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旅游资源学复习题第一篇:旅游资源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学概念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分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任何自然的和人文的旅游地吸引性因素。
3地域分异就是6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着确定的方向(纬向、经向或垂向)发生分化而引起的差异。
4历史遗迹历史遗迹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古人类遗址、建筑、园林、陵寝、墓葬、文学艺术、伟大工程、名人遗迹、宗教文化等5.地文景观是指由地质地貌因素所造成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
6地震遗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此外还有人造的纪念性的地震标志物。
7褶皱褶皱是岩层在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8节理:岩石受力发生破坏后,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9.断层;岩石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0.海蚀崖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叫海蚀崖。
11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的作用,可使岬角两侧海蚀穴蚀穿而互相贯通,形成拱门状形态,称海蚀拱桥。
12文物古迹古迹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或具有研究、纪念意义的地方。
文物则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
两者统称为文物古迹。
13坛庙坛庙为古人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山岳河川、祖宗英烈、昔哲先贤的建筑物14牌坊牌坊是古代用于标识、纪念、装饰的建筑物。
一般用木、石和琉璃瓦等材料制成。
根据牌坊的型式,可分为牌坊和牌楼两种形式。
15华表是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装饰、纪念之用的立柱 16神道是通向祭殿方城笔直的大道,神道两侧的石刻人物和石刻动物等17崖墓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空穴或利用崖壁的自然平台岩洞或岩缝安放棺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试题一、填空:1、从旅游资源属性的角度将其分为()和()。
2、旅游资源的特点()( )( )( ).3、我国位于()东部,()西岸,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占亚洲面积的(),面积仅次于()和(),与整个()的面积相差无几,居世界第()位。
4、我国陆上疆界长达(),有()个邻国,东临(),南接()()(),西部和西南部毗邻()( )()( )(), 北部和西北部临 ( )()()()( )。
5、我国东部临()()()()四大海域,大陆海岸线北起(),南到(),总长约()。
沿岸有大小岛屿6500 多个,()是我国第一大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和()等。
6、()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约13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在地区分布上,东部(),西部()。
7、我国的地貌概况及特征:()()( ) 。
8、()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两国边境线,海拔(),为世界第一高峰。
9、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划分可分为()和(),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上沿着(),止于我国西端国境。
我国四条大河()()()()均属于太平洋流域。
10、()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11、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有()()()()(),湖区多为(),著名的咸水湖有()()和()这里盛产()()等化工原料。
著名的人工湖有()和()等。
12、我国的著名瀑布有()()()以及()。
13、我国是多泉的国家,仅温泉就有2600 多处,居世界();按泉水的温度分类,可分为()()()( );按泉水的矿化程度可分为()和()。
我国著名疗养温泉有()()()( )( )( )。
14、我国近海海域从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和(。
)),其中,(())是我国内海,其余为中国近海。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6、我国生物资源的特征:(17、(18、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0. )是只存于我国的“活化石” 。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1—3章)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名词解释享乐旅行:二、填空题1、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一个从()()()而()的过程。
2、旅游是在()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旅游源于()活动。
4、在农业生产方式发明以前,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们一直过着()生活,依靠()()()等集体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产品而延续生命。
这种生活方式又叫()生活。
5、“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
6、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而旅行时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行为。
7.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
8.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9.旅游在()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0、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逐渐转化成商品,()应运而生,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和(),并促使有自觉目的意识的()的萌芽。
11、()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12、在()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13、()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1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15、旅游的产生源于()、()、()的成熟。
16、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特征的()活动。
17、享乐旅行或旅游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的发展,尤其是()的发展和()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18、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人所想的,和茅屋中人所想是不同”,说明旅游活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中,()条件起决定作用。
19、旅游时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
20、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等的发展。
21、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22、旅游是超出()而具有()性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三、问答题1、辨析“迁徙”和“旅行”。
2、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是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名词解释1、旅游2、旅行3、游览二、填空题1、对异域的()的探索,对异地()的向往,以及获得()的感受、()的欲望,正是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力。
