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参加高考人数1万多的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 格式:docx
- 大小:20.83 KB
- 文档页数:8
安徽六安最好的4所高中 1所誉为高考工厂另外3所实力强悍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不少紧张的氛围也是慢慢褪去,高中这三年对不少的学生来讲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个阶段,也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转折点,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一所好的学校作为背景。
安徽六安最好的4所高中,1所“高考工厂”,另外3所实力强悍。
1、毛坦厂中学这所学校是安徽省的示范中学,也是六安市的首批示范高中,学校是1939年创立的。
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拥有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工780余人。
2018年,学校的高考成绩中,一本的上线率达到了66%,本科上线率95.7%,其中600分以上的就有222人,甚至理科的最高分达到了698分。
被称为是“高考工厂”。
2、六安一中学校创建于光绪32年,是安徽省省属重点中学,也是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现在拥有5000多名学生,以及400多名教职工,从创办到现在,该高中已经建有四个校区。
在2019年的高考中,本科达线率为99%,600分以上的有372人,可以说在全省的高考成绩中可是名列前茅的。
3、六安二中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可能不前两所强,但是近几年,学校也在向江淮名校和国家示范高中迈进。
它的前身是六安海峰女子中学,1923年创建的,再有三年的时间。
这所高中也就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
学校也开设了珍珠实验班,通过严格的淘汰制培养高素质人才,想要进入这个班级,条件也是非常苛刻。
在去年,这所学校一本达线率就有77.3%,600分以上的同学有115人,可以说实力也是很强。
4、舒城中学是安徽省三所源头学校之一,共同开创了安徽省中等教育的先河,这所学校也是六安市的重点中学,从建设开始到现在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学校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保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同样在2019年的高考中600分以上的学生有144人,本科的达线率为96.5%,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
总而言之,以上的四座高中是安徽六安最好的四所高中,其中毛坦厂中学在当地人的认可度最高,被称为“高考工厂”,当然另外的三所综合实力也很强。
毛坦厂中学简介毛坦厂中学简称“毛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是安徽省一所省级重点高级中学。
截至2007年3月,学校占地400多亩,教职工380余人,教学班200多个,在校生近2万人。
由于学校办学规模庞大,2013年高考出现数万家长送考场面,而备受社会关注。
学校被称为“超级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创办时间1939➢类别公立中学➢现任校长韦发元➢知名校友朱志明➢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六安市➢主要奖项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家教名校”➢学校地址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学府路1号1939年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安徽省会安庆沦陷,省会安庆资源外迁,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
抗战胜利后,在“三临中”的校址上又办起了荥阳中学。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日本庆应大学毕业的王温叔、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潘逸群、上海政法大学毕业的张子贞等一批有识之士将荥阳、广城等五所中学在毛坦厂合并,校名为“私立六南中学”。
1952年改为公立,校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
