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装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压力管道安装标识管理程序1 适用范围适用于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标识和工程状态标识的管理。
2 职责2.1质量管理处负责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标识和工程状态标识方法的确定。
2.2项目部负责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标识和工程状态标识的组织实施。
3 标识的分类与分类范围3.1 标识的分类a)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标识;b)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状态标识。
3.2 标识的范围3.2.1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标识范围a) 工程材料(零部件);b)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工序过程;c) 顾客财产。
3.2.2 项目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状态标识范围a) 工程材料(零部件)和的检验与试验状态;b) 项目工程施工过程、过程产品和交工项目工程的检验与试验状态。
4 标识方式4.1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标识方式4.1.1 工程材料(零部件)的标识a) 入库保管的工程材料(零部件),由项目器材负责人会同项目部物资管理部门组织悬挂标牌或粘贴标签作为标识,但自身有型号、规格和材质的,不需另做标识;b) 有色标管理要求的工程材料(零部件),由项目部工艺负责人负责编制色标表,并确定色标、部位、颜色和尺寸,经项目质量保证师批准后实施;c) 进入施工现场的合金钢类、不锈钢类和有色金属类材料与零部件,应逐件进行材料标识。
自身有标识的,以自身标记作为标识;d) 工程材料(零部件)的工程标识牌或标签,应注明名称、材质、规格、型号、产地和生产商。
4.1.2 项目工程施工工序过程的标识a) 施焊作业,由焊工根据施焊情况在焊道旁用钢印号作为作业标识;b) 无损检测作业,由无损检测人员在透照底片和布片图上标注透照编号作为作业标识;c) 隐蔽工程作业,以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作为作业标识;d) 热处理作业,由热处理人员填写热处理报告作为作业标识;e) 施工过程交接,以“工序交接记录”作为标识。
f) 酸洗钝化后充氮保护的管线,由作业人员在管线的明显部位悬挂标牌或标注“充氮保护”字样作为作业标识;g) 当管线需安装临时垫片、盲板时,由作业人员在相应部位悬挂“临时垫片”或“临时盲板”等标牌作为作业标识。
压力管道安装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防止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紧急放行和例外转序等的标识。
2引用标准记录控制程序3职责生产技术部是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有关生产单位负责实施。
4标识方式4.1物资标识方式可采用标牌、标签、印记等。
4.1.1在室内贮存的物资采用标签作标识。
4.1.2在室外的物资采用标牌作标识。
4.1.3印记一般应注明材质、规格等。
4.2产品(工程)标识方式4.2.1分部分项工程的标识,在图纸、施工记录中表示。
4.2.2最终产品(工程)标识如顾客无要求,由项目经理部作出合适的标识。
4.3标识方式见物资、产品标识一览表。
(附表 1)4.4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分为四类:a)未经检验和试验;b)已经检验和试验并合格;c)已经检验和试验待判定;d)已经检验和试验但不合格。
进货物资的状态标识以涂色为主,详见附表2。
过程产品的状态标识采用标记、隔离、检验记录等方法。
5标识要求5.1标识的保护施工、生产物资在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原有标识,如发现损坏或丢失,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予追查,待查清后应重新标识方可使用。
各项施工记录应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由技术人员分类保存,不得涂改、损坏、丢失。
5.2 标识的移值需要标识移植的物资、半成品、成品,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标识移植,标识移植应维持原有标识内容。
5.3标识的验证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半成品,由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标识验证,标识不全的产品不得进入工序交接或交付使用。
6标识管理标识用的标牌、标签、图纸、施工记录表、钢印等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内容,由专人负责管理。
7产品的可追溯性7.1在有可追溯性要求(如合同、法律法规和质量控制要求)的场合,要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7.2本程序规定:公司确定的特殊过程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管件、阀门、焊材应能追溯到原始质量合格证明书。
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评审程序1、目的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管理评审,确保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有效,并满足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管理者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
3、职责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
管理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和验证。
4.管理评审4.1管理评审的组织与管理4.1.1本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
管理评审人员由以下人员组成:公司总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专业技术负责人、质安负责人及公司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4.1.2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依据本程序规定每年组织一次,当公司组织机构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管理评审次数。
4.1.3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按管理评审计划组织实施。