《中国旅游地理》总复习—中国旅游资源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中国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占亚洲面积的。
2、我国东临、、、、四大海域;大陆海岸线北起,南到总长。
3、我国人口在地区分布上东部西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约占,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等。
4、我国地域西高东低分布,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为,有之称,第二阶梯是由和组成。
5、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共有座,我国就占了座,主要分布在。
6、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划分可分为、,外流河域中,以面积最广,属于印度洋流域的主要河流有、、、北冰洋流域的有7、我国的淡水湖面积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著名的淡水湖有、、、、等。
著名的咸水湖有、、等。
8、三大名瀑为、、9、填写下列泉水的温度:冷泉,温泉10、中国大陆按积温不同可分为、、、、五个温度带及气候区,从东向西按干湿程度可分为、、、四类地区11、我国植被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植被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12、完成下列表格:13、五岳是指、、、、14、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地藏菩萨的道场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为1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省、市、区,注入,全长千米,以上为上游,以下为下游。
1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省、市、区,注入,全长千米,以上为上游,以下为下游。
17、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为、、、18、是我国华南第一大河,全长千米,居全国第四位;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是举世闻名的奇观。
19、我国著名的泉城是,温泉城是,五大历史名泉指、、、、20、瀑布的三个构成要素为、、其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121、又名树挂,是雾在的附着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我国出现雨凇日数最多的是,另外,的雨凇也很出奇。
22、佛光又称,是由外内的七色光环围绕着人的身影,以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著名。
23、幻境呈正像的称,一般出现在的;幻境呈倒像的称,一般出现在的。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056 第二章旅游资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据福州市旅游局的最新统计,202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福州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掀起了旅游活动的高潮。
据此回答:1.2023年春节黄金周到福州永泰青云山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A.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有限B.旅游地具有有限的吸引半径C.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不高D.地区接待能力不足2.下列属于我国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有:A.长江三峡、安徽黄山B.台湾日月潭、少林寺C.西安附近秦陵兵马俑D.南京明孝陵、龙门石窟“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据此回答第3~4题。
3.“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是: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4.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①人们旅游欲望的增强②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③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改善④现代化交通条件的出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
2023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
据此回答5~6题。
5.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6.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的关系图,回答7~8题。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1.【单选题】旅游真正作为一个行业则出现在()。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2.【单选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该银行下设立了旅行部,并于()成立了中国旅行社。
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0年3.【单选题】()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合署办公。
A.1971年 B.1972年 C.1973年D.1974年4.【单选题】()经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A.1934年B.1944年C.1954年D.1964年5.【单选题】1949-1956年,福建广东及其他一些地方率先建了华侨服务社,并于1957年成立了()。
A.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B.中国旅行社C.中国国际旅行社D.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6.【单选题】1978年,我国共接待境外游客1809万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美元。
A.232亿 B.242亿 C.252亿 D.262亿7.【单选题】中国国际旅行社,性质为()。
A.国营企业B.私营企业C.民办企业D.合资企业8.【单选题】下列写玉门关的诗联是()。
A.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B.爽借清风明借月,东观流水静观山C.峰高华岳三千丈,仙居秦关百二重D.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9.【单选题】1992年,国家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了旅游业是()的重点。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10.【单选题】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具体是在()。
A.1978-1988 B.1997-2007C.1996-2006D.1998-200811.【单选题】在旅游业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的上产力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同落后的文化产业的矛盾12.【单选题】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旅游价格、()、旅游网站、旅游信息、旅游问询中心等。
第二章旅游资源一、单选题1.红色旅游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旅游形式。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观念创新、产业创新、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快推进老区发展的经济工程。
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是()A.苏州园林B.泰山C.井冈山D.秦始皇陵2.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A.清真寺B.埃及金字塔C.黄山云海D.傣族泼水节3.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A.旅游价值不高B.交通、位置和可进入性差C.基础设施落后D.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赏,以每年100元到2 000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块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市民钟情。
