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研究和基因疗法入选2009年度最重大科学突破
- 格式:pdf
- 大小:116.26 KB
- 文档页数:1
抗衰老研究进展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近年来,抗衰老研究成为科学界和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寻找抗衰老的方法和策略成为科研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从实验室中的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实践,探讨抗衰老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基础研究领域1. 细胞老化与抗衰老细胞老化是衰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细胞衰老与染色体末端的损伤有关,这导致了染色体端部的减少和保护性末端结构的损害。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染色体末端的损伤,重启细胞的增殖能力,从而延缓了细胞老化的过程。
2. 基因与抗衰老基因水平上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科学家发现,人体内一些基因的表达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抗氧化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等。
通过调控这些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人员可以影响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3. 代谢与抗衰老代谢水平对于人体的衰老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研究了营养摄入和代谢途径对衰老的影响,例如卡路里限制饮食、周期性禁食等。
这些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营养和代谢,可以延缓老年病的发生和进展,提高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临床应用前景1. 药物干预基础研究的成果逐渐转化为临床应用,药物干预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科学家发现,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激活细胞内的生化通路等途径,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例如,Rapamycin(雷帕霉素)等抗衰老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 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另一种前沿的临床应用方法。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经过基因编辑的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分化潜能和更好的功能表现,可以用于替代老化和损伤细胞。
例如,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相关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 非药物干预除了药物和细胞治疗,非药物干预也是应用于抗衰老领域的重要手段。
例如,氧疗、光疗、运动疗法等可以通过改善细胞内环境、促进细胞活性和康复能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的抗肿瘤作用李亮亮【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参与生命活动的多条信号通路的下游因子,其中就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分化、转移和存活中地位显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第一代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最初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在器官移植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对该药物及mTOR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人们慢慢地认识到RAPA 除免疫抑制外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抑制信号传导、影响基因转录水平及其对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雷帕霉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雷帕霉素抗肿瘤的局限性.【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2【总页数】4页(P241-244)【关键词】雷帕霉素靶蛋白;雷帕霉素;肿瘤发生;mTOR信号通路;抗肿瘤【作者】李亮亮【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海南海口 57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雷帕霉素(RAPA)是由智利复活节岛上的土壤链霉菌分泌的产物,属于三烯大环内酯类的化合物。
最初作为低毒强效的抗真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被研发出来,广泛用于抗炎和维持移植器官免疫能力。
随着科学家们对RAPA药理性质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RAPA还具有除抗炎、免疫抑制外的多种其他药理作用,如对肿瘤细胞增殖产生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RAPA可以影响多系统肿瘤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1-8]。
RAPA的肿瘤抑制作用受到科学家们关注,为此他们做了许多有关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功,2007年FDA批准RAPA治疗肾癌,RAPA衍生物用于治疗肾癌、脑肿瘤、胰腺癌和乳腺癌等。
2015年FDA获批成为淋巴管肌瘤(LAM)和结节性硬化症(TAC)的治疗药物[9]。
来源生物谷2010-1-26 10:59:57美国FDA2009年共批准26种新药上市赵晨光分享生物谷()讯:据统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共批准26种新药上市,而2008年FDA共批准25种新药上市。
在新批准上市的26种新药中生物技术类药物共有7种。
在药企方面,诺华制药以4种新药排在首位,强生旗下Centocor Ortho Biotech和葛兰素史克分别以两种新药紧随其后。
今年新药榜单上辉瑞和罗氏缺席的确令人吃惊。
以下是09年获批的26种新药:米那普伦盐酸盐 Savella (milnacipran HCl)适应症:纤维肌痛生产商:Forest Laboratories, Cypress Bioscience批准日期:2009年1月14日纤维肌痛是一种以全身性疼痛与疲劳为主的疾病。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估计大约有6百万美国人患有纤维肌痛。
虽然对于米那普伦盐酸盐(milnacipran Hcl,Savella)改善纤维肌痛症状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一些研究者认为:某些脑部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是纤维肌痛的关键所在。
本品可能是通过对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的双重抑制(在体外对NE再摄取抑制的选择性更强)来改善纤维肌痛症状。
在美国进行的2项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中,共纳入2084例患者,其中1460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624例患者则使用安慰剂。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本品(剂量为100mg/天、200mg/天)能同时显著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整体评价(患者对变化的整体印象评分)与生理功能 (Short Form-36 总体生理健康)。
本品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