4.2管理评审内容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结果;2)改进措施及实施效果;3)确定应重点复审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进行再审核;4)达到质量目标的综合评价及分析;5)质量目标对环境及合同变化的适应性。
4.3管理评审的实施4.3.1管理评审计划由公司质安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应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4.3.2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依据评审计划主持评审,并建立评审记录。
l)当公司组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评审现有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及质量保证责任人员工作职责的适应性,2)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评审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涉及的职能部门及质量保证责任人员的职责调整范围;3)当发生质量事故或用户提出质量申诉时,应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审;4)如在管理评审之前已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时,应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结果进行评审。
4.3.3管理评审结束后,由公司总经理签发书面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由质安负责人分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建立发放记录。
压力管道安装文件控制程序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确保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对质保文件和质量记录的审批、标识、编号、归档、保管、发放、回收、处理等提出了要求,以确保质保体系运行和质量验证的可追溯性。
本程序适用于压力管道安装的所有体系文件。
2 引用文件2.1 记录控制程序2.2 档案管理的有关标准3 职责公司生产技术部是负责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4 文件的分类和编号4.1 文件的分类4.1.1 质量方针和目标4.1.2 质量管理手册4.1.3 程序文件、企业的管理标准4.1.4 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1.5 技术文件a) 各类技术标准b) 技术交底c) 作业指导书d) 材料计划e) 施工合同f) 工艺标准(卡)g) 检验试验规程h) 质量记录表格i) 管理性文件j) 外来文件4.2 文件编号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的文件和资料应由各单位进行各自统一编号,其中质保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标准、工艺标准(卡)应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统一编号。
5 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5.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总经理制定并批准发布。
5.2 质量保证手册由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组织编写,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5.3 程序文件由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总工程师批准发布。
5.4 其它文件由各部门负责起草,该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6 文件的发放6.1 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技术标准、工艺标准、检验和试验规程等由公司的技术管理部门确定发放范围,并负责发放登记。
6.2 其它文件由分管的职能部门、单位发放,并登记签收。
6.3 所有文件的发放要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并保存该记录。
7 文件的使用要求7.1 所有受控文件,各部门、单位要填写在本部门、单位的受控文件目录中。
7.2 对使用文件的部门、单位、现场,都应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7.3 定期对受控文件及受控文件目录进行清理,对作废文件及实施完的文件作出标识,动态管理。
TY-YLGD-(P)A-10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 目的为了防止产品的误用和混淆,保证压力管道安装质量,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压力管道产品及其检验、试验状态的表识。
3 职责3.1 库房保管员负责入库材料的标识。
3.2 施工班组负责施工过程的标识。
3.3 质检员负责监督检查产品的标识。
4 工作程序4.1 材料标识4.1.1 标识是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目的是为了防止材料在储存、发放和施工过程中混淆、误用。
4.1.2 资源部负责材料标识的制作和管理,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标识的监督和指导。
4.1.3 标识的方法如下:1)到货材料应分区存放。
未验收的材料应放置在“待验区”内;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应放置在“不合格品区”内;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放置在“合格品区”内。
各区应放置标牌,标明材料状态,以防误用。
2)若材料具有原生产厂家标识,可沿用原标识,并加注库号。
若无原标识,采用标牌或标签(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批号、数量、检验人等)标识。
无标识材料不得入库存放和发放使用。
3)经检验合格的压力管道组成件和焊接材料,保管员应负责材料标识移植。
4.1.4 标识的移植应符合下列要求:1)材料发放过程中标识的移植由资源部负责;2)施工过程中标识的移植由施工班组负责;3)移植的标识内容应与原标识一致。
4.2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4.2.1 工程部负责制定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程序及方法并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试验状态标识进行监督管理;4.2.2 压力管道工程的过程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由工程部组织实施。
