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经济运行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334.78 KB
- 文档页数:11
上海农村经济2020年第3期奉贤发展特色民宿助力乡村振兴■孙凌乡村民宿是在新休闲娱乐、新旅游消费方式下诞生的,是一种新颖的住宿产品。
乡村民宿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体现了乡村生态及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
奉贤区认真贯彻市政府文件精神,乡村民宿有了长足的发展。
奉贤区位于上海市远郊,拥有发展乡村民宿的良好基础。
在生态环境方面,奉贤临江濒海,是上海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区之一。
90%的水质质量优良率、95%的空气质量优良率、45%的绿化覆盖率,10平方公里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5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绿地均展示了奉贤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
在经济方面:2018年,奉贤区增加值为8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财政总收入为492.2亿元,增长22.1%;税收收入468.3亿元,增长23.0%。
经济发展提升了奉贤民宿开发的投资信心。
在交通方面:即将迎来“双轨时代”的奉贤位于“长三角1.5小时城市半径圈”中心,拥有虹梅南路隧道、浦星公路、S4高速与BRT 快速交通,距离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车程皆在45分钟之内。
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上海及长三角游客通过自驾游、公共交通旅游到奉贤将更为便捷。
在品牌特色方面:随着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农艺公园、上海之鱼主题公园、国妇婴奉贤院区等品牌项目规划建设,奉贤乡村民宿发展的配套环境不断优化,城区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在民俗与美食方面:“春赏花、夏亲海、秋养心、冬祈福”的四季节庆和庄行伏羊节、菜花节、黄桃节等品牌节庆,羊肉烧酒、庄行蜜梨、锦绣黄桃等特色食品,庄行土布染色、打莲湘、奉贤滚灯等特色民俗,带动奉贤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升,为奉贤乡村民宿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空间潜力方面:在乡村振兴和逆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奉贤乡村资源成为上海超大型城市的稀缺资源与潜力空间。
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奉贤区工业生产情况
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环境下,在国际贸易摩擦预期不明朗的不利形势下,第三季度我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现状
1.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速都取得好成绩。
9月当月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6.9亿元,同比增长6.1%;前三季度累计完成1259.78亿元,同比增长11.9%,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2.百强企业快速增长,支撑起我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月产值前100位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9.85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8.2个百分点,总量占到全区规模产值的57.9%。
其中三一重工、帝斯曼维生素、亚东石化等重点企业增速都在50%以上。
3.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平稳增长。
1-9月我区完成战略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309.2亿元,可比增长6.4%,高于全市2.9个百分点(见表1)
4.东方美谷产业(制造业部分)继续高速增长,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亮点。
1-9月我区东方美谷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
5.95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区8.1个百分点。
5.出口回暖,受贸易摩擦影响并不明显。
1-9月完成出口交货值224.6亿元,同比增长11.2%。
今年3月以来,出口交货值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
二、数据分析
总体而言,前三季度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表现为:一是规上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增幅在全市前列;二是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见表2);三是工业投资意愿回暖(见表3),为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2018年1-6月上海市奉贤区房地产市场情况1-6月,奉贤区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房地产项目建设规模略有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所增长,房地产项目本年到位资金小幅提升。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6%1-6月,奉贤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06.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增速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从增长因素看,已入库商品房大项目带动房地产投资作用明显。
上海中铁京贤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南桥镇D-01-13区域、上海励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奉贤区南桥新城16单元32-04地块、上海中海海煦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奉城镇57-05区域地块(6月新增)、上海恒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馨雅名邸、上海湾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海湾碧桂园项目(6月新增)等20个项目投资均超过2亿元,合计拉动投资77.09亿元,而去年同期仅17个项目超过2亿元。
从房屋类型看,住宅投资79.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4.6%;办公楼投资1.70亿元,下降64.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47亿元,增长12.1%;其他房屋投资16.94亿元,增长56.5%。
从投资构成看,土地购置费增幅略有增长。
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6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土地购置费39.31亿元,增长16.7%,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36.9%,占比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项目建设规模略有增长1-6月,奉贤区商品房施工面积1051.6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新开工面积134.25万平方米,增长19.7%。
商品房竣工面积62.69万平方米,增长14.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6.32万平方米,增长11.3%。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所增长(一)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4%1-6月,奉贤区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7.0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2018年奉贤区紧抓机遇、努力作为、拥抱梦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奉贤美、奉贤强”的新高峰努力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工作。
全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稳定,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技改投资、东方美谷产业投资增幅明显,投资项目有序推进。
一、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情况201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明显,完成投资440.51亿元,同比增长20.5%。
其中,市属项目完成投资26.58亿元,同比增长6.2%;区属项目完成投资413.93亿元,同比增长21.6%。
从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完成101.61亿元,同比增长14.4%,工业投资(区属)完成投资84.34亿元,同比增长9.8%;房地产投资完成227.19亿元,同比增长22.7%;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7.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区属)完成73.97亿元,同比增长10.8%(见图1);从占比情况看房地产投资持续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助力(见图2)。
注:市属项目主要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奉贤部分62个项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7个项目及G228公路新建工程等。