1960年,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
1992年,县市合并,学校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
1999年12月,成为六安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之一。
2001年12月争创省级“示范高中”,通过专家组验收。
2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截至2007年3月学校官方网站显示。
学校四幢教学楼,每层另设年级部、教研组办公室及多功能教室各1个,每间教室装有闭路电视系统、语音设备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现有学生公寓楼16幢,每幢单面朝阳,配有专人管理,安全卫生,每间宿舍,电话、阳台、卫生间等设备齐全;有完整的自来水、蒸饭系统,投资近千万元的学生餐厅可容纳8000人就餐;有具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高标准体育馆正在规划;有科教馆、图书馆各一幢,各类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全按部颁标准配备。
我在“亚洲最大高中”里的那些生活作者:邵务兵来源:《意林12+》2014年第08期六安市毛坦厂中学,简称“毛中”。
学校不大,却接连创造出一串串让人咋舌的奇迹:2013年高考考生11222人,一本达线2503人,9312人过本科线……高中总学生人数超2万,被网友封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这是一个地处安徽西部山区的偏远小镇,却声名赫赫。
这里的高中生,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以惊人的重点率、一本上线率令人色变。
除了周围邻近的地方,还有很多全国不同地方的学生都争相而来,想尽办法拼命挤进这所高中,导致这里的班级人数严重超标,其教室可以长达几十米,使這里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中”。
这里的学生,学霸遍布;这里的老班,拥有“生杀大权”;这里的家长,陪读是唯一的任务;这里的房租,贵得堪比北上广;这里的GDP,叫高考经济;这里的记忆,成为很多学生永远的骄傲——这所学校,名叫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毛坦厂镇。
1在我生长的乡村,出路很少,梦想很大。
作为学生,有关毛中的字眼时不时在耳边炸响。
小小的我们,将它奉在脑海,供在心头,念在嘴边,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目的就是为了最终能进入那所传说中“有亚洲最大高中”之称的高中——毛坦厂中学。
中考那年,我们班达毛中分数线的仅两人,我成为其中一个幸运儿。
分数出来后,立马就有招办的人向我们抛出橄榄枝并开出诱人条件学杂费全免、按月补贴生活费、直升实验班,我还得到一个特殊奖励——毛中寝管名额。
这意味着我妈可以在毛中工作,有工资,有住房。
毛中的地皮比得上北上广,一间二十平的出租房,年租少则六七千,多则―两万,我亳不犹豫地在填报卡上填下毛中的代号,微微笑,预备踏上征程。
2别人介绍毛中时,总爱说“安徽西部山区的小镇高中”,弄得像这儿就是三间红砖房铺一层青瓦似的。
但细论起来,这儿能折杀很多高中校园,估计规模有二十多个标准操场大小。
百米长的街上,零星开着几家店面,没有开学的时候,可以买杯拿铁,悠闲地向学校走去。
CCTV9六集纪录片《高考》高考1高考第一集毛坦厂的日与夜(上)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大别山区,这是一座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并参加高考,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复读生。
备战高考的一年,每个月都有一次完全模拟高考的月考。
毛坦厂镇常年租住者8000多户陪读家庭,陪读家长担负起子女的全部生活,为的就是让他们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
2高考第二集毛坦厂的日与夜(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毛坦厂是一座僻静的小镇,坐落在中国东部省份安徽,虽然地处偏僻,但这里却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中国应试教育工厂”。
2014年高考临近,复读班的何飞成绩下滑,她只有最后一次高考机会了;尖子生吴世康突遭成绩大滑坡,他正力图从困境中摆脱。
高考临近,更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
