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检验标准书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二极管执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极管(以下简称“管子”)的分类、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二极管,包括普通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二极管diode: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一边流向另一边,不能反向流通。
2. 普通二极管ordinary diode:一种常用的二极管,具有普通二极管的特性。
3. 快恢复二极管fast recovery diode:一种具有快速恢复特性的二极管,它能在高频率下工作。
4. 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一种利用肖特基势垒原理工作的二极管,具有低功耗、高速等优点。
四、产品分类与标记1. 二极管按封装形式可分为直插式和表面贴装式两类。
2. 二极管的标记应包括型号、额定值、生产厂家等信息,具体规定应参照相关产品标准。
五、技术要求1. 二极管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其性能指标应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反向电压、反向电流、正向电阻、反向电阻等。
2. 二极管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应能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3. 二极管的外观应无明显缺陷,结构应牢固,引脚应光滑、无氧化现象。
4. 二极管的封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其使用温度范围应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
5. 二极管的额定参数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选择,并应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发光二极管检验标准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发光、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通信等领域。
为了确保LED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保证LED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LED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生产厂家和检验机构更好地进行LED产品的检验工作。
一、外观检验。
LED产品的外观检验是确保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环节。
外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缺陷、尺寸和标识等内容。
外观缺陷主要包括裂纹、气泡、污渍、杂质等,尺寸检验主要包括外形尺寸、引线长度、引线间距等。
此外,产品标识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也是外观检验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光电性能检验。
光电性能是LED产品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包括光通量、光强度、波长、色坐标、色温等指标。
光通量是LED产品发光强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积分球或光度计进行测量。
光强度是LED产品单位立体角内的发光强度,波长和色坐标是LED产品发光的颜色特性,色温是LED产品发光颜色的暖白度。
三、电气性能检验。
电气性能是LED产品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包括正向电压、正向电流、反向电流、漏电流等。
正向电压是LED产品工作时的电压值,正向电流是LED产品工作时的电流值,反向电流和漏电流是LED产品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值。
电气性能检验可以通过电参数测试仪进行测量。
四、环境适应性检验。
LED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包括温度适应性、湿度适应性、耐盐雾性等。
温度适应性是LED产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湿度适应性是LED产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耐盐雾性是LED产品在盐雾环境下的耐受能力。
五、可靠性检验。
LED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包括寿命测试、热冲击测试、湿热循环测试等。
寿命测试是LED产品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测试,热冲击测试是LED产品在高温和低温交替的条件下的测试,湿热循环测试是LED产品在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交替的条件下的测试。
规格型号AB C 《检验报告单》序号检验项目类别00.65 1.5《进料检验日报表》1合格供应商1. 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单》内;B正向压降设定规格型号反向耐压反向漏电流封装X=0.5V/度1N4007≥1200V ≤5uA DO-41Y=1mA/度1N5399≥1200V ≤5uA DO-15输出电压10V 档FR105≥600V ≤5uA DO-41耐压设定FR107≥1000V ≤5uA DO-41X=200V/度HER105≥400V ≤5uA DO-41Y=5uA/度HER107≥800V ≤5uA DO-41输出电压5000V 档HER157≥800V ≤5uA D0-151N4148≥75V ≤5uA DO-351N5819≥40V ≤5uA DO-41HER108≥1000V≤5uADO-41生效日期:文件编号:WI-QD10 -0022 版本:A/3物品名称卡尺目测编制:审核: 审批:检验记录项:引脚材质、反向耐压(V)、反向漏电流(I RM )2. 存放于135℃高温2小时,常温下2小时,各 项指标必须符合以上标准;3. 用酒精擦元件字符30S ,字迹仍清晰、耐久。
中山市电气有限公司检 验 指 导 书外观2AQL 值记录二极管、整流桥抽样方式检 验 标 准整流、开关、快恢复管检测器具《合格供应商名单》3性 能3. 引脚光亮,无锈迹、无毛刺、变形;引脚 材质为铜(1N4148是铁脚);B QT 2GB/T 2828.1—2003正常一次抽样Ⅱ级水平B5~10PCS高温试验箱44. 尺寸如图。
1. 正向压降0.7±0.1V ;2. 耐压(DC ):1. 温度为310±20℃锡炉浸锡2S ,上锡≥95%;(1N4148输出电压为500V 档 X=50V )图示/检验条件试 验C2. 元件字符、正负极色标正确、清晰、耐久,1. 包装有明确标签、统一;管体完整、无裂痕;1.8±0.13.6±0.20.5±0.0528±328±32.5±0.25±0.20.8±0.0528±328±328±328±33.4±0.26.3±0.30.8±0.05。
二极管检验标准一、目的完善公司质量作业标准,规范物料的进料检验方式,确保进料质量满足公司及客户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凡公司使用的二极管的检验均符合此标准三、检验内容及方法3.1外观检验3.1.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3.1.2 产品印字清晰,同种产品字符一致,引脚无氧化,发黑现象;3.1.3 二极管本体无断裂,涂覆层脱落现象;3.1.4 二极管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污,由运输原因引起的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以接收的。
