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制备流程图
- 格式:vsd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1
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确保生产的纯化水符合工艺要求2范围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操作、水质监控等。
3定义本品为离子交换法制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
4职责技术科、质监科、制水岗位操作工及有关人员。
5内容本厂纯化水为离子交换法制得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一、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流程图:原水p预处理十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混合离子交换—纯化水—二、操作过程流程及工艺条件:㈠操作过程流程1•过滤水的制备:原水—原水贮箱—蜂房滤芯机械过滤器—白球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贮水箱原水采用饮用水。
打开原水阀并保持原水箱水面于1/3液面,启动原水泵将原水以不大于3000L/h流量输送至蜂房过滤器,经蜂房过滤器侧面入水口流入过滤器的棉纱芯粗滤,经粗滤后的水从蜂房过滤器上方出口排出,输送至白球过滤器上进水口,经白球过滤后,从下方排出,再经管道中的微粒捕捉器过滤后直接流入过滤水箱。
2 •初纯水的制备:过滤水—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初纯水—贮水箱过滤水经过滤水泵输送至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上进口,经床内732#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方排出,流量控制在3000L/h以内,并保证床内压力不大于0.15MPa,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交换后排出的水输送至阴离子交换树脂床上方入口,经床内7仃#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出口排出,经检测达到初纯水标准后再输送到初纯水箱。
3. 纯化水的制备:初纯水—阴阳离子混合床交换—纯化水—贮罐—紫外线灭菌—纯化水输送循环管道。
t开启初纯水泵,并同时打开混合床的上方进水阀,当初纯水从上排水口流出后,关闭上排水阀,并同时打开下排水阀,以确保混合床内有气泡产生,由混合床上方进水经床内阴阳两种混合树脂交换后的水经取样检测合格后,关闭下排水阀,打开输送至纯水箱的阀门,合格后的纯化水输送至纯化水箱,纯化水由循环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点。
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图
纯化水是一种高纯度的水,通常用于实验室、医疗、电子、制药等领域。
其制备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水质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纯化水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及其详细步骤。
首先,纯化水的制备需要使用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杂质和离子去除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1. 原水进入预处理系统,去除大颗粒杂质。
这一步通常包括过滤和沉淀等物理化学处理方式,以确保原水的清洁度。
2. 经过预处理的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通过高压作用,将水中的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去除。
反渗透膜的选择和操作参数设置对水质的影响非常大,需要严格控制。
3. 经过反渗透膜处理的水再经过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确保水质的高纯度。
4. 最后,经过混床处理的水经过紫外灭菌器处理,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纯化水制备工艺的流程图及其详细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可以获得高纯度、稳定性好的纯化水,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制备纯化水的工艺流程图对于实际操作非常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才能保证水质的高纯度和稳定性。
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目的:建立本规程旨在为纯化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范围:公司纯化水的制备。
责任:机电车间及纯化水操作工应熟悉并全面了解本规程内容,对执行和实施本规程负有责任。
内容:1.本公司采用两级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
2.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图(见下页)3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说明3.1原水予处理系统:原水予处理系统由板式加热器、絮凝剂投加系统、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石英砂、锰砂过滤器),活性碳吸附器、阻垢剂投加系统、一级保安过滤器组成。
3.11板式加热装置:以调节板式加热器上的蒸汽管道阀门设计进入反渗透的水温。
3.12絮凝剂投加系统:原水中投加的絮凝剂为碱式氯化铝,将原水中的胶体、颗粒物形成絮凝体,有利于在石英砂、锰砂过滤器中被过滤,提高过滤效果,降低出水浊度。
3.13 原水箱、原水增压泵:原水箱容量2t, 原水增压泵给原水箱水加压输送机械过滤器。
3.14石英砂、锰砂过滤器:过滤器内装石英砂、锰砂,过滤原水中的胶体、颗粒物。
3.15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及有害物质。
3.16投加阻垢剂:根据原水硬度情况采用阻垢剂除去钙、鎂离子。
