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保守治疗———内分泌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带你认识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当患者初次诊断前列癌时就已经丧失根治切除手术时机,或者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又或者肿瘤本身侵犯范围比较大,这时候医生就会建议进行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的恶性细胞主要依赖雄激素生存,当我们通过治疗手段将男性体内的雄激素的产生和作用的环节进行阻断,也就达到了令前列腺癌细胞失去养分而自然死亡的目的。
作为当下前列腺癌的最常用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和患者情况,临床上对内分泌治疗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主要为以下7种方式:(1)去势治疗1)手术去势:即外科手术切除双侧睾丸,可使睾酮迅速下降并维持在极低水平,但少数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无效,因此一般首先考虑药物去势2)药物去势:应用药物实现雄激素剥夺,常用药物诸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
一般在治疗3~4周后可达到去势水平。
(此为初期控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方式,贯穿整个治疗过程)(2)单一抗雄激素治疗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常用药物:比卡鲁胺150mg/日。
与去势治疗相比,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
(临床目前较少采纳)(3)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治疗目前,应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去势抵抗期前列腺癌患者,或不适合化疗的症状性去势抵抗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去势抵抗期前列腺癌患者。
常用药物:醋酸阿比特龙。
(此时,患者经历约2年左右的内分泌治疗,出现耐药,PSA持续升高)(4)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合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和单纯去势,是当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相比单一治疗方式,可延长生存期3~6个月。
(此方案为目前临床最为常用,预后观察最为良好的治疗方案)(5)根治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的内分泌治疗,以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前列腺切缘阳性率,多采用抗雄激素药物联合药物去势,时间可为3~9个月。
(多应用于肿瘤分期晚,但年龄较轻手术意愿强烈的患者)(6)间歇内分泌治疗可使肿瘤细胞对雄激素依赖时间延长,而对病变进展或生存时间无大的负面影响。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疗法
前列腺癌具有明显的激素依赖性,当雄激素水平下降时即可使成人前列腺上皮萎缩,也可使前列腺癌细胞有同样变化。
正是基于这点产生的内分泌疗法,其核心为抗雄激素疗法。
由于前列腺癌症状隐匿性强,故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抑制雄激素的内分泌疗法就成为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
通常是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或服用雌激素及抗雄激素药物。
临床资料已经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显著疗效。
在一些典型病历中,睾丸切除术或抗雄激素治疗的近期效果是相当突出的。
有些因疼痛呻吟不止,长期辗转病榻的患者可于睾丸切除术后不久就能起床、疼痛消失、食欲增加,以后体力逐渐加强,甚至可恢复工作。
增大而坚硬的前列腺癌可逐渐变小变软。
骨髓和软组织的转移癌也会消退,血PSA、PAP 可下降至正常。
但并非所有的前列腺癌对内分泌治疗都有效,一些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效果不明显,有些虽近期内疗效较好,但几个月或1~2年后症状可恶化。
因此,内分泌疗法为一种姑息性疗法,它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各个时期,虽这种疗法可以使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但研究表明此疗法并不能使病人的生存率有所改观。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01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Chapter前列腺癌简介内分泌治疗原理前列腺癌的生长和发展依赖于雄性激素的刺激。
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或阻止雄性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效果及预后02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Chapter抗雄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雌激素及抗雌激素药物睾丸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放疗与化疗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放疗放疗可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对于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通过放疗可进一步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化疗化疗药物可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进入体内,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但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3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注意事项Chapter患者心理支持与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开展个体或集体心理辅导,教授应对技巧,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定期检查及随访安排定期检查随访安排处理心血管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副作用,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等。
预防骨质疏松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骨密度。
应对潮热和盗汗潮热和盗汗是内分泌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必要时可使用止汗剂或激素替代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保持健康饮食适当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04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案例分享Chapter成功案例介绍及经验总结案例一案例二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反思案例一案例二患者心得体会分享患者张先生01患者李先生02患者王先生家属0305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Chapter1 2 3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改进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介绍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展望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01PARP抑制剂02放射性核素治疗03个性化诊疗策略探讨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检测,识别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类型,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标准前列腺癌呀,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病呢。
不过别怕,现在有内分泌治疗这个办法。
那这内分泌治疗的标准是啥呢?咱先说说啥时候适合内分泌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前列腺癌已经到了局部晚期,或者发生了转移,那内分泌治疗就像是个很靠谱的小伙伴可以登场啦。
就好比你在一个复杂的迷宫里走丢了,这时候内分泌治疗就像那个给你指路的小天使。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还有前列腺癌具体的发展情况来判断是不是该用这个治疗方法。
