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18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鳗鲡养殖是一项古老而具有挑战性的水产养殖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鳗鲡养殖业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鳗鲡养殖的技术指南,包括养殖环境、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内容。
1. 养殖环境鳗鲡适应于温暖的水域环境,水温在20-28℃之间为宜。
养殖池塘或池水要保持清洁,并保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硝酸盐等。
此外,要保持适宜的水流和通风,以确保鳗鲡的生长和健康。
2. 品种选择鳗鲡的品种选择对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品种有中华鳗(Anguilla japonica)和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
中华鳗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较好,是常见的养殖品种。
欧洲鳗则适应能力较强,耐寒,适合在温带地区养殖。
3. 饲料管理饲料是鳗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通常,养殖初期可采用鳗鲡特有的细长型鱼料,渐渐过渡到小型颗粒饲料,最终使用标准颗粒饲料。
饲料的投喂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水质恶化和浪费。
同时,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适度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鳗鲡的生长速度。
4. 疾病防控疾病是鳗鲡养殖中的常见问题,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要注意养殖环境的整洁和水质的稳定,加强池塘或池水的消毒和过滤处理,定期清理池底的淤泥和残饵。
定期检查鳗鲡的健康状况,如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异常行为、食欲不振和体表出现异常等。
一旦发现疾病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或请专业人士进行诊断和治疗。
5. 养殖管理鳗鲡养殖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益。
包括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保持适当的水体空间以确保鳗鲡的活动和生长;定期清理残饵和污秽物,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完好度,如渔网、池塘篱笆等,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施。
总结起来,鳗鲡养殖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和技术要求的养殖业。
养殖者要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管理养殖环境,科学投喂饲料,加强疾病防控,定期进行养殖管理。
鳗鲡无公害健康养殖及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作者:孔江红刘襄河来源:《河北渔业》 2009年第10期鳗鲡,又名鳗鱼、蛇鱼、河鳗、白鳝、白鳗、青鳗等,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为肉食性鱼类,是我国经济鱼类之一,更是近些年来名特优水产养殖种类之一。
其肉味鲜美,富含优质胶原蛋白、磷脂、DHA、EPA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滋补美容强身之功效,故被称为“水中人参”。
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然后回到海中产卵。
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称白苗、鳗线)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在江河口和水闸地段可于夜间张灯,用手抄网、张网、曳网、板缯网等捞捕鳗苗。
目前,我国养殖的鳗鲡品种主要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 ILLa)和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等。
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造成养殖成本偏高;欧洲鳗鲡养殖要求水质条件较高,造成养殖区域受限;美洲鳗鲡以苗种价格最低、要求水质条件不高而成为新的推广养殖对象。
1放养准备1.1 场地选择鳗鲡养殖场地选择要根据生产规模和养殖方式来确定,并结合远景发展规划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
场地周围无噪音污染,水源不受工业“三废”、农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污染,且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正常。
养殖水源可选择山溪水、水库水、地下水、地表渗漏水、河道水等,其中地下水和地表渗漏水较好,洁净度高,病原少,水温等理化指标相对稳定;以山溪水、水库水、河道水等为水源时,须建有缓冲池进行沉淀、消毒等处理后方可使用,减少生活污水、农药流人鳗池造成危害。
1.2池塘条件养鳗池可用砖、石、水泥等筑成,分为四级。
一级池为白仔池,二级池为黑仔池,三级池为标粗池,四级池为养成池,4种池面积以比例1:5:10:15为宜。
池壁要用水泥抹光,且池壁顶部向池内出檐10 cm左右;池底要不穿孔漏水,安全牢固,同时要向下深入30 cm左右,以防逃和擦伤鳗体,也便于捕捞。
鳗鲡养殖技术鳗鲡养殖是一项流行的水产养殖业,其高产、高经济效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喜爱。
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鳗鲡养殖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鳗鲡养殖的一些要点和技术要求。
一、场地选择鳗鲡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来搭建养殖池塘。
