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字符串运算符和函数
- 格式:pdf
- 大小:238.69 KB
- 文档页数:2
C#字符串函数大全C#字符串函数大全将包括Len Len(string|varname) 、Trim Trim(string) 、Ltrim Ltrim(string)等多项内容,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LenLen(string|varname)返回字符串内字符的数目,或是存储一变量所需的字节数。
TrimTrim(string)将字符串前后的空格去掉LtrimLtrim(string)将字符串前面的空格去掉RtrimRtrim(string)将字符串后面的空格去掉MidMid(string,start,length)从string字符串的start字符开始取得length长度的字符串,如果省略第三个参数表示从start字符开始到字符串结尾的字符串LeftLeft(string,length)从string字符串的左边取得length长度的字符串RightRight(string,length)从string字符串的右边取得length长度的字符串LCaseLCase(string)将string字符串里的所有大写字母转化为小写字母UCaseUCase(string)将string字符串里的所有大写字母转化为大写字母StrCompStrComp(string1,string2[,compare])返回string1字符串与string2字符串的比较结果,如果两个字符串相同,则返回0,如果小于则返回-1,如果大于则返回1 InStrInStr(string1,string2[,compare])返回string1字符串在string2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SplitSplit(string1,delimiter[,count[,start]])将字符串根据delimiter拆分成一维数组,其中delimiter用于标识子字符串界限。
如果省略,使用空格("")作为分隔符。
string[] rq1=new string[3]; //此方法比较简洁(分割字符串)rq1 = rq.Split('-'); //单个字符作为分隔符// rq1 = rq.Split(new char[] {'-','-'}); 多个字符作为分隔符count返回的子字符串数目,-1指示返回所有子字符串。
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三章复习重点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三章复习重点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三章复习重点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第三章数据与数据运算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1) 常量、变量、表达式。
(2) 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计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测试函数。
1.常量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不变化的数据,又称为常数。
在VFP 中常量可分为六种类型:2. 变量变量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改变其取值或数据类型的数据项。
在Visual FoxPro系统中变量分为字段变量、内存变量(简单变量、数组变量)2类。
此外,作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Visual FoxPro在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引入了对象的概念,对象实质上也是一类变量。
确定一个变量,需要确定其三个要素:变量名、数据类型和变量值。
(1).命名约定使用字母,下划线和数字命名。
内存变量一般建议不采用汉字命名;命名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除自由表中字段名、索引的TAG 标识名最多只能10 个字符外,其他的命名可使用1~128 个字符;避免使用Visual FoxPro 的保留字;文件名的命名应遵循操作系统的约定。
(2).字段变量字段变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与记录一纵一横构成了数据表的基本结构。
一个数据库是由若干相关的数据表组成,一个数据表是由若干个具有相同属性的记录组成,而每一个记录又是由若干个字段组成。
字段变量就是指数据表中已定义的任意一个字段。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数据表中,同一个字段名下有若干个数据项,而数据项的值取决于该数据项所在记录行的变化,所以称它为字段变量。
字段变量的数据类型与该字段定义的类型一致。
字段变量的类型有数值型、浮点型、整型、双精度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时间日期型、备注型和通用型等。
使用字段变量首先要建立数据表,建立数据表时首先定义的就是字段变量属性(名字、类型和长度)。
VBA中字符串处理的常用函数与方法解析在VBA编程中,字符串处理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字符串,VBA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函数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VBA中一些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和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字符串的基本操作1. 字符串的连接:使用"&"运算符可以将多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
例如,"Hello" & "World"将得到"HelloWorld"。
2. 字符串的截取:可以使用Mid、Left和Right等函数从一个字符串中截取指定的字符。
例如,Mid("HelloWorld", 6, 5)将返回"World"。
3. 字符串的替换:使用Replace函数可以将指定的字符串替换为新的字符串。
例如,Replace("Hello World", " ", "-")将返回"Hello-World"。