比如说,有的大爷年纪大了,身体可能承受不了那些大刀阔斧的手术,那内分泌治疗就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再说说内分泌治疗用啥药呢。
这里面的药啊,就像不同的魔法药水。
有抑制雄激素合成的药物,就像是把敌人制造武器的工厂给关了,让雄激素这个坏家伙没那么多力量。
还有阻断雄激素作用的药物呢,这就好比在战场上给敌人的武器都加上了一把锁,让它们发挥不了作用。
不过这些药可不是随便用的,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值啊,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啊之类的。
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也是很重要的标准哦。
就像你开车得时不时看看仪表盘一样。
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PSA水平,如果这个值降下来了,那就说明治疗有效果啦,就像你看到自己减肥有效果,体重降下来了一样开心。
要是这个值又升高了呢,那就可能得调整治疗方案了,可能是药要加量,或者换一种药。
而且呀,内分泌治疗也不是说一直就这么进行下去,中间可能也会有调整的时候。
有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像潮热啊,感觉自己像个小火炉一样,或者是骨质疏松这些问题。
这时候医生就得像个贴心的管家一样,权衡是继续原来的治疗,还是稍微调整一下,既能控制住前列腺癌这个调皮鬼,又能让患者舒服一点。
总之呢,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标准是个很复杂但是又很重要的事儿。
它就像一场和疾病的拔河比赛,医生要根据各种情况不断调整策略,而患者呢,也要积极配合,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对付前列腺癌这个大麻烦。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目前前列腺癌已成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现就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做一概述。
(一)内分泌治疗的发现早在1941年,Huggins等发现手术切除睾丸后,前列腺癌患者肿瘤进展可以得到明显放缓,进一步证实去除雄激素,前列腺癌细胞会大量死亡。
Huggins因此获得1966年诺贝尔奖。
中国泌尿外的奠基人吴阶平院士调查发现,清末太监(年轻时行睾丸切除术)的前列腺几乎完全消失,这为世界前列腺相关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素材。
Huggins和吴阶平教授的研究为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奠定了基础,任何去除雄激素或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均可称内分泌治疗。
(二)内分泌治疗关键词:去势、抗雄谈到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离不开两个名词:去势、抗雄。
去势,去势顾名思义就是去除男性之势,即去除体内的雄激素。
双侧睾丸切除可使睾酮在术后12h内迅速下降至极低水平,对控制前列腺癌生长效果确切,称为手术去势。
手术去势主要问题为患者心理不易接受,治疗中无法灵活调节。
后来就出现了“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这类药物,注射后睾丸将不能产生雄激素,这就是药物去势。
.※※※※※※※ 重要提醒※※※※※※※第一次注射“黄体生成素类似物”后,短期会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使睾酮一过性升高,一周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3-4周达到去势水平。
所以注射“黄体生成素类似物”后2周内,应每天口服比卡鲁胺150mg(3片)。
前列腺癌脊柱转移导致脊髓压迫者不适合药物去势。
※※※※※※※※※※※※※※※※※※※※去势治疗去除了睾丸来源的雄激素,男性体内另有约10%的雄激素由双侧肾上腺产生,去势治疗无法去除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
需要通过药物对抗此部分雄激素的作用,这就是抗雄治疗。
抗雄,即阻断体内雄激素与受体的结合,阻断雄激素发挥作用。
抗雄药物主要有孕酮、比卡鲁胺、氟他胺等。
去势治疗联合抗雄治疗,可同时去除睾丸来源的雄激素、阻断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的作用,称为最大限度的雄激素阻断(MAB)(三)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不是治愈性治疗(只能延缓病变进展,无法治愈肿瘤,就跟降压药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治愈高血压病一样)所以内分泌治疗一般用于没有治愈性治疗机会(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的患者。
CHAPTER前列腺癌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通常在50-70岁。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前列腺癌病理生理特点病理类型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
生理变化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雄激素可以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此降低雄激素水平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下尿路梗阻、血尿、骨痛等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表现,如消瘦、乏力、贫血等。
诊断方法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结节或质地变硬等异常表现;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筛查和病情监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CHAPTER雄激素在前列腺癌发展中作用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生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够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分化。
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雄激素还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内分泌治疗原理简述降低雄激素水平内分泌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进展。
阻断雄激素作用除了降低雄激素水平外,内分泌治疗还可以通过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
通过手术切除双侧睾丸,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
这是一种较为彻底但不可逆的方法。
手术去势使用药物抑制睾丸分泌雄激素,达到降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的目的。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温和,但可能需要长期用药。
药物去势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进展。
摘要: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取决于癌症的分期、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偏好。
当前列腺癌扩散到其他器官时,即进入晚期阶段,治疗目标转变为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
本文将探讨前列腺癌扩散后的治疗方案,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
一、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扩散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抑制或阻断睾酮的生成和作用,因为睾酮是前列腺癌生长和进展的重要激素。
1.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雄激素剥夺治疗是内分泌治疗的核心,包括:(1)药物去势:通过药物抑制睾酮的生成,如利那瑞林(LHRH类似物)或戈舍瑞林(Goserelin)。
(2)手术去势:通过手术切除睾丸,消除睾酮的主要来源。
2. 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Bicalutamide)和氟他胺(Flutamide),这类药物可以直接阻断睾酮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受体结合。
3. 靶向LHRH受体拮抗剂如阿比特龙(Abiraterone)和恩杂鲁胺(Enzalutamide),这类药物可以抑制LHRH受体,从而减少睾酮的生成。
二、化疗当内分泌治疗无效或患者出现症状恶化时,化疗可能成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1. 单药化疗如多西他赛(Docetaxel)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等。