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具体操作。
4.2.3 标识工序和时机1)管道安装前作业人员应检查管道外观标识,标识不清不详者不得使用,作业人员负责下料时各种标识的移植;2)作业人员负责在预制管段上标明管线号、顺序号,以便下一步进行安装;3)各种施工记录、检验记录是压力管道工程过程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的主要方法,以上记录应有相关人员签字,注明检验日期;.4)焊缝标识:焊接工作开始前,技术人员应在单线图上标注焊缝编号、固定焊口、转动焊口、检验方法。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压力管道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内部压力超过一定值的管道,其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本文着重讨论“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相关内容。
一、编制目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的编制目的是规范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过程,确保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事故发生。
该文件规定了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措施,包括基础预制、焊接、试压等。
二、适用范围该文件适用于各类压力管道的安装施工,包括原材料采购、预制、运输、现场安装、防腐保温、试运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同时,该文件包含对各类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要求。
三、编制依据编制该文件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标准: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压力管道设计规范》3.《钢制压力容器设计规范》4.《气瓶安全监察规程》5.《焊接工艺规范》6.国家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等。
四、主要内容该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预制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基础地质勘探、基础设计、基础施工等方面,要求基础的强度、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符合规定要求。
2.焊接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焊接工艺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操作人员的资质及其考核、焊接质量的检验、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形状等要求。
3.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管道钢板材料检验、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硬度等检测。
4.管道铺设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管道支架、挡板的制作、安装以及管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等要求。
5.防腐层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防腐层涂布前的表面处理、涂层厚度、涂层质量检验、防腐层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6.试压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试压试验的压力、试验持续时间、试验温度、试验介质等要求。
7.使用前检查要求:包括各个管道连接的检查、管道支架检查、防腐层检查、压力测试仪器检验等方面。
8.人员培训要求:要求从事压力管道安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压力管道安装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压力管道安装程序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压力管道安装编号:TT/QP063-2011 程序文件版次:A 修改次:0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防止在接收、施工、检验、试验、运输和安装中的各个阶段出现错用、错装、错交付及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工程施以明确的标识,实现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货、过程施工、竣工验收和顾客提供产品的各阶段的标识及可追溯性的控制。
2 职责2.1供应部负责对进货物资入库后的标识;2.2工程部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标识及外协产品的标识;负责过程施工的标识。
2.3各相关责任工程师是施工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的质量控制责任人。
2.4检验部负责施工工序及完工后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并对有追溯性要求的标识进行检验和记录。
3 工作程序3.1 进货材料、零部件标识3.1.1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入库后按材料牌号、规格和炉批号分类码放并标识。
a) 标识内容:标识内容有材料名称、牌号、炉号、检验号、数量及进货日期。
b) 标识方法:标牌标识、涂色标识(见附表1“钢材涂色标识规定”)、色笔直接书写或钢印文字标识,不宜直接书写或钢印标识的可用标签标识。
c) 标识要求:每垛钢材有标牌,标牌内容为材料名称、牌号、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进货日期(顾客供料的应加写顾客名称)。
每根(片)材料有色标,单根单片材料有文字,文字内容为材料牌号、炉批号、检验编号(成箱成捆材料可按箱按捆标识)。
编制,XXX压力管道安装编号:TT/QP063-2011 程序文件版次:A 修改次:0d) 以上标识均由库管人员实施,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
3.1.2 经检验合格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由库管人员分类入垛(架)用卡片或标签标识。
标识内容为批号、检验编号、牌号、规格、入库日期等。