3高考第三集久牵的孩子们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中国有超过2.7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千万,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居住地参加高考。
十年前,林兰兰、武子璇和刘燕霞随父母从老家来到上海,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进入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张轶超组织的合唱队。
十年后,她们又面临新的选择。
林兰兰被UWC学校录取,武子璇回到重庆继续读书。
4高考第四集走出大山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甘肃会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中国的教育名县,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平均差不多每一户就会出一个大学生。
高考,几乎是每个家庭的选择,高考成为当地摆脱贫困的一条出路。
刘洋洋就是当地贫困家庭中的优秀学生,她父母离世,由叔叔刘克明养育。
刘洋洋成绩优秀,是家里的骄傲,然而除了刘洋洋,叔叔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非常沉重,但是叔叔依旧坚持要供着刘洋洋,在刘洋洋高考的这一年里,几万的大学学费成了刘克明的发愁的问题。
5高考第五集留学大潮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放弃了高考。
就像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这俨然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同样的潮流汹涌。
高考工厂是一种病态教育杂谈2014-06-09 07:42《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一所高考学校以及“万人送考”的航拍镜头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
大别山深处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偏僻得连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却被外媒冠以“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之名,然而鲜有人知道,这里也可能是全世界香火最旺的中学。
13000名高考学生,其中8000多人是慕名而来的复读生,分成99个班。
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连续4年达到80%以上,就其高升学率来说,确实是一个神话,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地狱”、“高考工厂”。
与世隔绝,学生近半无手机;题海战术,月月排名;复读学费,与成绩挂钩;校外烧香,校内励志;送考前夕,放许愿灯……在毛坦厂镇这个以教育拉动经济增长的小镇里,越来越旺的香火经济也离不开远道而来的各路陪读家长们的“贡献”。
这是一个被神话的中学,也是被“魔化”的城。
(《新闻晨报》 6月6日)“高考工厂”是一种教育病态李冰洁笔者注意到,记者接触到这里的学生和陪读家长以后,心情由初来时的“付之一笑”,变得十分沉重,自言“笑不出来”,还十分同情,“更愿抱着善意的心态,对那些家长和学生表示理解”。
记者还批评了“独木桥”这个被新称为“一锤定音”的高考模式。
记者说,“如果学生是‘考试机器’,是谁让他们成为机器的?如果说家长们迷信,又是谁让他们跪下双膝?”甩掉记者带着“情绪化”的表达,笔者想问的是,在毛坦厂坦中学复读一年,究竟学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其实,学生在毛坦厂中学所从事的只是一种“体力劳动”,不停的做题和考试,以“题海战术”来对付高考。
这恰恰折射高考选拔人才模式的落后。
一者,高考所考的内容和知识点无非就那么些,不过是像做菜一样,变换一下形式,或者添加一些佐料,换一换口味,本质上知识还是那个知识,智力还是那个智力,但通过“题海战术”却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不是毛坦厂中学老师的能力强,而是把学生炼成了“考试能手”,在技术上占了上风。
二者,一成不变的人才选拔模式,早已被人摸透了,高考不一定考智力,也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可以“靠技术”、“靠体力”打败“靠智力”的学生。
高考工厂之毛坦厂中学,学习的苦都吃不下,你凭什么谈梦想?寄语:众所周知,这所建在安徽六安小乡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高考工厂,其中三分之二高三生是高考复读生,加上应届生,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