以下分析均为区属项目。
图1二、主要运行特点(一)工业投资增幅明显全年工业投资表现良好,各月累计增幅有8个月达到两位数增长。
1-12月,完成工业投资84.34亿元,同比增长9.8%。
全年工业投资增幅明显主要是8个大项目的拉动,上海申能热电工程项目、上海临港华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临港智造园六期项目、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等8个项目合计带动工业投资34.66亿元,占工业投资四成。
(二)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持续拉动全年在建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持续拉动,项目个数、投资额同比均有所提高,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基本持平(见表1)。
在建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9.6%,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从项目个数上看,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从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看,占比达八成多,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项目对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
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奉贤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2018年上半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稳定,工业投资增幅明显,投资项目有序推进。
一、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主要情况上半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投资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投资190.21亿元,同比增长12.3%。
其中,市属项目完成投资7.85亿元;区属项目完成投资182.36亿元,同比增长7.7%。
从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完成51.74亿元,同比增长36.9%,增幅明显,较一季度增长2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106.51亿元,同比增长 15.6%,较一季度基本持平;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5.98亿元,同比下降14.2%,较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区属)完成45.26亿元,同比增长19.8%,较一季度增长11.0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区属)完成22.51亿元,同比下降25.6 %,较一季度收窄7.5个百分点;从占比情况看房地产投资仍是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主力。
注:市属项目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奉贤部分26个项目、2个 G228公路新建工程和化工区的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79500吨/年汽车涂料扩建项目等13个项目。
以下分析均为区属项目。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三大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增幅情况看(见图1),增幅情况有所波动。
工业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受大项目影响增幅波动较为明显。
图1: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三大投资领域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情况看(见图2),三大投资领域占比情况仍较为稳定,推动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占比达58.4%),其次是工业投资(占比达24.8%,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12.4%,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图2:从产业分类看,第二产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同比下降,原因是上半年工业投资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奉贤区工业经济情况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好转,行业景气度提升,奉贤工业经济同步呈现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5.8亿元,同比增长14.0%,增幅位于全市前列,完成年度规上工业产值目标的51.3 %。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百强企业增速喜人,是我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石。
上半年全区产值前100位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0.0亿元,占到全区规模产值的58.6%,同比增长24.3%,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2.东方美谷产业(制造业部分)继续高速增长,“一业特强”初步显现。
上半年全区东方美谷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28.0%,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
东方美谷产值占总产值比例达到15%以上,远高于其他各行业。
3.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区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208.2亿元,同比增长13.1%(可比增幅8.6 %,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
见下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市返)单位:亿元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
上半年我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同比增长19.8%。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不断拓展我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总体看,上半年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国际宏观经济不稳定因素偏多,贸易战风险加剧,国际市场进出口波动较大;二是全区经济仍处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较小,占比不高;四是能耗压力较大。
需要按照区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聚焦东方美谷产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持续推进节能降耗,确保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10月上海市经济运行情况10月份,迎着举办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上海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工业生产、市场消费等部分经济指标呈现回升迹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升,部分重点行业增长加速工业当月产值实现转降为升。
10月份,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90.2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5%。
其中,六个重点行业产值2127.61亿元,增长4.4%,均扭转了今年6月份以来当月增速持续下降的局面。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28746.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
其中,六个重点行业产值19645.59亿元,增长2.2%,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和0.4个百分点。
部分重点行业增长明显加速。
10月份,本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速显着提高,分别比去年同月增长10.7%、14.9%和9.0%,比上月提高25.5个、10.0个和8.0个百分点,改变了前期工业生产中汽车制造业一枝独秀的局面。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增长。
1-10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8647.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四个行业增长较快,生物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增长7.5%,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4.8%,高端装备增长4.3%。
二、市场消费稳中有升,新兴业态继续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升。
10月份,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3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8.4%,增速比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
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0287.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速显着提高。
