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二极管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4
在一起
拉尖偏焊假焊针孔断裂结晶焊锡量偏
多,出现
尖端
焊锡在元
件引脚周
围不均匀
焊锡与引
脚接触,
但过孔出
没有焊锡
焊点中有
细孔
焊锡量适
合,但元
件会松动
焊点表面
凸凹不平少锡冷焊铜箔剥离
焊接面积
小于焊盘
75%,焊
料未形成
平滑的扇
面
表面呈颗
粒状,有
时有裂纹
铜箔从印
制板上脱
离
板面有焊锡
珠
焊锡量偏
多,元件焊
端连接在一
起
焊锡量适合,
但没有与元件
引脚焊接在一
起
元件焊端一
边没有焊锡
焊锡量明显
太多,超出
焊盘范围,
但没有高出
元件焊端。
电子元器件检验方法元件测试清单元件名称每批次抽检数抽检不合格后措施备注1贴片: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TVS管、稳压管、MOS管、电感、晶振、光耦检验方法:封装(按采购单)、外形(与原对照)、脚距(与原对照)、精度(按采购单)、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其他免检。
2直插: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TVS管、稳压管、MOS管、电感、晶振、各类排针排母、接线端子检验方法:封装(按采购单)、外形(与原对照)、脚距(与原对照)、精度(按采购单)、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其他免检。
3光耦PC817B5%要求再检验5%检验方法:1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
2在自制工装上检验直插光耦的一致性,一般直插pc817B 的一致性在3.5mV~6mV之间。
4各类直插芯片、贴片芯片检验方法:封装(按采购单)、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其他暂时免检。
5各类开关每批次20个要求全检验可向技术部要求技术支持检验方法:1封装(按采购单)、外形(与原对照)、脚距(与原对照)、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2快速使劲按100此以上,无异响,无接触不良现象(可用万用表峰鸣当测量)。
3贴片轻触开关热风枪190度吹10S外壳无变形。
6数码管,平面管,发光管10%要求全检验测试方法:封装(按采购单)、外形(与原对照)、脚距(与原对照)、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
2在自制工装里测试每一笔的亮度,测试时每一笔亮度必须一致,不可有明显的亮度不均、不亮、漏光现象。
7各类液晶屏,5块/批次要求全检验检验方法:封装(按采购单)、外形(与原对照)、脚距(与原对照)、有无划痕、引脚无氧化、生产日期六个月以内。
2在自制工装内检查各字符的笔画有无缺失,亮度是否一致。
8各类线路板10块/批次要求全检验检验方法:1观察颜色、外形有无划痕和桥变、焊盘有无氧化现象。
9各类散热器20块/批次检验5%检验方法:1观察规格型号、外形尺寸(与原对照)、孔径(与原对照)、孔距(与原对照)、毛刺、毛边。
电阻(直插,贴片)检验标准一:外观1 外包装良好,不能有破损,实物和外包装标示一致。
贴片电阻的最小包装不能有散开现象。
2 送检的电阻要与送检单上标示的规格,型号,数量一致。
3 电阻上的印制的标示要清晰,色环的颜色不能出现偏色,掉色。
(注意小规格的贴片电阻无标示)4 电阻本体不能有破损,变形。
电阻腿,焊盘应该光洁无污染,无变色。
不能出现生锈,氧化现象。
二:电性能实际检测的阻值要与标示一致。
误差范围要在标示的范围以内。
温飘测试(特殊要求的电阻)三:检测要求1 数量大于100(含100)的进行抽检,比例为5%2 器件优良率达到100%四:检测方法1 工具:台灯5-10倍放大镜数字万用表镊子2 方法:外观用目检方式。
电性能用数字万用表的表笔,接触电阻的两端测出相应阻值,注意根据不同的阻值范围要调整数字万用表的档位,表笔要和电阻接触良好。
温飘测试方法用电吹风进行温度变换,用高精度的数字表进行测试。
色环电阻的标示表四环电阻标示表四环电阻读取方法五环电阻标示表五环电阻读取方法贴片电阻标示和封装贴片电阻的封装有0402,0603,0805,1206贴片电阻的标示从左往右第一位,第二位是数字位,第三位是表示有多少个0数。
小数点用R表示。
高精度贴片电阻一般是指1%的。
这类电阻用4位表示。
从左往右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是数字位,第四位是表示有多少个0数。
小数点用R表示。
电容(直插,贴片)检验标准一:外观1 外包装良好,不能有破损,实物和外包装标示一致。
贴片电容的最小包装不能有散开现象。
2 送检的电容要与送检单上标示的规格,型号,数量一致。
3 电容上的印制的标示要清晰,极性标示要准确。
(注意小规格的贴片电容无标示)4 电容腿,焊盘应该光洁无污染,无变色。
不能出现生锈,氧化现象。
5 电容本体不能有破损,变形,电解电容不能有破损,变形,漏液现象。
二:电性能实际检测不能有短路击穿现象,不能有较大的漏电现象。
容值要与标示一致。
二极管的测试方法二极管是一种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为了确保二极管的性能和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
下面将介绍二极管的测试方法。
