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24.52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管理能力为目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水平,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管理需要,切实减少和防治生产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基于此简单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措施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大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安排生态用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城市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实施集中连片治理,相继完成了一些生态建设治理工程,在实施中我们始终严格项目施工管理和工程治理质量,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对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蔓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水土保持意识不够强法制观念不到位水土保持是一项法定义务已被大多数国人所接受,但还有部分领导和一些单位对开展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水土保持工作还没有引起各地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使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某些地区、个别工程项目上得不到全面贯彻执行。
一些地方行政领导缺乏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法制意识,为了在任期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示政绩,忽视了开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有的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完成经济发展目标。
一些地方行政领导往往一句话就可以让开发建设项目不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拒交“两费”,甚至给地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单位施加压力,促使其“支持”开发项目的建设,造成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尴尬局面。
(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不到位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率在不断提高,每年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数量在逐步增多。
但是,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实施中却有较大差距:一是有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就是保持监督部门,给项目涉及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二是部分业主水土保持意识淡薄,还没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乱倒乱弃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有些建设项目任意变更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不依法报批,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等。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水土保持监管的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然而目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监督管理的制度有待完善、监管的人员缺乏正确的工作意识和监管的技术有待创新等等。
在新时代的环境下要全方位地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加强对人为水土流失的控制,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1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分析1.1 相关部门关系协调性不足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往往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发挥着主导地位,但要做好相关工作还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性还有所不足,尤其体现在权责划分、工作衔接等方面,导致监督执法往往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充分理解与支持,最终影响监督管理质量。
1.2 监督管理队伍整体素养有待提升新时期背景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工作队伍的整体素养有着较高要求,全面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政策法律掌握、信息技术、执法管理、思想意识等方面。
部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偏低,无法在各个方面完全满足要求,进而会影响相应的监督管理实效。
1.3 职责落实不到位严格、充分落实工作职责,是确保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的前提。
但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行政审批职责、跟踪检查职责、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职责等,在实践中难免存在疏漏,出现职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影响水土保持质量。
1.4 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认识淡薄在水土保持有关部门中,部分工作人员甚至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概念、作用、意义和措施等相关知识都不清楚,县级管理单位更是如此,生产单位不知道在建设项目的适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浅析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国家及民众的高度重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成为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在我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目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成效并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针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问题;应对对策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土乃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
近些年来,重要基建工程的建设、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等导致水土流失现象愈演愈烈,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2022年1月28日水利部办公厅印发了《2022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要点中第一条就提出了:“围绕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依法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
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且任重道远。
目前,虽然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及行政法规条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也在建设法规与执法体系、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查处水土流失案件等诸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且成效日渐显著,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相关法规制度的日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及其成效。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绿色理念,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提出应对处理措施建议,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及体系。
1当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1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现状近些年来,昆明市在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减少江河泥沙,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
浅谈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摘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在整个水土保持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部门应把水土保持的监督执法作为重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整个水土保持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问题;策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是落实水土保持法最直接、最可行、最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也是实现水土保持法最直接的途径。
执法的实施不仅可将法律精神落实到实践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而且可检验法律的可行性、及时性和缺陷性,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增强法律知晓度。
一、水土监督执法作用1、有利于改善水土流失。
水土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效进行,为改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水土监督工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有效的改善了水土流失。
①针对源头改善,因监督机制的存在,对于项目的审查也就趋于严格,对会造成水土流失的项目就会不予审批通过,或经督促严格改进项目措施,做到对水土流失问题源头的改善;②针对水土流失过程进行改善,因监督机制的存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对突发问题能进行及时解决,保证水土流失问题不继续恶化。
这是监督执法工作最直接的作用。
2、提高水土保护行业的地位。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存在切实提高了水土保护行业的社会地位,由于以前对水土保护的法律不完善,人们对水土保护意识差,同时监督执法部门不要求缴纳水土保护费用,造成了水土保护部门的资金缺乏,地位不明显,同时也就无办法更好的履行保护水土资源的职责。
但随着保护水土资源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监督部门有效的执行自己的职能,水土保护意识在社会上得到了大幅提升,由于水土流失问题的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因监督部门的严格执法,缓解了情况,人们认识到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就间接的提高了水土保护行业的地位。
由于监督部门的缴纳水土保护费用,又让水土保护行业拥有了雄厚的资金,更加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1、水保意识还不到位。
浅谈对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27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
可见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是各类生态退化的集中反应。
因此,本文以恩阳区平桥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和强化长效监管等四个方面,积极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恶劣现象,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长效监管1 引言据2019年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27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
与2011年水土流失面积294.92万平方公里相比减少了21.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7.2%。
而在本项目实施区,新桥河小流域幅员面积36.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22.8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2.05%,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已严重影响到八角村、川新村、花包村、平桥村、青木村等14个自然村2.2万人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逐步提高。
因此,自该项目前期规划、可研等开始,就聚焦思考如何突破水土保持仅仅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灾害等传统思维,如何更好服务于当地生态环境、安全饮水、控制面源污染、发展集体经济等,从而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对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2.1 水土保持工作要以改善生态为根本党的十九大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忠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持续筑牢渠江流域上游生态屏障。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摘要:现阶段,我国开始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尤其是水土保持工作,引起重视。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一部分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措施的要求与区域,提高了社会水土保持法律的意识,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的问题。
在当前新形式的背景下,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也要求人为控制水土流失,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强化检查指导,有效纠正各项违法行为,突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
为此,作者就新时期水土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与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思考;建议引言水利部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实施水行政主管部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履职督查工作,通过逐级督查及责任追究,强化从中央到地方落实监督管理责任。