一个理想的场地应具备以下特点:1. 光照充足:鳗鲡是喜光的鱼类,所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养殖池塘是非常重要的。
2. 土质适宜:优质的鱼池需要选择土壤疏松、透水性良好的地方,以便于鳗鲡的生长和繁殖。
3. 水源充足:鳗鲡是淡水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所以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较为理想。
二、池塘建设鳗鲡养殖池塘的建设是鳗鲡养殖成功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池塘建设的要点:1. 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鳗鲡的需求,选择不同大小的池塘。
一般来说,单池的面积可控制在200~400平方米,深度约为1~1.5米。
2. 池塘布局:合理的养殖池塘布局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不同功能的池塘区域,如繁殖区、育苗区、养殖区等。
3. 池塘防护:为了防止鳗鲡逃逸或外来鱼类侵入,池塘建设时需要建立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铁丝网围栏等。
三、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鳗鲡养殖中,一般采用日本鳗鲡和中国鳗鲡两种品种。
1. 日本鳗鲡:日本鳗鲡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产卵量大的品种,适合于大规模养殖。
2. 中国鳗鲡:中国鳗鲡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较强,适合小规模养殖和适应环境较差的区域。
根据养殖规模、水质状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养殖,可提高养殖效益。
四、饲料管理健康的饲料管理对于提高鳗鲡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饲料管理方面的要点:1. 饲料种类:根据鳗鲡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饲料。
一般鳗鲡可食用场期饲料和浮游生物。
2. 饲料供应:鳗鲡养殖中,饲料必须定时定量供应,避免过量或供应不足的情况。
3. 饲料质量:选用优质饲料,饲料中需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提高鳗鲡的生长速度和产卵量。
鳗鲡鱼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 陶弘景:鳗鲡鱼,形似鳝,取作肤食之。
炙以熏诸木竹,辟蛀虫。
2.《纲目》:鳗鲡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耳。
与蛇同类,故主治近之。
张鼎云,烧烟熏蚊,熏毡及屋舍往木断蛀虫,置骨于衣箱断诸蠹,观此则《别录》所谓能杀诸虫之说,益可证矣。
其状如蛇,背有肉鬣连尾,无鳞,有舌,腹自,大者长数尺,脂膏最多。
背有黄脉者,名金丝鳗鲡。
【拼音名】Mán Lí Yú【英文名】Japanese eel【别名】鯬鯠、鳗鯠、鳗鯬、白鳝、蛇鱼、风鳗、鳗鱼、白鳗、青鳝、黑耳鳗、黑鳗鱼【来源】药材基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获。
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鳗鲡,体细长,呈蛇形,长约40cm左右,最长可达130cm 左右。
头尖长,兄长短钝,平扁。
眼小,位于口角上方。
口大,口裂微斜,伸达眼的后缘。
下颌稍长于上颌,唇发达。
鳞细小,埋于皮下,呈度纹状排列。
体表多粘液。
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较距鳃孔为近,鳍条235,与尾鳍相连。
臀鳍低平,鳍条215,与尾鳍相连。
胸鳍短圆形,无腹鳍,体背灰黑色,侧上缘暗绿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降河性回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的土穴、石缝内。
以小鱼、蟹、虾、螺、蚬、蚯蚓、沙蚕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昼伏夜出,能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
雄鱼常在河口生长;雌鱼在江河等淡水中成长。
生长育肥期5-8年。
亲鱼在秋末冬初,于江口相互缠绕成鲁球,随流出海进行降河产卵回游。
0.5kg重的雌鳗怀卵量为70余万粒。
受精卵具油球,半浮性,在22-27℃时经36h孵化出膜,最初为叶状幼体,柳叶状,体透明,以海洋浮游生物为食,2-3年后长至7-8cm左右时,成为鳗线。
3-4月间成群进入江河。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及江、湖均有分布。
鳗鲡养殖技术指南鳗鲡养殖技术指南一、引言鳗鲡养殖是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养殖产业,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鳗鲡美味的需求,同时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鳗鲡养殖的技术指南,包括鳗鲡的品种选择、养殖环境搭建、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二、鳗鲡的品种选择1、品种介绍鳗鲡有多个品种可供选择,包括中国鳗、鳗、欧洲鳗等。
每种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都有所不同,养殖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品种选育与引种根据养殖目标和市场需求,养殖户可以选择进行品种选育或引种。
品种选育可通过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渐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引种则可从国内或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养殖。
三、养殖环境搭建1、池塘选址和建设养殖池塘应选择水质清洁、水流量充足、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池塘的面积和深度应根据鳗鲡的养殖密度和生长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2、池塘环境调控养殖池塘应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溶氧量,定期进行换水和清理池底淤泥,防止水质污染。
