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介绍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我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八年级地理课程中,黄河是必学知识点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八年级地理中关于黄河的重要知识点。
一、黄河的流域范围黄河流域大致包括黄河上游的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中游的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以及黄河下游的山东省。
黄河总长度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76.5万平方公里。
二、黄河的特点黄河是我国流域最大的黄土高原的支流,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黄河的水量较少,而且常年处于干旱状态。
同时,黄河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泥沙,因此人们俗称黄河为“中国母亲河”。
三、黄河的主要支流除了黄河自身,黄河流域还有丰富的支流。
其中最重要的支流有:1.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临汾市的永和县,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2. 澜沧江——发源于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县,全长4357公里,是黄河支流中最长的一条。
3. 塔里木河——发源于新疆的柯坪县,全长2671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河流之一。
四、黄河的历史意义黄河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黄河的水利资源来发展农业、渔业等产业。
同时,黄河地区也是许多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中国的黄河文明、夏文明、商文明等。
五、黄河的环境保护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污染的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的措施。
六、黄河的利用价值黄河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油气、煤等矿产资源以及黄河流域的农牧业资源等。
同时,由于黄河流域人口众多,黄河也有着很高的旅游价值。
总之,在八年级地理中黄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黄河的特点、历史意义、环境保护和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黄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地理特点,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意识。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黄河流经省份的资料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等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
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
青海省(青)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
青海湖四川省(川、蜀)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享有“天府之国”美誉。
甘肃省(甘)是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与蒙古接壤,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陕西省(陕、秦),又称三秦,省会古都西安,山西省山西(Shanxi)以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
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河南省(豫)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简称“豫”,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省会郑州,山东省(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古为齐鲁之地。
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黄河中下游有哪些省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研究报告黄河研究报告:黄河一、介绍黄河,又称“中国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其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花土沟,最终注入渤海。
二、地理特征1. 上游地区黄河上游主要经过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市,流经高原和山区,河流陡峭,河水富含矿物质,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景观。
2. 中游地区黄河中游主要通过宁夏、内蒙古、山西等省份,这一段黄河水量最大,流速较快,河床较宽,来水主要来自山区降水。
3. 下游地区黄河下游主要流经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流域平坦,河水较缓慢,河水富含沙粒,形成了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历史意义黄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流域出土了众多的文化遗址和古代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黄河还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础,黄土高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黄河流域的农田灌溉与黄河的泥沙淤积使得该地区肥沃,有“黄河士”之称。
四、环境问题黄河流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
黄河的水量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紧迫问题。
同时,大量的草原和土地退化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施水资源管理、推行粮食增产、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五、结论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黄河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黄河流域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
只有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河资源,我们才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中国行政区划详细分类(简称、省会、4种分类)1.A.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23省、4直辖市、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与简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海甘陕,港澳内台渝北天。
.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区域(七)经济(三)地域(7)行政(7)北京市(首都、直辖) 京北京市黄河中下游东部华北天津市(直辖)津天津市黄河中下游东北华北河北省冀石家庄市黄河中下游东北华北山西省晋太原市黄河中下游中部华北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西部华北辽宁省辽沈阳市东北东部东北吉林省吉长春市东北中部东北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市东北中部东北上海市(直辖)沪上海市长江中下游东部华东江苏省苏南京市长江中下游东部华东浙江省浙杭州市长江中下游东部华东安徽省皖合肥市长江中下游中部华东福建省闽福州市东南沿海东部华东江西省赣南昌市长江中下游中部华东山东省鲁济南市黄河中下游东部华东河南省豫郑州市黄河中下游中部华中中南湖北省鄂武汉市长江中下游中部华中中南湖南省湘长沙市长江中下游中部华中中南广东省粤广州市东南沿海东部华南中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市东南沿海西部华南中南重庆市(直辖)渝重庆市西南西部西南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区域(七)经济(三)地域(7)行政(7)四川省川蜀成都市西南西部西南贵州省黔贵贵阳市西南西部西南云南省滇云昆明市西南西部西南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市西南西部西南陕西省秦陕西安市西北西部西北甘肃省甘陇兰州市西北西部西北青海省青西宁市西北西部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市西北西部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市西北西部西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东南沿海东部华南港澳台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东南沿海东部华南港澳台地区台湾省台台北市东南沿海东部华东港澳台地区注:“行政中心”指省会或自治区首府,为人民政府驻地。
B.延边省区(17个,西向东按逆时针)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 C沿海省区(14个,由北向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中国行政区划详细分类(简称、省会、4种分类).A.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23省、4直辖市、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与简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黄河主要流经城市介绍黄河,又称为中华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其穿越的地区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它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七个省份,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甚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因此黄河流经的城市也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黄河流经的一些主要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甘肃省1. 兰州市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市黄河沿岸地带是中国重要的黄河文化遗址之一,有“黄河两岸文化宝库”之称。
