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功能评分
- 格式:doc
- 大小:273.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腕关节康复计划表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第次测评住院号:测评日期:测评人:病程:诊断:
4、康复目标:
□1、缓解疼痛、水肿、挛缩等症状。
□2、改善和维持局部以及全身的循环、代谢情况,促进受伤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的恢复和再生。
□3、促进受伤关节、邻近关节,甚至健侧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维持。
□4、肌肉功能(肌力、收缩速度、耐久力)的改善。
□5、训练和提高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耐久力。
□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下肢血脉栓塞、全身体力下降等。
□7、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8、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支具、假肢等。
5、康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内服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玄胡伤痛宁片、创伤宁片、七味三七口服液、血藤当归胶囊、消增强骨片
外用药:新伤膏、郑氏舒活灵、丁桂活络膏、风湿活络搞、活血散瘀洗药、软坚散结洗药。
□2、电针疗法
□3、按摩
□4、运动疗法
□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关节牵引□关节松动术□中医康复手法□肌力训练□常用练功法
□5、中药奄包疗法
□6、中药熏蒸疗法蒸汽疗法
□7、中药热蜡疗法
□8、水疗
□9、中药超声波疗法连续,脉冲 W 分
□10、磁场疗法脉冲 Hz 分
□11、超声电导脉冲 Hz 分
□12、中频中药离子电疗法
6、康复评定
同上。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第次测评住院号:测评日期:测评人:病程:诊断:
(
1.基本情况
:
2.腕手关节功能评定表分数:()
手感觉恢复程度的评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S0-----在支配区内仍无感觉恢复
S1-----在支配区内深的皮肤痛觉恢复
S2-----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S3-----在支配区内浅的皮肤痛觉和触觉完全恢复,过敏现象消失,静态2PD15mm S3+---情况同S3,但2PD也有某种程度的恢复,静态2PD在7~15mm之间
S4-----完全恢复,静态2PD<6mm
3.上肢肌力和关节活动度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数)
总分:100分;良:>60分,生活基本自理;中度残疾:60~40分,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重度残疾:40~20分,生活依赖明显;完全残疾:<20分,生活完全依赖。
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5.康复诊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心理问题):
6.现阶段康复目标:
□1.消炎消肿止痛。
□2.改善ROM。
□3.增强肌力或肌耐力。
□4.改善手、腕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协调性。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Sudeck肌萎缩、全身体力下降等。
□6.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
□7.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支具、假肢等。
7.康复治疗方法
①理疗:
②手法:
③运动疗法:
④作业疗法:
⑤护具:□护腕□关节支具□前臂悬吊带□弹力绷带□肌内效布贴□其他。
(一)Verdan分区:拇、手指屈肌腱损伤Verdan分区。
见图4-2-20-1。
I区:范围包括指浅屈肌腱止点以远至指深屈肌腱止点之间的区域;11区:为滑车的关键区(Bunnell所谓的“无人区”),指从远侧掌横纹到指浅屈肌腱止点之间的区域;111区:由蚓状肌的起始部组成,指自腕横韧带远侧缘至滑车关键区起始处或第一环状滑车(A1)起始处之间的区域;1V区:为被腕横韧带覆盖的区域即腕管区;V区:指前臂肌腱起始处至腕横韧带近侧区。
(一)Eaton-Weibly分区,分区见4-2-23-1。
1区:远指间关节;11区:中节指骨;111区:近指间关节;1V 区:近节指骨;V1区:手背;V11区:腕背支持带;V111区:前臂远端;三、手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见图4-2-1-5 TAM=(MP+PIP+DIP)-(MP+PIP+DIP) 即:总主动活动度=骨关节屈曲度之和-骨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TAM=总主动活动度,MP=掌指关节,PIP=近节指间关节,DIP=远位指间关节)评定标准:优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侧的75%可TAM>健侧的50%差TAM<健侧的50%四、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型:见图4-2-1-5A型骨折,即关节外骨折(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单纯压缩骨折;A3:桡骨多节段骨折)B型骨折,即部分关节内骨折(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背侧桡骨骨折;B3:掌侧桡骨骨折)C型骨折,即完全关节内骨折(C1:单纯关节面或干骺端骨折;C2:关节面单纯骨折,干骺端粉碎性骨折;C3:桡骨粉碎性骨折)五、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的分型:按骨折以为程度分类,此型目前临床上最常用。