四、饲料管理1、饲料种类与配方鳗鲡可采用活鲜鱼、虾、贝壳等作为主要饲料,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商业饲料。
养殖户应根据鳗鲡的生长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配比饲料。
2、饲料投喂管理饲料的投喂应根据鳗鲡的生长阶段和食欲状况进行科学控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投喂,防止饲料的浪费和水体污染。
五、疾病防控1、常见病害及预防鳗鲡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害、性病害等。
养殖户应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2、疫苗接种养殖户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鳗鲡的免疫能力,降低发生疾病的风险。
附件:1、养殖池塘示意图2、饲料配方表3、常见病害防治措施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养殖技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鳗鲡进行饲养、繁殖和管理的技术。
2、引种:指将外来物种引进到特定地域,并适应当地环境进行繁殖和生存。
3、池塘环境调控:指通过人工手段对池塘环境进行调整,以满足鳗鲡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鳗鲡养殖鳗鲡有16个种和3个亚种,我国有二种,即鳗鲡(Anguilla japonica Temm .et Schl,又称日本鳗)和花鳗(A.marmorata)。
鳗鲡分布广,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佳肴。
具有祛风湿、补虚弱、养阴润肺之药效。
它在国际市场上售价很高,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优良养殖类。
日本鳗是我国人工养殖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又引进了欧洲鳗鲡(A.anguilla)、美洲鳗(A.rastrata)进行饲养。
全世界现有人工养殖的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澳洲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5种。
据中国水产品协会的最新统计,当今世界的鳗鱼养殖年产量为23万吨左右,而中国养鳗产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70%。
(1)中国养鳗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及浙江等沿海地区,而在江西、贵州等省内陆地区也开始养鳗。
(2)从稚鳗、成鳗的养殖、生产饲料、商品鳗的加工及其系统产业的形成,带动了全国就业人员多达12万人,年收人达260亿元,(折合3900亿日元)。
2002年鳗鱼的养殖面积达1.0万余hm⒉,产量为16.8万吨,出口量为7.65万吨,创汇6.36万美元。
(3)日本是鳗鱼消费国,年消费量为13~14万吨,其进口量11.0~12.O万吨,主要从中国进口10.0万吨。
现在,日本市场消费鳗鱼达饱和状态,今后主要向韩国、香港、澳门、东南亚、欧洲、美国及加拿大市场开拓。
(4)近几年来的养殖技术较为先进,使得养鳗成活率高。
按养殖kg的商品鳗成本核算比较,在中国的养殖成本为45~53日元/kg,台湾为53~70日元/kg,日本则高达150日元/kg。
(5)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鳗鱼占有率很高。
世界鳗鱼每年贸易量为13~14万吨。
其中,中国占有10.0—1L 0万吨,台湾占1.5—2.0万吨,欧洲占1.0~1.5万吨,可见中国的鳗鱼在世界上占有率达80%,占日本烧烤鳗鱼量的85%以上。
当今中国出口鳗鱼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商品鳗含药物和残留有害物质,日本在2002年进口的中国红烧烤鳗和白烧鳗曾被测检出11种残留药。
鳗鲡的营养价值鳗鲡俗称鳗鱼,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鱼类,用它来制作的菜式味道是比较香的。
然而,正是这种比较常见的鱼类,大家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在哪里吗?如果你们队鳗鲡的营养价值还有不了解,我们建议大家来阅读一下这篇文章,相信看完之后,你们就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利用鳗鲡的营养价值了。
鳗鲡是一种淡水鱼,它的营养价值主要在于可以补虚养血、祛湿和抗癌等功效,而且玛丽体内含有很多维生素A,对我们提高眼力和对付贫血是有帮助帮助的,建议大家好好记住。
我们常吃的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罗非鱼、大头鱼等,但是鳗鱼却很少能吃到。
其实鳗鱼跟其他的鱼类也是一样的非常好吃,它们体内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也是不相上下的,只是有些鱼类的骨头比较多而已。
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鳗鲡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鳗鱼的营养价值与其他鱼类及肉类相比也毫不逊色。
鳗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鳗鱼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普通鱼类的60倍和9倍。
其中维生素A为牛肉的100倍、猪肉的300倍以上。
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对于预防视力退化、保护肝脏、恢复精力有很大益处。
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同样很丰富。
鳗鱼还含有丰富的“好”脂肪。
其中所含的磷脂,为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另外,鳗鱼还含有被俗称为“脑黄金”的DHA及EPA(深海鱼油成分,DHA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鲜、肉类均高,而DHA和EPA被证实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
此外,鳗鱼还含有大量的钙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让女士动心的是,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故被称之为“可吃的化妆品”。
鳗鲡有哪些营养功效?