2. 联合化疗如多西他赛与强的松(Prednisone)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化疗效果。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前列腺癌中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如:1. 胞浆素C蛋白(CPC)抑制剂如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奥西替尼(Osimertinib)等。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等。
3.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如洛索拉非(Rapamycin)和巴瑞替尼(Barasertib)等。
四、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治疗方法,旨在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前列腺癌现行内分泌治疗详解你想知道的都有目录CONTENCT •前列腺癌概述•内分泌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现行内分泌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内分泌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内分泌治疗效果评估及随访管理•内分泌治疗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总结与展望01前列腺癌概述前列腺癌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腺体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显著。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中更为常见。
前列腺癌病理生理特点病理类型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等,其中腺癌最为常见。
生理特点前列腺癌通常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血尿、骨痛等症状。
前列腺癌的进展通常受到雄激素的影响,因此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前列腺癌诊断与分期诊断方法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其中,PSA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手段。
分期标准前列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和临床分期。
TNM分期根据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的情况进行评估,而临床分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02内分泌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内分泌治疗原理去除雄激素来源通过手术或药物手段,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阻断雄激素受体使用雄激素受体阻断剂,阻止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进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雄激素受体阻断剂作用机制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与雄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止内源性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抑制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的激活,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e therapy, NHT或neoadjuvant 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 nADT)即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前给予辅助性的内分泌治疗。
1989年Monfette报道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氟他胺作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及肿瘤体积明显减小,术中失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尤其发现病理标本中存在29%的T0期肿瘤。
近20年,虽然众多研究报道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意义,但是由于其改善生存期的不确定,临床应用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前列腺体积、PSA水平、分期、切缘阳性以及Gleason评分等有关。
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缩小前列腺体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3-6个月NHT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20-50%(1,2),不过有研究认为体积缩小的主要是良性前列腺组织,而肿瘤体积变化不具有显著性(3)。
同时,NHT能有效降低血浆PSA水平(4),但是不需要等PSA降到极低值后再行手术治疗(5)。
多项研究认为NHT能够有效降低临床T2期前列腺癌分期,但临床T3期肿瘤NHT治疗后出现分期降低少见,即便出现也认为是临床诊断时的分期过高所致(6,7)。
切缘阳性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NHT能显著降低临床T2期及以下前列腺癌的切缘阳性(7,8),但临床T3期的肿瘤切缘阳性反而有所升高(9,10)。
原因可能是NHT导致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切除不彻底,使切缘阳性率升高。
在此之外,NHT却会增高肿瘤的Gleason评分,但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假象。
既然如此,那么NHT治疗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期?尤其是临床T3期患者是否适合行NHT治疗?欧洲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组在2000年报道了402例T2-3N0M0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结果。
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可以吗文章目录*一、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可以吗*二、前列腺癌如何预防*三、前列腺癌吃什么食物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可以吗1、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可以吗现在前列腺癌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前列腺癌的治疗选准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很关键。
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调节患者内分泌的方法。
前列腺癌具有典型的激素依赖性,在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前列腺病变和症状明显缓解,但对患者生存情况却无明显影响。
而化学疗法: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化疗的作用是作为晚期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已行手术治疗或放疗后,局部肿瘤已消除的病人,应用化疗药物消除潜在的、目前尚无法探测的小病灶。
化疗药物单独应用不可能治愈原发病灶,辅助化疗可以延长病人术后的生存期,实验发现前列腺癌最敏感的化疗药为环磷酰胺。
2、前列腺癌的病因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无患前列腺癌者的相对危险度为1,绝对危险度为8;则遗传型前列腺癌家族成员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5,绝对危险度为35~45。
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性活动、饮食习惯有关。
性活动较多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高脂肪饮食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种族、地区、宗教信仰可能有关。
3、前列腺癌如何诊断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
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
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可通过组织学分级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依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将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划分为2~10分,分化最好的是1+1=2分,最差的是5+5=10分。