1型:骨折无移位;1A型:骨折无移位无内翻或外翻,肱骨小头及侧位X线片肱骨前缘线正常;1B型:轻度移位,内侧皮质翘棱,肱骨前缘线仍通过肱骨小头;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ⅡA型:过伸,后侧皮质完整,肱骨小头位于肱骨前缘线之后,无旋转;ⅡB型:纵向或者旋转移位,骨折端仍有部分接触。
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上肢功能评价是对患者肩关节、手肘及手部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和测量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和康复效果的评价。
STEF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Test Evaluation Functional)是一种简易上肢功能评价方法,旨在评估患者上肢功能的不同方面和能力。
STEF测试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肩关节活动、肘关节活动、手腕关节活动和手部活动。
通过这些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范围、协调性、握力和手指灵活性等方面的功能。
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得分标准和评估指导,根据患者完成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分。
首先,进行肩关节活动的评估。
包括前屈、伸展、内外旋等运动范围的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两个肩胛骨之间的最大距离来评估肩关节活动情况。
接下来,进行肘关节活动的评估。
包括屈曲、伸直等运动范围的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屈曲角度和伸直角度来评估肘关节活动情况。
然后,进行手腕关节活动的评估。
包括屈腕、伸腕等运动范围的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手掌和前臂之间的角度来评估手腕关节活动情况。
最后,进行手部活动的评估。
包括握力、手指灵活性等功能的测量。
可以通过使用动力握力计来评估患者的握力情况,或者使用针脚板测量患者手指的灵活性。
在进行STEF评估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需要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自觉疼痛、肌肉紧张情况等,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评分。
STEF评估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且可重复,适用于临床康复中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快速评估。
同时,该评估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信息,帮助康复专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评估康复效果,并且可以用于不同病种和康复阶段的患者。
然而,STEF评估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评估了上肢功能的一些方面,对其他方面的功能如手指协调性等未涵盖。
其次,评估结果可能受到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疼痛感受等。
综上所述,STEF评估方法是一种简易且有效的上肢功能评价工具,可以用于评估患者上肢功能的不同方面和能力。
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姓名:记录日期:以下表格将有助于我么们了解,在过去一周你的腕关节有什么程度的障碍,请你将上一周内的腕关节症状在0-10分度内去一个平均值,如果你不能活动你的腕关节,请估计以下疼痛或困难将会有多大,如果伤后没有活动过关节,可以空项不填。
1、疼痛请你将过去一周内,最能体现你的腕关节疼痛的平均数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一点都不痛,10代表从未有过的疼痛,或者由于这种疼痛而不干活动。
例如: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疼最痛疼痛分级休息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反复做腕关节运动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举重物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最疼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疼痛的频度0 1 2 3 4 5 6 7 8 9 102、功能A、特殊功能请你将过去一周内,你感到最能体现你困难程度的动作,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没有任何困难,10代表十分困难,什么也不能干。
例如: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困难不能做拧门把手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手切肉0 1 2 3 4 5 6 7 8 9 10举重物时0 1 2 3 4 5 6 7 8 9 10系衣服口子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双手支撑从椅子上站起0 1 2 3 4 5 6 7 8 9 10用手提10磅的重物0 1 2 3 4 5 6 7 8 9 10使用卫生纸0 1 2 3 4 5 6 7 8 9 10B、特殊功能请你将过去一周内,你感到最能体现你困难程度的一般动作,在下列0-10分度的评分表中圈出来,0代表没有任何困难,10代表十分困难,以至于无法做这些日常活动。