3.17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由壳体,上帽盖和数根滤芯组成,壳体和上帽盖由联接螺栓及胶垫连接在一起,滤芯为P·P喷溶液芯,孔径为3µm;防止水中的细微颗粒进入高压泵的RO膜,起保护RO膜作用。
3.2 FSZI-2B双级反渗透系统制水工艺流程说明3.18一级高压泵:根据一级RO系统产水量计算确定流量。
3.19一级反渗透:预脱盐装置,经过一级反渗透除去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盐、微生物、细菌。
3.20二级高压泵:根据二级RO系统产水量计算确定流量。
3.21 PH调节装置:在二级高压泵前加少量NaHO,提高终端出水电阻率,调节PH值。
3.22二级反渗透:进一步除去无机盐、有机盐、微生物、细菌,使水质达到要求。
3.23纯化水箱、纯化水泵:纯化水箱容量为2t,将纯化水箱水增压给送水管道。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纯化水制备从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使用反渗透(RO)法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在制药生产企业和纯化水设备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吸取国外先进的制水工艺,从单件、单台设备的制造、组装发展到目前使用的一套完整的纯化水制备流程,其可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处理(也称前处理装置)、初级除盐装置、深度除盐装置、后处理装置、纯化水输送分配系统。
1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1.1预处理装置作为原水的城市自来水虽然已经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仍残留少量的悬浮颗粒,有机物和残余氯、钙、镁离子,为了把这些杂质除去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在这一组功装置里常规的配置,由原水泵、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组成。
1.1.1 原水泵把原水输送到预处理系统中是预处理装置流体移动的动力源。
1.1.2 精砂过滤器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不等的石英砂,装填一定厚度依靠过滤方式除去水中的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质,当滤材孔径被堵塞后,可用反冲办法进行清洗再生。
1.1.3 活性炭过滤器其是一组由多孔状的颗粒活性炭为滤材装填而成的过滤器,起吸附作用,能除去原水中的有机物、残氯等。
活性炭吸附容量大,比表面积高,可达500~2000m2 /g,可把水中的有机物、游离的余氯、气味、色泽都可以除去。
1.1.4 软化装置常用的为钠离子软化器,原水中的硬度主要是由Ca++ 、Mg++ 组成。
软化器中的阳离子交换剂中的钠离子与水中的Ca++ 、Mg++ 进行交换取代使水质软化。
其交换原理如下: 2RNa+ +Ca ++→R2Ca+2Na+ 2RNa+ +Mg++ →R2Mg +2Na+ 当软化器中阳树脂的Na+ 完全被取代就会失去交换能力,在树脂失效后应对其再生处理,以便恢复交换能力,再生剂可以选用NaCl(氯化钠),其来源广泛,方便使用,价格便宜,效果良好。
再生原理如下:R2Ca+2Nacl→2RNa+CaCl2 R2Mg+2Nacl→2RNa+MgCl2 原水中的Ca++ 、Mg++ 离子容易形成水垢,使反渗透膜元件堵塞,影响水的通量。
实训纯化水的制备一、实训目的和要求1、通过纯化水制备的岗位操作,掌握纯化水制备的基本原理和质量要求;2、掌握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成和作用;3、熟悉纯化水制备的操作规程;二、原理(一)概述1、纯化水的质量标准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项目纯化水来源本品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的水性状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酸碱度PH 符合规定氨<0.3ug/ml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二氧符合规定化碳、不挥发物、易氧化物硝酸盐 <0.06ug/ml亚硝酸 <0.02ug/ml重金属 <0.5ug/ml细菌总数 ≤100个/ml(二)、纯化水的概念和主要制备方法 1、纯化水:指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如下三种: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三)本实训基地的纯化水制备总体工艺流程图:预处理原水泵混床泵(一级反渗透) (四)纯化水的制备工艺流程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工艺流程和设备各组成的作用:(1)原水(饮用水)经过原水泵进行增压,水压不低于0.1Mpa(1kg)。
(2)多介质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内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可滤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以及较大颗粒的杂质。
反洗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自动反洗是指可设定再生周期后自动进行反洗,一般设定反洗周期为7天,实际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而调整反洗时间。
(3)活性炭过滤器:内装活性炭,可除去原水中的余氯、胶体以及小分子有机物。
反洗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自动反洗是指可设定再生周期后自动进行反洗,一般设定反洗周期为7天,实际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而调整反洗时间。
(4)软化器:结构为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可将原水中导致结垢的钙、镁离子转化为钠离子,起到阻垢、软化作用。
可设定再生周期后自动进行再生,(再生用粗盐,严禁使用精制加碘盐),一般为7天,实际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而调整再生时间。
纯化水系统工艺操作规程1、总则确保纯化水系统正确安全操作,为生产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纯化水。
