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脱位表现和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3.36 MB
- 文档页数:30
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嘿,说起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呀,我可得给你唠唠我一朋友的事儿,从那里面就大概能明白是咋回事儿啦。
我这朋友有段时间老喊脖子疼,脑袋也晕乎乎的,就跟在云里雾里似的,可难受了。
他就跑去医院看,这才知道可能是寰枢关节出了问题,也就是寰枢关节半脱位呢。
医生说呀,这诊断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呢,症状很关键。
像我朋友这样脖子疼得厉害,而且还不是那种普通的肌肉疼,是感觉脖子后面深层的地方在疼,就好像有啥东西在里面揪着似的。
脑袋呢,不光晕,还可能会觉得胀胀的,有时候转个头都觉得费劲,稍微动一下,那头晕就更明显啦,就跟坐过山车刚下来似的,天旋地转的。
然后呢,医生会摸摸脖子那儿,就是做体格检查啦。
医生摸的时候可仔细了,会看看寰枢关节那块儿是不是有压痛,就是按一下,要是我朋友疼得“嘶”的一声叫出来,那就得更留意啦。
还会检查脖子的活动范围,我朋友本来想转转脖子给医生看看,结果刚转一点点,就疼得不敢动了,这活动受限也是个重要的表现呀。
再有就是得靠那些个检查仪器啦。
像拍X光片呀,从片子上能看到寰枢关节的位置是不是正常。
正常的寰枢关节应该是整整齐齐的,要是半脱位了,就会发现关节之间的关系有点不对劲了,可能会有错位啥的,就好像原本排得好好的积木,突然有一块歪了似的。
有时候还得做CT或者磁共振呢,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情况,有没有啥损伤之类的。
反正呀,要诊断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就得综合症状、体格检查还有那些检查仪器的结果来看。
就像我朋友,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最后才确定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然后就赶紧接受治疗啦。
嘿嘿,这就是我知道的关于这诊断标准的事儿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表现为侧间隙左右不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齿侧间隙宽侧其寰椎侧块外下缘与枢结节外上缘呈反阶梯状,窄侧呈阶梯状。
枢椎棘突、椎弓投影大小形态相同。
临床上单纯环椎侧滑少见,多伴有旋转。
一.解剖学特点寰枢关节是一种特殊类型关节,因其关节结合面依两侧侧块关节面联结,所以由于创伤造成关节脱位极少使整个关节分离。
寰枢关节包括3 个独立的关节,即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以及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只能使头连同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
寰枢关节为复合关节,与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关节构成头颅旋转运动及部分屈伸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
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枢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脱位的重要因素。
寰枢横韧带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3mm,儿童不超过7 mm)。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移位。
但是,寰枢关节移位时,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经过横突孔的椎基底动脉扭曲、受压、牵拉,椎基底动脉变窄,变曲,使之供血不足。
当椎间孔变形时,容积减小,经过椎间孔的第2 对脊神经受压,临床即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症状。
当压迫颈髓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但是,后颅凹或小脑病变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及转颈困难,颈椎CT提示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 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关节旋转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在 1907 年由 Corner 首先报道, 1968 年 Wortzman 正式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 -固定。
”国内至 1981年才提及此病。
目前诊断标准仍不够统一和全面。
一、解剖、功能特点寰椎无椎体,由前弓和后弓组成,呈环状,其两侧的前后弓交界部较肥厚,称为侧块。
寰椎横韧带附着于两侧块内面的结节上,把寰椎孔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有枢椎的齿突,后部有脊髓。
寰枢关节为一复合关节,由两个关节组成:①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有韧带加强;②齿状突前后关节,由齿状突前缘和寰椎前弓后缘构成寰齿前关节,齿状突后缘与寰椎横韧带之间的滑液囊构成寰齿后关节。
寰椎横韧带肥厚而坚韧,连接寰椎左右侧块及内侧面,并与寰椎前弓共同构成骨纤维结构。
该韧带分为前小后大两部分,前部容纳齿状突,后部容纳脊髓与包膜,包绕并限制齿状突的过分活动,与翼状韧带共同限制头过度前屈和旋转,保持寰枢椎稳定。
寰椎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半脱位的最重要因素。
寰椎横韧带的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 3 mm ,儿童不超过 4 mm )。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功能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脱位。
另外,寰椎的基底部有横突孔,其位置不在枢椎横突孔的正上方,而是偏于外后侧,其中有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穿过;寰枢关节的错位可使本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椎动脉发生扭曲、挤压或牵拉压迫,致使椎动脉血流不畅,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寰椎后弓的下方,两侧各有浅沟相合形成椎间孔,第2对颈脊神经分别由此孔穿出,寰枢椎的错位可使其后的椎间孔变形,容积变小,压迫或刺激第 2对颈脊神经,C↓2脊神经的分支和 C ↓1脊神经的分支构成枕大神经。
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28卷第6期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2.06.075作者单位:43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骨Ⅱ科通信作者:涂应兵E-mail :tyb2008@sina.cn临床上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较少见,一般表现为突发颈痛、斜颈、活动受限,容易与肌性、骨性、视力障碍性斜颈相混淆,往往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
早期正确诊疗预后较好,延误诊治可残留颈部强直和颅底宽畸形。
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11例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5~10岁,平均8岁。
病程10~30d 。
