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活动教学而精彩
- 格式:docx
- 大小:27.79 KB
- 文档页数: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215200)徐笋兰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性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下面将结合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例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四种活动设计方法。
一、游戏活动设计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英语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特别适合小学生。
学生在英语游戏中学习和复习,心情愉快,这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做游戏还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游戏活动的种类很多,有字母游戏、语音游戏、词汇游戏、句型游戏、综合游戏等。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用“有奖竞猜”这一游戏来复习单词。
如在学过系列水果名称或动物种类后,把图片在学生面前展示一遍,再藏起来,老师把其中一张放入袋里,让学生用“Is te, I will forget. Se, I may remember. Play wit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如在学完如何度过周末的文章后,教师可设计调查表,让学生以6人为一小组,调查同伴是如何安排周末活动的。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参与者、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任务是开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和统计,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锻炼口、笔交流能力,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融。
三、情境活动设计丹麦语言学家叶思帕森曾经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
职高语文课堂因综合实践活动而精彩
在职业高中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活
动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专业能力。
在职高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一、阅读体验活动
阅读体验活动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解读和思考文本,学生能够增
加自己的知识面和语言能力。
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专题
研究等方式来进行阅读体验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文化背景
和写作技巧。
二、写作实践活动
写作实践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通过写作实践,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写作实践活动,如写时评、写作文等,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演讲交流活动
演讲交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演讲交流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言语
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自信心和胆识。
在职高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
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主题发言等活动,从而让学生积累演讲经验和表达技巧,同时也能
够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实用性。
课堂因预设而有序,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摘要: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关键词:阅读;预设;动态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由此可见,预设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在上课之前,我认真解读教材。
《少年闰土》是鲁迅对三十年前一段往事的回忆。
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教法,巧妙寻找突破口,为此,我分四步引导学生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一、展开丰富的想象识闰土1.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二、移情朗读促悟情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三、回文联读探原因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闰土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富家少爷,生活环境不一样,尽管年纪相仿,但生活经历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四、情景朗读作比较教师引读,学生接读: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职高语文课堂因综合实践活动而精彩职业高中的语文课程通常是学生们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越来越多的职高学校开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实践活动拓展了语文知识的应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只是在课本中学习语文知识,但很难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比如写作文、演讲、表演等,这不仅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既需要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也需要他们对情感的把握,这样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活动促进了师生互动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单向进行讲述,学生 passively 接受知识。
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借助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需要一定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挖掘自己的潜能,逐渐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才华,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职高语文课堂因此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从passive参与到了active参与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动起来”让课堂更精彩作者:马随成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7年第01期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长的问题,小学阶段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1.小组建设是抓手。
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便是一个团队。
老师把小组管理好,整个班就能管好。
小组内管理靠组长,小组间竞争靠激励评价。
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个别学生的专利,而是大家的问题,小组内人人参与,这样小组内讨论时,人人参与了活动,就无暇玩耍。
人人都为小组争光,小组间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达标练习小组内互改,问题以小组呈现、展示,优秀学生是小老师,后进学生人人帮。
课堂无闲人,人人都参与,给学生更多出彩的机会,让课堂更精彩。
2.我是课堂小主人。
老师不要太关注自己,以为学生越关注自己,课堂组织的效果就越好。
殊不知,一台晚会,主持人成了主角一定不是成功的晚会。
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展示的是学生,表演的是学生,促进的是学生,教师的语言注重引导、评价和激励,部分学生在大展示中获得了机会,大部分学生在小组展示交流中表现,人人都是生命课堂的缔造者,人人都是紧张学习氛围中的一分子。
知识的传授与接收,老师想尽办法递过去,学生也未必乐意接收;我们要大胆尝试,出示知识,并指导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取,他们的方法未必不如我们,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激励他们来取。
把工夫下在课前备课中,走进学生,参与到小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课堂教育重养成。
课堂既是孩子接受课本知识的场所,也是孩子品格、文明、习惯形成的场所。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书本是育人的载体。
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养成教育,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可以锻炼孩子团结协助、与人交流的好习惯,小组分工可以锻炼孩子合作的好习惯,小组展示可以锻炼孩子积极参与,自信文明的好习惯,一堂精彩的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收获了多少学习方法,提高了多少内在素养。
课堂因活动教学而精彩
所谓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活动为平台,以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为着眼点,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思想。
活动教学的实施,营造的是课堂的新天地,达到的是教学的新境界。
课堂因活动教学而精彩。
那么,教师该如何用活动引领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活动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才能学得会。
”的确如此,学生的学习不是把知识从外界直接搬进记忆中,而应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
陶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将技能要点告诉学生,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所以,老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活动的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下册“让创新思维闪光”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认为在家庭、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品中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说一说你这一创新的构思。
”这一活动机会的创设,如及时之雨,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潮涌般溢满课堂,顿时,课堂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场景。
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充实,这就为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奠定了基础,自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优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潜力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操作来实现学习的两个“飞跃”呢?这就要求教师适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下几种形式效果颇佳:
1.情景剧表演。
这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手段,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景:(1)假如你是三鹿乳业的负责人,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你会如何去做?(2)假如你是奶粉销售商,你会如何去做?(3)假如你是“结石宝宝”的家长,你会如何去做?针对情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和总结。
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表演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知与行相统一的目标也达成了。
2.辩论赛。
常言道:“真理不辩不明,是非不辩不清。
”辩论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提升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讲到“挫折是把双刃剑”这一知识难点时,笔者就采用了这一形式,设置了“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的辩题,通过辩论,结论不言自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提高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
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亦积极主动地把握住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3.社会调查。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以“如何对待网络”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讲授之前,笔者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班级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
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对待上网》的调查报告。
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切实感受到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起到了真正的教育作用。
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陶冶情操,提升了学生做事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较为有效的形式,如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故事会等。
教师应重视多种活动的开展,实现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和活动功能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教学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提升活动内涵,内化学生道德品质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
我看了,我知道了。
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仅仅成为听众,而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
笔者在讲到八年级下册“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知识点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心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