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潮热、多汗、呕吐、心悸、心率上升、口干与高血压。
本品所报道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微至中等程度。
Uloric (febuxostat)适应症:痛风生产商:Takeda批准日期:2009年2月16日Uloric (febuxostat)是美国FDA批准的近40年来首个用于治疗高尿酸症的痛风药物。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2月第28卷第6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6February 2021·封面报道·2020心血管内科取得多项重要临床研究进展———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从未止步,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多项重磅研究结果陆续公布和发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从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全球2020年心血管领域重要研究和对于指导临床工作的意义。
介入治疗新探索霍勇教授首先介绍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0年会公布了PRECOMBAT 研究10年随访结果,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600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比较了PCI 治疗和CABG 治疗的长期疗效,其中PCI 治疗中应用的是第一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且90%以上病例接受血管内超声指导。
10年临床随访结果发现PCI 治疗组和CABG 治疗组发生主要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终点事件没有显著差异。
与2019年公布的EXCEL 研究5年随访结果不同,上述两种治疗策略在全因死亡发生率上相似,但CABG 在缺血驱动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方面更具优势。
PRECOMBAT 研究和EXCEL 研究5年随访都再次证实,PCI 治疗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PRECOMBAT 研究的亚组分析或是SYNTAX 研究10年随访都提示,对于合并3支血管病变的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CABG 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案。
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当临床面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时,全面的临床和病变评估、心脏团队的充分讨论、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技术的指导,以及术后长期强化的二级预防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结局。
雷帕霉素在肿瘤治疗方面研究进展张晓元〗,郝荣华〗,刘飞〗,2,3,陈勉〗,朱希强〗,2,3%凌沛学】,2,3(1.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省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多糖类药物工程实验室多糖类药物发酵与精制国 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1; 2.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 3.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山东济南250101)摘要:雷帕霉素(RAPA)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日益増多,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在体外、体内均表现 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RAPA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受体,影响其转导的多种信号通路,从 而发挥抗血管生成、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对肿瘤的増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产生影响。
本文综述RAPA在不同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雷帕霉素;西罗莫司;肿瘤;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 (2018) 01-0065-06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Rapamycin in Tumor TreatmentZ H A N G X ia o-yuan1,H A O Rong-hua1,L IU Fei1,2,3,C H EN M ia n1,Z H U X i-qiang1,2,3,L IN G Pei-xue1,2,3 (1. National-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P olysaccharide drugs,Shan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Polysaccharide Dmgs,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 iopharmaceuticals,Shandong A cademy of P harmaceutical Sciences,Jinan250101, China;2. School of P harmaceutic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an250012, Chi^a;3.Shandong Freda Pharmaceutical Group Company,Jinan750101, China、A b s tra c t:Recently,rapam ycin is increasingly studied and u tilize d in anti-cancer therapy.Rapam ycin alone or combined w ith other antineoplastic shows significant antitumor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Rapamycin produces the effects in anti-angiogenesis,blocking cell cycle,promoting cell apoptosis and so on,by inhibiting m TO R receptors to influence m ultipl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Those signal pathways can interfere w ith the transcription o f various factors w hich can regulate proliferation,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 f tumor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in rapamycin fo r the treatment o f different tumors,and provides new methods and new ideas fo r its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 fbio m e dicine.K ey W o rd s:rapam ycin;sirolim us;tum or;m TO R雷帕霉素(ra p a m y c in,R A P A,R P M),现 称为西罗莫司(s ir o lim u s),分子结构为36兀环 含氮三烯大环内酯(图1)。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言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了由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的荣誉。