3.1.3 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入库后,应有原有的产品铭牌或合格标识,由库管人员分类按区域存放,再以标牌标识(标牌内容为: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日期等)。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以及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和控制,目的为了防止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必要的产品追溯。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全过程的产品标识以及检验状态的标识。
3 职责3.1 检验科负责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和仓库物资的标识。
3.2 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产品的标识。
3.3 车间为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协助部门。
4 产品标识4.1 原辅材料的标识原辅材料入库时,采购人员应确保具有供方的明确标识,应明确标识出名称、材料、规格、数量、产地等内容。
检验人员将标识内容记入检验记录内,入库时由仓库保管人员进行标识移植。
按Q/YTCL07-2014《材料、零部件标记及移植管理规定》执行。
4.2 外购、外协件的标识外购、外协件入库时,采购人员应确保具有供方的明确标识,检验人员将标识内容记入质量检验记录内,入库时由仓库保管人员进行标识移植。
按Q/YTCL09-2014《材料、零部件标记及移植管理规定》执行。
4.3 加工过程中零件的标识4.3.1 加工过程中零件的标识由生产车间负责,并由检验人员记入质量检验记录内。
4.3.2 采用标签的方式标明零件的图号、名称、材料、件数进行标识。
4.3.4 零件标识位置尽量选在不加工表面。
若标识在加工过程中被消除,应及时移植,以保持追溯性。
4.3.5 标识可采用在零件本体上打印记或书写方式进行,必须清晰可辨。
当标识不可辨时,应及时找产品标识员确认。
4.4 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标识4.4.1 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标识由压力管道元件的生产年号和车间生产压力管道元件的顺序号组成。
产品的标识用钢印或其它印记打在压力管道元件的两端上。
4.4.2 压力管道元件的生产年号二位数字;生产顺序号为压力管道元件在一年内生产的顺序号,即从每年的一月一日到年末按投产先后顺序排列。
.一、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编号方法R XX - XXX┬┬┬││└───按生产计划先后顺序编号001.002│└───────生产年份└─────────压力管道元件代号4.4.3 压力管道元件产品标识的要求(1)产品及零件的标识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并填写在《产品制造工艺检验流转卡》的产品和零件编号栏内,各工序按此号移植标识。
压力管道安装记录控制程序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真实记载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反应工程质量水平,体现公司质量保证能力,对质量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证明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体系运行的有关记录。
2 引用文件2.1 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及标准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3 有关行业的交工技术文件规定3 职责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安装过程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公司的质检部门负责质量验证过程记录的管理。
各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的生产技术部门、质检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4 质量记录的范围记录包括施工生产、交付和验证过程中各项活动及结果的记录、体系运行的记录、与供方有关的记录。
5 记录的填写5.1 使用的各种记录表格,必须按表格的填写要求填写,做到内容真实,项目完整,数据准确、记录及时,填写规范、字迹清晰、日期签字齐全。
5.2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有不需填写的项目,用斜线划去。
6..记录的管理6.1 施工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由各单位(项目经理部)的技术总负责人(质保师)负责,各科室和施工队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记录的收集、保管工作,工程(产品)竣工后及时归档。
6.2 记录保管场所环境和设施要符合要求,防止损坏、变质、丢失。
需要归档的资料执行国家或企业有关的档案管理法规和标准。
6.3 记录的保存期限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由各单位根据管理需要自行确定,保管期限并报手册的主管部门,需要归档的记录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执行。
7 记录的查阅7.1 公司保存的记录应便于检索,需要查阅、借阅记录应办理手续。
7.2 按照施工合同要求,顾客或其代表在商定期内可以查阅有关的记录。
8 记录的处理8.1 记录如需修改,记录人员应及时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同意后签字认可,在修改或涂改处签字或盖章确认。
8.2 记录如损坏或丢失,记录人员应及时报告,经主管部门同意后予以更补。
8.3 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经手册主管部门或档案部门同意、主管领导签字后,作销毁处理。
兰石重装企业标准LSZBLSZB/QM07-17第2版/0压力容器标记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2011-04-27发布2011-04-27实施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QM0401-03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文件修改控制页序号修改标记修改通知单号修改人修改日期兰石重装企业标准LSZB/QM07—17压力容器标记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压力容器产品标记管理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压力容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零部件、外购外协件、配套件、毛坯钢号、检号移植、焊工钢印标识、检验状态等方面的管理。
