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7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17——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教育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
1899年,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一词来表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把他自己所主张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
此后,在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开始出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并引起了“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的反复论争。
随着20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兴学科的兴起,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在欧美国家中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流派。
它们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中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们力图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理论或实际问题作出各自的阐述,从而形成了空前活跃的教育思潮。
第一节改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教育家自称是进步教育的真正继承者和亲密的盟友。
改造主义教育也以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而著称。
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首当其冲地因其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教育而未能妥善处理社会改造问题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因此,一些原来坚持“儿童中心”理论的教育家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政策下,要求学校更加注意它的社会责任。
在1932年的进步教育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康茨(G.S.Counts)作了题为《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的著名演说,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1934年10月,康茨又和拉格(H.O.Rugg)’等人组成一个称为“拓荒思想家”的团体并创办教育刊物——《社会拓荒者》。
他们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理论的具体论述作了修正,主张教育要少强调“儿童中心”,多强调“社会中心”,少关心“个人生长”,多关心“社会改造”。
第十五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形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这些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构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新教育运动一、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一)兴起阶段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Reddie,1858一1932)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Abbotsholme)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开始。
在雷迪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新学校。
巴德利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建立了比代尔(Bedales)学校。
德国的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法国的狄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斯学校。
上述新创立的乡村寄宿学校注重学校设在自然环境中,使儿童了解自然,在自然中得到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二)建立国际性组织阶段一战后,新教育运动继续发展。
1922年,新教育联合会提出了“七项原则”,强调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
这七项原则成为战后新教育运动的国际性宣言。
新教育联合会建立以后,多次召开教育大会,通过对儿童与教育不同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三)后期发展阶段新教育思想形成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
整个20年代,新教育联合会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
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给各国经济和政治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得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教育联合会也修改了自己的目标。
1932年的法国尼斯会议强调要关心“我们时代的复杂性”。
1942年,新教育联合会通过《儿童宪章》。
1966年,新教育联合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合会”(World EducationFellowship,简称WEF),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西欧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教育实验(一)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阿博茨霍尔姆学校创建于1889年的英国阿博茨霍尔姆城,是欧洲第一所“新学校”。
外国现代教育史重点复习部分外国现代教育共分三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现代欧美教育家及教育思潮(1位)(具有世界级影响)(杜威)(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10)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重点)经典考题:(07、24)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_____A___.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D.文纳特卡制(08、52)分析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①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保持一致,未能较好滴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5分②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5分③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和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5分(09、3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___D___.A.葛雷制B.昆西教学法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10、29)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____C__.A.自然后果B.作业的作用C.感官教育D.游戏的作用(10、30)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___A____.A.自由与合作B.活动与主动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11、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________B______.A.拉尹B.凯兴斯泰纳C.蒙台梭利D.克里斯曼(12、30)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___B_____.A.昆西制B.葛雷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一)欧洲的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
考研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考研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考点总结Ⅰ.历年真题1.简答题: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
2.简答题: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3.简答题: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
4.简答题:存在主义教育。
5.辨析题:现代教育学思潮中的要素主义教育学认为“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6.论述题:论述人本化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并予以评价。
Ⅱ.考点详解20世纪下半叶,教育思潮呈现多样化趋势。
反对进步运动的教育思潮一、改造主义教育(从进步教育运动分化发展而来的)1.代表人物:康次、拉格、布拉梅尔德2.主要观点(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精神。
(3)行为科学是教育工作的指导。
(4)教学中心:社会问题。
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5)教师要进行民主、劝说的教育。
3.影响和评价(1)具有折中主义性质的思想:既批判继承实用主义教育,又吸收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2)理论空泛,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美国教育实践中的影响不大,20世纪60年代后受到冷落和批评。
新传统教育思潮: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二、要素主义教育1.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新托马斯主义教育2.主要观念(1)把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
(2)教育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5)强调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3.影响和评价(1)要素主义教育针对美国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寻求解决问题和克服弊病的出路,影响着国家教育政策。
(2)但忽视学生的兴趣、个别差异,片面强调系统性的知识学习,所编教材脱离实际,从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西方思想史—第九章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潮第九章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潮第一节实用主义一、简介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名图书《实用主义》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冯友兰总结的实用主义主要观点最为简洁明了。
在《三松堂自序》中冯说:“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它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
至于经验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无论怎么说,人们总是不能走出经验范围之外而有什么认识。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经验。
所谓真理,无非就是对于经验的一种解释,对于复杂的经验解释得通。
如果解释得通,它就是真理,是对于我们有用。
有用就是真理。
所谓客观的真理是没有的。
” 如此说得之,实用二字昭然若揭。
代表人物创始人:皮尔士推向大众:詹姆士推广到更广的领域:杜威二次大战后:胡克(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马克思主义内容)刘易斯:(把实用主义引进逻辑学领域,促进了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合流)胡适:五四运动时期,胡适将实用主义第一次传入中国。
二、理论特点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 ,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三、方法论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
其目的在于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宗教等对立的理论。
实用主义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方法入手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