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学课件第九章公债理论的历史回顾与简要评述
- 格式:ppt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九章公债第一节公债概述一、公债的概念及特点(一)公债的概念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依据接待的原则通过发行债券或借款的方式而取得的收入。
(二)公债的特征1.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
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或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
2.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
并且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
3.灵活性:是指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必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这是国债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形成与税收的固定性的明显区别。
(三) 公债的产生与发展公债是在私债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产生于奴隶社会。
加快发展是在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二、公债的种类(一) 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1.短期公债: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公债。
它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征,所以又被称为流动公债。
是政府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
2.中期公债:偿还期限在1年到10年之间的公债。
用于弥补赤字和进行中长期投资。
3.长期公债:偿还期限在10年以上的公债。
用于较大的经济建设项目或突发事件。
(二) 以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公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1.内债: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货币为结算单位发行的公债。
2. 外债:在国外市场上以债权国或第三国货币为结算单位发行的公债。
(三) 以发行主体为标准,公债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1.中央公债: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而发行的公债,又称为国债。
2.地方公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而发行的公债。
(四)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公债可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1.可转让公债:可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的公债。
认购者未必是债券的唯一获最终持有者。
流动性强,价格取决于市场供需和市场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