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26讲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85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月光曲》知识点【第26课月光曲】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
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
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
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金坛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3.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表达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1.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感悟能力;2.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通过情境演练、话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内容;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难点1.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理解;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读书对自己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出话题:“读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读书?”第二步:教学1.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词语解释:解释生字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读书的意义和感悟,分享彼此的想法。
4.朗读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固化1.情境表演:学生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
2.个人感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感悟文章。
第四步: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个人观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和引导。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笔记
课文《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全文叙述冰心一生是如何读书的,回忆了读书与她的生活、成长历程的关系。
课文先讲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接着讲最开始是读《三国演义》,然后读《水浒传》和《红楼梦》,以及读书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和人生感悟。
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仅有助于学生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从小培养他们“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及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共鸣,用实际行动去热爱读书,珍惜读书机会,读好书。
教学难点是: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提高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
由于本文作者与本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去甚远,因此对作者所回忆的内容点到为止,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谈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忆读书》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2.能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3.能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并理解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阅读与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忆读书》2.多媒体设备3.板书、笔4.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读书体会四、教学过程A. 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读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对读书话题的兴趣。
B. 学习理解(15分钟)1.共同阅读课文《忆读书》,学生跟读,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句子。
2.询问学生对读书的看法,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情节,确保学生理解。
C. 阅读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2.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短文,让学生找出关键词,总结主旨。
D. 操练与表达(15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组轮流表演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准备的读书体会,与同学们分享。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共同阅读课文、互相交流读书体会,感悟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培养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素养。
六、布置作业1.练习课文朗读,熟练掌握重点句子。
2.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书体会,描述自己的读书心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参与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感谢大家的配合。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26课的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26课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笔记内容:
1. 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骄傲自大或者自卑。
2. 生词:可以记录一些课文中的生词,例如:尺、寸、短、长、谦虚、骄傲、自大、自卑等。
3. 重点句子:例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智慧和见识也有不足和不明之处。
4. 段落大意:可以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例如:第一段讲尺和寸的长短比较,第二段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三段讲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第四段讲不要骄傲自大或者自卑。
5. 文章结构:可以分析文章的结构,例如:文章开头通过尺和寸的比较引出主题,中间通过举例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得出结论,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骄傲自大或者自卑。
6. 写作手法:可以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例如:文章采用了对比、举例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主题。
以上是可能的笔记内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减。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6课笔记一、课文概览本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东北长白山的一次探险经历。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描绘作者在长白山天池的所见所闻,展现了长白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二、重点生词1. 湛蓝:深蓝色,形容水清澈。
2. 璀璨:光彩夺目,形容宝石等闪烁耀眼。
3. 绮丽:美丽缤纷,形容景色美丽。
4. 矗立:高耸而立,形容山峰高大。
5. 旖旎:柔和美好,形容风光迷人。
6. 绵亘:连续不断,形容山脉等连绵不断。
7.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极多。
8. 晨昏蒙影:形容早晚天色暗淡朦胧。
9. 幽静深邃:形容环境清幽深远。
10. 苍松翠柏:形容树木青翠茂盛。
三、优美句子1. 长白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它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听说那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天池和飞流的瀑布。
2. 晨光熹微中,我迎着微风跨进天池风景区的大门。
抬头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被一团云雾笼罩着,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
3. 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往上攀登,只见山路两旁挺立着高大的白桦树,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战士,守卫着长白山。
4. 登上山顶,举目四望,只见长白山犹如一座天然屏障,矗立在天地之间。
天池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峦。
5. 天池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天池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天池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6. 天池的四周被群山环抱,峰峦起伏,层峦叠嶂。
在晨昏蒙影时刻,山色空蒙,若有若无,仿佛是仙境一般。
7. 在长白山的密林深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道洁白如练的瀑布。
瀑布声如雷鸣般轰响着,回荡在整个山谷之中。
8. 长白山的雪景更是美不胜收。
每到冬季,整个山林银装素裹,一片洁白。
站在山顶上俯瞰整个山谷,只见万树梨花,洁白如雪。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6 方帽子店必背知识点《方帽子店》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6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故事。
以下是该课的必背知识点:一、生字词1. 生字及注音漏:lòu(漏雨、漏斗、漏风)喂:wèi(喂养、喂奶、喂食)胖:pàng(肥胖、胖子、胖瘦)驴:lǘ(驴子、毛驴、野驴)贼:zéi(盗贼、贼心、毛贼)狼:láng(狼狈、野狼、狼狗)莫:mò(莫笑、莫非、莫如)厉:lì(厉害、严厉、厉行)抱:bào(抱住、抱着、抱怨)架:jià(打架、书架、衣架)粘:nián(粘贴、粘住)、zhān(粘住)胶:jiāo(胶水、胶泥、胶合)偏:piān(偏就、偏偏、偏见)2. 多音字莫:mò(莫非)、mù(莫夜)粘:nián(粘性)、zhān(粘住)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嚷:rānɡ(嚷嚷)、rǎnɡ(叫嚷)溜:liū(一溜烟)、liù(酸溜溜、溜走)二、词语积累1. 近义词舒服—— 舒适奇怪—— 惊奇密密麻麻—— 密密层层大吃一惊—— 大惊失色各式各样—— 各种各样2. 反义词舒服—— 难受人山人海—— 荒无人烟密密麻麻—— 稀稀疏疏3. 理解词语翻山越岭: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走南闯北: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昏头转向:形容头脑混乱,迷失方向。
甘心:称心满意,本文中的“不甘心”指不满意。
一溜烟:形容速度快,类似一眨眼。
古董:跟不上新时代旧的东西。
三、课文分段与主要内容1. 课文分段第一部分 (1-4自然段):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人们戴着方帽子并不舒服。
第二部分 (5-16自然段):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并创造出了许多式样的帽子。
第三部分 (17-21自然段):新开了一家帽子店,人们慢慢地喜欢戴舒服的各式各样的帽子,而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