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卷
- 格式:docx
- 大小:36.79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动机题库(无答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学习动机培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2、任务开始之前设定奖赏的方法最好用于以下那种情境()。
A、创造性任务B、常规性任务C、偶发性任务D、艺术性任务3、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高级学习动机4、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7、下列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描述是()。
A.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制定了学习计划B.老师告诉学生必须按计划学习C.学生为超越同桌的成绩而发愤图强D.学生认为自己这次考试失误是因为能力欠缺8、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9、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10、惩罚的消极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时,惩罚“奖励”了学生B.惩罚可以完全杜绝不良行为C.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瓦解学生的不良行为D.惩罚相对于奖励,更具有达到教育学生目的的优势11、下列不属于内部归因的描述是()。
高中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1. 您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程度如何?- 非常感兴趣- 有一定兴趣- 一般兴趣- 不感兴趣2. 您认为数学研究对您的未来发展有何帮助?- 非常有帮助- 有一定帮助- 一般帮助- 没有帮助3. 您觉得数学研究困难吗?- 很容易- 有些困难- 比较困难- 很困难4. 在数学研究中,您主要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理解概念和原理- 解题能力不足- 计算错误- 难以掌握数学方法- 缺乏练机会和资源- 其他(请注明)5. 您认为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激发您的研究动力?- 非常激发- 有一定激发- 一般激发- 不激发6. 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改善数学研究环境?- 提供更多的数学研究资源和资料- 举办数学研究讲座或活动- 增加数学实践类课程- 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 其他(请注明)7. 您在数学研究中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什么?(可多选)- 个别辅导和指导- 解答疑惑和解决问题- 提供研究方法和策略- 鼓励和激励- 其他(请注明)8. 您平时会参加数学竞赛或数学俱乐部吗?-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不参加9. 您认为数学研究应该注重理论还是实践?- 应该注重理论- 应该注重实践- 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10. 您对数学研究的自信程度如何?- 非常自信- 有一定自信- 一般自信- 不自信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请将问卷填写完毕后,通过以下方式将问卷结果发送给我们:- 邮箱:[email address]- 纸质版交到指定的地点注意:您的答案将仅用于统计分析和研究用途,保证您的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谢谢!。
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过程以及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的结果。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信念或期望。
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选择以及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对于评估学习者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及为英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包括问卷的设计原则、题项生成与筛选、以及预测试等步骤。
随后,通过大规模样本的施测,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总结了问卷编制和信效度检验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以促进英语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回顾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在语言学习领域,英语自我效能感特指学习者对自身英语能力的信心水平。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构建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上。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学习、动机和行为中的核心作用。
随后,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自我效能感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发现其与学习者的动机、策略使用、学习成就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方面,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问卷和量表,如外语自我效能量表(Foreign Language SelfEfficacy Scale, FLSES)和英语自我效能量表(English SelfEfficacy Scale, ESES)。
这些量表的编制通常基于班杜拉的理论框架,并结合语言学习的特点进行项目的开发和筛选。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影响评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认知程度和信心水平。
在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影响进行评估。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具备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从而更有动力去投入学习。
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往往容易感到学习无望,并丧失学习动机。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其次,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果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更好。
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并且更有耐心和毅力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可能会轻易放弃,无论是面对难题还是挑战。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学习成果的提高。
那么,如何评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影响呢?首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特定的问题来了解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认知和信心水平。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评自己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能力感和信心程度。
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可以对学生整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并与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进行相关分析。
此外,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评估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动力,可以判断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论文成绩等客观标准来评估。
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果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那么可以得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果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习动力量表(GMS)
学习动力量表(GMS)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学生学习动机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教师和研究人员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设
计相应的教学和干预措施。
GMS包含一系列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覆盖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等方面。
通过分析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学生学习动机
的结论。
GMS的使用方法很简单,教师或研究人员只需将量表分发给
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认真回答问题。
学生的回答可以通过纸质问卷
或在线平台进行收集。
完成后,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学
生的学习动机分数。
学习动力量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和教育研究中。
通过评
估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有针
对性地提供教学支持和指导。
同时,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
的学习动机,探讨学生学习行为、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学习动力量表是一种有助于评估学生学习动机的工具。
它的使用简单而便捷,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用于教学和研究。
我们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学习动力量表,以促
