试验记录( 二)GD3030311-2机组在不一样负载工况下连续运转试验实测参数( 机组出厂编号 / 安装地点自编号 :)负载工况空载25%负载50%负载75%负载100%负载110%负载连结各种试验负载的名称 /相数 ( 单相负载填供电相别 )/ 功率 (kW) ( 分别详尽列出 )运转时间(时:分至时 : 分)( 共h)I A输出I B电流有效I C值I N(A)三相均匀电流 I jU ABUBC输出U AC线电压和U AN相电U压有BN效值U CN(V)三相均匀线电压Uxj电气三相均匀线电压U sj 参三相电压不均衡度U unb数(%)A相位B角C( ° )最大偏移COS (A)各相Ф功率COSФ(B)因数COSФ(C)三相 /0KW三相/50KW三相/100KW三相/150KW三相/200KW三相/220KW8:30至 8:488:48至 9:069:06至 9:249:24至 9:429:42至 10:0010:00至 10:12 ( 共h)( 共h)( 共h)( 共h)( 共h)( 共h) 0000000400400400401399398400401400400398398400400400400400399230230230231229229230230230230228229230231230230230229400400400400399398230230230230299229000000000000120120120120120120240240240240240240000000三相功率因数 COSФ(S)各相A 01633506673P输出B01633506673功率P(kW)P C01834506874注:本《记录 ( 一 ) ~ ( 三) 》配套使用,本表作为上述《记录( 一 ) 》的续表。
发电机交接试验记录
编号:共3页,第1页
编号:共3页,第2页
编号:共3页,第3页试验项目试验数据特性曲线或标准规定试验结论
测量三相短路特性曲线
励
磁
电
流
值
(A)
与产品出厂
数值比较在
测量误差范
围内
发
电
机
电
流
(A)
测量空载特性曲线
励
磁
电
流
值
(A)
与产品出厂
数值比较在
测量误差范
围内
发
电
机
电
压
(V)
发电机灭磁时间常数测量数据:
在发电机空载额定电压下测录发电机定子开路时
的灭磁时间常数
发电机定子残压定子残压值:
在发电机空载额定电压下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
测量
发电机相序测得的相序为:必须与电网相序一致
轴电压测量测得的轴电压为:必须在空载额定电压时及带负荷后测定
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质检部门技术负责人试验人记录人。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本文档旨在规定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交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各类电气设备的交接,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机、变压器、配电设备等。
1. 试验目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设备是否在交接过程中正常运行、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并排除设备可能存在的隐藏故障和缺陷。
通过试验,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试验范围本试验标准适用于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包括以下方面:•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外观是否完好、接地是否良好等。
•设备性能试验:验证设备的工作性能,如电流、电压、频率等。
•设备保护试验:测试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设备运行特性试验:验证设备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如电压调节、负载变化等。
•设备操作试验:测试设备操作是否便捷、准确,如按钮、开关等操作。
3. 试验准备3.1 试验设备和工具准备:准备好进行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测试仪器、电缆接头、测量装置等。
3.2 试验环境准备:确保试验现场的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3.3 试验文件准备: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文件,包括试验计划、测试报告等。
4. 试验步骤4.1 设备运行状态检查4.1.1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腐蚀等情况。
4.1.2 检查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4.1.3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是否有异常噪音、振动等。
4.2 设备性能试验4.2.1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参数。
4.2.2 连接测试仪器,准确测量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
4.2.3 对设备进行持续运行,观察并记录设备的性能指标。
4.3 设备保护试验4.3.1 根据设备的保护要求,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和参数。
4.3.2 对设备进行过载、短路等故障模拟,验证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4.3.3 记录试验结果,评估设备的保护性能。
某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对某电气设备(下称设备)进行交接试验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旨在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交接并保持稳定的性能。
2. 试验范围本试验标准适用于某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包括设备的验收交接试验、设备的部分更换交接试验等。
3. 试验准备在进行设备交接试验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试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准备好相关的试验设备和设施;•安排试验人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4. 试验步骤4.1 设备验收交接试验设备验收交接试验主要用于确认设备是否满足交接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1.1 试验前准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处于停机状态;•清理设备周边环境,确保试验的安全性;•检查设备是否已经完成安装和调试,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4.1.2 功能性试验•通过操作设备,验证其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4.1.3 安全性试验•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并进行测试。
4.1.4 性能试验•对设备进行负载、热功率等性能方面的试验;•检验设备的性能数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2 设备部分更换交接试验设备部分更换交接试验主要用于确认设备的部分组件是否已经更换,并保证更换部件的良好运行。
4.2.1 试验前准备•检查更换部件与设备的匹配情况,并进行记录;•准备好更换部件的相关资料和技术规范。
4.2.2 更换部件的功能性试验•通过操作设备,验证更换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更换部件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4.2.3 更换部件的性能试验•对更换部件进行性能方面的试验,如负载、效率等;•检验更换部件的性能数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 试验记录与报告在试验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试验记录和报告,包括试验的日期、试验人员、试验结果等信息。
试验记录和报告应保留备查。
6. 试验结果评定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的交接进行评定,根据设备的性能、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是否可以进行交接。
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DQ-00X
4、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4.2 操作工艺
4.2.1 基础验收
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产品样本或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实物对没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是否符合安装尺寸要求。
4.2.2 设备开箱检验
(1) 设备开箱点件应有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业主、工程监理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2) 依据装箱单,核对主机、附件、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和随带技术文件,查验合格证和出厂试运行记录,发电机及其控制柜有出厂试验记录:
(3) 外观检查,有铭牌,机身无缺件,涂层完整;
(4) 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 安装前的检查
(1) 是否有充分的冷却空气;
(2) 是否有充分的新鲜吸入空气;
(3) 是否有循环空气排放口;
(4) 是否有烟气排放口;
(5) 是否有辅助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