日常起居(穿衣、洗漱)0 1 2 3 4 5 6 7 8 9 10家务劳动(带扫卫生、修缮)0 1 2 3 4 5 6 7 8 9 10工作0 1 2 3 4 5 6 7 8 9 10娱乐活动0 1 2 3 4 5 6 7 8 9 10PRWE共包含15个项目:5个与疼痛有关的小项(4个涉及疼痛的强度,1个与疼痛的频度有关);6个与特殊活动有关的小项,4个与日常活动有关的小项,后者可反映病人在自理能力、家务活动、工作和娱乐方面的困难情况,每一个小项可得一个分值,总分100分。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989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在广州召开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会上制定一个手功能评定标准(手外科杂志,1990,6:57-72),从而我国有了第一个正式的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
但事后发现该标准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北京积水潭医院赵书强、王寰等(手外科杂志,1994,10:69-72)在1994年又加以改进。
这个改进的标准已编成计算机软件,只要把手功能检查数据输入,便能得出手功能丧失的数值。
这项工作对于科学研究、工伤残废评定、医疗保险及医学法律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对于进行断肢再植及断指再植的疗效及临床研究来讲,有必要制定一个更为适应复查的标准。
2000年3月26、27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在无锡市又一次召开了全国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专题研讨会,以下是讨论会提出的具体方案,提供在全国范围内试行。
方案制定的前提是适应我国目前基层的情况,简单实用,容易掌握,不需要特殊检查仪器或设备;另一个方面,又要求尽可能客观、科学、准确,与国际标准接轨。
为了掌握方便,评定采用百分制,再评为优、良、差、劣。
对于断肢再植,陈中伟于1978年曾提出一个断肢再植功能评定标准,国际手外科学会于1984年推荐使用。
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上肢断肢再植后功能评定标准,从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恢复、外形、后遗症状与工作能力等六方面加以评定,提供全国试用。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一、关节活动度TAM(30分)1.肩关节(外展)评分90°~60°6分59°~45°5分44°~30°3~4分<30°0~2分2.肘关节(伸屈)评分120°~90°7~8分89°~60°5~6分59°~30°3~4分<30°0~2分3.腕关节(伸屈)评分60°~90° 3.1~4分45°~59°2~3分30°~44° 1.5~2分<30°0~1.5分4.掌指关节(伸屈)评分90°~70° 4.1~5.0分69°~50° 3.1~4.0分49°~30° 2.1~3.0分<30°0~2.0分5.近指关节(伸屈)评分100°~80° 3.1~4.0分79°~60° 2.1~3.0分59°~30° 1.5~2.0分<30°0~1.4分6.远指关节(伸屈)评分45°~30° 2.1~3分29°~20° 1.1~2分19°~15°1分<15°0分二、肌力(20分)评分S4 17~20分S3+13~16分S3 8~12分<S2 0~7分三、感觉(20分)评分S4 19~20分S3+12~15分S3 8~11分<S2 0~7分四、外形(10分)评分正常或略显萎缩8.1~10分轻度萎缩 6.1~8分中度萎缩3~6分明显萎缩0~2分五、遗留症状(10分)评分无麻木、疼痛或其它不适10分轻度麻/痛,轻度不适7分不适或麻/痛3分疼痛、过敏、成为累赘0分六、工作情况(10分)评分恢复原工作10分从事轻工作7分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3分无实用功能0分评定方法:优(总分)100~80分良(总分)79~60分差(总分)59~40分劣(总分)39分以下说明1.肌力与感觉均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颁布的标准评定。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上肢各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1.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1)评分标准
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分数肩外展肌力肩外旋
4分>90° ≥M4 >30°
3分60~90° ≥M3 10~90°
2分30~60° ≥M2 0~10°
1分<30°<M2 <0°
(2)综合评价
分级:优10 ~12分良7 ~9分
可 4 ~6分差3分以下
2.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1)评分标准
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分数屈曲肌力伸直肌力前臂旋转
4 >90° ≥M4 0° ≥M4 正常
3 60~90° ≥M3 <-30° ≥M3 轻度受限
2 30~60° ≥M2 -30~50° ≥M2 重度受限
1 <30°<M
2 >50°<M2 不能
(2)综合评价
分级:优13 ~16分良9 ~12分
可 5 ~8分差4分以下
3.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1)评分标准
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分数背伸肌力掌屈肌力
4 >45°>M3 >45°>M3
3 ≥30° M3 ≥30° M3
2 <30°M2 <30°M2
1 不能M0-1 不能M0-1
(2)综合评价
分级:优13 ~16分良9 ~12分
可 5 ~8分差4分以下。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评估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近腕关节端的骨折,是常见的四肢骨折之一。
