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旅游大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3.87 MB
- 文档页数:25
黄河中下游旅游资源特征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中下游旅游资源特征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河南省西部,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传承使这里成为黄河风光、黄河文化最集中、最具特色的展现地。
三门峡的旅游资源特点可以说是“以黄河为主线贯穿起来的充满野趣和史诗般辉煌的黄河生态与古文化游”。
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首先在三门峡渑池县的仰韶村发现。
大禹治水、斧劈三门,古代传说中大禹留下的镇河石柱——中流砥柱至今仍巍然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的黄河峡谷之中,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铸鼎祭天,奠定政权。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雄关要塞之一,老子西入函谷关时,在这里写下哲学名著《道德经》,太初圣宫由此成为道家之源;函谷关也因名人、名关、名著而饮誉海内外。
位于市区北部的虢国遗址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大型帮国墓葬群。
三门峡的名山秀丽比比皆是。
清水黄河、船行柳梢、天鹅戏水是黄河旅游的三大自然奇观;大黄河漂流神奇浪漫,尽现中流击水、征服自然的无穷魅力;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丹枫流霞、蝴蝶飞舞;亚武山风景名胜区秀峰林立、清溪潺潺;玉皇尖省级森林公园松柏长青,珍禽异兽众多;熊耳山状似熊耳、景象万千;韶山层岭叠翠、风光无限;黄河小浪底南村旅游区水面宽阔,黛眉云雨、古柏参天;鼎湖湾烟波浩荡、芦花飞扬,野鸭、天鹅啾啾而鸣。
【旅游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20年11月(第11期,总第283期)Nov.,2020(No.11,General No.283)收稿日期:2020-08-10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黄河流域山西段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2019041037-1);2018年度忻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20180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岳瑞波(1977-),山西偏关人,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韩子贵(1960-),山西定襄人,忻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经济学。
黄河中下游沿岸景点汛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岳瑞波,韩子贵(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摘要:黄河中下游沿岸景点在汛期常常通过关闭来保证安全,这是景区景点和管理者及从业人员、游客不愿看到的,也不希望发生的,但近年来每年到汛期必然关闭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恰好是旅游旺季,也是游客最多的季节,如此这般,会极大地影响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如壶口瀑布近年来汛期总要关闭一段时间来规避风险,给景区和相关产业及人员造成较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文章通过对这类景点景区此类现象进行汇总,从黄河中下游沿岸生态旅游景点介绍、黄河中下游沿岸生态旅游景点相关理论、黄河中下游沿岸生态旅游景点汛期高质量发展困境、黄河中下游沿岸景点汛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来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相关人员及决策者参考,希望景区在汛期所受影响较少,并尽可能减少景区在汛期的损失,同时也为黄河中下游景区的生态旅游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以飨读者。
关键词:黄河沿岸;汛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0)11-0038-06习近平同志2019年先后两次视察黄河沿岸生态环境,并对黄河生态发展做出指示,提出“黄河宁、天下平”的经典论述,并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可见对黄河周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水患进行治理,也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治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