一、外观检验首先,对二极管的外观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外观是否完整:检查二极管外壳是否有明显的裂纹或损伤。
2.弯曲测试:用适当的力将二极管引脚弯曲,观察是否有变形或断开现象。
3.引脚检查:检查二极管引脚是否完整、平整,是否有锈蚀或氧化现象。
4.标识检查:查看二极管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与规格书一致。
二、静态电特性测量静态电特性测试是最基本的二极管测试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的测量:1.正向电流和正向压降: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将正向电流和正向电压测量出来。
一般需在规定电压下进行测试。
2.反向电流和反向击穿电压: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将反向电流以及反向击穿电压测量出来。
反向电流应尽可能小,而击穿电压应尽可能大。
3.漏电流:将二极管正向极端接地,测量出正向电压下的漏电流。
三、动态电特性测量除了静态电特性,动态电特性也是测试二极管性能的重要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的测量:1.正向电压下的响应时间:施加一个标准的方波信号,测量出由关断转为导通所需的时间。
2.反向电压下的响应时间:施加一个标准的方波信号,测量由导通转为关断所需的时间。
3.回复时间:施加正向电流,然后迅速关断,测量二极管恢复正常导通所需的时间。
4.逆耐压测量:以很快的速度给反向电压施加一个短脉冲,通过测量二极管的恢复时间来评估其逆耐压能力。
四、温度特性测试温度对二极管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温度特性测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的测量:1.启动温度:将二极管置于恒定温度下(通常为室温),测量正向电流和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
确认启动温度和正向电流的关系。
2.热阻:以其中一温度作为背面温度,测量正向电流通过二极管时的实际结温,并计算出热阻值。
3.温度系数:测量正向电流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计算出二极管温度系数。
二极管检验标准一、目的完善公司质量作业标准,规范物料的进料检验方式,确保进料质量满足公司及客户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凡公司使用的二极管的检验均符合此标准三、检验内容及方法3.1外观检验3.1.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3.1.2 产品印字清晰,同种产品字符一致,引脚无氧化,发黑现象;3.1.3 二极管本体无断裂,涂覆层脱落现象;3.1.4 二极管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污,由运输原因引起的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以接收的。
3.2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二极管的外观尺寸符合要求(详细见ERP基础资料统计-半导体电子明细里下载的相关资料)3.3 性能参数测量3.3.1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
3.3.2开启耐压测试仪,然后根据二极管型号按下耐压测试仪进行预设值,并将直流电压调整在相应的数值上,接地棒接二极管的正极,高压棒接二极管的负极,接通高压,各类型二极管应无击穿或打火现象。
3.4 上锡试验使用电烙铁对二极管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包含住引脚为合格。
四、抽样方案及结果判定4.1检验项目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Ⅱ级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值按检验项目分为:一般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按照50%标准进行抽样测试。
放宽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Ⅰ级水平;加严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Ⅲ级水平;4.2检验结果判定:当发生产品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给供应商发纠正预防措施单,严重质量事故时对供应商采取扣款处理。
五、相关文件和记录《来料质量检验情况登记表》六、引用标准GB/T2828.1-2003GB/T2829-2002。
文件编号: T-MF.Q-002页 码: 第 1 页 共 1 页版 号: G 0
检验检测方法项目
及工具CR MA MI 1、来料规格、版本与BOM 及承样不符。
目视O 2、元件焊盘、引脚附着异物或氧化,影响焊接。
显微镜O 3、元件焊盘、引脚变形、破损,影响贴片或插装。
目视O 4、极性标识错误
目视O (1)5、 灯芯、外观颜色差异。
目视O
外6、外观破损、有黑点。
目视O
观
7、批量极性标识与承样不一致,缺口位置对应错。
目视O 9、不发光或闪烁
专用工装O 10、内包装袋不防静电
目视O
11、与承样比较,亮度有明显差异。