二、字符串的查找与定位1. 字符串的长度:使用Len函数可以获取一个字符串的长度。
例如,Len("Hello World")将返回11。
2. 字符串的定位:使用InStr函数可以定位一个字符串在另一个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例如,InStr("Hello World", "o")将返回5。
三、字符串的分割与拆分1. 字符串的分割:使用Split函数可以将一个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拆分成一个数组。
例如,Split("apple,banana,orange", ",")将返回一个包含3个元素的数组,分别是"apple"、"banana"和"orange"。
C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部分“C语⾔基础知识”知识点1、C程序的基本结构C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
每个程序由⼀个或多个函数组成,其中必须有且仅有⼀个主函数main( )。
main函数是⼀个可执⾏C语⾔程序的⼊⼝和正常出⼝,⽽不论其在整个程序中书写的位置如何。
在C语⾔中,⼤⼩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例如习惯使⽤⼩写字母定义变量,⽤⼤写字母定义常量)。
C程序的注释有两种⽅法,⼀种是⾏注释,使⽤“//”;另外⼀种是块注释,使⽤“/* */”,注意“/*”与“*/”不能嵌套使⽤。
C语⾔书写较为灵活,但是提倡采⽤缩进格式进⾏程序书写,以体现语句之间的层次感。
C程序每条语句以“分号”作为结束标志。
以下⼏种情况不得使⽤分号:(1)所定义的函数名称后不得使⽤分号;(2) if…else…语句是⼀个整体,中间不能使⽤分号将其分隔开;(3)预编译命令后不能使⽤分号。
2、C程序开发步骤C语⾔在计算机上的开发过程主要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第⼀步:编辑。
⽣成后缀名为“.c”的源⽂件第⼆步:编译。
⽣成后缀名为“.obj”的⽬标⽂件第三步:连接。
⽣成后缀名为“.exe”的可执⾏⽂件第四步:运⾏。
3、VC++6.0开发⼯具的使⽤按下功能键Ctrl+F7编译程序;按下功能键F7连接程序;按下功能键Ctrl+F5运⾏程序;若程序在编译和连接过程中有语法错误,则按下功能键F4定位错误所在⾏并根据错误提⽰信息改正错误(原则是先解决error,再解决warning)。
4、C语⾔中标识符的命名规则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规定第⼀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标识符定义的变量名、函数名、常量名等最好做到“见名知义”;⼤⼩写代表不同含义;不能使⽤关键字;最好不要与C语⾔的库函数同名。
5、C语⾔的数据类型C语⾔的数据类型由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构成。
其中基本数据类型包括字符型(char)、整型(int,short,long)、实型(float,double);复杂数据类型包括指针类型、数组、结构体、联合体。
VBA中字符串的操作技巧和函数介绍VBA是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的缩写,是一种基于微软的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用于在各种应用程序中自动化任务。
在VBA中,字符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和处理文本数据。
本文将介绍VBA中字符串的操作技巧及常用的函数,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和操作字符串数据。
一、字符串的基本操作1. 字符串的拼接字符串的拼接可以使用运算符&,示例如下:Dim str1 As StringDim str2 As StringDim combinedStr As Stringstr1 = "Hello"str2 = "World"combinedStr = str1 & str2在上述示例中,变量combinedStr将被赋值为"HelloWorld"。
2. 字符串的分割通过使用Split函数,可以将一个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分割成一个数组。
示例如下:Dim str As StringDim arr() As Stringstr = "apple,banana,grape"arr = Split(str, ",")在上述示例中,数组arr将包含三个元素:"apple"、"banana"和"grape"。
3. 字符串的截取截取字符串可以使用左截取函数Left及右截取函数Right。
示例如下:Dim str As StringDim substr As Stringstr = "Hello World"substr = Left(str, 5) ' 截取前五个字符substr = Right(str, 5) ' 截取后五个字符在上述示例中,变量substr将被分别赋值为"Hello"和"World"。
powerbi dax运算符Power BI DAX运算符Power BI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商业智能工具,而DAX(Data Analysis Expressions)是Power BI中用于计算、分析和操作数据的语言。
在Power BI中,DAX运算符是用于执行各种计算任务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DAX运算符及其用法。
1. 算术运算符DAX提供了一系列算术运算符,包括加法运算符(+)、减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除法运算符(/)等。
这些运算符可用于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
2. 逻辑运算符DAX中的逻辑运算符用于比较和操作逻辑值(True或False)。
常用的逻辑运算符包括等于运算符(=)、不等于运算符(<>)、大于运算符(>)、小于运算符(<)等。
逻辑运算符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
3. 字符串运算符DAX提供了多个字符串运算符,用于处理文本数据。
常用的字符串运算符包括连接运算符(&)、字符串比较运算符(=、<>、>、<等)以及字符串函数(如LEFT、RIGHT、MID等)。
这些运算符和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在数据中查找、提取和处理文本信息。