在2018年,毛中的一本上线率为66%,本科上线率95.7%。
今天分享几个小故事,希望对正在高考或者身边有高考的读者有所收获。
1、青春,除了拼搏别无选择毛中总是存在很多争议,有的人说这里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但白岩松老师表示“我绝不会去嘲讽毛坦厂中学,它实现了多少寒门的梦想!”每逢高考时期,上万名家长守着客车,送孩子出发去参加高考。
在这里,寄托着每一个家庭的梦想。
在这里,所有高考生的目的只有一个,考好。
在这里,虽然教育方式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对学生更偏向于"机械化运作"的学习方式,将备考转变成了死记硬背和不断重复的机械程序,但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
在学校周边常年居住着8000多户陪读家庭,人数是当地居民的两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考镇”。
家长大多信奉着“考上大学就能出人头地;家里有个大学生能够光宗耀祖”的信念,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复读班班主任陈晓东老师表示:“我们这里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态度不是很好,不同于衡水中学,我们学校其实是个修理厂。
”在高考的复读班级,每个班都有100多人,在这里学习的每一天空气都很闷。
而在备战高考的一年,共有10次月考。
月考完全模拟高考,是对高考成绩的预测。
学生每天6点就开始早读,一直到晚上10点50下晚自习。
在这里的生活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学习。
其实在毛中,不存在好学生与坏学生之说,只有进步与退步之说。
即使你是班里的第一名,当你在年级排名退步了,也得接受惩罚;如果你是班里倒数第一名,但是你年级名次上升了,老师也会鼓励和支持你。
在这里,青春,除了拼搏别无选择。
2、学习的苦都吃不下,何来资格谈梦想有多少同学从心里想要努力,但动力总是不足。
抱着日复一日不付出实际行动就想坐享其成的幻想,但明日又何其多呢?毛中就是一个让你脚踏实地的学习地方,简而言之: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肯来。
揭秘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监狱生活揭秘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体验高考前的监狱生活。
虽说60、70年代生活条件不允许,导致中国大部分年轻人无法完成学业,出人头地。
但是如今当家长的各位扪心自问自己年少时有没有好好努力,现在要把责任全部推给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去承受自己不愿承受的苦。
小编只是想说,高考不是全部。
毛坦厂中学也许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中学了。
这所地处大别山下的偏僻学校,除了学习似乎一无所有,就像生产流水线一般心无旁骛。
来毛坦厂中学复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是三本以下学生。
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这些孩子及家长孤注一掷般,来到这所升本率极高的中学进行最后一搏。
今天,毛坦厂中学的万名复读生,将离开这所他们挣扎了一年、爱恨交织的学校,奔赴高考之路。
考生和家长组成的城:10平米单间房租一学期1万元这是一栋三层小楼房,就在出校门不远的小街上。
这是一条复读生聚居的街道,为了增加房间,这些小楼的楼顶还搭建了一层。
“什么都是假的,高考才是真的。
”“死后必定长眠,生前何必久睡。
”“留后路——留死路!!!”复读生家长杨英和儿子王威住在底楼。
一间用板子隔出的小隔间里,一张小床、一张写字桌一摆,屋里便迈不开步子了。
这样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一学期房租是一万元。
早上6点10分,杨英照顾儿子吃完早餐,又赶到集市上去买菜。
“早点去菜新鲜。
”杨英说,镇上卖菜的就那么两家,上万考生的家长,去晚了只能买别人挑剩下的。
因为奇货可居,这里的菜卖得并不便宜。
青菜要卖到一元多一斤,肉就更贵,十八元一斤。
杨英说,不只吃的,用的也贵,“物价就是小上海,还经常买到假货。
”在大别山下这座僻静的小镇里,毛坦厂中学就是最大的产业。
以毛中为中心,四周每一条街道的每一间房屋里,全都是陪读家庭,这就是一座考生和家长组成的城。
杨英说,学校旁的房间非常难找,一般在一年半前就被盯上了。
现在,房东已要求住户在高考后十日内全部搬离,因为他们的房间已被预订。