专用工装
O 万用表0
2.测量出的颜色是否于BOM的要求一致
拟制: 审核:
审批: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1.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是否发光或闪烁
性能质量体系技术文件
插件、贴装发光二极管检验及接收标准:
检 验 内 容
等级划分。
二极管检验及判断标准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对于电子工程师而言,检验和判断二极管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二极管检验及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极管的基本原理。
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有两个端口: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
当正极施加正电压,负极施加负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当正极施加负电压,负极施加正电压时,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
在进行二极管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电源等。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对二极管进行简单的检测。
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档位,将正极接在二极管的正极上,将负极接在二极管的负极上。
如果万用表显示有导通,则说明该二极管是好的;如果万用表显示没有导通,则说明该二极管有问题。
除了使用万用表进行简单的检测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示波器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测。
将示波器连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口上,然后施加一个正弦波信号。
如果示波器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则说明该二极管是好的;如果示波器显示出一个不完整的波形或者没有波形,则说明该二极管有问题。
除了进行简单的检测之外,我们还需要对二极管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二极管的引脚是否变形或者损坏。
如果引脚变形或者损坏,则需要更换该二极管。
其次,我们需要检查二极管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者污垢。
如果有污垢,则需要清洗干净;如果有损坏,则需要更换该二极管。
最后,我们需要对二极管进行性能测试。
将该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中,然后施加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观察其工作状态。
如果二极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说明该二极管是好的;如果二极管无法正常工作,则说明该二极管有问题。
总之,对于电子工程师而言,掌握二极管检验及判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简单的检测、精确的测试以及细致的检查,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二极管是否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二极管,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1、所有元件引脚要光亮。
2、各元件其它检验要求:序号元件名称元件型号/规格元件检验要求备注1 电阻色环/插装1、色环清晰、正确,误差小于10%2 电阻表面贴装1、标称数字清晰、正确,误差小于10%3 二极管1N4148/插装LL4148/贴片1、表面印字清晰,负极标记清晰正确。
2、采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正向电阻小于20欧,反向大于100兆欧。
3、正向导通压降小于0.8V。
ST 品牌4 二极管1N400X/插装M7/贴片1、表面印字清晰,负极标记清晰正确。
2、采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正向电阻小于20欧,反向大于100兆欧。
3、正向导通压降小于0.8V。
5 二极管1N5817/插装1、表面印字清晰,负极标记清晰正确。
2、采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正向电阻小于20欧。
3、正向导通压降小于0.5V。
6 稳压二极管 6.8V/插装1、表面印字清晰,负极标记清晰正确。
2、稳压值误差小于±5%(6.46V—7.14V)。
3、用6.5V测试漏电流小于3 μA。
ST 品牌7 二极管 3.6V/插装1、表面印字清晰,负极标记清晰正确。
2、稳压值误差小于±5%(3.42V—3.78V)。
3、用3.6V测试漏电流在2 mA --10mA之间。