前列腺癌如何预防1、凡接触化学药品和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检查身体。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常分为两类:一类为雄激素不全阻断,即单用LHRH类似物或睾丸切除,该方法阻断的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占体内雄激素总量的近90%;另一类为雄激素全阻断,即LHRH类似物或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该方法除了阻断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外,还可阻断由肾上腺分泌的另外10%的雄激素。
在前列腺癌确诊初期有90%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在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雄激素受体发生突变,2-3年后即会转变成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从而对雄激素阻断治疗不再敏感。
长期接受氟他胺治疗病人,此时中断治疗会产生一种叫做雄激素撤退综合征,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一般有效期为3.5-5个月,总有效率为21%。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的判定标准:1、血清PSA增加,大于诊断时值的50%以上2、骨扫描证实有新的转移灶发生3、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肿物增多(1)睾丸切除术:雄性激素能够使前列腺癌细胞增生活跃,故可采用双侧辜丸切除术治疗。
临床常用于前列腺癌晚期转移癌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为31%,有转移者为20%,睾丸切除术的优点是能去除体内雄激素的主要来源,不增加体内另一种激素,没有服用雌激素后所出现的贫血、心血管病变及偶然发生的肝功能衰竭等副作用,不存在病人无法坚持长期服药的问题,能一次完成治疗。
(2)雌激素治疗:雌激素能抑制前列腺体分泌,使其腺体处于萎缩状态,故临床用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癌。
最常用的药物是己烯雌酚,开始每日2~15毫克,口服,用量逐渐增加,直至每日30~50毫克显效为止。
或者开始就用大剂量,每日50~100毫克,口服或肌注。
大剂量服用时为防止水钠潴留,可酌情服用安体舒通,每日l00毫克。
其治愈率25%。
乙炔雌二醇,每日1~3毫克,口服。
聚雌二醇磷酸酶,80~200毫克,每日肌注1次。
(3)抗雄激素治疗:常用药物很多,如2a次甲基氯地孕酮醋酸酯、磷酸雌氮芥、氨基导眠能、安替舒通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都有一定的疗效。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前列腺癌患者。
本文将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及其临床应用。
一、背景介绍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由于前列腺癌绝大多数具有雄激素依赖特点,故而内分泌治疗成为控制其生长进展以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来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延缓进展和提高生存率等目标。
二、早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指T1-T2N0M0阶段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这些患者常见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以及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
对于那些选择观察的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作为一种替代方式。
1. 独立内分泌治疗在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中,通过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或抗雄激素药物(如古铁隆),可以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
这些药物可以延缓肿瘤的生长,并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单纯内分泌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也要引起重视。
2. 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在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已被广泛接受。
该策略通过降低肿瘤体积、改善肿瘤灵敏度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
此外,有证据表明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复发风险,并可能带来更好的生存率。
三、晚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晚期前列腺癌指T3-T4或有淋巴结转移(N1)或远处转移(M1)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1. 雌激素治疗雌激素治疗是一种传统的内分泌治疗策略,通过抑制睾丸的雄激素生产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较大,因此现已较少应用。
2. 核酸合成抑制剂和CYP17A1抑制剂近年来,核酸合成抑制剂和CYP17A1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晚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降低睾酮水平等方式起到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的作用。
医学课件: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
内分泌治疗作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理、常用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
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理前列腺癌的生长和扩散与雄激素密切相关。
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和二氢睾酮,它们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促进作用。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减少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扩散的目的。
三、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1.抗雄激素药物:代表药物有氟他胺、比卡鲁胺等。
这类药物能够竞争性地与雄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
2.雄激素合成抑制剂:代表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睾丸、肾上腺等器官合成雄激素,从而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
3.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恩杂鲁胺、阿比特龙等。
这类药物能够阻断雄激素受体,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进作用。
四、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1.单药治疗: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选用单一抗雄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如氟他胺、比卡鲁胺等。
3.序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先采用一种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当病情进展或出现耐药时,再更换为另一种内分泌药物。
4.辅助治疗:对于接受手术或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可在治疗前后采用内分泌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注意事项1.治疗前评估: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肿瘤分期、病情进展速度、患者的年龄、体质等。
2.监测指标: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以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药物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适时调整药物剂量,以保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4.耐药性问题: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耐药现象,此时应及时更换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