纪录片《高考》观后感心得作文十篇你要相信自己是块金子,一定会发光的,走过了那些最难熬的日子,经历了高考的你,会在未来你会遇到最好的自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高考》观后感心得作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纪录片《高考》观后感心得作文范文一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观看完大型纪录片高考,颇有感触。
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二集在毛坦厂的日与夜。
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镇中,镇上的经济就是靠。
毛中所带动的毛中有了万多名学生,大多数是复读生,他们都在应届的高考中失利,以新的心态。
重新面对高考。
镜头锁定了陈老师所教的复读班,在自习课上,并没有出现聊天的声音。
整间房间都洋溢着学生的热情。
在教室墙上和纸板上,我看见这样一句话:“这期间没有老师的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
学生们无需任何人的监视,你努力了会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你不努力社会将你淘汰。
在讲述的人物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吴世廉和何飞,吴世廉在高一高二时成绩很优异,能在学校中前300名,高三时成绩下滑至3000多名。
吴世廉的父亲曾经有一个工厂,为了孩子上学,关掉厂子到学校当保安队队长,他们家里没出过大学生。
当年高考时与大学失之交臂,夫妻二人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由于吴世廉成绩急剧下滑,父母焦急万分。
后来经过老师的开导和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526分,他的父亲高兴的流泪了,付出多年的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可怜天下父母心!何飞家庭条件不好,全家仅靠父亲一个人挣钱,在应届高考中对高考没有概念,复读期间在临近高考时才有悔悟,就像他自己说的,我遭到了报应,因为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最后高考失败没有考上大学,其实家庭条件差并不能影响太多,只要你心中坚定着努力学习的信念,还有什么做不好,如果我们今天不努力,就会变成明天的何飞,想努力时已经晚了。
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并不拥挤,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让我们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换取明日的惊涛骇浪,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吧!纪录片《高考》观后感心得作文范文二在中国,高考每年一次周而复始,举国上下命运攸关,他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考试,是触及千万个中国家庭的考试,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考试。
安徽高考:参加高考人数1万多的亚洲最大高考工厂还原复读生在这里的第一个48小时教室座位密得弯不下腰7月19日傍晚,高考复读生张靖和妈妈王蓉芳一起来到金安中学的补习中心。
妈妈是下午刚从60公里外的六安市区给他带生活用品过来的,顺带也来看看他的学习环境。
第二天,今年的高考补习班就将开课,而当天晚上各班将召开班会,交代各种注意事项。
母子俩觉得校园一是大,二是每走几步就能见到励志标语:“吾志所向,一往无前;不负我心,不负我生”“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出人头地”等等。
虽然早有耳闻,但这栋5层楼容纳8000多人的复读班专用大楼还是让王蓉芳震撼了。
复读班在行政上隶属金安中学,但金安中学和毛坦厂中学是完全共享教学资源的,两校的校区连成一片。
尽管严格地说,在镇上就读的高中生分为两校各自的应届生和金安的复读生,但师生、家长都习惯把他们就读的学校简称为“毛中”。
走进教室,王蓉芳感慨道:怎么那么挤!教室里密密麻麻塞满170多张课桌,每排13张,前后间距只有半米,张靖身材高大,坐下来就没法弯腰捡地上的东西。
教室后的黑板上,已经毕业的复读生留下寄语:“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课桌上贴着“爆发六月”“天道酬勤”等字条。
教室里已经来了一些学生,前面黑板上写着:“5:30进班自习”。
看到有些桌上已经被人用粉笔写上了名字,王蓉芳也让儿子用书本先占个座,因为她明白,这些座位一定会被一个不落地坐满,甚至还可能不够。
上个月的26日,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二天,她就来毛中给儿子报了复读班,那时现场的火爆状况让她记忆犹新:“连要交4.8万元学费的那一队都排了好多人,我生怕报不上。