兰州市拥有多处黄河文化遗址,如东周史迹、赵城遗址、五泉文化等。
此外,兰州还有“黄河风情园”,是以黄河文化为主题打造的文化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2. 白银市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河沿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银、锌、铅等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白银市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城市,也因为黄河流经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美食。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1. 银川市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会,位于黄河上游,素有“黄河明珠”之称。
银川市是中国的小麦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煤炭、电力和机械制造基地,是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银川市还有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如西夏文化遗址、银川市西夏文化博物馆等。
2. 石嘴山市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焦点城市,其黄河沿岸区域是黄河文化发源地之一。
石嘴山市的黄河文化遗址如鸣翠湖古城、朔方博物馆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文化景点。
三、内蒙古自治区1.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黄河流经呼和浩特市,使这个草原城市拥有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呼和浩特市的黄河文化景点主要有客家大院、庙庄文化园、哈素海遗址、白塔等。
2. 包头市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产铁基地和盐湖资源基地。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什么
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2、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扩展资料
黄河的上游区域
黄河从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的上游。
黄河上游河道长3471.6公里,平时河面宽30~40米,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
黄河的中游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的下游区域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一直到入海口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
由于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地势平稳,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以及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岭。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地理知识口诀
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地理概况
黄河中下游,文明发祥地;陕晋豫和鲁,京津二市冀。
地形之特征,太行分东西:平原丘陵东,西高原山地,高原黄土厚,广布世第一;秦岭大断崖,西岳华山立。
华北平原阔,黄海淮冲积;半岛丘陵广,东岳泰山屹。
(2)气候与农业
位居暖温带,农业生产利。
夏季长高温,棉花豫鲁冀;渭原和汾谷,①二地棉区亦。
粮食冬小麦,高梁谷玉米;陕南亚热带,水稻种植宜。
春季和初夏,干旱是问题;农业需灌溉,节用要合理。
(3)矿产和工业
本区煤矿赞,山西首先谈:大同与阳泉,太原并西山;
平朔露天矿,神府正兴建。
开滦位河北,河南平顶山;枣庄兖州鲁,京西亦堪赞。
油田亦重要,南阳在河南;胜利山东省,中原豫鲁兼;华北分两片,任丘大港焉。
靠近产棉区,棉纺工业繁:京津和青岛,石郑洛西咸。
(4)城市和交通
铁路通全国,北京中心站;京包哈沪广,四大主干线;石太德胶济,陇海同蒲连;山西煤外走,大秦运输繁。
首都北京位,永定冲积扇;文化享盛名,工业高精尖。
天津直辖市,港津塘新三;海盐化工重,引滦入津赞。
西安开封洛,古都添新颜。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引言 (3)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地理概况 (4)1.1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4)1.2旅游区的主要地形 (5)2旅游区地理特征 (6)2.1旅游区的地理构造特性 (6)2.2主要旅游区地理特点 (7)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存在问题及对策 (8)3.1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3.1.1旅游产品资源低级粗放,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8)3.1.2自然资源开发不够 (8)3.1.3 环境问题严重 (8)3.1.4旅游景区交通不畅, (9)3.2解决对策 (9)3.2.1建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观 (9)3.2.2注重旅游环境保护及利用 (9)3.2.3加强管理,提高服务 (9)3.2.4注意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 (9)4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发展前景 (10)5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特征摘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从巴颜喀拉山直至流入渤海,沿途各个地域形成不同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特殊的地理特征,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近二十年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陕西.山西.河南.北京.山东等省市更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这些城市,以其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风情各异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地理特征地形地势地貌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Bohai Sea from the Bayan Har S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long the various geographical features. Especially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bee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Nearly two decade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king Shaanxi. Shanxi. Henan. Beijing. Shandong provinces also become tourist destinations, these cities, with it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landforms terrain引言: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温暖带和中原枢纽位置.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本地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以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有海河平原.黄土高原.鲁西北平原著称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①陇中高原。
北方地区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以及黄土高原以东,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山东,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2.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两个大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
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
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
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源。
后来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容易遭受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梁、峁)。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中国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
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
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
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
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
渤海海滩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
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
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
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
京九线的贯通,加强了首都与深圳、香港的联系,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对沿途地区特别一些欠发展的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国沿海地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构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岛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岛正在建设为现代化的煤炭出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