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务(之三)(基础与实践)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8
水土保持认识实习任务书与指导书第一篇:水土保持认识实习任务书与指导书一、实习目的专业认识实习是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在开始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考察和认识。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各种水土流失形式及危害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和作用的大致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水土保持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强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树立献身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的志向。
二、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每人按要求编写“水保专业认识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纸面要整洁,一律用黑色或兰黑笔手写,报告正文不少于3000字。
实习报告应重点说明实习地点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水土保持措施类型。
并谈谈在本次实习后,对水土保持的初步认识和感想。
三、认识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1.观察认识黄土地区、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形式及危害,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黄土地区、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侵蚀应力、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形式,以及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等。
2.了解不同土壤、地质、气象、植被和人为活动条件下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3.实习的时间安排,野外实习2天,内业整理1天,具体时间、安排根据教学情况确定。
四、实习注意事项⒈ 实习一般不允许学生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须事先经指导教师和主管教学院长批准。
带队教师将详细信息笔录在案、将手续妥善保存。
⒉ 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向指导教师请假,不得擅自离队。
班委和小组长要随时清点人数,并做好记录。
⒊ 实习期间,必须服从指挥、注意听讲、认真参观、多加思考、记好笔记。
⒋ 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爱护工程项目中的设备仪器,保证实习安全,如有违反规定,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⒌ 野外实习期间,学生不得游泳、戏水,必须穿着长裤和运动鞋,不得穿着凉鞋、裙装、中裤和短裤等暴露较多的服装,以免意外发生。
水土保持实习指导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水土保持教研室2004年10月目录前言 (3)一认识实习之一——东川 (4)(一)认识实习地点 (4)(二)认识实习时间 (4)(三)认识实习任务 (4)(四)实习仪器设备 (4)(五)实习报告 (4)(六)实习地自然地理特征 (5)(七)实习地简介 (5)二认识实习之二——晋宁 (7)(一)实习地点 (7)(二)实习时间 (7)(三)实习任务 (7)(四)实习仪器设备 (8)(五)实习报告 (8)(六)实习地自然地理特征 (8)(七)大春河流域发展简史 (10)(八)大春河流域治理简介 (10)三操作实习之一——水土流失综合调查 (12)(一)实习地点 (12)(二)实习时间 (12)(三)实习的任务 (12)(四)实习所需仪器设备 (12)(五)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3)(六)、调查报告 (15)四操作实习之二——枯枝落叶持水性调查 (16)(一)实习地点 (16)(二)实习时间 (16)(三)实习的任务 (16)(四)所需仪器设备 (16)(五)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6)(六)实习报告 (17)五实习纪律要求 (17)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40年来,全国各地修沟头防护,配合水窖、涝池、山塘、截水沟等各类小型蓄水工程,制止了沟壑发展,保护了土地不被侵蚀,通过沟中筑坝淤地和沟滩造地,把无用的荒沟变成高产的良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80年代,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路子,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联合国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的精神,决定编制1996—2050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被列为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更紧密地与全国生态建设及持续发展相结合。
水行政执法实务专题(一)金伟(湖北省水政监察总队,武汉430071)从本期起,水行政执法实务专题正式启动了。
在进 行课程撰写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很多基层水 行政执法人员的身影。
全国6万多名水政监察人员,最 苦、最累、最复杂、最危险的事情,都在一线,但一线人员 获取的执法资源却很少。
且不说工资待遇、执法经费、执法装备这些硬件资源,就连技能培训这样的软件资源 都不够丰富。
市、县两级普遍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年 均培训次数少,授课内容不接地气,理论和实务脱节严 重。
一^方面基层人员亟待培训,另一^方面培训了却仍一- 片懵懂。
执法多年,但写不好一份处罚决定书或做不好 一份勘验笔录的,并不罕见。
执法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 什么?执法实务能力。
再优良的办公条件,再充足的执 法装备,都不能替代对法律的准确理解和执行到位。
因此,要强化执法工作,首先就是提升人的能力水平。
近 年来,笔者虽每年应邀到各地进行授课十余次,年均培 训人员达上千人次,但仍跟不上基层激增的培训需求。
有感于此,特将平时的授课课件进行系统整理,以系列 专题的形式将执法实务知识予以讲授。
限于个人识见,当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同时,也感谢《水 政水资源》杂志编辑部对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大力支持。
一名合格执法人员应具备哪些知识底蕴(上)从我们走上执法岗位的第一刻开始,就要认识到: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手拿一本法律汇编,亮个证 件,填份处罚文书,就是执法?就算执法?法是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高度统一^丨生和极大权威性的社 会规范。
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直 接或间接影响着对应的某种社会关系,以及某项权利义 务。
因此,执法的核心和精髓不是形式上的国家权力,而是对法律的准确理解和适用。
因此,执法人员必须具 备相应的执法素质。
而执法素质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底 蕴来支撑。
那么,第一讲,就谈谈一名合格的水行政执 法人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国开电大水土保持技术实验实习参考答案主题1:水土流失调查我们实地进行了水土流失调查,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了了解。
水土保持包括水和土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其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为生产和建设服务。
通过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危害。
主题2:水土保持或荒漠化防治综合措施参观调研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示范区、小流域治理示范区,了解了综合治理措施的具体布置和功能。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林草措施、农业措施等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主题3:水土保持管理调查我们调研了当地水土保持管理情况,了解了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管理措施的执行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主题4: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监督执法调研我们了解了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了监督执法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加强监督执法对于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管理。
要求在实前,我们进行了系统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实中,我们遵守了实地相关管理规定,按带队老师的要求完成了任务。
同时,我们也互帮互助,提高了安全意识,遇到意外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共同完成了实。
在实中,我们保持安静,认真听取了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讲解,做好了笔记。
实结束后,我们撰写了实报告或心得体会,总结了实的收获和感受。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壤侵蚀遍布全国,尤其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据XXX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1%,其中轻度以上的水蚀面积、风蚀面积和冻融侵蚀面积分别为179万km2、188万km2和125万km2.除自然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人口膨胀、根食和能源危机导致的毁林开荒等难以有效制止,加上一些经济建设部门开矿、修路和基本建没不注意水土保持,使得现有的土地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实务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前言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土壤45亿吨,损失耕地100万亩。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大规模开发,不断造成大量人为水土流失。
“十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达9.5亿吨,另有弃土弃渣总量92.1亿吨。
使得水土资源可利用程度不断下降,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可见,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但是我国水土流失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究其原因,首先是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还未在全社会形成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普遍认知,保护水土资源还没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治理山丘区广泛分布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生产建设项目未完全按法律法规的要求防治水土流失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增加的趋势没有临到扭转。
水利部近年专门组织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执法专项行动,对各类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推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有效遏止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行政手段,也是水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利部于今年启动了旨在提高各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能力、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促进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