7例发病前一周有鼻咽部或颈枕部感染(颈淋巴结炎3例、鼻炎1例、咽炎2例、扁桃体炎1例),2例发病前有过睡姿不正病史,2例有轻度外伤史,但暴力不大。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颈痛,头颈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向一侧倾斜并向对侧旋转(“公鸡报晓姿势”),颈轻度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且伴有轻微被动活动时疼痛,这种颈部畸形不易自动或被动矫正。
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 检查。
(1)颈椎侧位片:可见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离,即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 )大于5mm 。
此外,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揭示寰齿周围韧带损伤,对寰枢关节脱位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2)颈椎开口位片:枢椎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不对称,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 ,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大于1.0mm 。
诊断以X 线表现为主,CT 及三维重建可更加直观地显示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改变。
1.4治疗本组11例均采用枕颌带牵引4周,双肩垫枕使头后伸,头双侧置米袋防止旋转,同时选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复位成功后行颈托或头颈胸支架外固定。
2结果经过治疗,11例患儿头颈倾斜及颈部疼痛症状均消失,活动正常。
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表现为侧间隙左右不等宽,寰椎两侧块形态相同,齿侧间隙宽侧其寰椎侧块外下缘与枢结节外上缘呈反阶梯状,窄侧呈阶梯状。
枢椎棘突、椎弓投影大小形态相同。
临床上单纯环椎侧滑少见,多伴有旋转。
一.解剖学特点寰枢关节是一种特殊类型关节,因其关节结合面依两侧侧块关节面联结,所以由于创伤造成关节脱位极少使整个关节分离。
寰枢关节包括3个独立的关节,即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以及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后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只能使头连同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
寰枢关节为复合关节,与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关节构成头颅旋转运动及部分屈伸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
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及位于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枢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最重要结构,是防止寰枢椎前方脱位的重要因素。
寰枢横韧带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寰齿前间隙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人不超过3 mm,儿童不超过7 mm)。
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由双侧翼状韧带限制,翼状韧带丧失将意味着寰枢关节存在着潜在旋转不稳,翼状韧带和环状纤维共同作用使寰枢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自如并防止寰枢关节发生侧方移位。
但是,寰枢关节移位时,横突孔进一步错离,使经过横突孔的椎基底动脉扭曲、受压、牵拉,椎基底动脉变窄,变曲,使之供血不足。
当椎间孔变形时,容积减小,经过椎间孔的第2对脊神经受压,临床即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症状。
当压迫颈髓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但是,后颅凹或小脑病变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及转颈困难,颈椎CT 提示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
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
寰枢关节是颈椎的第一和第二节椎体之间的关节,是颈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枢关节的关节面之间的错位,导致关节不稳定。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颈椎的骨折、脊髓损伤和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1. 颈部疼痛和僵硬: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和僵硬的症状,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颈部肌肉痉挛: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颈部肌肉痉挛的症状,这是由于颈部肌肉试图保护颈椎的稳定性而引起的。
3. 神经症状: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如手臂麻木、手指无力等。
4. 颈部X线检查:颈部X线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主要方法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X线检查来确定寰枢关节的位置和稳定性。
5. CT扫描和MRI检查:CT扫描和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6.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寰枢椎脱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颈部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
一、症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
在寰枢椎脱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体征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颈部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功能等方面。
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活动受限、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异常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头部和肩部是否出现不对称,以及是否出现高位截瘫等情况。
三、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X线片上,医生可以看到寰枢椎之间的距离是否正常,关节突关节是否错位,以及是否有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通常,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在X线片上会出现关节突关节错位、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四、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脱位的程度和细节。