上海的嘉定、奉贤、松江、崇明等区县的不少农业园区和主题公园都推出了农家乐项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在上海市周边出现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新型“农家乐”,这种形式的“农家乐”我们可把它归属于农业旅游类型中的()A.农业观光型B.农业科技示范型C.生态农业型D.农村民俗型5.下列四组旅游景点中,最便于乘火车到达的是()A.九寨沟、张家界、滇池B.白马寺、大雁塔、嘉峪关C.九华山、灵隐寺、普陀山D.井冈山、庐山、长江三峡6.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B.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丰富C.我国有风采各异的风情习俗,如傣族火把节、彝族的泼水节等D.我国的现代工程建筑对中外游客吸引力不大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
观察天津市旅游资源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四幅图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津的旅游资源具有天津的地方特色B.图中四种旅游资源都属于人文旅游资源C.杨柳青年画是天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D.图中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2008年7月,江西三清山(如甲图)、福建土楼(如乙图)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行列。
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类型1.内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效益、效益和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种类举例旅游价值核心自然旅游资源_________景观路南石林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地貌景观_________风光杭州西湖_________景观黄山迎客松_________景观黄山云海人文旅游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故宫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建筑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园林旅游商品景德镇瓷器人文活动傣族泼水节(1)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根本区别:自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_______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2)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是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巧妙结合的典型,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吸引着游客。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特性含义旅游资源共性_______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_______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_______性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景观_______性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三.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1.资源价值:价值、价值、价值、经济价值,还需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和景观的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可进入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3.客源市场: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变化、客源地距离等。
其中,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复习题二一、填空1、基督教的三大教派是指(天主教)、东方正教和基督新教。
2、(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
3、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族)。
4、越南古称(安南),主要民族为越族。
5、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是世界上最南端的首都。
6、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7、(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被列为世界三大赌城之首。
该城的国际杂技马戏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杂技节。
8、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并被誉为“西伯利亚的明珠”。
9、意大利的诗人(但丁)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和德国的歌德并称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
10、中国在美洲的主要客源国是(美国)和加拿大。
11、东亚太地区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PATA)。
12、(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
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
13、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
也是法国最大的博物馆。
14、英国的全称是(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5、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是(悉尼)。
16、(梵蒂冈)实质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拥有驰名世界、“价与天齐”收藏丰富的梵蒂冈博物馆。
17、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UNWTO)。
18、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旅游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强劲的增长点。
19、(济州岛)是韩国纬度最低的地方,位于本土以南、黄海与东海交界处。
20、印度的(泰姬陵)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明珠,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21、日本传统体育运动中,( D )被称作“国技”。
A.柔道B.空手道C.剑道D.相扑22、( C )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泰国23、( B )位于印度西海岸,城市名意为“美丽的海湾”。
A.加尔各答B.孟买C.新德里D.阿姆利则24、贝多芬故居博物馆位于德国( C )市。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试题二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被誉为“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为。
A.泰山B.衡山C.华山D.普陀山2. 恒山有著名的庙宇、自然景区有朝殿(北岳庙)、会仙府、九天宫、琴棋台、出云洞等,但最为奇绝的首推A.北岳庙B.九天宫C.悬空寺D.出云洞3.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为。
A.黄山B.庐山C.雁荡山D.武陵源4.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A.伊犁河B.松花江C.珠江D.海河5.黄河没有流经的省份是。
A.四川B.甘肃C.河北D.内蒙古6下列属于构造湖的有。
A.云南洱海B.黑龙江镜泊湖C.甘肃月牙泉D.湖北洪湖7.“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被称为“泉城”中的名泉有。