4. 聚合运算符DAX中的聚合运算符用于对数据进行聚合计算,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常用的聚合运算符包括求和运算符(SUM)、平均值运算符(AVERAGE)、最大值运算符(MAX)、最小值运算符(MIN)等。
这些运算符可以在数据模型中创建度量值,用于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5. 关系运算符DAX中的关系运算符用于处理多个表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关系运算符包括交集运算符(INTERSECT)、并集运算符(UNION)、差集运算符(EXCEPT)等。
这些运算符可以帮助我们在数据模型中建立表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进行跨表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6. 时间运算符DAX中的时间运算符用于处理日期和时间数据。
excel公式的构成及常用运算符Excel公式的构成及常用运算符Excel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办公和数据处理的电子表格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公式来实现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分析。
在Excel 中,公式是由不同的运算符组成的,这些运算符可以用于进行各种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和文本处理等操作。
下面将介绍Excel公式的构成和常用运算符。
一、公式的构成在Excel中,公式由一个或多个操作数和一个运算符组成。
操作数可以是具体的数值、单元格引用、函数或常数等。
运算符用于指示操作数之间的运算方式。
公式通常以等号“=”开头,表示下面的内容是一个公式。
以下是公式的一般构成:=操作数1 运算符操作数2其中,操作数可以是单元格引用、数值、常数或函数。
运算符则指示了对操作数进行的具体运算。
二、常用运算符1. 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用于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常用的算术运算符包括:- 加法运算符(+)用于将两个数值相加。
- 减法运算符(-)用于将第二个操作数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
- 乘法运算符(*)用于将两个数值相乘。
- 除法运算符(/)用于将第一个操作数除以第二个操作数。
- 求余运算符(%)用于计算除法的余数。
2. 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数值或文本,返回一个布尔值(TRUE或FALSE)。
常用的比较运算符包括:- 等于运算符(=)用于判断两个操作数是否相等。
- 不等于运算符(<>)用于判断两个操作数是否不相等。
- 大于运算符(>)用于判断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大于第二个操作数。
- 小于运算符(<)用于判断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小于第二个操作数。
- 大于等于运算符(>=)用于判断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大于等于第二个操作数。
- 小于等于运算符(<=)用于判断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个操作数。
3. 逻辑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用于对布尔值进行逻辑运算,返回一个布尔值。
常用的逻辑运算符包括:- 与运算符(AND)用于判断多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只有所有条件都成立时,结果才为TRUE。
基础 > 基础 > 关系和参数 > 关系 (Relations) > 关系中使用的运算符和函数 > 字符串运算符和函数
字符串运算符和函数
字符串可以使用下列运算符和函数:
==比较字符串相等。
!=, <>, ~=比较字符串不等。
+合并字符串。
itos(int)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
其中,int 可以是一个数字或表达
式。
对非整数进行四舍五入。
search(string, substring)搜索子串。
结果值是子串在串中的位置 (如未找到,返回
0)。
extract(string, position, length)提取一个子串。
例如:
如果 param = abcdef,则:
•flag = param == abcdef 返回 TRUE
•flag = abcdef != ghi 返回 TRUE
•new = param + ghi new 是 abcdefghi
•new = itos(10 + 7) new 是 17
•new = param + itos(1.5) new 是 abcdef2
•where = search(param, bcd) where 是 2
•where = search(param, bcd) where 是 0
•new = extract(param,2,3) new 是 bcd
注意: 如果用户使用参数值为零 (0) 的 itos 函数,则返回值将为空字符串。
以下示例对 itos 函数进行了说明:
integer_param = 4
string_param = itos(integer_param)
/*string_param 将返回 4 */
integer_param = -7
string_param = itos(int_param)
/*string_param 将返回 7 */
对于零 (0) 值整数,itos 函数将返回一个空 ("") 值,如下所示:
integer_param = 0
string_param = itos(int_param)
/*string_param 将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 */
要返回一个零字符串值 ("0"),可使用下面的 IF 语句:
integer_param = 0
string_param = itos(integer_param)
IF string_param == "" string_param = "0"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