ST 品牌8 三极管S8050 1、表面印字清晰,管脚排列正确。
2、Vceo≥40V,250<HFE<350。
9 三极管S9012 1、表面印字清晰,管脚排列正确。
2、Vceo≥40V,100<HFE<300。
10 三极管S9013 1、表面印字清晰,管脚排列正确。
2、Vceo≥30V,100<HFE<300。
11 三极管S9014 1、表面印字清晰,管脚排列正确。
2、Vceo≥80V,150<HFE<1000。
12 三极管S9015 1、表面印字清晰,管脚排列正确。
2、Vceo≥40V,100<HFE<400。
二极管的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了控制二极管的品质,满足LED产品的制作要求,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标准,特规定了二极管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及判定标准、标志、标签及贮存,并对其质量验收作明确的规定。
2 范围
供应商所提供二极管的检验、超期贮存的二极管的复检,均适用此规范。
3 引用标准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份: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4 定义
4.1 严重缺陷(CR):该缺陷最终产生一个标识不正确的产品或不能使用。
4.2 主要缺陷(MA):该缺陷使得存在较大的缺陷,容易造成抱怨。
4.3 次要缺陷(MI):该缺陷使得在外观上影响美观。
5 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物料标识清楚,标签上所写内容与送检单上内容相符;检查产品的型号规格、包装、厂商、环保标示是否正确,以及外包装箱的外观是否完好,包装箱应能有效的保护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致于损坏;
5.1.2主体丝印清晰正确可辨认;
5.1.3引脚光亮无氧化,弯曲变形不可影响到时实际使用。
5.1.4主体表面不应有锈蚀、裂痕、压痕和其他机械性损伤。
5.2尺寸
5.2.1卡尺测量
对照《产品手册》上的“技术资料”及“技术图纸”量测的项目:
5.2.1.1待检物料外形的尺寸(长、宽或直径、高);
5.2.1.2待检物料引脚的尺寸(长、宽、或直径、高、间距);
5.2.2试装
取“PCB标准件”,将来料待检元件安装在“PCB标准件”上,检验其亲和度。
5.3电气特性
5.3.1反向击穿电压
符合《产品手册》或产品规格书所对应规格反向击穿电压的要求。
5.3.2反向漏电流
符合《产品手册》或产品规格书所对应规格反向击漏电流的要求。
5.3.3正向压降
符合《产品手册》或产品规格书所对应规格正向压降的要求。
5.3.4触发电压
符合《产品手册》或产品规格书所对应规格触发电压的要求。
5.3.5反向恢复时间
符合《产品手册》或产品规格书所对应规格反向恢复时间的要求。
5.4机械强度
测试完毕后无可见损伤、标志清楚,测试反向击穿电压、反向漏电流、正向压降等均符合规格书所要求。
5.5耐焊接热:
测试完毕后无可见损伤、标志清楚,测试反向击穿电压、反向漏电流、正向压降等均符合规格书所要求。
5.6可焊性
要求焊锡面积应大于95%且引脚要光滑明亮、无发黑不沾锡等不良现象。
5.7标示耐擦性
用酒精来回擦拭标示三次,应无模糊不清等不良现象。
5.8RoHS测试
符合公司ROHS要求。
6试验方法
6.1外观
目测。
6.2尺寸
6.2.1使用游标卡尺测试
6.2.2取“PCB标准件”,将来料待检元件安装在“PCB标准件”上,检验其亲和度。
6.3电气特性(以1N4007为例)
6.3.1反向击穿电压
a.打开恒温箱电源,将温度调至150℃,待恒温箱温度升至150±5℃时,将二极管放
置于恒温烘箱内存贮4小时,取出后在室温下冷却2小时后测试。
b.在Q T-2晶体管图示仪仪器已校准的情况下,输出电压选择UD(5000V),功耗电阻选择10KΩ,按照标准调整Y(电流)至0.1mA,X(电压)200V;将光标调至左方中间零点位置;
c.将二极管放入测试夹,二极管负极接测试仪“+”极,正极接测试仪“-”极.
d.按“测试”按钮,调节峰值电压,使二极管击穿;根据图显示读出数值(拐点处电压)。
6.3.2反向漏电流
a.在Q T-2晶体管图示仪仪器已校准的情况下,输出电压选择UD(5000V),功耗电阻选择10KΩ,按照标准调整Y(电流)至1uA,X(电压)200V;将光标调至左方中间零点位置;
b. 将二极管放入测试夹,二极管负极接仪器测试夹“+”极,正极接仪器测试夹“-”极.
c. 按“测试”按钮,调节峰值电压旋钮,使电压达到1000V时,读出此时电流的读数。
6.3.3正向压降
a.调整光标至左下方零点位置;
b.在Q T-2晶体管图示仪仪器已校准的情况下,输出电压选择10V,功耗电阻选择10Ω,Y=200mA/div,X=200mV/div;
c.二极管正极接图示仪C接口,负极接图示仪E接口;调峰值电压旋钮,此时会出现如图所示向上弯曲的曲线,曲线与X轴的交点即电流为1A时电压的读数就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值。
6.3.4触发电压
a.在Q T-2晶体管图示仪仪器已校准的情况下,输出电压选择UD (50V ),功耗电阻选择200Ω,按照标准调整Y (电流)Y=10mA/div ,X=5V/div ;;将光标调至左方中间零点位置;
c.将触发二极管插入测试夹C,E 插孔。
d.调节峰值电压,使触发二极管击穿;根据图示读出触发电压Vbo 。
6.3.5反向恢复时间
a.打开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测试仪,预热5分钟.