”儿子的分数离二本线差十几分,第一学期的学费是5000元。
“收起个性,跟着老师干”占好了座,清洁了下桌椅,张靖一看已经5点了,赶紧拖着妈妈到校外的小吃摊点了两碗牛肉面,边吃边不停看时间:“千万不能第一次就迟到了,毛中老师严得变态是出了名的!”匆匆吃完,他独自一人跑进教室,虽然离规定时间还有10分钟,但教室里已坐满,空着的座位寥寥无几,不少人在埋头翻书做题。
几分钟后,班主任进来,他自我介绍说,他在毛中工作10年,刚刚带完的毛中高三班的高考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他说,大家之所以要来复读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懒,“所以一定要跟着老师抓紧苦干。
”他晃了晃手里的名册说:“我们班上的学生有许多来自合肥、六安的名校,这些学校比毛中好,老师也比我们棒,但你要相信,事实也不断证明,我们有能力让你考得更好。
”他举例说,他去年接的复读班里,首次高考只有108分的学生今年上了二本,原来141分的一人复读后甚至考上了一本,且超线20多分。
班主任说了将近一个小时,教室广播里忽然响起《从头再来》的旋律,学生们一阵窃窃私语。
“志存高远,我心飞翔!”歌曲播完,播音员用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向全体复读生致辞,激励他们再奋斗,并提出有自信、守规矩、保恒心的三点要求。
广播结束后,班主任向学生提具体要求,如进教室不准带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不准带食物,上课不要讨论、不要和老师当堂争辩,不许谈恋爱等等。
“如果有人给你递小纸条传情,你交给我,我会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类似这样的“金句”引得满堂哄笑。
“大家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提高成绩考大学的,所以收起你的个性,老师叫你怎样你就怎样,跟着来,肯定能考上!”班主任再三强调。
“这里是通往天堂的地狱”作息时间也由班主任规定好了:每天上午7:30上第一节课,但要求学生最晚6点就要起床,半个小时洗漱吃饭,6:30进教室做40分钟早自习。
早自习后安排“上厕所和睡觉”。
“这个时候你们一定要在课桌上趴一会儿,就算只睡五分钟、十分钟也好,休息一会儿效果完全不一样,不然第一节课肯定打瞌睡。
”班主任还要求,一下早自习大家统一上厕所,“不要别人在睡觉的时候你去上厕所,进进出出影响别人休息。
”上午四节课上到11点结束,下午第一节3点才开始,但班主任要求学生1点就到教室午自习。
中间两个小时,他强调吃好饭后“别去干别的,一定要马上午睡,不然精力撑不到晚自习结束”。
下午三节课到5点35结束,他给学生留了45分钟吃饭时间,然后在晚自习开始前安排半小时英语听力练习。
晚上7点到10点半,三节晚自习。
复读生的“一周”是九天,第十天按惯例是周考。
虽然刚刚从高三的节奏中脱离没多久,但张靖还是觉得这紧张程度甩过他原来高中几条街。
当天他的班主任持续两个多小时的训话后,马上发下一张试卷和一张讲义:“明天上课要讲的。
”这一天的晚自习9点半就结束了,这可能是张靖复读生涯中最轻松的一个晚上。
第二天,他在午夜12点半才睡下,因为他这一天收到近10张试卷和有题目要做的讲义。
睡5小时后,他又赶紧爬起来准备去学校。
第三天的中午,张靖和同在毛中复读的原高中同学一起吃饭,互相交流老师的“变态”。
张靖嘟囔着:“这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他身旁的一个男生笑着说:“可是好多人确实复读后都考上了,这里应该是‘通往天堂的地狱’。
”“不跟你们多说了,我要回去睡觉!”同学们还在谈笑,张靖已经吃完三碗饭,消失在回屋的乡间小道上。
陪读“这几年都靠做学生的生意赚钱了”专业陪读妈妈太无聊,学跳广场舞打发时间毛中复读班正式上课的头天下午,离放学还有半小时,距补习中心较近的一个校门外挤满了等孩子的陪读家长,他们提着刚刚做好的饭菜,不断地抬头张望,王强的妈妈李红是其中一员。
为了维持秩序,学校门卫把校门关上,跟家长们说:“待会儿不能把饭菜带进学校!”下课铃响起,学生们排成长龙涌了出来,被放进门内的家长抬头寻觅着,因为人太多,学生又不能带手机,家长们只好大声呼喊。
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有家长没有等到孩子,焦急地想走入校园寻找,被门卫拦了下来。
学生们的休息时间很短,许多人就站在校门边,捧着饭盒边吃边跟父母聊聊当天的学习状况,不时发出欢笑,这也许是他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王强吃完妈妈做的饭,抹抹嘴,赶紧往教室走去,因为班主任说过“迟到就是耽误所有人的时间,就是犯罪”,他怕挨批。
李红看着儿子的背影,才拎着饭盒回到租住的房间。
每天为孩子做中餐和晚餐时是李红最充实的时候,此外,她只能打打毛线、纳鞋底,更多时候和其他陪读妈妈一样,倚在出租房外走廊的栏杆上,朝学校内张望。
晚上,孩子下自习很晚,李红觉得无聊,就到镇上逛了逛。
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娘正在教人跳广场舞,李红一问,全都是陪读妈妈,于是也加入其中。