A.趵突泉B.虎跑泉C.蝴蝶泉D.喊泉8.下列描述属于气候旅游资源类型的为A.北国风光B.洪椿晓雨C.烟雨蒙蒙D.断桥残雪9.“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若海”,这描写的是A.黄山云海B.庐山瀑布云C.洞庭烟雨D.彭泽晚霞10.空气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而产生折射和全反射下,可能会形成的景观为A.佛光B.海市蜃楼C.极光D.彩虹11.被称为“生命的禁区”、“野生动物的乐园”的保护区为A.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明、清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与帝后们的居住之所是A.乾清宫B.太和殿C.中和殿D.保和殿13.先秦到秦汉时期,帝王陵寝的地宫以形式区别于一般墓葬。
A.方上B.以山为陵C.黄肠题凑D.宝城宝顶14.下列依次为“覆斗方上”、“因山为陵”、“宝城宝顶”的陵体结构的代表的著名陵寝是A.秦始皇陵、汉茂陵、宋八陵B.汉茂陵、明十三陵、清东陵C.唐乾陵、清东陵、清西陵D.汉茂陵、唐乾陵、明十三陵15. 主题公园一般被认为起源于A.美国B.荷兰C.德国D.日本16.下列主题公园不位于深圳的是A.锦绣中华B.中国民俗文化村C.世界之窗D.清明上河园17.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举行A.春节B.夏秋之交C.秋季D.秋冬之交18.《跳盘王》、《长鼓歌》、《铜鼓舞歌》等是的民间歌舞。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练习题答案及解析1.旅游作为一个行业真正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2.XXX总经理XXX在该银行下设立了旅行部,并于哪一年成立了XXX?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0年3.哪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XXX,与XXX合署办公?A.1971年B.1972年C.1973年D.1974年4.哪一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XXX?A.1934年B.1944年C.1954年D.1964年5.1949-1956年,福建广东及其他一些地方率先建了XXX,并于1957年成立了什么?A.XXX6.1978年,我国共接待境外游客1809万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多少美元?A.232亿B.242亿C.252亿D.262亿7.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性质是什么?A.国营企业B.私营企业C.民办企业D.合资企业8.下列哪一组诗联是写玉门关的?A.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B.爽借清风明借月,XXX三千丈,仙居秦关百二重D.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9.1992年,国家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了旅游业是哪一产业的重点?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10.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具体是在哪个时间段?A.B.1997-2007C.1996-2006D.1998-200811.在旅游业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落后的上产力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同落后的文化产业的矛盾12.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例如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旅游价格、促销、旅游网站、旅游信息、旅游问询中心等。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判断题(正确答案用“ A”标注,错误答案用“ B”标注)1.我国旅游业产生于20世纪50 年代。
()2.中国旅行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成立最早的旅行社。
()3.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时的性质是国营企业。
()4.我国旅游业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始于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
()5.明确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在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做出。
()6.我国旅游业加快改革步伐始于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之后。
()7.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是在澳门回归之后。
()8.实行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续7 天的黄金周假期制度是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9.旅游市场的主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10.旅游市场的客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在()年A.1984B.1985C.1986D.19882.1993 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意见》,提出国内旅游要坚持()的方针。
A.“积极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B.“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效益”C.“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D.“搞活市场、做好引导、强化管理、提升质量”3.国家旅游局在1997年召开的出境旅游工作会议上确立当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是()。
A.“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有限发展出境旅游”B.“努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相应发展出境旅游”C.“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相应发展国内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D.“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4.提出到2020 年要将我国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文件是()。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第1节至第3节)练习题
一、填空:
1、从旅游资源属性的角度将其分为()和()。
2、旅游资源的特点()( )( )( ).
3、我国位于()东部,()西岸,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占亚洲面积的(),面积仅次于()和(),与整个()的面积相差无几,居世界第()位。
4、我国陆上疆界长达(),有()个邻国,东临(),南接()()(),西部和西南部毗邻()( )()( )(),北部和西北部临( )()()
()( )。
5、我国东部临()()()()四大海域,大陆海岸线北起(),南到(),总长约()。
沿岸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是我国第一大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和()等。
6、()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约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在地区分布上,东部(),西部()。
7、我国的地貌概况及特征:()(
)( )。
8、()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为世界第一高峰。
9、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划分可分为()和(),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上沿着(
),止于我国西端国境。
我国四条大河()()()()均属于太平洋流域。
10、()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11、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有()()()()(),湖区多为(),著名的咸水湖有()()和()这里盛产()()等化工原料。
著名的人工湖有(
)和()等。
12、我国的著名瀑布有()()(
)以及()。
13、我国是多泉的国家,仅温泉就有2600多处,居世界();按泉水的温度分类,可分为()()()
( );按泉水的矿化程度可分为()和()。
我国著名疗养温泉有()()(
)( )( )( )。
14、我国近海海域从北向南依次划分为()、()、()
和(),其中,()是我国内海,其余为中国近海。
1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6、我国生物资源的特征:()(0.