b.二极管连接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测试仪两端子,且与测试仪标的方向一致;
c.读出屏幕显示数值即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
6.4机械强度 6.4.1引线拉强度试验
引线标称直径
拉力强度 持续时间 0.3<d <0.5
5N 10±1S 0.5<d <0.8
10N 10±1S 0.8<d <1.25
20N 10±1S 6.4.2引线弯曲强度
引线标称直径
拉力强度 测试方法 0.3<d <0.5
2.5N 将样品固定,使引线垂直向上,然后以轴向施加力如下表。
引线被逐渐向一个方向弯折90°,最后再朝原方向弯折90 0.5<d <0.8 5N 0.8<d <1.25 10N
6.5耐焊接热
试验前先测试二极管的初始值,然后将二极管的引出端浸入265+5℃的焊槽内,浸入深度为锡面距二极管本体2±0.5mm ,时间控制在10秒,取出后恢复1时,检查二极管无可见性损伤,测试反向击穿电压、反向漏电流、正向压降等均正常。
6.6可焊性测试
将焊槽中焊料(无铅锡)的温度预调到265℃±5℃,并将锡面杂质刮除,保持锡面清洁光亮,然后将沾过助焊剂的引出端使用部分侵入焊槽内保持5S,然后取出冷却后,用放大镜对粘锡面进行观察,焊锡面积应大于95%且引脚要光滑明亮、无发黑不沾锡等不良现象。
6.7标示耐擦性
参照5.7。
6.8ROHS 测试
参照《ROHS 测试仪器操作规范》测试。
7检验规则
7.1 检验以批为单位进行,以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规格、同一送货日期的产品为一批。
交收试验每批产品按照GB/T2828.1-2003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检查;例行试验的批以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检查。
7.2 交收试验的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方案及合格质量水平按表1规定进行。
表1 二极管交收试验表
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方案判定值
1 外观 5.1 6.1 N-II AQL=1.0
2 尺寸 5.2 6.2 N-II AQL=1.0
3 反向击穿电压 5.3.1 6.3.1 S-
4 AQL=0.65
4 反向漏电流 5.3.2 6.3.2 S-4 AQL=0.65
5 正向压降 5.3.3 6.3.3 S-4 AQL=0.65
6 反向恢复时间 5.3.5 6.3.5 S-4 AQL=0.65
7 可焊性 5.6 6.6 10个C=0
8 ROHS测试58 6.8 3个C=0
7.3 例行试验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 生产商的设计、工艺或主要材料做重大改进时;
b) 新的供应商认可和批量产品的第一生产批进厂;
c) 正常生产时每一季度进行一次。
7.4 例行试验样品在供应商提供样品中或生产批量中抽取。
例行试验的试验抽样与判定按表2规定进行。
表2 二极管例行试验表
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方案判定值
1 外观 5.1 6.1 N-II AQL=1.0
2 尺寸 5.2 6.2 N-II AQL=1.0
3 反向击穿电压 5.3.1 6.3.1 S-
4 AQL=0.65
4 反向漏电流 5.3.2 6.3.2 S-4 AQL=0.65
5 正向压降 5.3.3 6.3.3 S-4 AQL=0.65
6 触发电压 5.3.4 5.3.4 S-4 AQL=0.65
7 反向恢复时间 5.3.5 6.3.5 S-4 AQL=0.65
8 机械强度 5.4 6.4 10个C=0
9 耐焊接热 5.5 6.5 10个C=0
10 可焊性 5.6 6.6 10个C=0
11 标示擦拭 5.7 6.7 3个C=0
12 ROHS测试 5.8 6.8 3个C=0
7.5 环保要求,按照产品生产批号抽样,应均符合要求,否则不予接收。
8 标志、标签和贮存
8.1 薄膜二极管应贮存在相对湿度小于75%、无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
8.2 检验合格的薄膜二极管包装上必须有以下标志:
产品规格检验编号
生产厂家检验日期
检验批量检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