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打虎
- 格式:ppt
- 大小:948.00 KB
- 文档页数:28
《杨子荣打虎》习题一、基础题1.读一读,写一写。
几枚老茧嘱咐夹缝泄气坷垃咀嚼贫穷掀开抽屉懒洋洋恍然大悟意味深长2.组词。
(1)扮()蔽()垂()喘()(2)证()架()扣()臭()二、综合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惊讶——()慌乱——()(2)反义词:愉快——()称赞——()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高题1.选字填空。
建健(1)上海市政府向市民发出了全民()身的号召。
(2)“鸟巢”体育馆是专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而()造的。
2.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把故事顺序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读完课文,说说杨子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几枚老茧嘱咐夹缝泄气坷垃咀嚼贫穷掀开抽屉懒洋洋恍然大悟意味深长2.(1)打扮隐蔽垂头喘气(2)证明打架扣住很臭二、综合题1.(1)惊讶——吃惊慌乱——惊慌(2)愉快——痛苦称赞——训斥2.(1)恍然大悟:可以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13、《杨子荣打虎》教学设计课题:《杨子荣打虎》第二课时内容: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教者:铁力市第一小学曹桂菊设计理念:“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牵着语言文字的手,跟着作者和自己的感觉走。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
因此教学中立求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中去发现、感悟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感。
读写结合让自己的理解化为文字,通过笔触渗透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语文学习向课后延伸,向生活延伸。
教材分析:本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勇者无惧”。
本文是一篇名著节选,节选自著名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本文描写了侦察英雄杨子荣勇斗老虎的紧张场面,表现了杨子荣在紧要关头机智、镇定、勇敢的英雄本色。
全文共4个自然段,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中路遇老虎。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杨子荣打虎。
学情分析:我校的语文教学采取的是“预习在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五年级的同学各个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
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没有预习的现象,另外,一些学生学习比较浮躁,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这样,在教学中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
2、了解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打虎紧张惊险的场面,突出打虎英雄高大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学习人物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用动作描写来说一段话。
京剧管弦乐打虎上山介绍
《打虎上山》是京剧管弦乐,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管弦乐曲,经常用于该剧的序曲或杨子荣的唱段伴奏。
《打虎上山》是《智取威虎山》的核心唱段,也是现代京剧样板戏的经典之作。
该唱腔充分展示了京剧的唱腔艺术魅力,具有高亢激越、气势磅礴等艺术特点。
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在全剧的序曲《打虎上山》中,唱腔高亢激越,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抒发了杨子荣决心消灭座山雕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心。
此外,《打虎上山》还被改编为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管弦乐等。
这些作品在保留京剧唱腔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具有更广泛的欣赏价值。
杨子荣杨子荣(1917.1.28-1947.2.23),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嵎岬河村人。
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
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
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
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31岁。
2009年9月10日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曲波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
15岁高小毕业之后参加了八路军。
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
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
1946年冬天,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歼灭了这些残匪。
这是他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
1950年,因重伤转业到地方。
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
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山呼海啸》和《桥隆飙》。
《林海雪原》是一部反映解放军在茂密的林海雪原中剿灭国民党残匪的红色经典小说。
自1957年推出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与喜爱。
小说中杨子荣、少剑波、小白鸽等革命战士的机智勇敢,座山雕、蝴蝶迷、小炉匠等土匪特务的狡猾残忍,都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年级语文上册《杨子荣打虎》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有关杨子荣打虎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思维导图、剧情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探究的习惯。
(2)通过杨子荣勇敢打虎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子荣打虎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把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杨子荣打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问题导入:提问学生关于杨子荣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讲解杨子荣打虎的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2)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与家人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杨子荣打虎的故事,学会了生字词,并掌握了相关文化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勇敢、智慧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杨子荣打虎的故事背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杨子荣打虎故事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智取威虎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英勇壮丽的历史。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当时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大片土地,中国人民遭受着沉重的压迫和苦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英勇的抗日志士在威虎山上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最终成功地智取了威虎山,成为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杨子荣的青年农民。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下,他的家乡被摧毁,家人被杀,他深受痛苦和愤怒。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日队伍,在威虎山上开始了他的抗日征程。
在威虎山上,杨子荣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士,他们一起组建了抗日游击队。
在游击队的领导下,他们不断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一次次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然而,日本侵略者也不甘示弱,他们派出了强大的军队对威虎山进行围剿,情势十分危急。
面对强大的敌人,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采取了各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地形和环境的优势,不断给敌人以重创。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抗日队伍,壮大抗日力量。
最终,在全体抗日游击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地智取了威虎山,给了日本侵略者致命的打击。
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也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
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史诗,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英雄形象。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关键。
在任何困难面前,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个故事也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永远不忘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的英雄们。
愿我们永远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