10月份,在节假日及电商促销活动的作用下,本市无店铺零售额148.0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1.9%。
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112.29亿元,增长20.3%,增速分别比上月提高10.9个和8.3个百分点。
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奉贤区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前三季度,我区经济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进入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强,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若日本、欧盟等经济体也跟风参与,或将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冲击,导致我区生产、出口下行压力增大,对经济增长的韧性提出考验。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达11.9%;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7.9%,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0%,增幅全市排名第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3亿元,同比增长8.4%;(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总额291.9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8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工业生产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1-9月份,全区9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259.8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4个百分点(图1);9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环比增长4.6%。
从供给侧和生产端来看,我区经济仍然显示出较强的活力。
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提升。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同比增长9.4%;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83.1亿元,增长14.1%,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6.6%,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其中“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融投资亏损额较高,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造成较大影响,剔除“莱士”影响后1-8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利润112.8亿元,同比增长34.0%。
从图2来看,剔除“莱士”影响后各月累计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上浮14-25个百分点,基本高于产值增幅。
(二)财税收入保持高速增长1-9月份,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18.2亿元,同比增长27.9%。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24.0%,增幅全市排名第二。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2018年,本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稳定。
面临全市商贸业增幅稳步收窄的趋势,我区商业发展需寻求新契机。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概况1-12月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1811.1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商品销售额119460.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4个百分点;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2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0.7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64.9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1-12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差减少0.5个百分点;商品销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我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市1.8个百分点(见图一、二)。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一)全年消费品市场增速平稳2018年面对全球金融不景气及中美贸易战,我区消费品市场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韧劲,全年消费品市场增速平稳。
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同比8.4%的增速稳收,给明年我区消费品市场继续向好发展增加信心。
(二)限上零售额主要经济指标特点1-12月我区累计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9.3亿元,同比增长7.5%。
按消费形态分,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收入为5.9亿元,同比下降4.4%;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为72.2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零售额为16.8亿元,同比增长4.5%(见图三)。
图三2018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1.网络零售起涨翻红自一季度网上商品销售出现负增长以来,第四季度我区网络零售增速再次翻红。
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商品零售额为16.8亿元,同比增长4.5%,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0个百分点,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3.3%,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为1144.6万元和17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9%和下降65.7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客房收入的比重为7.2%,比重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餐费收入的比重为0.3%,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全区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同时,经济环境面临稳中有变的新情况,平稳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创六年新高,可比增长6.1%(同比增长8.0%);工业生产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为9.7%,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郊区排名第二;财政收入超额完成目标,同比增长22.1%,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0%,增幅全市排名第二;消费市场延续稳中趋缓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2亿元,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总额440.5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2.7%;实现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86元,同比增长9.0%,其中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总量增势较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我区实现增加值841.5亿元,可比增长6.1%(同比增长8.0%)。
二三产业实现协同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2.8亿元,同比增长7.8%(可比增长6.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14.6亿元,同比增长8.0%(可比增长7.0%),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4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8.7亿元,同比增长9.1%(可比增长7.1%),其中房地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同比增长16.9%(可比增长17.5%),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0.3%。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2:53.8:45.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呈高开低走态势,但增速仍高于上年水平
1-12月份,全区9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724.0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图1)。
从供给侧和生产
端来看,我区经济仍然显示出较强的活力。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彰显发展后劲