2引用文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LSZB/QM08-0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定义本标准采用了GB/T19000-2008idt IS09000:2004《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和下述定义:4职责4.1质量检查部4.1.1负责按本程序规定和相关产品规范的要求对入库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零部件给出检号;4.1.2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标识的监督验证及追溯;4.1.3编制质量检查记录卡,建立产品质量档案;4.1.4保存各种相关原材料、零部件标记和追溯标识的检验记录。
4.2物资供应部4.2.1库管员负责分类放置不同类别和不同检验状态的材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4.2.2采取避免实物和质证标记混淆的措施,验证材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与质证标识的一致性;4.2.3负责对材料、外购外协件、配套件供应厂家提出追溯要求。
4.3生产车间4.3.1负责分类放置不同类别和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产品零部件;4.3.2按规定和相关产品规范的要求进行标记或移植追溯标识。
5工作程序和规定5.1目的和原则5.1.1目的:为确保对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所用材料及受压焊缝焊工的识别和验证状态的可追溯性,便于在必要时追回有关元件、产品或对其进行特别检验,从而达到严格控制质量,保证压力容器安全可靠。
5.1.2原则:可采用打钢印(限于厚度>5mm,且图样或技术条件未禁止者),用油漆或龙胆紫书写,挂标签、填写发料卡随件追踪及标记分布图等方法来保持识别标记。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物资和产品在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中的质量,特制订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管道安装工程物资和产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管理。
2 引用文件2.1 采购控制程序2.2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 职责公司生产技术部是负责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归口管理部门。
4 标识4.1 执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 搬运5.1 搬运工具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5.2 装运之前应验证货物的标识及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凡无标识或与标识不相符合的不得装运。
5.3 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装运、防止发生差错。
5.4 装车时应堆放整齐,捆扎牢固,以防丢失、散包,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坏。
5.5 需防雨防潮的物资,雨天搬运时必须遮盖雨布,以免影响质量。
5.6 对超限设备及大宗物资必须根据产品特性、外形尺寸、毛重及路面特点进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综合分析评估后,最终确定运输方案。
5.7 大件运输方案应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运输项目和主要内容,其编制与审批按规定执行。
5.8 严禁野蛮装卸5.9 运输途中,应防止物资受各种损伤。
6 贮存6.1 贮存环境6.1.1 贮存环境应符合技术标准和物资本身的要求。
6.1.2 经常保持场地清洁,道路畅通。
6.1.3 符合安全规定,消防设施齐备。
6.2 贮存6.2.1 物资和产品入库前,应通知仓库保管员,做好物资和产品入库的准备工作。
6.2.2 仓库保管员填写到货登记表、凭入库单做好入库验收。
6.2.3 物资和产品入库后,应按品种、规格、型号分类管理,应做到帐、物、卡相符。
6.2.4 贮存物资均应作明显标识,一般室内用标签,室外挂标牌。
6.2.5 物资和产品入库同时,要建立台帐和合格证台帐,并互相对应。
6.2.6 对不合格的物资和产品必须分别隔离存放,并做好明显标识。
6.2.7 对危险品必须隔离存放,并落实安全措施。
08 材料标记及可追溯性标识管理程序HNJL/CX-081 目的本程序对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材料标记及标记移植办法作出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材料的标记和标记的移植。
3 主要职责3.1 检验质控责任人A)负责给出材料入库编号(可追溯性标识),且保证其唯一性,并将其记录于相应的材料质证书、入库单上;B)负责监督是否在材料规定的位置上标识。
C)负责领导检查员监督产品可追溯性标识的移植;D)负责将主要受压件的可追溯性标识(入库编号)记录于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上。
3.2 质检员A)负责产品状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移植的监督B)负责将材料检验台帐的记录和管理,并将合格材料的入库编号和质保书填入材料检验台帐。
3.3 仓库管理人员A)负责检验合格后进入仓库内材料、标准件、配套件、外协件、外购件和其它产品的标识;B)负责所管理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的保护;C)负责在材料领用出库时将入库编号记录于材料“领用单”上。
3.4 操作工A)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标识的保护;B)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可追溯性标识消失前的移植。
3.5 焊工负责受压焊缝标记的正确标识。
3.6 车间负责组织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的保护。
4 管理程序4.1材料标记4.1.1、材料标记与标记移植的范围4.1.1.1 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包括铝板、钢管、圆钢、焊材及外购件外协件)、经检验合格或复验合格后必须做标记。
4.1.1.2 当材料需要分割时,要做标记移植。
4.1.1.3 受压元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从下料工序开始到制成产品,每一工序,都要进行标记移植。
4.1.1.4 焊条、焊丝、焊剂发放时要做标记移植。
4.1.2入库编号的编制方法4.1.2.1 凡需作标记移植的材料、零部件(包括外协外购件)经检验或复验合格后,一律按入库的材料型类、先后顺序编制入库编号。
4.1.2.2入库编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