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和发展。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一、概述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和成就水平。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发展对了解学生学习心理、优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和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量表的编制,可以系统地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任务的认知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预期等信息,从而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自我效能感差异,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
同时,量表的编制和应用也有助于推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为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1. 阐述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持之以恒地努力。
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
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主动提问、寻求帮助和制定学习计划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成绩的提升:研究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通常具有更高的学习成就,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心理韧性的培养:学习自我效能感还与学生的心理韧性有关。
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和挫折时,更有可能坚持不懈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出更强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韧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动机的调查在教育领域中,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学习动机的因素以及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学习动机的调查。
调查方法为了收集学习动机的数据,我们选择了随机抽取的200名学生作为样本。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其中包括了关于学习动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涵盖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以及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在线调查的方式,向被调查者发送了问卷,并收集了他们的回答。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内在动机对学习成就有积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内在动机与他们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主性对于他们的学业表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外在动机与学业成就关系复杂:我们发现外在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一方面,外在奖励和竞争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努力,并对学习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过度的外在压力和评价可能会造成学习动机的下降,进而对学业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3. 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动机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信心越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越强,也更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实际应用了解学习动机的因素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基于调查结果的实际应用建议:1. 提供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教育者可以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供适当的外在奖励和竞争压力:适度的外在奖励和竞争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
然而,过度的竞争和评价可能会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平衡使用。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反馈,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引言:学习动机是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动性,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对学习成果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以以下十二个小节进行分析。
1.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针对某城市中学高中部的300名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匿名方式填写。
2.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其中理科生的学习兴趣比文科生略大。
这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较高。
3. 外在奖励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外在奖励(如高分、奖品)对他们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可能意味着学生在追求外在奖励的过程中更愿意付出努力。
4.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的学生更容易保持高度的学习动机,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5. 培养学生内在动机的策略: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 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程度: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程度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
那些能够明确设定目标、有追求更高成绩愿望的学生通常学习动机更强。
7. 家庭教育背景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来自家庭教育背景较好的学生往往具备更高的学习动机。
这可能是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持久性。
8.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大多数学生表示,学习成果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有着积极的反馈作用。
获得好成绩能够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相反,学习成果的失利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消极影响。
9.各学科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调查研究显示,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语文和历史等涉及思辨和理解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而对理科学生来说,数学和物理等需要严谨推理的学科更具挑战性,因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摘要:本文使用学习动机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了848名初中生,结果表明其学习动机以深层型动机为最强,其次是成就型动机,表面型动机较弱。
表面型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之间均呈较弱的负相关,深层型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之间均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成就型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而与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强度非常弱。
这些相关验证了一个学习动机模型的一部分。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初中生相关1 引言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调节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动力和内部心理状态[1]。
动机的主观体验是有意识的欲望,因此学习动机总是指有意识的学习行为以及驱动这一行为的有意识的欲望、意图等[2],这就有可能采用问卷法让受访者表达出自己的学习动机。
如果说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自我意识水平低,没有能力分辨和表达自己的学习动机,往往以他人的陈述取而代之,那么到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思考诸如动机这样的抽象概念,也能够反思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迅速发展的元认知使其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比较深刻和稳定的认识(自我同一性形成),这时他们理应能够认识并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
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激发、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尝试寻找这些相关因素,并汇总成了一个比较完备而有说服力的模型(见参考文献[3]中图1,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关系模型)。
模型中整合了学习自我效能感、成就归因、学业成就等认知因素,因而属于社会认知动机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水平下完成某一项活动的潜在能力的信念,它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而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潜在能力的信念即学习自我效能感,自我能力知觉是其决定因素[4]。