他们通过对细胞生物学和遗传调控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人类健康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对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诺贝尔奖获得者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尔和杰克·沙泌尔共同获得。
他们的研究突破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难题,为后续研究和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发现和功能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尔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的研究上。
端粒酶逆转录酶是一种能够延长染色体末端的酶,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尔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了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存在,并揭示了它与细胞衰老和癌症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尔发现了一种叫做“端粒”的结构。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能够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和衰老。
他们的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染色体的稳定性和细胞衰老的机制。
RNA干扰的发现与应用杰克·沙泌尔的工作则集中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的研究上。
RNA干扰是一种基因调控的机制,通过介导特定RNA分子的降解或抑制,来控制靶基因的表达。
沙泌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小干扰RNA”的分子,它们能够干扰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这项发现不仅揭示了RNA干扰机制的存在,还为科学家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基因治疗途径。
利用小干扰RNA可以有效地靶向控制基因表达,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为细胞生物学和遗传调控领域带来了重大的突破,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应用陈有钟;徐蕾;黄捷;谢茂松;余辉;徐国兴;程元荣【摘要】目的制备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评价其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微乳制备方法,研制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通过大鼠双眼滴加药液进行粘膜刺激性试验和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评价雷帕霉素微乳滴眼液治疗大鼠角膜移植的效果.结果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淡蓝色均一溶液,其平均粒径129.5nm,对粘膜刺激性小;有效减少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结论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能够用于治疗大鼠角膜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4(039)009【总页数】4页(P679-682)【关键词】雷帕霉素;微乳;滴眼剂;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作者】陈有钟;徐蕾;黄捷;谢茂松;余辉;徐国兴;程元荣【作者单位】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州3500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州350005;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州3500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州350005;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州3500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州350005;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角膜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
角膜移植是眼科重要的复明手术,也是治疗某些顽固性角膜病变的主要措施。
角膜是免疫赦免组织,随着角膜移植理论、手术技巧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角膜移植术成为目前同种器官移植成功率最高的手术,然而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是高危角膜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排斥率高达60%以上[1]。
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常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不能完全满足所有角膜移植患者的需求,眼科临床迫切需要能局部应用的更多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药物。
[雷帕霉素]雷帕霉素简介篇一: 雷帕霉素简介雷帕霉素NO STRUCTURE产品编号:ALG-A03574中文名称:雷帕霉素英文名称:Rapamycin别名:雷帕霉素;西罗莫司;雷帕霉素,99%;瑞帕霉素;西罗莫司;西罗莫司口服液;雷帕霉素/西罗莫司;雷帕酶素A Y22989;23,27-EPOXY-3H-PYRIDOOXAAZACYCLOHENTRIACONTI NE;NSC-226080;RAPA;RAPAMUNE;RAPAMYCIN;RAPAMYCIN,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RPMCAS:53123-88-9MDL:MFCD00867594分子式:C51H79NO13分子量:914.17产品说明用途: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为白色固体结晶,熔点为183-185℃,亲脂性,溶解于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极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研发出来,起初被作为低毒性的抗真菌药物,1977年发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把RAPA作为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的新药进行试用,从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的效果看,是一种疗效好,低毒,无肾毒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现在经常作为维持移植器官免疫能力的药物,以减缓器官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然而科学家近期发现它另外一种用途: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令他们颇感兴趣的是,雷帕霉素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复活岛隔离土壤中的细菌产物,最新实验表明该物质施用在实验老鼠患体上可起到恢复识记缺陷能力。
雷帕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普乐可复的结构相似,但却有非常不同的免疫抑制机制。
FK506抑制T淋巴细胞由G0期至G1期的增殖,而RAPA则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阻断信号传导,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和FK506相比,RAPA 可阻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钙依赖性和非钙依赖性的信号传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