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室设计中期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课程设计中期检查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XX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XX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XX学科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使学生学会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XX学科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实验技能。
4.团队合作和创新: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XX学科的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期检查报告,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控制系统串联校正)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专业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16学号1学生姓名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串联校正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研究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实验内容设计串联超前校正,并验证。
设计串联滞后校正,并验证。
实验原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SEQ 图\* ARABIC 1 控制系统结构图图中GC图SEQ 图\* ARABIC 2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图未加校正时Gc(s)=1加串联超前校正时G给定a=2.44,T=0.26,则GCs=0.63s+10.26s+1 QUOTE加串联滞后校正时G给定b=0.12,T=83.33,则G在实验中,选取,通过Simulink模拟器产生模拟信号与实验采集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自动控制理论。
实验设备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PC机一台。
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实验步骤熟悉HHMN-1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
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断开电源,按照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
将D/A1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A/D1与系统输出端Uo 连接(此处谨慎连接,不可接错)。
在Windows XP桌面用鼠标双击“自控原理实验”图标后进入实验软件系统,在项目中选择“实验三”。
分别完成不加校正,加入超前校正,加入滞后校正的实验。
观察实验结果,绘制实验结果图形。
用MATLAB绘制以上三种情况时系统的波特图,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原系统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SEQ 图\* ARABIC 3原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其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44.0389%0.16955.5645表格1 原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原系统Bode图如下图SEQ 图\* ARABIC 4原系统Bode图超前校正系统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SEQ 图\* ARABIC 5超前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22.1411%0.04761.9845表格2 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如下图SEQ 图\* ARABIC 6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滞后校正系统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SEQ 图\* ARABIC 7滞后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滞后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20.6731%2.358014.5420表格3 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滞后校正后系统Bode图如下图SEQ 图\* ARABIC 8滞后校正系统Bode图截止频率和稳定裕度计算在命令窗口输入相关命令,在得到的图形中读出系统的相角裕度γ、截止频率ωc项目系统项目系统γ/°ω原系统281.88超前校正47.42.38滞后校正54.80.449结果分析超前校正实验结果分析首先从系统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可以看出,经过超前校正后的系统在校正点处的性能有所改善。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摘要自动控制原理是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控制理论的基础。
而实验课是自动控制原理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时间和专业知识的限制,直接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控制系统分析是不方便的,需要在MATLAB基础上为用户开发出适用于适用的接口界面。
论文介绍了在MATLAB软件环境下开发出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软件。
它利用MATLAB语言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功能(GUI)及其提供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并说明了本软件的特点、功能和效果。
结果证明该软件系统可以取代传统模拟实验,它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改善实验效果,而且方便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同时利用该软件可以系统的让学生掌握控制系统设计思想的演化过程以及自动控制学科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MATLAB,虚拟实验系统,GUI(图形用户界面)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learning Automatic Cont rol. And it’s a foundation of control theory. Experi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learning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For a beginner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use the MATLAB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analysis the control system, due to the limited time and po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 we need to develop an interface which is easy to use based on MATLAB. This paper is about developing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oftware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in MATLAB. We make model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analysis the stability, root locus and frequency domain by using the interface design func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toolbox. Additionally, we provide the note about the features,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the softwar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software can replac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It could not only increas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experiment teach effect, but also the software is very convenient. And also this software could mak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volvement process of design method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utomatic control. Obviously, it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ing problems.Key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MATLAB ,Virtual Experimental System ,GU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2 虚拟实验系统的总体设计 (2)2.1背景知识介绍 (2)2.1.1MATLAB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在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2)2.2虚拟实验系统总体设计原理 (5)2.3虚拟实验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5)3 系统的主界面设计 (7)3.1主界面模块框图 (7)3.2主界面的具体设计及设计成果 (7)4 线性系统的分析和校正 (10)4.1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10)4.2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2)4.3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13)4.3.1 频域分析演示窗口的实现 (13)4.3.2频域实验窗口分析 (17)4.4线性系统的串联校正 (18)5 非线性部分仿真演示窗口 (26)6 总结和展望 (27)6.1本文工作总结 (27)6.2课题展望 (27)参考文献 (29)致谢 (30)附录:所用函数表 (31)1 绪论在目前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学时内,运用一定的仿真软件和计算机技术,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专业教学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附件1: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学校要求)附件2: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调查表(学生填写)填表日期:(此表交学院教务科存档管理)附件3: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调查表(指导教师填写)说明:此表内容按照学生总体情况填写,个别学生特殊问题单独一栏填写。
(此表交学院教务科存档管理)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
把预防人身、电网、设备事故作为重点安全工作来抓,检查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安全生产“三大规定”情况,检查(两防)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防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生产目标收到一定的效果。
通过前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我班到现时为止在此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防止人身事故方面(重点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在运行维护、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事故。
我班通过对每周的安全会议和工作负责人对现场高处作业管理的检查,使得安全防范思想、工作、监督到位;使安全工作责任、措施及整改落实,从而安全工作得到保证。
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
包括高空作业现场查勘,使工作人员对该任务的危险点(安全措施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措施,并正确派选合适胜任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2、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该作业的危险点。
作业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监护人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动向,及时提醒和纠正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使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到位。
3、认真落实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