该部位骨折多由于外伤引起,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内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内固定手术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手术效果,指导康复训练,并预测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评估标准。
一、手术效果评估1. X光片检查:术后应每周复查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是否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等并发症。
2. 关节功能评估:通过检查患者手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评估手腕关节功能是否受限,是否存在关节僵硬等情况。
3. 疼痛评估:评估患者手腕关节处是否有持续性或运动性疼痛,以了解手术部位的神经、血管是否受损及局部炎症情况。
二、康复情况评估1. 康复训练执行情况评估:评估患者是否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执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如何。
3. 并发症评估:评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
三、患者生活质量评估1.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评估患者手术后是否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所影响,如是否可以顺利穿衣、洗漱、进食等。
2. 患者满意度评估:向患者了解他们对手术效果、康复过程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医疗工作提供反馈意见。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评估标准应综合考虑手术效果、康复情况和患者生活质量,了解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接下来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字数:433】第二篇示例: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这类骨折的手术方法。
术后的评估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手术效果,进一步指导康复训练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下面将介绍关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评估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了解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一、术后X线检查:术后X线检查是评估手术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
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FMA)*上肢部位运动功能检测评分标准上肢(坐位)I.上肢反射活动(4分)a.肱二头肌反射0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b. 肱三头肌反射2分:能引出反射活动II.屈肌共同运动(12分)(手背触同侧腋窝)肩上提。
0分:完全不能进行肩后缩肩外展(至少90○)1分:部分完成肩外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2分:无停顿地充分完成III.伸肌共同运动(6分)(手心触对侧膝盖)肩内收/内旋0分:完全不能进行伸肘1分:部分完成前臂旋前2分:无停顿的完成IV.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6分)a.手触腰椎棘突。
0分:没有明显活动1分:手必需通过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b.肩前屈90○并屈肘0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0○时肘关节屈曲1分:肩外展或肘屈曲发生在较晚时间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c. 在肩0○屈肘90○时。
0分:在进行该活动时肩0○但肘不能保前臂旋前/旋后运动持在90○和完全不能完成该动作1分:肩、肘正确位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完成该活动2分: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自如V.分离运动(6分)a.肩外展90○伸肘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或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前臂旋前1分:可部分完成这个动作或在活动时出现肘屈曲或前臂不能保持旋前2分:顺利进行b.肩屈90○~180○,。
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外展肘0○位,前臂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屈曲,肩外展在中立位2分;顺利完成c. 肩屈曲30○~90○,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或肩、肘位置不正确肘0○位,前臂1分:能在要求肢位时部分完成旋前旋后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VI.正常反射活动(该阶段若得2分则在第五阶段必需得6分)肱二头肌反射。