制水工序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要遵守本操作规程。
2、内容2.1. 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图原水→原水泵→砂碳过滤→软水机→ RO系统↓纯水箱←精密过滤器←混床系统←中间水箱2.2. 纯化水制造原理原水箱中的水经过砂碳过滤处理后除去水中的杂志、余氯、胶体和悬浮物。
再经过软化机组初步将水中的钙、镁等离子除去后进入过滤水箱,再经过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系统脱盐处理进入RO水箱,然后经混床去离子处理产生的纯化水进入纯水箱。
2.3. 工艺说明2.3.1前处理系统设备包括:原水→原水箱→原水泵→砂碳过滤器→软水机组a.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是内装两种或以上过滤介质,其主要作用是除去粒度大的杂质,当水通过颗粒物料滤床后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这是有效净化水质的主要处理过程。
b.活性碳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主要用来吸收原水中的游离氯,以避免在水处理系统中RO膜受到游离氯的氧化。
c.软水机组:通过软水机组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防止反渗透膜表面由于钙、镁盐结垢,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2.3.2 RO系统5μm保安过滤器→ RO反渗透→中间水箱本装置包含保安过滤系统、反渗透高压泵及反渗透脱盐装置。
a.由5μm保安过滤器用以截留水中5μm以上的颗粒,胶体、悬浮物,以保护反渗透膜,确保RO系统的正常运行。
b.反渗透好比水处理系统的“心脏”,对提高和稳定出水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RO膜的孔径只有 3 ×10-10m,是离子级的分离设备,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和大分子量的有机物。
c.中间水箱是用来收集反渗透系统产水,它的容器为1m3 水箱,可以使后面的系统用水均衡。
2.3.3 混床机组a.设备包括如下:送水泵混床→混床→纯水箱本系统是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用以制取高纯度的去离子水。
纯化水系统工艺操作规程1、总则确保纯化水系统正确安全操作,为生产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纯化水。
制水工序的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要遵守本操作规程。
2、内容2.1. 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图原水→原水泵→砂碳过滤→软水机→ RO系统↓纯水箱←精密过滤器←混床系统←中间水箱2.2. 纯化水制造原理原水箱中的水经过砂碳过滤处理后除去水中的杂志、余氯、胶体和悬浮物。
再经过软化机组初步将水中的钙、镁等离子除去后进入过滤水箱,再经过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系统脱盐处理进入RO水箱,然后经混床去离子处理产生的纯化水进入纯水箱。
2.3. 工艺说明2.3.1前处理系统设备包括:原水→原水箱→原水泵→砂碳过滤器→软水机组a.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是内装两种或以上过滤介质,其主要作用是除去粒度大的杂质,当水通过颗粒物料滤床后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这是有效净化水质的主要处理过程。
b.活性碳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主要用来吸收原水中的游离氯,以避免在水处理系统中RO 膜受到游离氯的氧化。
c.软水机组:通过软水机组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防止反渗透膜表面由于钙、镁盐结垢,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2.3.2 RO系统5μm保安过滤器→ RO反渗透→中间水箱本装置包含保安过滤系统、反渗透高压泵及反渗透脱盐装置。
a.由5μm保安过滤器用以截留水中5μm以上的颗粒,胶体、悬浮物,以保护反渗透膜,确保RO系统的正常运行。
b.反渗透好比水处理系统的“心脏”,对提高和稳定出水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RO膜的孔径只有 3 ×10-10m,是离子级的分离设备,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和大分子量的有机物。
c.中间水箱是用来收集反渗透系统产水,它的容器为1m3 水箱,可以使后面的系统用水均衡。
2.3.3 混床机组a.设备包括如下:送水泵混床→混床→纯水箱本系统是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用以制取高纯度的去离子水。
1目的建立纯化水制备工艺规程,确保生产的纯化水符合工艺要求。
2范围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操作、水质监控等。
3定义本品为离子交换法制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
4职责技术科、质监科、制水岗位操作工及有关人员。
5内容本厂纯化水为离子交换法制得供药用的水或作为注射用水的原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一、纯化水制备的工艺流程图:二、操作过程流程及工艺条件:㈠操作过程流程1.过滤水的制备:原水→原水贮箱→蜂房滤芯机械过滤器→白球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贮水箱原水采用饮用水。
打开原水阀并保持原水箱水面于1/3液面,启动原水泵将原水以不大于3000L/h流量输送至蜂房过滤器,经蜂房过滤器侧面入水口流入过滤器的棉纱芯粗滤,经粗滤后的水从蜂房过滤器上方出口排出,输送至白球过滤器上进水口,经白球过滤后,从下方排出,再经管道中的微粒捕捉器过滤后直接流入过滤水箱。