基于2020年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履职督查工作中抽查的市级和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基层机构”)督查资料,对基层机构监督管理履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期望与同仁交流,为推进和提升基层监督管理工作效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1水土保持与生态环保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水土保持是对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保护,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两种资源,它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污染往往是很难逆转的,并且对于区域生产和生活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阻碍区域性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现状目前,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展开的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监督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监管意识。
目前,很多省份在针对水土保持项目展开监督管理工作期间,相关主管部门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并没有认识到监督管理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很多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内容存在质疑,认为各项监管工作并不能在保护水土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张延君 陕西省延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摘要: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相关部门要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水土保持服务体系,更好地保证水土资源保护效果。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9-0342-02我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水土保持意识方面以及人员素质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效果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法律法规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类资源也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导致我国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水土资源,如果过度地开发水土资源,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
我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水土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城市的开发项目也会导致水土资源流失的现象,而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缺乏对城市开发项目活动的规定,缺乏对开发建设申报采取水土保持方案的强制性措施,导致水土保持监督工作不够到位,无法有效地保护当前的水土资源。
随着城市项目的开发,我国城市的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比如导致内涝现象的发生。
我国的水土保护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而且对于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太低,从而无法达到惩罚的目的。
最后,我国关于水土保持的法律《水土保持法》对于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违法行为制度是针对于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所以就很容易造成行为干预执法的现象,导致监督执法力度不大,无法起到水土保护的作用。
而且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法》也缺乏对违法行为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也就无法有效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无法保护好水土资源。
浅谈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为主,把水土保持预防和监督工作作为治理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的伟大事业来抓。
标签: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减少、丧失水土资源,恶化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日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1995年2月,晋宁县被云南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定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同时列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县。
1996年6月,以晋机编〔1996〕3号批复成立晋宁县水土保持管理站和晋宁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隶属晋宁县水务局领导的事业单位,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级别为副科级。
1996年7月,晋宁县又被云南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定为水土保持重中之重防治县。
晋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相对于全省同行业来说,起步晚,但发展快。
其中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目前已居于全省同行业前列,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与全省做得比较好的区、县相比还稍微落后。
晋宁县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于1996年开始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宣传、工矿企业情况调查,从1997年至今,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普查、执法工作。
近几年来,晋宁县针对矿山开采类项目,开采时限长(多为5年至10年),损坏水保设施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过程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晋宁县开展了重点专项检查,实行《水土保持方案许可证年检制度》,每年按有效期进行年检,年检时水土保持执法人员实地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企业限期落实整改后方可办理年检手续,以年检方式约束、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根据当年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关于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5-06T15:37:34.5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作者:陶立成[导读] 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要做到预防为主,将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出来并落实到法律层面。
枞阳县水利局安徽铜陵市枞阳县 246700 摘要:水土资源的保护是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的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落实都法律层面,为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了依据。
本论文针对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展开研究。
关键词: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Abstract: The protection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aintain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has been implemented at the legal level,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expansion of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law enforcement.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引言: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要做到预防为主,将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出来并落实到法律层面。
对于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人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以法律约束的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一、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还需要完善中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地区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但是在法律责任中缺乏强制性,就会使得监督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意义地落实。
这就需要对于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做到依法管理,维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安全。
(二)水土保持的法制观念还需要增强各个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不同,一些人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于土保持的法制观念比较弱。
甚至一些人会认为,目前虽然出现了水土流失,但是并不是很严重,况且这应该是有关部门的管理范畴,对于此就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利用资源的同时,没有实施必要的保护,就会导致水土保持的法制形式化,没有切实地落实到法律层面。
(三)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的职业素质还需要提高中国的多数地区已经启动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但是,由于督执法队伍的职业素质,使得各项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尚存在缺憾。
由于自身对于监督执法没有高度重视,就必然会工作中持有消极态度。
提高执法队伍的职业素质,才能够够提高执法水平。
二、解决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问题的有效策略(一)对水土保持监督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按照水土保持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水土保持监督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使得执法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所有的地区都要将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网建立起来,将生态建设纳入到终端管理工作中。
对于当地的开发建设项目要落实到位,对于存在问题的项目要编制报告书,做好审批和验收工作。
下表为2012年至2017年某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情况。
(见表1)
(二)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要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要加强,让全社会都参与其中,做到执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将媒体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从领导到各个部门,从项目开发单位到社会群众,都要宣传到位。
关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都要在全社会普及,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水土保持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参与监督,可以更好地实现水土保持法制化,对水资源保障,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强化水土保持的关键,执法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水土保持的监督工作不止是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都需要参与的工作,属于社会个在。
这就要求执法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职业素质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将业务水平高、懂法律的执法队伍建立起来,可以避免存在执法不当的问题,随着社会责任的增强,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会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由此开创了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新局而。
(四)执法队伍的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展开,就需要执法队伍的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做好现场监督工作。
年检工作要按期执行,当项目竣工后,就要由监督部门组好验收工作,并对验收合格者颁发合格证。
这样可以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有效控制,降低水土流失量,让所有的开发项目绿色化运行,符合自然生态开发标准,由此维护了生态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诉诸到法律层面,使得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力度。
传统的重视环境治理、轻视预防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做到了预防为主。
通过强化法律监督,对于水土流失实现了有效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刘震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全而实施新水土保持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5(06):1—7.
[2]张小林对水土保持规划中划分水土流失易发区的初步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3(01):9—11.[3]姜德文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6(02):1—5.
[4]翟然,张荟瑶,张蜻雯,等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4(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