0分: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肱三头肌反射1分:1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屈指肌反射2分:反射活跃不超过1个并且无反射亢进腕VII. 腕稳定性(10分)a肩0○,屈肘90○,腕背屈0分:患者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1分: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阻2分:有些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b. 肩0○,屈肘90○。
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定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定方法:1. 看活动范围呀!比如说你能不能像以前那样灵活地转动手腕,弯曲伸直呀,这就好比一辆车能不能顺畅地拐弯和前进一样重要呢。
就像我朋友之前手腕受伤了,他能不能正常拿东西就很能说明问题呀!2. 感受疼痛程度呗!有时候一点疼可能没啥,但要是疼得受不了,那腕关节肯定有问题呀!这就像走在路上有点颠簸没啥,要是一路大坑小坑疼得你龇牙咧嘴,那路肯定不好走啦。
我自己有次手腕疼,真的是深切体会到这一点!3. 观察外观有没有变形呀!要是手腕都歪七扭八了,那还能好吗?这就如同一个漂亮的花瓶变形了一样明显呀!我记得有个人手腕受伤后明显变了形,大家一看就知道严重了。
4. 试试力量大小嘛!你原来能轻松提起的东西现在提不起来了,这不就是腕关节功能不行了嘛!就好比你原本能轻松抱起一个大西瓜,现在却抱不动了,那肯定力量变弱了呀!我见过有人拧个瓶盖都费力,这就是问题呀。
5. 拿日常活动来衡量呀!像写字、拿筷子这些平常小事,做得不顺畅了,那腕关节就有状况啦!这难道不像每天要走的路突然变得难走了吗?我亲戚之前连吃饭拿筷子都困难,这多明显呀!6. 去和以前做比较呀!你以前能做的动作现在做不了了,或者做得很别扭,那不是腕关节功能有变化了吗?就像你以前能跑很快,现在跑不快了,肯定有原因呀!我自己就经常这样对比自己的手腕状态呢。
7. 从恢复速度看呀!受了伤后一直好不了,那腕关节功能能好到哪去?这如同伤口总不愈合,让人着急呀!我认识的一个人手腕伤了好久都没恢复好,功能肯定受影响啊。
8. 从持续时间来判断呀!偶尔不舒服可能没事,但长时间这样那肯定不对劲呀!就像一直下雨会让人觉得很烦一样!我同事手腕疼了好一阵,这就是个警示信号呀!9. 还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呀!专业的人肯定更懂呀,他们的评定方法肯定更准确!这就跟生病了要找医生看是一样的道理呀!我每次有手腕方面的问题,还是最相信医生的判断啦!我的观点结论: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定要综合多方面来看,不能仅凭单一的一点就下结论,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手腕的真实情况呀!。
腕关节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使用说明(适用于四肢大关节功能评定):
1.各关节功能丧失程度等于相应关节所有轴位(如腕关节有两个轴位)和所有方位(如腕关节有四个方位)功能丧失值的之和再除以相应关节活动的方位数之和。
例如:腕关节掌屈40度,背屈30度,桡屈15度,尺屈20度。
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30%、40%、60%和60%,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47.5%。
如果掌屈伴肌力下降(肌力3级),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65%、40%、60%和60%。
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56.25%。
2.当关节活动受限于某一方位时,其同一轴位的另一方位功能丧失值以100%计。
如腕关节掌屈和背屈轴位上的活动限制在掌屈10度与40度之间,则背屈功能丧失值以100%计,而掌屈以40度计,查表得功能丧失值为30%,背屈功能以100%计,则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65%。
3.对疑有关节病变(如退行性变)并影响关节功能时,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应与对侧进行比较,即同时用查表法分别求出伤侧和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并用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减去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即为伤侧关节功能实际丧失值。
4.由于本标准对于关节功能的评定已经考虑到肌力减退对于关节功能的影响,故在测量关节运动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
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定
表C.4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
关节运动活动度
肌力
≤M1M2 M3 M4 M5
掌屈
≥61100 75 50 25 0 51~60 100 77 55 32 10 41~50 100 80 60 40 20 31~40 100 82 65 47 30 26~30 100 85 70 55 40 21~25 100 87 75 62 50 16~20 100 90 80 70 60 11~15 100 92 85 77 70 ≤10100 95 90 85 80
背屈
≥61100 75 50 25 0 51~60 100 77 55 32 10 41~50 100 80 60 40 20 31~40 100 82 65 47 30 26~30 100 85 70 55 40 21~25 100 87 75 62 50 16~20 100 90 80 70 60 11~15 100 92 85 77 70 ≤10100 95 90 85 80
桡屈
≥21100 75 50 25 0 16~20 100 80 60 40 20 11~15 100 85 70 55 40 6~10 100 90 80 70 60 ≤5100 95 90 85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