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徽省旅游资源
- 格式:pptx
- 大小:211.03 KB
- 文档页数:27
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03 第三节华东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四、安徽省1.旅游资源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9处、国家地质公园1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9个。
安徽江河湖泉兼有。
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皖北第一大湖泊是龙子湖,被称为“东方日内瓦”的太平湖。
宿州的黄河故道是安徽的湿地旅游资源。
安徽的名泉极多,有江南第一泉圣泉,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
1.旅游资源世界遗产3处: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天堂寨、绩溪龙川景区、颖上八里河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三河古镇景区、芜湖方特旅游区、万佛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亳州、歙县、寿县、安庆、绩溪。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黄山。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2.文化艺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
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
桐城派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是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安徽是名人辈出的省份。
其中近现代有陈独秀、胡适、吴作人、李鸿章、丁汝昌、詹天佑等。
2.文化艺术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
安徽旅游路线及景点介绍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独具魅力。
以下为你推荐部分安徽旅游路线及景点:
- 路线一:颍淮民宿生态游,涉及景点:八里河旅游区、颍上县尤家花园、五里湖湿地旅游区、明清苑、管仲老街、迪沟旅游区、淮罗庄台生态旅游风景区,游玩时间3天。
- 路线二:皖北田园风光体验游,涉及景点:印象江南生态园、治未病养心园、润耕天下假日农场、古井文化园,游玩时间2天。
- 路线三:皖北休闲乡村游,涉及景点:凤阳县大王府农博园、蚌埠蓝莓庄园、亳州药王村、阜阳八里河水世界,游玩时间2天。
- 路线四:皖北冬季文化休闲游,涉及景点:木一博览园、翰墨文化园、孔雀公主产业园、有机良庄,游玩时间2天。
- 路线五:皖北冬季休闲农趣游,涉及景点:凤阳九天生态园、蚌埠蓝莓庄园、禾泉小镇、蚌埠禹王农业生态园,游玩时间2天。
安徽的旅游景点较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景点。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76浅析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吴海峰1王袁霞2摘要:安徽省革命历史文化深厚,这为安徽省红色旅游业态的发展注入动力,催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较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以旅游业态为主路径,促进红色文化的传递与开发,也是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有效性保护的主方式之一。
但从当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实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安徽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性保护。
对此,立足于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困境,提出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路径。
关键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开发;保护安徽省是我国革命实践中的主根据地,其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
安徽省的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性保护与开发,也助力于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
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红色文化,以旅游路径,包含旅游管理、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营销等手段,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传递、保护、开发,从而助推安徽省旅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困境(一)发展缺乏创新在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创新是其中的主要素,也是实现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良好保护的主手段。
从安徽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层面来看,其文化信息、文化遗址、烈士纪念馆较多,这为旅游产业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提供保障。
但在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缺乏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创新,使红色旅游文化的呈现大都为静止模式,通过导游的讲解,促进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呈现与保护模式虽好,但也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红色旅游资源获取的多元化需要,凸显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效能不足的问题。
(二)营销方式单一营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良好的营销,加强旅游产品、项目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以此带动消费者参与到其中。
但从当前的安徽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来看,旅游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营销方式单一的问题。
课程名: 休闲学姓名:学号:院系: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
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
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
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全国5A景区及安徽省内5A景区分布(部分):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一)地文景观1.山岳形胜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
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二号——安徽省旅游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4.01•【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二号•【施行日期】2017.06.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二号《安徽省旅游条例》已经2017年3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旅游条例》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4月1日安徽省旅游条例(2005年10月21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2年2月25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正2017年3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优化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旅游活动、旅游服务经营,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旅游业发展应当突出地方特色,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统筹推进的原则,使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建设旅游特色精品景区,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旅游新业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领军企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统筹解决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章前言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1.3旅游业对GDP的影响第二章我国和安徽省旅游业现状概述2.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2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2.1安徽省区位概况2.2.2安徽省旅游资源概述九华山位于我省的池州市境内,是国家级5a景区,是我省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九华山因有九峰组成,遂有名九子山,唐朝天宝年间将其改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因地处我省南部,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国家保护植被品种较多。
九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称为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
西递宏村,位于我省黔县,黄山自然风景区的境内,两处是以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而闻名于世。
1999年,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黄山也继北京之后成为了第二个拥有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中资源的城市。
西递,始建于北宋年间,在明清兴盛。
西递始祖据说是唐昭宗之子李晔,为了躲避祸乱带领族人改姓为“胡”,而隐居于此。
西递古徽派建筑保存良好,古风昌盛,素又有“桃花源居”的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年间,始为“汪”姓族群聚居地。
宏村依靠黄山余脉而建,因其地势较高,有时会隐匿在雨雾之间,如梦似幻时隐时现,犹如山水画中景。
宏村祖先的智慧创造为后代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其“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成为了当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州古城位于黄山市歙县,始建于秦朝,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顶峰状态。
古徽州处于皖南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亚热带季候,所以造成了古徽州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