河鳗,又称白鳝、蛇鱼、风鳗、青鳗和鳗等,与海鳗一起并称鳗鲡。
海鳗又称勾鱼、门鳝、海鳝和麻鱼等。
一般人均认为食用鳗鲡即可增强体力。
因此人们便认为鳗鲡是夏季的食物,其实普便都是在冬天才可品尝到鳗鲡的美味。
因为鳗鲡在冬天时,脂肪含量较少,也较便于食用,并可补充冬天所缺乏的维生素A,因此是冬天最好的食品。
每100克河鳗肉中含水分约8克、能量954.6千焦、蛋白质164克、脂肪178克、糖类02克、维生素A原325微克、烟酸38毫克、维生素E492毫克、钙60毫克、磷248毫克、铁2.2毫克、镁23毫克、铜0.18毫克、硒253微克、胆固醇177毫克。
其特点是含脂肪量高,含胆固醇也较多。
鳗鲡的肝脏称为鳗肝,每100克鳗肝中含有维生素A450-900微克,是夜盲人的优良食物。
鳗鲡含有百分之二十的脂肪,对于不敢食用的高血压及心脏病的患者而言,由于含有EPA等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等,只要适度食用,即可不必顾虑。
可使抵抗力增强的维生素A及对于消除疲劳有效的维生素B.、可促进代谢的碘等含量均颇高。
此外并有可使脑部功能更灵活的盐酸成分。
鳗鲡的脂肪含量颇多。
若以味道浓厚的调味汁做成烤鳗鲡的鳗鲡饭食用时,往往会造成脂肪的摄取分量过多,如果关心健康,应以蒸的方式来消除脂肪,较为合理。
1。
鳗鲡【摘要】长江口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河口,它通江达海,外引内连,具有独特的水文和水质条件。
巨大的径流给长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也输送了大量的营养,形成独特景观生态系统的同时,也为鱼类创造了重要的栖息地。
长江鱼类品种众多,其中不乏重要经济鱼类和珍稀濒危鱼类,此次,就鳗鲡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鳗鲡日本鳗鲡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繁殖特征经济价值中文学名:鳗鲡地方名:鳗鱼、河鳗、白鳝等。
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幅鳍亚纲鳗鲡目鳗鲡科主要形态特征:体呈蛇形,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
头呈钝锥状,吻短而平扁,眼小,埋于皮下。
鼻孔两个,前鼻孔具短管,位于吻端;后鼻孔呈裂缝状,位于眼前缘稍前方。
口大,口裂倾斜或近水平状,后方伸达眼后缘下方。
上颌稍长于下颌。
两颌及犁骨均具牙,牙细小尖利如带状。
鳃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分离。
肛门位于体的前半部。
鳞细小,埋于皮下。
侧线孔明显。
背鳍。
臀鳍低长,与尾鳍相连。
尾鳍钝圆或稍尖。
胸鳍短小,无腹鳍。
种类与分布:通过系统发生学和地理分布学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世界上鳗鲡属总共有19种(包括亚种)。
研究较多的只有两个: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
我国的分布现状:在我国黄河、长江、闽江及珠江等流域,海南岛、台湾和东北等地均有分布。
生长史及生活习性:鳗鲡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一生要栖息在海水和淡水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
亲鳗产下卵后,子鳗要经过柳叶鳗前体、柳叶鳗、白仔、墨仔、稚鳗、成鳗的阶段。
受精卵孵化,白色透明的幼体破膜而出,此为柳叶鳗前体。
卵黄完全吸收后,逐渐变态为体呈扁长叶形的柳叶鳗。
柳叶鳗随海流分布开去,向陆地迁移,约半年或一年左右到达大陆沿岸接近河口,变态为半透明的玻璃鳗,又称白仔或鳗线。
白仔具有趋淡性,能感知离岸10n mile以外的淡水从何处入海,从而向河口聚集。
我国通常在长江口捕捞的鳗苗亦指白仔。
白仔经河口上溯,出现黑色素,背部变黑称之为黑仔。
黑仔在江河湖泊中栖息生长,当年可长成稚鳗(种鳗),到第二年秋长成成鳗。
鳗鱼养殖的实用方法技术-养殖技术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
鳗鱼是一种洄游性油类,在海水中产卵,在淡水中生活,如今其人工繁殖技术还没有解决。
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鳗鱼养殖的实用方法技术。
一、养殖场条件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
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
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
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