2.初纯水的制备:过滤水→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初纯水→贮水箱过滤水经过滤水泵输送至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上进口,经床内732#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方排出,流量控制在3000L/h以内,并保证床内压力不大于0.15MPa,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床交换后排出的水输送至阴离子交换树脂床上方入口,经床内717#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后由下出口排出,经检测达到初纯水标准后再输送到初纯水箱。
3.纯化水的制备:环管道。
开启初纯水泵,并同时打开混合床的上方进水阀,当初纯水从上排水口流出后,关闭上排水阀,并同时打开下排水阀,以确保混合床内有气泡产生,由混合床上方进水经床内阴阳两种混合树脂交换后的水经取样检测合格后,关闭下排水阀,打开输送至纯水箱的阀门,合格后的纯化水输送至纯化水箱,纯化水由循环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点。
纯化水制备后在室温下循环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2小时。
4 树脂再生使用一定周期后的树脂,在制备的初纯水或纯化水不合格时,需进行再生。
a 732#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用3%盐酸溶液再生。
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图纯化水是指除去水中各种杂质和溶解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使水质达到一定纯度的水。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图。
首先,需要准备原水。
原水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水源,但需要经过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预处理可以包括混合沉淀、过滤、脱气等步骤。
接下来进行主要的纯化步骤。
首先是过滤步骤,将原水通过过滤器进行机械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过滤器可以使用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通过过滤后的水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是软化。
软化是指将水中的硬水成分(主要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去除,以防止水垢产生。
软化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的方式进行,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
软化后的水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三个步骤是反渗透。
反渗透是指将水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大部分有机物。
反渗透膜具有高选择性,能够有效地将溶质分离出去,使得通过膜的水质得到纯化。
反渗透膜通常使用螺旋膜或平板膜。
经过反渗透后的水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电离交换。
电离交换是指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杂质离子与树脂上的其它离子进行交换,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
电离交换通常包括阴离子交换和阳离子交换两个步骤。
最后,经过电离交换的水进入最后一个步骤,即紫外消毒。
紫外消毒是指使用紫外线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灭菌。
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造成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图。
该工艺流程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纯化水。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反渗透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
反渗透装置为国际上最先进的脱盐设备,采用卷式复合膜,适用于低压力操作下水的纯化,可去除水中各类金属离子、酸根、细菌、热源及放射性污染物等,脱盐率可达99.8%以上。
传统纯化水制备工艺流程:原水→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设备→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离子交换器→纯化水箱→纯化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纯化水制备新工艺流程:原水→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药洗水箱→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设备→中间水箱→二级反渗透设备→纯化水箱→EDI超纯水装置→超纯水箱→蒸馏水器→用水点下面为系统各部件作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多介质过滤器:有效截留除去水中悬浮物、微生物、胶质颗粒、氯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
活性炭过滤器:截留水体中的异味、有机物、胶体、铁及余氯等,进一步降低水体的浊度、色度,净化水质,减少对后续RO系统的污染。
阻垢药箱:用于控制膜分离系统中碳酸盐、硫酸盐的结垢,有效蜇合自来水水中钙、镁等离子,延长系统清洗周期及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保安过滤器:确保水质过滤精度及保护RO膜元件不受小颗粒物质的损坏,使原水水质达到进膜要求。
RO膜组件:截留去除水中各类金属离子、酸根、细菌、热源及放射性污染物等,仅水分子通过,实现水质纯化。
离子交换器:用于除去水中的Ca2+,Mg2+,对水起一个软化作用。
EDI超纯水装置: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化水制备装置。
用于除去水中的Ca2+,Mg2+,对水起一个软化作用。
并进行一个连续制水的设备。
紫外杀菌装置:保障性灭菌,确保生产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