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等国动漫发展模式及特点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5
各国动画产业发展分析动画产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各国动画行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意理念。
本文将从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主要动画产业国家的角度,对各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日本动画产业日本动画产业在全球动画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风格独特、质量高、受众面广。
日本动画产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条,包括动漫制作、衍生品开发、游戏开发等多个环节。
日本动画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广泛欢迎,还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商业模式上,日本动画产业较早采用了跨媒体营销的策略,通过动漫、电子游戏、玩具、周边产品等多种形式将IP延伸到不同领域,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为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了动画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日本也建立了完善的动画教育体系,为行业的人才输送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国动画产业作为全球动画市场的龙头,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领先优势。
美国动画作品以其高水准的制作和丰富的题材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不仅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电视、网络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
美国动画产业的商业模式非常成熟,影视综合经营、跨媒体开发等成为行业主流。
许多动画作品都跨足了游戏、玩具、图书等多种形式的商业化扩展,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美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通过税收政策、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动画制作和拍摄,提升了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音像产品出口政策也为美国动画作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动画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作品质量和商业影响力均有所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化产业的兴盛,中国动画产业也在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动画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动画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跨媒体开发、IP延伸等商业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中国动画作品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内外动漫产业分析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国内外都迎来了快速发展。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动漫产业都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庞大的产业链。
接下来,本文将对国内外动漫产业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动漫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发展和快速壮大三个阶段。
在起步阶段,动漫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了起来。
在这个阶段,动漫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主要以模仿和翻译为主。
在初步发展阶段,动漫产业开始迎来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如《蜡笔小新》、《猫和老鼠》,动漫产业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在快速壮大阶段,国内动漫产业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涉及到动画电影、电视剧、网络动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与此同时,国外动漫产业也同样在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漫产业国家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动漫产业逐渐走向了繁荣。
日本动漫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题材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等作品成为了国外动漫产业的经典代表。
此外,美国的动漫产业也非常发达,主要以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等动漫公司为主导,逐渐扩大了其在全球动漫市场的影响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动漫产业都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首先,动漫作品能够吸引并娱乐人们,成为了消遣和休闲的重要方式。
其次,动漫产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为很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
此外,动漫产业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衍生产品、游戏、旅游等。
动漫作品也会产生影响力,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动漫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动漫作品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过于模仿和复制,导致缺乏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其次,动漫市场上的低俗和低质作品过多,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形象和声誉。
此外,动漫产业的版权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形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动漫产业在国内外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庞大化的发展趋势。
国内动漫产业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发展和快速壮大阶段后,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
中日美动画对比剖析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
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