自我效能感强或者能力知觉强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这些任务,遇到难度大的任务表现出的消极情感(如焦虑等)较少,自我调节能力亦较强,而成就动机强的个体的行为正与之相似,因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表现和成就动机强的表现有很多重叠部分。
学习动机调查报告学习动机调查报告引言: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和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我们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了解学习动机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项学习动机调查,探讨学习动机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学习动机的现状通过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习动机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外在动机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外在因素的驱动,如追求好成绩、满足家庭期望或获得奖励等。
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外在的结果,而非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渴望。
2. 内在动机的欠缺:相较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在学生中的欠缺现象较为普遍。
只有少数学生表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多的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义务和任务。
3. 学习动机的波动:学习动机在不同学科和学习阶段中存在波动。
例如,学生对自己擅长的学科更容易保持高度的学习动机,而对于难度较大或不感兴趣的学科,学习动机则会下降。
二、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自我效能感: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对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当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技能去应对学习挑战时,他们更容易保持高度的学习动机。
2. 目标设定: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能够设定明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成功。
相反,如果目标过于模糊或不具挑战性,学习动机则会减弱。
3. 环境因素: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影响。
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压力过大或缺乏支持的环境则会削弱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关键点:1. 持久性:学习动机的持久性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当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机时,他们更有可能坚持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学习动机”相关量表“学习动机”相关量表-TXK学业自我效能量表:采用Gibson 的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研究思路并综合Pintrich 和De Groot 的学业自我效能分量表的研究结果,将教学情境改为学习情境,编制了学业自我效能量表(academic self efficacy scale ,简称ASES) 。
自我效能感量表:根据Gibson&Dembo (1984) 编制的《教师功能量表》的有关纬度编制而成。
自我效能量表把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两个纬度学习自我效能问卷:借鉴Gibson&Dembo编制的《教师功效量表》的有关维度编制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先生主持修订。
学习动机问卷:为《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 ,周步成等,1991) 中的分量表。
包括成功动机、考试焦虑等五个分量表,其中成功动机分量表又可测定学习、运动、社交等方面。
学习内在动机测定: 采用周步成主修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 量表含四个动机八个因素,其中成功动机包括知识学习场面,技能场面,运动场面,社会生活场面;考试焦虑包括考试促进紧张,回避失败动机;自我责任性; (对学习的) 期望水平。
学习动机量表:在借鉴孙煜明和王振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了学习动机量表( study motivation scale ,简称SMS),共包括20 个项目,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各有10 个项目。
学习动机量表:由台湾学者余安邦编制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内部动机) 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外部动机) 混合而成。
成绩动机测量表: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学习动机量表:由Biggs(1987) 编制的《学习过程问卷》中有关学习动机的项目构成,学习动机包括表面型、深层型、成就型三个动机维度。
学习过程问卷:Biggs (1987) 编制,包括学习动机中的表面型、深层型和成就型,以及学习策略中的表面型、深层型和成就型学习归因量表:根据Graudells (1980) 编制的《成就归因问卷》修订而成。
学习动机量表(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学习动机量表问卷编号:0023指导语:本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
测验时,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
若觉得相符,请选“是”,不相符合则请选“否”。
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编号指标是/否 1. 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A、是 B、否 2. 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起精神来。
A、是 B、否 3. 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倦,直想睡觉。
A、是B、否 4. 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A、是 B、否 5. 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
A、是 B、否 6. 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A、是 B、否 7. 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A、是 B、否 8. 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A、是 B、否 9. 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A、是B、否 10. 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A、是 B、否 11. 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A、是 B、否 12. 你常认为课本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
A、是 B、否 13. 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A、是 B、否 14. 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的多。
A、是 B、否 15. 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A、是B、否 16. 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A、是 B、否 17. 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A、是 B、否18. 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卷
介绍
这份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研究动机是指学生追求研究的内外部原因,而自我效能感则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时的能力信念。
通过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研究过程,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指导语
请您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最能反映您自己观点的答案。
请在每个问题后的方框中选择一个选项,其中:
1. 非常不同意
2. 比较不同意
3. 有些不同意
4. 无所谓
5. 有些同意
6. 比较同意
7. 非常同意
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进行选择。
问卷
1. 我对研究中的困难问题有信心解决。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2. 对我来说,研究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3. 我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研究进度。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4. 我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满意。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5. 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6. 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研究任务。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7. 对我来说,研究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8. 我相信我能够应对研究中的挫折和困难。
- [ ] 非常不同意
- [ ] 比较不同意
- [ ] 有些不同意
- [ ] 无所谓
- [ ] 有些同意
- [ ] 比较同意
- [ ] 非常同意
结束语
感谢您完成这份研究动机自我效能感问卷。
您的反馈对我们非常重要,并将被用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支持。
如有进一步的问题或意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