好几支舞跳下来,李红满头大汗,觉得自己跟不上。
半个多小时下来,大家都累了。
李红得知老板娘是本地人,便询问这边有没有工作可以找。
老板娘说:“其实现在每年过来的许多家长都是‘专业陪读’的,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短,做饭得抓紧,如果另外做活儿还要在饭点请假往回赶。
你现在觉得无聊想找工作,等到真的做了一段时间就不会这么想了。
”听了老板娘这番话,李红决定专业陪读了。
“白天做做手工、跟其他陪读家长聊聊天,晚上过来跳跳舞,时间应该也可以打发吧。
”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政府关停几乎所有娱乐场所李红租住的房间就在校门旁,可谓“黄金地段”,房租7000元一学期,但因为是共用厨卫,所以还不是价格最高的;同一栋楼的独用厨卫标间,价格高达8800元,所剩不多了;地下室能便宜到6000元。
离学校稍远一点,大概10分钟步行路程,同等条件的房价下降到3500-4000元。
而这看似不起眼的10分钟,来回可能占据学生课后休息时间的一半。
所有的房租都是按学期算,就算第二学期只有3个多月时间,只有第一学期的一半长,价格也一样,有时因为来租的人更多了,还要上涨几百元。
因为学生人数太多,毛中只为复读班的女生提供校内宿舍,就算是女生宿舍也紧张到有时要用活动板房来临时救急。
房屋出租成为毛坦厂镇上居民的最佳盈利方式,几乎家家门口都贴着“学生房出租”的广告。
李红的房东修了两栋四层的楼房用于出租,总共30多个房间每年至少能带来40万元收入。
至于文具超市、餐馆、手机下载、淘宝代购等商业的兴起,更是拜学生所赐。
移动运营商卖的手机卡叫“状元卡”,宾馆、酒家叫“学府楼”,街上拉满商家“祝学子金榜题名”的横幅。
镇上附近的田荒芜了,长满野草。
“这几年都靠做学生的生意赚钱了,谁还去种地呢?”一位在当地开宾馆的老居民这样说。
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当地政府关停镇上的几乎所有娱乐场所,这里找不到网吧、KTV、桌球室,在所有重要路口都安装监控,防止学生乱跑。
每天学生下晚自习不久,小镇立即安静下来,只听见夜虫鸣叫和空调外机的轻微转动声。
镇上的居民对此也颇为理解:毕竟只有学生成绩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才有更多的生意可做。
“我这把老骨头都专门为他过来了,他还不努力点?”走进一栋出租房,楼道上贴着告示:“小状元和家长们:午间和晚间休息时间请细步轻声、轻拿轻放,不要做饭洗衣,谢谢配合!”二楼的楼道里,今年70岁的赵大爷正在晾衣服,他家住合肥,孙子的爸妈要上班没时间陪读,他“反正退休闲着没事”,就过来陪读了。
他的孙子今年考过二本线20多分,按许多人的想法,应该去读大学的,但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吃吃苦,坚持这一年,努力上个重点大学!我这把老骨头都专门为他过来了,他还不努力点?”同样来自合肥的庞先生也同意赵大爷的看法,他说,现在二本三本太多太水,以后找工作时麻烦太大。
“你读个研究生吧,用人单位还要看你的本科学历,不是名校也遭嫌弃。
”宿州的秦先生夫妇为孩子出了4.8万元学费,还准备第二学期过来陪读。
秦先生说:“我们离好几百公里把孩子送过来,又花了这么多钱,相信这里能让孩子考上好大学。
虽然家里也不宽裕,但我们咬咬牙,跟孩子一起拼一年,能有个好结果,值!”揭秘“依靠的是‘全方位立体式无缝管理方式"“高考复读是招牌,成绩摆在那里,不是靠吹牛”7月19日,毛中本部高三应届学生徐鹏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毛中历史上被清华录取的第一人。
尽管当地的几大网站和论坛都以最快速度发出了这条新闻,但毛中的校领导和老师对此却十分低调。
面对记者,毛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振华说:“我们在宣传这件事上一直十分谨慎,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狠抓教学质量。
”毛中有着悠久的历史,1939年,安徽省城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镇的大山中组成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即为毛中前身;1949年后改为公立,1960年创办高中部,2001年成为省示范高中,2005年合办金安中学。
但毛中的劣势在于生源,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毛中只是深山小镇不为人知的一所小学校。
转机随着“省示范”而来。
2001年,安徽省教育厅破例将毛中评定为安徽省示范中学,学校当时的办学条件根本达不到示范中学的硬件要求,当时六安市政府给省教育评估组打了“限期改善办学条件”的欠条。
校长朱志明认为,教学质量是根本,优质师资是保障。
为了让好老师留下,从2003年开始,毛中一度为自愿到该校任教的老师发放每人1万元安家费,这项费用甚至是靠贷款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