3.2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二极管的外观尺寸符合要求(详细见ERP基础资料统计-半导体电子明细里下载的相关资料)3.3 性能参数测量3.3.1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
3.3.2开启耐压测试仪,然后根据二极管型号按下耐压测试仪进行预设值,并将直流电压调整在相应的数值上,接地棒接二极管的正极,高压棒接二极管的负极,接通高压,各类型二极管应无击穿或打火现象。
3.4 上锡试验使用电烙铁对二极管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包含住引脚为合格。
四、抽样方案及结果判定4.1检验项目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Ⅱ级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值按检验项目分为:一般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按照50%标准进行抽样测试。
放宽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Ⅰ级水平;加严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Ⅲ级水平;4.2检验结果判定:当发生产品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给供应商发纠正预防措施单,严重质量事故时对供应商采取扣款处理。
五、相关文件和记录《来料质量检验情况登记表》六、引用标准GB/T2828.1-2003GB/T2829-2002。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和装置中。
来料检验是确保所使用的二极管质量合格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标准,可以提前发现并筛选出不合格品,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并指导二极管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所需品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二、检验要求1. 外观检验:对于二极管元件,外观是最直接的检验指标之一。
应仔细检查二极管的外观,包括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2. 电性能检验:检验二极管的电性能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应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反向电流、反向击穿电压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标识检验:二极管上应有清晰可辨的标识,包括型号、批号、生产厂商等信息。
应检查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4. 包装检验: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污染。
包装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三、检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检二极管、检验设备准备齐全,并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和校准状态正常。
2. 外观检验:a. 仔细观察二极管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b. 如发现上述问题,应立即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3. 电性能检验:a. 按照测试设备的说明书,连接二极管到测试设备。
b. 按照要求设置测试参数,并进行测试。
c.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规范范围。
d. 如测试结果超出规范范围,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4. 标识检验:a. 检查二极管上的标识信息是否清晰可辨。
b. 对照产品规格和确认标识是否与规格相符。
c. 如发现标识有误或不清晰,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5. 包装检验:a. 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b. 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完整。
c. 如发现包装有损坏或标签错误,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6. 记录和报告:a. 将每件二极管的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序号、检验日期、检验员、合格与否等。
文件编号: T-MF.Q-002页 码: 第 1 页 共 1 页版 号: G 0
检验检测方法项目
及工具CR MA MI 1、来料规格、版本与BOM 及承样不符。
目视O 2、元件焊盘、引脚附着异物或氧化,影响焊接。
显微镜O 3、元件焊盘、引脚变形、破损,影响贴片或插装。
目视O 4、极性标识错误
目视O (1)5、 灯芯、外观颜色差异。
目视O
外6、外观破损、有黑点。
目视O
观
7、批量极性标识与承样不一致,缺口位置对应错。
目视O 9、不发光或闪烁
专用工装O 10、内包装袋不防静电
目视O
11、与承样比较,亮度有明显差异。
专用工装
O 万用表0
2.测量出的颜色是否于BOM的要求一致
拟制: 审核:
审批: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1.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是否发光或闪烁
性能质量体系技术文件
插件、贴装发光二极管检验及接收标准:
检 验 内 容
等级划分。
1 范围发光二极管检验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自行开发产品所用的发光二极管的来料检验 2 引用标准及检验依据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12561-1990 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 相应发光二极管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书 3 检验项目 3.1 包装标志 3.2 外观检验 3.3 可焊性 3.4 电性能 3.5 寿命实验 4 验收标准 4.1 包装 标志检验 4.1.1 抽样方法缺陷类别 C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检查水平 AQL 值:4.0 4.1.2 检验包装必须完整 包装箱 盒 内无异物 污垢 箱 盒 体应牢固 无破损 开裂 散包现象 如箱 盒 体严重破损 散包的 一律作退货处理 包装上必须有生产厂家 产品名称 型号 数量 生产日期 批号 合格证等标志 4.2 外观检验 4.2.1 抽样方法缺陷类别 B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检查水平 AQL 值:0.25 4.2.2 检验 4.2.2.1 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壳体应封装整洁 无破裂 碎裂现象 4.2.2.2 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应牢固 光亮 无氧化 腐蚀等缺陷 4.2.2.3尺寸用卡尺测量外形尺寸应符合相应发光二极管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书要求 4.3 可焊性 4.3.1 抽样方法缺陷类别 B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特殊检查水平 S-2 AQL 值 1.0 4.3.2 检验将焊锡缸温度调至 