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二、养鳗池设计我国目前常见的养鳗池有露天静水式和余热温流水式两种,其建池要点如下:1.露天静水式养鳗池:利用河、湖、库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作为水源,建池成本低,耗电少,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2吨,这是我国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一般鳗场规模在50亩水面。
其鳗池按鳗鱼不同规格分级饲养,通常分一、二、三级和食用鳗池四种。
其池形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注排水口交叉相对,设置防逃设施,并选择向阳背风的池边搭设食棚。
2.温流水式养鳗池:要求水温控制在鳗鲡生长最适水温27℃左右,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法。
三、养殖技术食用鳗的养成是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体重150克商品鳗的过程。
养殖方法可分专养、混养和搭配养三种。
其关键在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
饵料投喂要求定质、定位、定量、定时。
鳗酬的暂养和运输
(1)将鳗苗置于脸盆或水桶等容器里,每隔1-2h淋水1次,使其经常保持湿润,能顺利地进行皮肤呼吸。
成活率可达80%-90%
(2)网箱暂养已普遍使用网箱规格为200cm100cm150cm,箱布规格为11-12目/cm的聚乙烯布。
敷箱地点需选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的河道或池塘。
(3)运输时一般采用规格长70cm、宽54Cm的双层尼龙袋,每袋装低温水1-21,苗1-2kg,充入氧气密封,放入66cm33cm35cm的纸箱里。
并放冰袋1个,内放冰块1-2kg,以保低温。
到目的地后,应先放在池塘中浸0.5h,使内外水温接近(一般不差5度),再讲苗种取出,否则容易发生死亡。
鳗鱼的营养价值名目鳗鱼的养分价值鳗鱼的热量鳗鱼的功效和作用鳗鱼图片鳗鱼的吃法鳗鱼的做法大全孕妇可以吃鳗鱼吗鳗鱼的留意事项性味甘平。
功效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滋补强壮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养分品。
禁忌人群鳗鱼是发物,患慢性病及水产品过敏的人忌食;感冒、发热、红斑狼疮患者忌食。
相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相宜夜盲症、贫血、肺结核患者。
鳗鱼,学名叫鳗鲡,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是传统珍贵鱼类,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
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
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疆。
鳗鱼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鱼类之一。
其性情凶狠,贪食,好动,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强、喜流水、好暖和和穴居等特点。
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怪,先是在海水中产卵成苗,后又进入淡水成长。
鳗鱼在“绝食”一年半后仍能生存,养殖的鳗鱼寿命可长达50年。
鳗鱼,体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
上下颌具细齿。
鳞甚小,隐埋于皮下。
背、臀鳍低,基部长,后端均与尾鳍相连。
胸鳍小,圆形。
腹鳍缺失。
体无斑点。
属于降河性洄游鱼类。
成鳗生长快,外表圆碌碌,似圆椎形,色泽乌黑而令身,近年较多人工养殖,肉质爽脆。
此鱼一年四季皆常见,但以夏冬两季最为肥美可口。
鳗鱼养分丰富,味道鲜美,少刺多肉,并具有凉爽(解暑)、滋补强身的作用。
鳗鱼的养分价值鳗鱼的养分价值特别高,所以被称作是水中的软黄金,有“水中(人参)”之美誉。
在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地方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美容)的佳品。
鳗鱼养分成分丰富,生鲜鳗鱼含水分、(蛋白质)、脂质、醣类、灰分、(维生素A)、D、E,还含有(钙)、(磷)、(铁)、(钠)、(钾)等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DHA/EPA。
与其他动物性食品比较,鳗鱼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及脂肪中含有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均有较高的含量。
鳗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