论“各国动漫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学院:专业:姓名:***学号:目录一、摘要---------------------------------------------------3二、关键词------------------------------------------------3三、正文----------------------------------------------------33.1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33.2美国动漫发展史--------------------------------43.3日本动漫发展史--------------------------------73.4中国动漫发展史--------------------------------9四、结束语-------------------------------------------------11五、参考文献----------------------------------------------12一、摘要:动漫以日本及美国为最高水平,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完成心中的想象向其他人传播的目的,而且日本和美国的动漫事业已经发展到跟电影同样的程度,甚至已经分了级别对应各种年龄段。
动漫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来了解下动漫史的起源与发展。
二、关键词:动漫史、起源、发展、影响三、正文:3.1动漫史的起源和发展(1)朦胧意识时期——野牛图·旧石器时代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约2000年前埃及墙饰·人类不断追求的执着和探索的梦想(2)思想形成时期——幻盘、走马盘·19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视觉暂留”现象·1832年发明幻盘,将系列动作按顺序排列·1834年发明西洋镜,娱乐玩具·1892年发明实用镜,可放映15分钟(3)技术探索时期——光学影戏机·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为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动漫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动漫一直是最受关注和热爱的动漫产业之一、本文将从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美动漫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涉及到的题材包括奇幻、武侠、古装、都市生活、校园生活等,同时也包含一些具有深度和哲思的题材,如人性、社会问题等。
相比之下,美国动漫相对更多地涉及超级英雄、科幻、冒险等题材。
美国动漫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和冒险故事的发展,而中日动漫则更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对角色的心理和成长过程有更深入的描写。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采用了较为夸张和卡通化的画风,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注重表现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给人以活泼、可爱的印象。
而美国动漫则更多地运用了写实和细致的画风,色调更加暗沉,给人以成熟、严肃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反映了中日美文化差异,也能够吸引不同风格的观众。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市场影响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出口量和观众群体广泛,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输出品。
中国动漫则相对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尽管国内市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之一,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庞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日动漫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画风夸张、色彩鲜艳,市场影响力在日本比较强大;美国动漫则更注重冒险故事和角色个性,画风写实、色调暗沉,市场影响力全球较为广泛。
同时,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动画是一种以图像作为基础,通过技术手段产生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三个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突出,并且各具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日美动画的特点,分别从故事性、画风、制作技术和市场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日美动画在故事性上呈现出不同特点。
中国动画着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注重历史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例如,在中国动画《大闹天宫》中,通过改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友谊的赞扬。
而日本动画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展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成长的过程。
例如,在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主人公千寻在一个奇幻的世界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成长,通过她的经历来探讨人性和成长的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动画更注重幽默和娱乐性,并且多以明确的教育目的为基础,注重人物的个性和冲突,以及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悬念。
其次,中日美动画在画风上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中国动画多采用传统绘画技法,注重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例如,在中国动画《大鱼海棠》中,采用了传统的水墨画风,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美学的价值。
而日本动画则多以全彩绘制为主,线条更加细腻,并且注重人物设计的可爱和可塑性。
例如,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人物形象可爱又富有个性,极具辨识度。
美国动画以3D立体画风为主,注重逼真度和特效的呈现。
例如,在美国动画《冰雪奇缘》中,通过精细的CG制作技术,展现了逼真的雪景和主人公的肢体语言。
再次,中日美动画在制作技术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动画制作技术相对滞后,一般使用传统的手绘和传统动画技法,制作周期长。
虽然如今中国动画也开始使用数字制作技术,但整体还有待提高。
日本动画则以2D动画制作为主,注重手绘技术和细节的表现。
日本的动画制作流程非常完善,从故事构思到脚本创作,再到角色设定和动画制作,各个环节都非常专业。
而美国动画以3D数字制作为主,注重对图像的精细处理和特效的呈现。
美国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和渲染技术,使得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中,日,欧美动漫区别和观点中国早期动画在形式上较多样化(水墨、剪纸和一般的绘图都有)但在故事方面一般为现有的古典文学或民间传说为主,创作方面较缺乏创意性,一般都是剧场形式(动画电影)。
中国现在的动画较注重儿童的教育,而一般也将动画的目标人群定在5~10岁的儿童(相当于日本动画的幼龄向分档),播出时间一般也与目标人群的设定相符(下午6:00左右)。
也因为目标人群的设定,使得现在中国动画的播出形式一般局限于tv动画,而剧场动画的人设方面感觉比较受美国动画影响,但在故事情节方面仍和早期动画相一致,选用民间传说较多。
现在比较好的我以秦时明月做例子,以历史为基础,以优秀的技术来弥补动漫产业根基浅的弱点,人设比较有中国风,但是出的较慢。
就是人物打斗时,招式很慢,这个就需要更优秀的技术了。
而喜羊羊则侧重童趣,还是以给儿童观看为主。
日本主要是以二维动画为主。
日漫以最有代表性的三大动漫为例,不论火影死神还是海贼,都以快速的出片速度,动,漫结合来占领市场。
日本动画的年龄范围较宽,很开放。
日本动画主要以剧情、唯美的绘画风格、较深的思想内涵取胜。
还有有专门培养声优的学校,不愧为动漫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产业链衔接良好,消费市场广泛,合作机制清晰,培养受众用心。
他们的公交车上都贴满了动漫宣传海报,车上的人大都是在看漫画。
欧美主要是以动作带动剧情、动作夸张、特效绚丽、比较模式化,发展趋势为3D动画。
欧美作品则以猫和老鼠为例,画风不求华丽,以优质剧情和足量周边把利润最大化。
)。
