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2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祝福安;王效凤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5(002)024
【摘要】@@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非Q波型心肌梗塞(NQMI).是由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梗塞相关动脉的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不同于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内闭塞性的"红血栓".因此NSTEACS的治疗策略与STEACS有很大差异.
【总页数】3页(P55-56,140)
【作者】祝福安;王效凤
【作者单位】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泗水,273200;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泗水,27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红花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对介入治疗的保护作用 [J], 金贤;陈跃光;张大东;胡伟;顾俊;余强;宋芝平;冯小弟;尹桂芝;肖红兵;陈诚军
2.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保守治疗与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比较 [J], 赵晓峰
3.强化降脂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保守治疗预后的影响 [J], 李艳丽
4.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2014年美国NSTE-ACS 治疗指南的更新 [J], 师树田;聂绍平
5.超短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J], 丁超; 李俊峡; 卫亚丽; 赵玉英; 张莉; 汝磊生; 李淑荣; 刘红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NSTEMI)的危险分层及其处理策略急性非ST段心肌梗死(NSTEMI)危险性明显高于急性ST段心肌梗死(STEMI),但NSTEMI的临床表现较STEMI更难被发现。
当NSTEMI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识别并进行相关对症处理?在2020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中来自江苏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陈绍良教授从:1.临床评估;2.危险分层;3.处理策略,三方面进行报道。
临床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NSTEMI、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NSTEMI病人的病理机制是由于早期泡沫细胞形成后随着巨噬细胞造成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随之形成一个较大的坏死核。
陈教授建议对于NSTEMI病人我们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生化标志物来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预评估。
表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及ACS分类NSTE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又有哪些区别呢?陈教授从以下几方面讲述:•NSTEMI的疼痛时间长、缓解方式有限、放射痛以及更多的伴随症状。
•NSTEMI病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病人均合并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NSTEMI病人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1%。
•NSTEMI与UA的心电图改变类似。
分析NSTEMI病人的临床特点发现NSTEMI病人的症状明显重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尤其是重于不稳定性心绞痛不伴有明显心肌标志物阳性的病人。
对于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的NSTEMI病人则提示病变血管灌注的左室面积较大伴或不伴有右室梗塞。
NSTEMI病人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0.05mV;•T波倒置≥0.1mV;•假性正常化:原来倒置的T波,一过性转为“正常”;原来压低的ST段,回到了等电位线;•无明显变化:正常或未达到诊断标准。
以左冠多支病变的一个典型病例为例,也说明了NSTEMI心电图的多样性变化性。
在观察NSTEMI病人心电图的变化中,陈教授提出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病变血管所在,即应该注意Wellens综合征和De winter综合征两种特殊类型心电图。
第十二章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策略杜志民【学习目的】1. 了解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治疗策略及联合药物应用原则;2. 解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建议。
【学习要点】1.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与保守治疗策略的选择。
一、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病理基础及治疗原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ACS。
非ST段抬高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ACS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突然或新近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冠脉血流供应不足,原因是冠脉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完全或不完全性、持续或非持续血栓闭塞。
患者特征主要包括典型或不典型胸痛,伴或不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治疗的原则是恢复冠脉血流、消除冠脉血栓或防止其进一步加重、减轻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及防治并发症。
非ST段抬高ACS的治疗策略包括早期保守治疗策略和早期介入治疗策略。
采取哪种治疗策略,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分层。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危险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略具有明显优势。
二、非ST段抬高ACS患者危险分层危险分层的方法常用的有TIMI危险积分和GRACE预测积分,它们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生物标志物及其他辅助检查指标进行分析,权重后总结而来。
实际上针对不同患者要灵活应用这些指标及组合,其中胸痛持续时间过长、有心力衰竭表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生物标志物显著升高和心电图示ST段显著压低更为重要。
TIMI积分采用的预测变量为7项,包括:①65岁以上;②存在3个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③既往冠心病病史;④7天内已服阿司匹林;⑤24小时内发作2次以上的心绞痛;⑥心电图ST段变化;⑦血心肌标志物升高(CK-MB、Tn T或T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