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强度失效准则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30
金属强度失效准则包含
金属强度失效准则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当受到外部加载作用时,会出现失效的一些准则或规则。
这些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弹性失效,金属在受到外部加载时,会出现弹性变形,即在
加载作用停止后可以完全恢复原状。
弹性失效准则指的是金属在受
到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加载时会发生永久变形,这种变形不可逆,超
过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材料失效。
2. 屈服失效,金属在受到加载时,会先经历弹性变形阶段,然
后进入屈服阶段,此时金属材料会出现塑性变形。
屈服失效准则指
的是金属在达到一定的应力时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继续加载会导致
材料失效。
3. 断裂失效,金属在受到极限加载时,会发生断裂失效。
断裂
失效准则包括静态断裂和疲劳断裂。
静态断裂指的是在瞬时加载下
金属材料发生断裂,而疲劳断裂是指在循环加载下金属材料由于疲
劳损伤而发生断裂。
4. 蠕变失效,金属在高温和高应力条件下会发生蠕变,即在持
续加载下会出现塑性变形。
蠕变失效准则指的是金属在高温和高应力条件下会因为蠕变而发生失效。
以上是金属强度失效准则的一些方面,这些准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失效准则,以确保材料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材料失效准则详解材料失效准则通常包括强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
强度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应力水平,超过该水平就会发生破坏。
而稳定性则是指材料在失去稳定性后会发生的破坏形式和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材料失效准则的一些常见类型和相关知识。
强度失效准则是材料失效准则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指的是在给定的应力状态下,材料是否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力量而不发生破坏。
强度失效准则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来确定材料的强度极限。
常用的强度失效准则包括最大主应力理论(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theory)和最大剪应力理论(maximum shear stress theory)等。
最大主应力理论认为,在达到材料强度极限前,材料中的最大主应力不应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
最大剪应力理论则认为,在达到材料强度极限前,材料中的最大剪应力不应超过材料的剪切强度。
除了强度失效准则外,稳定性失效准则也非常重要。
稳定性失效准则主要关注材料的稳定性问题,即在承受一定应力后,材料是否会产生失稳现象。
常见的稳定性失效准则有屈曲失效准则和屈服失效准则等。
屈曲失效准则是指在一定加载条件下,材料会由于应力集中等原因出现变形或破坏。
屈曲失效准则的研究通常涉及到弹性稳定性和塑性稳定性等问题。
而屈服失效准则则是指在给定的加载条件下,材料会由于应力超过其屈服强度而发生塑性变形。
材料失效准则的研究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选用适合工程需求的材料。
通过研究强度失效准则,我们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承载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材料失效准则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安全可靠的结构。
通过研究稳定性失效准则,我们可以了解材料在承受一定应力后的变形和破坏形式,从而设计出更稳定的结构。
最后,材料失效准则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材料破坏的机理和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材料失效准则,我们可以揭示材料在应力或环境作用下破坏的原因和机制,从而为材料科学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
第7章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7-1对于建立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试选择如下合适的论述。
(A) 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试验,无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D) 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根据简单试验结果。
正确答案是 D 。
7 — 2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x ,y )若为脆性材料,试分析失 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x 轴的平面; (B) 平行于z 轴的平面; (C) 平行于Oyz 坐标面的平面;(D) 平行于Oxy 坐标面的平面。
正确答案是 C 。
7— 3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y -;「x ,且为韧性材料,试根据 最大切应力准则,失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y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或平行 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内; (B) 仅为平行于y 轴、法线与z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C) 仅为平行于z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D) 仅为平行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 °的平面。
正确答案是 A 。
7— 4铸铁处于图示应力状态下,试分析最容易失效的是: (A) 仅图c ;(B) 图a 和图b ; (C) 图a 、b 和图c ; (D )图 a 、b 、c 和图 do习题7-4、7-5图正确答案是 C o7—5低碳钢处于图示应力状态下,若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试分析最容易失效的是: (A) 仅图d ; (B) 仅图c ;(C) 图c 和图d ; (D )图a 、b 和图do 正确答案是 B o解:7— 6韧性材料所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 (A ) W ,. =2;「/3 ;(B ) ;_-::: .,. =4;「/ 3 ;(C ) -■;(D ) 匚:..,;「=2 /3 o正确答案是 A o解:左图:;二3 h ;:': .2 . (1)_c门-:二 二-(Y) _:・「32 2所以图c 最危险右图:厂-;「,;「- ., C -二;「「3 . ( 2)试分析二者同时失效的条件是: 习题7-6图(3)(由(1),此式舍去) 由(1)、(2), CT +T =V CT 2+4^ 3二 ,显然匚-. 2选:Ao注:原题供选择答案(D )矛盾,现改为:(D );「::: .,;「-2,3 7 — 7承受内压的两端封闭的圆柱状薄壁容器由韧性材料制成。
第七章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材料力学教案第七章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什么是"失效","材料失效"与"构件失效"或"结构失效"有何区别和联系;怎样从众多的失效现象中寻找失效规律;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从而建立失效判据,以及相应的设计准则,以保证所设计的工程构件或工程结构不发生失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这即为本章将要涉及的主要问题。
失效的类型很多,本章主要讨论受静荷载作用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与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材料强度失效。
失效与材料的力学行为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失效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
实验是重要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进行的材料力学行为与失效实验是很有限的。
怎样利用有限的实验结果建立多种情形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这是本章的重点。
§7-1轴向荷载作用下材料的力学行为材料失效1. 应力——应变曲线为研究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需将试验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作成标准试样。
然后,在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试验过程中同时自动记录试样所受的荷载及相应的变形,进而得到自开始加载至试样破断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表征着材料的特定的力学行为,对于不同的材料,应力一应变曲线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
图7一1a、b分别为脆性和韧性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7-1c则为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应力一应变曲线,可以得到表征材料力学行为的若干特征性能。
2. 弹性模量应力一应变曲线上的直线段称为线弹性区。
这一区域内的应力与应变之比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用E表示。
在应力一应变曲线的非直线段,还可以定义两种模量:切线模量,即曲线在任意应变处的斜率,用E t表示。
割线模量,,即自原点至曲线上对应于任意应变点连线的斜率,用E s表示,如图7一2所示。
切线模量与割线模量统称为工程模量,如图7-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