美国的电视动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搞笑动画(一般是全年龄,但也有些是成人向的),另一种就是基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而产生的诸多超级英雄动画(包括蝙蝠侠、超人一类),画风一般不是夸张到极点(有时只能以抽象来形容),就是比较写实。
一般搞笑动画采用前者,超级英雄动画都采用后者(一般还严格遵从黄金分割,男主角基本上都是肌肉男+紧身衣)但在这两者并存的同时,也有少量根据童话、名著一类改变的高质量作品而美国的剧场动画要丰富多彩的多。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首先,中日美动画在画面风格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的画风更加写实,注重细节和逼真度。
中国动画通常采用梦幻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风格,以及寓意深远的象征性动画元素。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人物角色的可爱和夸张表现,有着明亮丰富的色彩,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美国动画的特点则在于华丽的特效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常使用三维立体动画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画面和特殊效果,如《疯狂原始人》和《冰雪奇缘》。
其次,中日美动画在故事内容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哲理的表达,常常涉及历史和神话故事,传播中国和日本的传统价值观。
例如,中国动画《大闹天宫》以《西游记》为背景,通过孙悟空与天宫的冲突,展现了忠诚和勇气的精神。
而日本动画则更加关注人物的成长和情感描写,常常围绕着少年和少女的冒险故事展开,如《龙猫》和《千与千寻》。
美国动画则更加注重幽默和娱乐性,常以喜剧和冒险为主题,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功夫熊猫》和《变形金刚》。
再次,中日美动画在音乐和声音效果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常常运用传统音乐元素和配乐,如古筝、金雅琴等,营造出浓郁的东方氛围。
同时,中日动画也非常注重声音效果的处理,尤其在角色配音方面非常重视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美国动画则更倾向于采用流行音乐和原创歌曲,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例如《冰雪奇缘》的主题曲“Let It Go”。
美国动画也注重音效的运用,通过立体声和环绕声效果,创造出逼真的听觉体验。
最后,中日美动画在市场影响力和发展方面有所不同。
日本动画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精美的画面和复杂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全球的观众。
日本动画制作行业也非常发达,拥有众多的优秀制作公司和才华横溢的动画师。
中国的动画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优秀作品涌现,如《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美国动画则一直是全球动画产业的引领者,其优秀的制作技术和故事创作能力,使得美国动画成为全球动画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画在画面风格、故事内容、音乐和声音效果以及市场影响力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各国动画特点中国动画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创作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坚持民族绘画传统,在改革开放以后,世界动画的大潮中也未放弃这一宗旨。
动画片中洋溢着活泼清新的气息,给人以美的启迪。
同时又十分注重教化意义,在动画片的创作中秉承“寓教于乐”,使动画片不致流于肤浅的纯娱乐搞笑。
在影片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就是水墨动画。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作品非常偏好超现实主义题材常与日式漫画紧密联系。
在科技发达的当下,日本仍然坚持这采用传统的手工绘制的方法,致力于研究动画叙事语言的研究。
为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了只让说话者的口型发生变化的“口动作画法”;将一组连续动作的画面反复使用的“保存备用法”等方式制作。
帧率方面通常是8张绘画(“三格拍摄法”)来表现,以此方式可以减少作画数量。
作品内容多展示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以及影片主题。
美国动画美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一向注重高科技的应用与高质量的追求。
以剧情片为主,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
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同时较完善的动画产业善于推出动画明星。
欧洲动画欧洲动画较少生产动画连续剧,而是喜欢在动画电影上进行试验和探索,通常把欧洲的动画作品称为“动画艺术短片”。
欧洲动画片把重点放在讲故事上,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感情和无限哲思。
以精炼的手法表现主题与内容,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勾勒出情绪的波动。
欧洲动画的创新性明显,不少创作者把哲学、美学等艺术思潮带入到动画的创作中。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题材创新和技巧创新上。
在技巧上,画面追求简约、怀旧,更多的追求内容上的饱满。
同时特别专注于动画制作技法的创新。
各国动画产业发展分析动画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领域,它通过各种形式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娱乐体验。
不同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受到文化、经济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各国动画产业的特点和现状。
一、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动画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动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日本的动画产业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和艺术风格。
日本的动画产业以制作精良、题材丰富和市场多元化而著称,涵盖了电视动画、电影动画、网络动画等多种形式。
日本的动画产业受益于本国丰富的动漫文化基础以及成熟的产业链条,其动画作品在商业化运作和国际交流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日本动画产业在技术水平、故事情节、角色设计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在少儿动画领域表现突出。
二、美国美国动画产业被誉为全球动画产业的“巨人”,其在全球动画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美国的动画作品风格多样,涉及了传统手绘动画、CG动画、停格动画等多种制作技术,且在商业化运作和文化输出方面具备强大的实力。
美国的动画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经济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大型动画制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渠道和商业资源。
美国的动画作品在创意和故事性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准,其作品多元化且具有较强的话题性和观赏性。
三、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近年来,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投资的增加,中国的动画产业逐渐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的动画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原创内容方面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同时在市场需求和文化输出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动画作品在宣传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品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四、总结不同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情况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在世界范围内,中、日和美国是三个最主要的动漫产业国家。