1-12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额440.5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市属项目完成投资26.6亿元,区属项目完成投资413.9亿元。
以下分析均为区属项目。
工业投资增保持平稳增长。
1-12月份,工业投资(区属)实现84.3亿元,增长9.8%,较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9.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0.4%,其中民间投资实现55.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6.3%。
上海申能热电工程项目、上海临港华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临港智造园六期项目、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等8个项目合计带动工业投资34.66亿元,占工业投资四成。
房地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1-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属)完成227.2亿元,同比增长22.7%,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4.9%。
东方美谷产业项目注入强劲活力。
全年东方美谷产业项目完成工业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7.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为21.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全年有五个大项目合计投资总额占比超过五成,为东方美谷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转降为升。
1-12月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区属)实现74.0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较三季度提高16.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17.9%,其中民间投资实现2.5亿元,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3.4%。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趋缓
1-12月,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0.2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市增幅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
消费增速短期内保持平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从中长期看,呈逐步放缓态势(见图4),主要原因在于消费增长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更多依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
从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看:主要商品类别中实现正增长的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6.2亿元、9.0亿元和2.4亿元,分别增长2.9%、18.7%和4.2%,其他主要商品零售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网络零售转降为升,自一季度网上商品销售出现负增长以来,11月份网络零售增速首次转负为正。
1-12月份,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商品零售额为16.8亿元,同比增长4.5%,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0个百分点。
(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贸易顺差减小
1-11月份,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06.1亿元,同比增长19.3%,较上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出口总额449.9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个百分点。
实现贸易顺差9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8亿元。
从结构上看,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和内资企业出口占比持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18.1%,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6.1%,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9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出口额增长29.6%,占比47.7%,比重同比
提高6.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效益良好
(一)新动能稳步发展
美丽健康产业保持良好增势,1-12月份,东方美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15.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8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5.9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4.6%。
累计实现税收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6%。
1-12月东方美谷商业完成销售额63.5亿元,同比增长3.0%;1-11月东方美谷
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2.9%。
(二)财税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1-12月份,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92.2亿元,同比增长22.1%。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18.0%,增幅全市排名第二。
实现税收总收入468.3亿元,同比增长23.0%。
分行业来看,第二产业实现税收263.2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工业实现税收240.5亿元,同比增长25.0%;第三产业实现税收204.5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批发零售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分别实现税收71.8亿元和39.9亿元,增速分别达到37.7%和24.5%。
(三)民营企业绽放活力
新设私营企业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至12月末,我区私营企业注册企业数达到28.6万户,同比增长21.1%;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1370亿元,同比增长26.4%。
1-12月,私营企业累计实现税收180.5亿元,同比增长26.9%。
(四)居民收入加快增长,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1-12月份,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86元,同比增长9.0%,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14元,同比增长9.4%。
11月末,我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754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10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均为36933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320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增加9810人。
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人数分别减少852和482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经济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偏小、增长乏力
1-12月完成战略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405.2亿元,可比增长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战略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5%。
分行业来看,七大战略新兴行业中有四大行业的产值较去年同期是下降的,分别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降幅分别为16.9%、6.1%、66.7%和0.5%。
(二)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2018年,外部环境变化较大,国际形势走势变数较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将持续在2019年度显现。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展露,本年度贸易摩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市场预期的影响上,造成企业“赶订单、抢出口”,下一年度在“抢出口”效应退去后,贸易摩擦的影响或将向实体层面渗透,造成对美出口下滑。
对此需积极关注出口企业运行情况,抓紧落实做好外贸工作优化企业服务,聚焦涉税企业及重点行业,减少受冲击企业所承受的负面影响。
从生产端来看,工业生产稳增长压力较大。
本年度我区工业运行呈现“前高后低”走势,规上工业产值增速持续趋缓,四季度工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首次出现负数。
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3亿元,同比下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