17、()是只存于我国的“活化石”。
18、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
)()()。
19、我国的碳酸盐类岩石以()、()和()
分布最为集中。
典型地貌代表()20、丹霞与岩溶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布以()为主,()次之。
最为集中地是()和(),杰出代表为()()。
21、我国的火山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在()()()()和()等地。
22、()是我国最典型的火山岩溶景观,有“火山博物馆”之称。
23、冰川地貌形态分为()和()。
我国西部的( )地区分布着广泛的冰川地貌,其中()的冰瀑布,落差达1080m,仅次于()国家的()冰瀑布,为世界第二大冰瀑布。
24、海岸地貌可分为()和()。
海岸堆积地貌又包括()()(). 砂砾质地貌的典型是()。
生物海岸地貌分为()和()。
我国典型的珊瑚海岸风光是()()()。
我国典型的海岸侵蚀地貌是()。
25、我国花岗岩地貌以()()()最为著名,形成
()的自然风景名胜。
26、五岳是()()()()(
),以不同的形态闻名于世,有()()(、
)()()的美誉。
27、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
)(),分别供奉着()()(
)( )。
28、黄山兼有()()()(
)()(),自古就有“
“之誉。
29、()因保留原始形态被誉为“童话世界”;台湾阿里木以()()()()“四绝”而闻名;山东崂山享有“”的美誉;
30、长江发源于(),流经( )个省,注入()海,全长(),上游(),中游()下游(),峡谷主要分布在()游,如名胜古迹()()无论长度,流域面积等居我国()位。
黄河石我国()大河,发源于(),注入(),上游是(),中游是(),下游是(),沿途有盛极一时的历史名城()()()等,主要景观有()()()()()等。
我国的四大自然奇观()()()( )。
华南的第一大河是()。
包括()()(),其中()最长,()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钱塘江观潮第一胜地是()。
最佳观潮时间是()
31、我国著名的泉城是(),温泉城是();著名的五大历史名泉是()()()()();著名的温泉有()()()()
32、瀑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和()。
瀑布的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⑴()
⑵()⑶()。
我国的三大瀑布是()()()
33、3S是指()( )( );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景区有()( ) ( ) ()等。
34、我国的风景名山都有云海景观,最著名的是(),其次是()()等。
我国著名的云雾景观有()( )( ) ()( )( )等
35、我国出现雨凇日数最多的是(),一年平均有()天,最多可达()天。
36、天象六景是指()( )( ) ()( )( )。
37、佛光以()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著名。
蜃景最著名的是()
38、()或()是日出日落最理想的观看地。
39、我国古树名木最著名的有()()()
()()。
40.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称为化石植物。
41.我国的四大草原是()( )( )()。
()和( )每年举办的“牡丹花会”。
我国著名的森林公园有()( )( ) ()( )。
42.我国珍稀的陆地动物有()( )( ) ()( )
43.我国珍稀的水生动物有()( )( )()。
44.我国著名的观鸟胜地“鸟岛雄关”()
45.我国规模最大,驯养最多动物的动物园是()( )( )
46.我国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以西,()以东()以北,()以南。
黄土特殊地貌景观有()( )( ) ()等
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
3、人文旅游资源
4、瀑布
5、泉
6、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7、丹霞地貌
8、外流河
内流河
9、雾凇,雨凇
10、蜃景
11,雅丹地貌
12,冰川地貌
13.海岸地貌
14.钱塘潮(了解)
简答题:
我国地貌,气候,生物各有什么特征?我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哪些?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有哪些?
我国水体旅游资源有哪些?
我国大气与天象旅游资源有哪些?
我国生物旅游资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