虽然它们都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对中、日、美动漫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中国动漫的特点是注重绘画的传统技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中国动漫的绘画风格常常采用水墨画的技法,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运用。
与此相对比,日本动漫的绘画风格更加夸张和夺目。
日本动漫常常使用大眼睛、夸张的表情和姿势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并且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精致。
美国动漫则更加拥抱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绘画的逼真和立体感。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常常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普及和传承中国文化。
日本动漫则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科幻、奇幻、爱情、战争等,同时也注重对大众文化的创造和批判。
美国动漫则通常以超级英雄、科幻和幽默为核心题材,旨在创造出具有娱乐和商业价值的作品。
此外,中、日、美动漫在受众群体和市场定位上也有不同。
中国动漫的观众主要是国内的青少年和大众,虽然中国动漫的市场规模庞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日本动漫则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其对观众的年龄段和类型没有明确的限制,拥有广泛的国际粉丝群。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片和消费市场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动漫领域,还延伸到了电影、游戏和周边产品等领域。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价值体系的传承,强调家庭、友情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
日本动漫则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生活的反映更加强烈,它常常探讨社会问题、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等主题。
美国动漫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表现,强调英雄与反派之间的对抗,以及个人能力和正义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故事题材、受众群体和文化背景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使得它们在发展方向和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画的特点摘要:中国、日本、美国的动画的特点,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形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关键字:动画、特点、技术、内容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有着特殊的一席之地。
下面谈谈中国动画的独特之处:第一:强调内容的健康性。
中国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
第二,形式不拘一格。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国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格局。
同是水墨动画片,就可以运用多种风格的画意。
齐白石、贾又福、李可染的笔法在不同的动画当中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第三:坚持民族绘画传统。
中国的动画片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绘画到雕塑,从剪纸到皮影,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材料。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地道的中国风貌。
例如:《三个和尚》借鉴了中国戏曲风格;《骄傲的将军》表现的是京剧风格;《渔童》、《牛冤》等剪纸片吸取的是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
再例如,《大闹天宫》成功运用了中国古代寺观壁画;《鹿铃》、《山水情》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而《南郭先生》、《火童》则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
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美等国的魔鬼、魔法、巫术不同,中国动画片中描写的神仙、鬼怪、法术也完全本土化,像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行走驾云的太白金星;爱管闲事的土地爷,还有顺风耳、千里眼、人参娃娃……这些都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即使绘写现代生活的动画片,也都纯然是一派中国气概。
我们不仅看到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这样优秀的动画片,我们同样看到了迪斯尼乐园这样享誉世界的娱乐场所。
这就是现代卡通艺术的发展之路:不仅要有一个系统的文化产业,更要有完善的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卡通产业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论述中、日、美三国动漫的特点和差异
一、美国
美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片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动画新锐的逐渐崛起,一部部的动画精品纷纷问世。
美国动画的风格也日益凸现。
(1)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刻画,适合大众审美口味且音乐优美动听
(2)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要。
(3)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4)动物形象都大幅度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形象。
二、日本
从动画的起源直至今日,能与美国这个动画帝国平分世界动画产业和快巨大蛋糕的,且使动画产业成为其经济支柱之一的国家,那就是日本了。
日本动画的风格更适合情感表达含蓄的东方国家观众。
(2)日本动画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超现实主义和现实的差异,
使之很好的结合,具有科幻或魔幻的因素。
(3)日本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事情,体现为对人的感情生活的关注。
(4)日本动画注重人性的刻画。
三、中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取得了不少卓越的成绩。
但与美日等动画大国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1.对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造成中国动画“幼稚”化的模式。
2.题材陈旧:好动画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3.人物刻画单一、死板
4.我国传统的动画制作模式:注重技术,轻视故事情节。
5.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
6.声优质量低劣,有些配音不但毫无感情,而且跟角色的年龄﹑个性不符合。
7.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动漫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