X - XX - XXX第三部分该类钢材当年度入库的批数第二部分入厂年份二位尾数及月份第一部分材料类别代号注:在材料有批号时,每个批号编制一个检号,无批号时,按炉批号编制一个检号。
压力管道安装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1.1总则:规定对工程、工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检验与试验,含材料检验、过程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工程最终检验和试验和内部审核等,以验证和确认工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要求。
我单位建立并执行《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1.2检验与试验工艺文件基本要求1.2.1 检验计划:公司针对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检验试验计划,确定应检验的过程及其控制类别,检验依据的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名称,检验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工具,应提供的检验记录以及检验的分工和组织方法等。
工程项目的检验计划由项目检验责任人编制,经公司检验责任工程师批准实施。
1.2.2 检验工艺:对复杂和重要的检验过程应编制检验工艺,如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安全阀调试、阴极保护系统施工的工序检验等。
应由项目检验责任人引用公司通用检验工艺,或编制相应检验工艺。
1.2.3 检验工艺标准可参照质量控制程序图和质量控制点一览表确定。
对原材料检验、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检验、焊接质量检验执行我公司相关程序有些特定项目以上检验标准未含的检验工序,可由项目检验人员编写补充检验标准,经公司检验责任师批准后执行。
1.3 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1.3.1 过程控制类别:过程的专业检验按重要程度划分为三类控制a) 见证点(E点):是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进行各种检测、验证的工序,应提供检查数据,判定合格与否,规定表格见证或标识。
b) 审核点(H点):可以通过抽查、检查或审阅、认可方式进行管理的工序。
c) 停止点(H点):是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必须暂时停止下来,由指定责任人、指定部门授权代表进行见证和检验的工序,未经签字确认,此点就不能继续施工,以此来验证认定合格与否。
控制类别的划定可参照压力管道安装各《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图》、各《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点一览表》划定。
1.3.2 过程检验实施a) 压力管道施工工序依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完工后实施检验,施工班组对工序质量进行自检并填写自检记录。
压力管道安装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防止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紧急放行和例外转序等的标识。
2 引用标准
记录控制程序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是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有关生产单位负责实施。
4 标识方式
4.1 物资标识方式可采用标牌、标签、印记等。
4.1.1 在室内贮存的物资采用标签作标识。
4.1.2 在室外的物资采用标牌作标识。
4.1.3 印记一般应注明材质、规格等。
4.2 产品(工程)标识方式
4.2.1 分部分项工程的标识,在图纸、施工记录中表示。
4.2.2 最终产品(工程)标识如顾客无要求,由项目经理部作出合适的标识。
4.3 标识方式见物资、产品标识一览表。
(附表1)
4.4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分为四类:
a) 未经检验和试验;
b) 已经检验和试验并合格;
c) 已经检验和试验待判定;
d) 已经检验和试验但不合格。
进货物资的状态标识以涂色为主,详见附表2。
过程产品的状态标识采用标记、隔离、检验记录等方法。
5 标识要求
5.1 标识的保护
施工、生产物资在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原有标识,如发现损坏或丢失,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予追查,待查清后应重新标识方可使用。
各项施工记录应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由技术人员分类保存,不得涂改、损坏、丢失。
5.2 标识的移值
需要标识移植的物资、半成品、成品,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标识移植,标识移植应维持原有标识内容。
5.3 标识的验证
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半成品,由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标识验证,标识不全的产品不得进入工序交接或交付使用。
6 标识管理
标识用的标牌、标签、图纸、施工记录表、钢印等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内容,由专人负责管理。
7 产品的可追溯性
7.1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如合同、法律法规和质量控制要求)的场合,要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7.2 本程序规定:公司确定的特殊过程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管件、阀门、焊材应能追溯到原始质量合格证明书。
需隐蔽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可追溯到图纸及隐蔽工程记录。
附表1:物资、产品标识一览表
序号工程名
称
物资(产
品)名称
标识内容
标识方式和部
位
实施单
位
1 压力管
道
库存材料
名称、规格、
材质、数量
标签
设材部
门现场材料
名称、规格、
格质、数量、
生产厂
标牌施工队
2 压力管
道
板材、管
件、阀门
材质
规格
标签车间
3 各专业
工程
分部、分
项工程
名称
图纸及施工记
录中
施工队
4
压力管
道、设备
焊缝焊工号
钢印打在距焊
缝50mm处
作业者
附表2:进货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一览表
标识方式
状态类别
标识色标识的方法经检验并合格绿色涂色、挂色牌经检验不合格红色涂色、挂色牌
经检验待判定黄色涂色、挂色牌未经检验白色涂色、挂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