235 5将发光二极管引脚浸入锡中,浸入时间:3s 0.5s,用放大镜观察上锡部分,焊料附着面积应大于浸渍部分的面积的 90 4.4 电性能 4.4.1 抽样方法缺陷类别 A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一般检查水平 AQL 值 0.065 4.4.2 检验4.4.2.1 发光颜色及强度在发光二极管正 负极引脚之间施加正向电压 1.8V,目测其发光颜色及发光强度 与标准封样进行对比,发光颜色及发光强度应一致 4.4.2.2 极性引脚长短所表示的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性应符合要求 双色发光管引脚长短所表示的共阳极 正负极性均应符合相应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书要求 4.4.2.3 正向压降 V F具体测试条件及各参数值参照相应发光二极管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书(常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能参数见附表 )4.4.2.4 反向峰值电压 V RM具体测试条件及各参数值参照相应发光二极管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书(常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能参数见附表 ) 4.5 寿命实验。
发光二极管检查基准书
(ISO9001-2015/IATF16949)
1.0目的:
规范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有充分依据。
2.0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发光二极管检验,其中斜体字部分,因当前测试设备所限,暂不强制要求检验。
3.0职责
质量控制部依据本检验标准进行发光二极管检验。
4.0定义
4.1缺陷类别分为:严重缺陷缺陷(CR)、主要缺陷(MA)和次要缺陷(MI);
4.2严重缺陷(CR):不符合安全规范或可能对使用者、维护者造成人身危害的缺陷;
4.3主要缺陷(MA):关键质量特性不合格,影响生产并可能导致故障或降低产品性能的缺陷;
4.4次要缺陷(MI):一般质量特性不合格,但不影响使用功能及性能的缺陷。
5.0检验条件
5.1光照度:300-400LX(相当于40W日光灯500mm~600mm距离的光源)
5.2检验距离:550mm-650mm
5.3检验人员视力要求在0.8以上
6.0检验标准
备注:
1、老化试验时老化架供电电压需调到合适的LED正常工作电压;
2、尺寸、外观、结构以本公司品质部样品为准。
7.0抽样方案与判定标准
外观检验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13标准,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Ⅱ,AQL:致命缺陷(CR)=0 重缺陷(MA)=0.65 轻缺陷(MI)=1.5。
尺寸及其他特性测试5-10PCS,0收1退。
取样方式:采取分散取样方式,5箱以内,每箱都应取样;超出10箱,按(5+。
文件名称二极管检验规范检验标准
编 号CT-QM-027版本A/0日
期
2009-11-5页次
NO 检查项
目
检验内容
CR
1外形1.1.引脚两端无氧化,不露铜
1.2.本体印字清晰,内容与规格要求相符1.3.整体外观洁净无污
2尺寸
封装
2.1.与承认书相符(与样板对比)
2.2.没特殊指定时,均要求编带后单盒包装
3可焊性温度260±5℃,时间5±1S,上锡表面光滑,无起珠和波纹状
4电气
参数
4.1.正向压降(所有二极管): 0.40-0.90V
4.2.反向崩溃电压(瞬态二极管): 根据承认书
4.3.反向稳定电压(齐纳二极管): 根据承认书
4.4.反向击穿电压(整流二极管): 根据承认书
(如:1N4007/1000V)
5包装
5.1包装牢固,符合要求,能保护好产品不受损坏
5.2标识正确,有物料编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出厂日期等信息
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标准:GB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
AQL:CR:0.01 MA:
样 II级水平
备注:1.产品需符合ROHS环保要求,出货时必须附上RoHS检验报告或符ROHS保证书;内外包装均有ROHS环保标识.;2.附有产品出货检验告;3.检验后在对应的检验报表上填写实测的数据范围。
制定:审核:核准:
品管(IQC)检验标准书
CT-QM-027。
发光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发光二极管(LED)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及标准要求。
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确保来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不良品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二、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1. 显微镜:用于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封装质量和焊点情况。
2.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试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和波长。
3. 直流电源:用于测试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电流。
4. 静电防护工具:包括静电手套、静电手腕带等工具,用于防止静电损坏发光二极管。
5. 工作台:用于操作发光二极管的检验和测试。
6. 清洁工具:如无尘布、吹尘枪等工具,用于保持检验环境的清洁。
三、检验流程1. 出货检验:将待检验的发光二极管按照批次号和供应商的要求进行分类,并进行记录。
2. 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检查发光二极管外观,包括封装划痕、氧化、破损等情况。
外观不良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3. 尺寸检验:使用显微镜或量具检查发光二极管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尺寸不合格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4. 焊点检验:使用显微镜检查发光二极管的焊点是否完整、没有虚焊、寄生电阻等问题。
焊点不良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5. 光强测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发光二极管的光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光强不合格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6. 波长测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发光二极管的波长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波长不合格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7. 正向电压和电流测试:使用直流电源测试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正向电压和电流不合格的发光二极管应予以淘汰并进行记录。
四、标准要求1. 外观标准:发光二极管应无划痕、氧化、破损等外观缺陷。
2. 尺寸标准: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3. 焊点标准:发光二极管的焊点应完整,无虚焊、寄生电阻等问题。
4. 光强标准: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应符合产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