也因此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而使古徽州形成了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古徽州在唐朝以后就是县治府治的所在地区,二者同在一个地区所以造就了古徽州建筑的独特性,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景观在古徽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安徽省旅游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9.03.26•【字号】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号]•【施行日期】1999.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十一号)《安徽省旅游管理条例》已经1999年3月26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3月26日安徽省旅游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旅游业,是指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游览、交通、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服务的行业。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旅游、从事旅游业经营和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发展旅游业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发展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重视扶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计划地培养从事旅游工作的合格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的行业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建设、交通、邮电、商务、公安、物价、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体育、卫生、林业、水利、环境保护、宗教事务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旅游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国内外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本省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兴办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商品。
安徽风光物产的资料安徽位于东部内陆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以下为您介绍安徽风光物产:一、风光1. 黄山景区: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以其雄奇壮观的山峰、奇特秀丽的山水和天宫奇景而闻名于世。
黄山四季分明,有奇峰异石、云海日出等壮观景观,还是神仙境地、文化古迹的重要景区之一。
2. 安庆天柱山:又称龙脊山、龙脉山,是安徽九华山次之的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自然风光瑰丽,山峰陡峭,溪涧潺潺,竹林苍翠,景致秀美,是旅游度假、观光避暑之胜地。
3. 宣城皖南风景区:坐落在安徽宣城市的南部山区,景区内山高水秀、森林茂密,古迹荟萃,是研究历史文化和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池州九华山、阜阳颍上古城、滁州琅琊山等,值得一游。
二、物产1. 茶叶: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绿茶产区,其中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和安徽大红袍等著名。
这些茶叶香气独特,滋味浓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2. 板鸭:安徽宿州的板鸭是当地特色名产,以其肉质鲜美、肉质酥软、口感嫩滑、油香浓郁而远近闻名。
板鸭是当地饮食文化中的特色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3. 铜陵铜矿:安徽铜陵是中国铜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铜照资源,年产铜量逐年增长,其中铜陵洛阳铜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铜业企业。
4. 花石红花岗岩:安徽的六安市和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份交界处,分布着大片的花石红余烬墨西哥料,产自此地的花石红花岗岩质地坚硬,色泽艳丽,具有高硬度、高耐磨等特点,是国内最优质的建筑材料之一。
安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同时还有着独特的风光和文化底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潜力的地区。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
无论是历史古迹、名胜古迹还是自然景观,安徽都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安徽旅游攻略中必去的景点。
1. 黄山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山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这座山位于安徽南部,它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黄山有很多著名景点,如天都、玉屏、光明顶等。
游客可以乘坐缆车或步行登山,欣赏到壮丽的山峰和美丽的云海景观。
此外,黄山还有许多传统村庄,如宏村和西递,值得一游。
2. 西递古村西递古村是安徽省的一个古老村落,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古村庄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
在西递古村,您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宅院、吊脚楼和石板街道。
每个建筑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历史背景,非常适合喜爱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游客。
3. 宏村古村宏村古村也是安徽省的一个著名景点,它同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宏村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而闻名,这里的宅院和街道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乡村景观。
游客在宏村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木雕、石雕和瓷器,还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4. 安徽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是安徽省的一个历史古城,也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徽州古城,您可以参观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寺庙,如黄山市圣贤庙、红山寺和太平洋庙。
古城的街道也是一个购物和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地方。
5. 额头山额头山是安徽省的一座名山,也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额头山有许多道教寺庙和道场,如玉皇殿和三清殿。
这里的自然景观也非常壮丽,有奇峰、幽谷、瀑布和溪流。
游客可以在额头山进行徒步旅行,探索山间的美景和寻找内心的宁静。
以上是安徽旅游攻略中的一些必去景点推荐。
安徽以其丰富的自然和历史遗产而闻名,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追求历史文化,安徽都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希望您在安徽的旅行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
安徽省紧靠以上海为中⼼的长江三⾓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中国全百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安徽省在西部⼤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 势。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字为安徽。
安徽因历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皖河⽽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明的重要发祥地。
在繁昌县⼈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类活动遗址。
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万年前旧⽯器时代的“和县猿⼈”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类⽣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地上。
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都。
安徽省周边省份⼈⼝稠密,市场⼴阔。
安徽与江苏、⼭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接壤,以安徽为基地,向周边省份覆盖的⼈⼝约5亿,占全国⼈⼝的30%。
总之,安徽省是中外客商投资与发展选择之⼀。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东西宽约450公⾥,总百积13.96万平⽅公⾥,约占中国国上⾯积的1.45%。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致可分为五个⾃然区域:(1)淮北平原(2)江淮丘陵(3)皖西⼤别⼭区(4)沿江平原(5)皖南⼭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侯。
全省年平均⽓温在14-17℃之间,平均⽇照1800-2500⼩时,平均⽆霜期200-250天,平均降⽔量800-1800毫⽶。
安徽省下辖: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和黄⼭等1待7待市。
2000年末,全省常住⼈⼝为5986.0万⼈。
省内民族主要为汉 族,汉族⼈⼝为5948.4万⼈,占99.37%;各少数民族⼈⼝为37.6万⼈,占 0.63 %。
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此外还有满、蒙、壮、畲等52个少数民族。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名⼭胜⽔遍布境内,⾃然景观与⼈⽂景观交相辉映,现有:世界⽂化遗产:西递、宏村世界⽂化和⾃然遗产:黄⼭风景名胜区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市的黄⼭风景区、池州的九华⼭、安庆的天柱⼭、滁州的琅琊⼭、黄⼭市的齐云⼭等5处有⾃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3个,有亳州、寿县、歙县三座历史⽂化名城,以及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遗址、歙县许国⽯坊、亳州花戏楼等9处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
安微省旅游景点
安徽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一些安徽省的著名旅游景点:
1.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黄山以奇特的山峰、怪石和云海而闻名,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2. 宏村:位于黄山市境内,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古建筑保存完好,有着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3.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敬亭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而著名。
4. 梅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梅山因其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而受到游客的青睐。
5.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城。
徽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吸引了很多游客。
6. 安庆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是中国最大的道教名山之一。
天柱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古老的庙宇和神秘的仙境而闻名。
以上只是安徽省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徽州文化村、九华山、池州西递村等等。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一、特点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
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
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
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
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
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
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