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修订版
- 格式:pptx
- 大小:83.39 MB
- 文档页数:181
课后习题1.黄河中下游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何特征?答:(1)古文明发祥地,历史文物古迹繁多。
(2)文化艺术特色鲜明,民风民俗古朴淳厚。
2.分析黄河中下游文化旅游业的现状特征及成因。
答:(1)接待国际游客较少。
原因:一是本区旅游资源多属文物古迹,且保存不够完好,不符合海外旅游者的要求;二是本区引进外资较少,对海外商务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缺乏吸引力;三是至1999年底四省仅有山东省的青岛、烟台、济南,陕西省的西安4个国际航空港。
除山东省以外,其余各省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与入境口岸距离较远。
(2)国内交通方便,国际旅游交通困难。
这四省交通以铁路为主,横向有胶济、陇海线,纵向自东向西有京沪、京广、京九、同蒲、太焦、焦枝、宝成线等。
但由于本区国际航空港较少,国际旅游者到达本区较困难。
(3)经济基础较好,旅游发展潜力较大。
本区煤、油、气资源丰富。
青岛、西安等年年超饱和接待国内旅游者,近几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到本区来旅游的国内旅游者逐年增加。
3.黄河中下游文化旅游区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答: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
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
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等几十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
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引言 (3)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地理概况 (4)1.1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4)1.2旅游区的主要地形 (5)2旅游区地理特征 (6)2.1旅游区的地理构造特性 (6)2.2主要旅游区地理特点 (7)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存在问题及对策 (8)3.1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3.1.1旅游产品资源低级粗放,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8)3.1.2自然资源开发不够 (8)3.1.3 环境问题严重 (8)3.1.4旅游景区交通不畅, (9)3.2解决对策 (9)3.2.1建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观 (9)3.2.2注重旅游环境保护及利用 (9)3.2.3加强管理,提高服务 (9)3.2.4注意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 (9)4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发展前景 (10)5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特征摘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从巴颜喀拉山直至流入渤海,沿途各个地域形成不同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特殊的地理特征,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近二十年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陕西.山西.河南.北京.山东等省市更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这些城市,以其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风情各异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地理特征地形地势地貌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Bohai Sea from the Bayan Har S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long the various geographical features. Especially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bee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Nearly two decade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king Shaanxi. Shanxi. Henan. Beijing. Shandong provinces also become tourist destinations, these cities, with it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landforms terrain引言: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温暖带和中原枢纽位置.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本地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以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有海河平原.黄土高原.鲁西北平原著称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①陇中高原。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4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一节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晋、陕、豫、鲁四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
一、地貌(1)黄土广泛分布从全球范围看,我国黄土的广度、厚度和发育的完整性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可比拟的,而我国的黄土又集中分布在中原旅游区内,奇特的塬、梁、峁等黄土地貌景观极富原始美感,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旅游资源。
在黄河的上游,河水是十分清澈的,但是在进入黄土高原以后,由于黄土质地疏松,降雨的冲刷使得大量的泥水汇入河道,才使得这条河流成为了“黄色的河流”,而在孟津以东,由于构造陷落,地势急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一方面,使河床逐渐抬高,产生了世界罕见的“悬河”奇观,另一方面,历史上多次的洪水泛滥,泥沙的淤积,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冲积平原。
除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外,本区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诸如吕梁山、太行山、秦岭、山东丘陵,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成为引人入胜的风景区。
特别是五岳中的泰山、华山、嵩山、恒山以及太白山等更是闻名海内外。
山东省东部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形成山东半岛(也称胶东半岛),海滨岩岸、沙岸、泥岸、河口等各种海岸地貌齐全,多已开辟为海滨浴场。
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已成为闻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
二、气候山东半岛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比同纬度低,特别是沿海地区没有35度的高温,青岛称为避暑胜地;冬天高于同纬度华北地区,春温低于秋温,故是北方春天风沙、春旱轻的地区;河南和鲁西一带是冬季冷而干,夏季热而多雨,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
第二节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1)经济基础好,交通方便中原旅游区是我国农牧业发展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4000多年前,本区的汾河谷地和黄河冲积扇一带,就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历史传说的尧、舜、禹都建都于本区。
这里是我国小麦和杂粮的集中产区,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在此基础上青岛、济南、郑州、西安等城市发展了以棉、麻、毛纺织为主的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