在CT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寰枢椎之间的关节面和骨折情况,以及是否有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这对于判断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五、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寰枢椎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情况。
在MRI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脊髓的形态和信号强度,从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脱位需要根据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有寰枢椎脱位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颈椎损伤,在儿童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较低。
它通常是由于外伤造成的,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或体育活动中的不慎受伤。
寰枢关节是颈椎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的连接点,其稳定性对于支撑头部的重量和保护脑部至关重要。
因此,一旦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症状和体征,以及诊断标准。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疾病的诊断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儿,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包括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之后,将详细讨论该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最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详细分析,结合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标准,以提高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疗效果。
同时,文章还旨在加强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这一疾病的认识,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正文2.1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关节在儿童身体中脱位或错位的情况。
寰枢关节是头颅和脊椎之间的第一个颈椎关节,也称为寰枢关节,其在维持头部的旋转和倾斜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比如意外跌倒、交通事故等。
脱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颈部僵硬等症状。
另外,由于儿童骨骼和关节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臼)什么是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位,又称为寰枢椎脱臼,是一种颈部脊椎的损伤,通常在椎间关节发生。
寰枢椎是颈部第一第二椎骨之间的椎骨,对支持头颅和颈部非常重要。
当寰枢椎发生脱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寰枢椎脱位的症状•颈部疼痛•头颈部运动受限•头颅姿势异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紊乱相关的症状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和检查寰枢椎脱位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寰枢椎脱位,并评估其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颈部固定支架、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寰枢椎脱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椎间融合手术等。
寰枢椎脱位的预后寰枢椎脱位的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
大多数轻度的寰枢椎脱位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甚至手术干预。
寰枢椎脱位的预防要预防寰枢椎脱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注意维持颈部良好的姿势•避免颈部受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颈部健康对预防寰枢椎脱位非常重要。
结语寰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部脊椎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寰枢椎脱位同样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颈部健康来降低发病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寰枢椎脱位有所帮助。
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疾病,其特征是寰椎与骨枢之间产生了不稳定性的脱位现象。
该病常常表现为颈椎活动范围受限、颈部疼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成像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顺序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及CT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明确该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促进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中所具备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寰枢关节半脱位的CT诊断标准,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该疾病,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2.1 定义寰枢关节半脱位,又称为寰枢关节亚脱位,是指由于寰骨和枢椎之间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导致的寰枢关节错位现象。
正常情况下,寰骨与枢椎相互连接,并通过韧带和肌肉维持稳定。
当这些连接结构受损时,就会导致寰骨和枢椎之间的位置不正常,形成寰枢关节半脱位。
2.2 病因寰枢关节半脱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1. 创伤性损伤:外力撞击、跌倒或运动中过度扭转颈部等都可能导致寰骨与枢椎之间的结构受损,从而引发半脱位。
2. 先天性畸形:一些人在出生时可能存在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颈椎畸形或颈椎骨折愈合不良等,这些畸形会增加寰枢关节发生半脱位的风险。
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颈部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也会导致寰枢关节结构受损,引发半脱位。
4.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密度减少,骨质变薄和韧带松弛等情况。
当寰枢关节周围的骨组织受到骨质疏松影响时,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半脱位现象。
总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可以有多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