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
- 格式:ppt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0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
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二)两面相对的正确句子这类句子中的两面搭配是隐性的,常常被当成病句对待。
对句子的错误理解造成判断错误。
例五.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例六.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例七.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以上三个例句,许多学生会把它们当成病句,实际上,例五“你的智慧和勇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或与之相反,这件事的成败与这两种情况相对应,所以正确。
例六中,“信誉”也包含两个方面意思,即“信誉的好坏”。
例七中“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是两种情况,即“态度和做法”正确或相反。
这一类的句子,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辨不清搭配。
如果能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辨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
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
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2012安徽卷高考题)【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2015高考一轮复习: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2015高考一轮复习: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新高考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两面词是指一个词语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如“成败”、“得失”、“能否”、“好坏”、“高低”、“是否”、“大小”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一般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应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语义,否则会造成语义上的不对称。
如:(1)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分析:“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意思,只能说“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而不能说学习成绩不好也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可把“能否”去掉,或在“努力学习”前面加“是否”并删去“的”。
(2)这场排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分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的要素,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3)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分析:“有没有”是两个方面,而后句“既……又……”的内容是从一个肯定角度表述的,在“于”后加“能不能”才能跟前面的“有没有”相照应并删去两处“要”字。
(4)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分析:“科学进步与否”是两个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个方面,无法搭配。
在“国家”后面加“是否”才能与“进步与否”相对应。
(5)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析:前半部分有两面词“好坏”“优劣”“高低”,后半部分只提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含义是正面的,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一出现单个两面词,句子就一定会有语病。
语文病句的识别标志与修改方法1.双面词句中若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胜负”等双面词时,要注意前后有无照应的词语,避免犯“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该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可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 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该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可将“胜负”改为“胜利”。
)2.介词句中若出现“经过……”“在……中”“从……中”“由于”“关于”“对于”等介词,可以考虑句子是否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或主客颠倒等。
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对于”。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对于”。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关于”。
)某些词语的意义已经包含某种意思,语句中却再次出现了表示这一意思的词语,造成意义重复,如“尤其更”“十分酷爱”“十分悬殊”“非常奇缺”“提出质疑”“过分溢美”“令人担忧”“当前当务之急”“否则不”“突然猝死”“攸关到”等。
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成分赘余,应删去“攸关到”中的“到”。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成分赘余,“质疑”就是提出疑问,应删去“提出”。
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能否”“是否”下,前面出现的像“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这两个病句都属于一面对二面的错误。
1句中“好”“坏”是两个方面,句子后半部分“安全”是一个方面。
2句中“能”“不能”也是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
例谈高考病句“两面一面搭配不当”的辨析技巧其主要特点是: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词句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的不协调。
一般而言,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等这些两面词,就要考虑是否存在“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
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看起来有上述之类的两面词,但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单起单承”“双起双承”而忽略了句意逻辑。
因为有些词语本身就会有两面性,如“行动”“水平”“质量”等词属隐性均衡,不可一律当成病句看。
另外,对一时判断不准的句子,可采取“分别组织句子”的办法来检验:先用“肯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再用“否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如果这两个分开产生的“肯定句”和“否定句”都合乎逻辑事理,则表明原句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反之,则存在。
【辨析技巧】所谓“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需要我们分别对待,不可混为一谈。
1、前后“一面对两面”的词语照应不周,造成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的意思: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是”“能”“应该”“深”“高”“好”“优”等;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如,“不是”“否”“不应该”“浅”“低”“坏”“劣”等;还有一些词语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能否”“应该不应该”“好坏”“深浅”“有无”“上下”“左右”“轻重”等。
当我们做题或使用这些词时,一定要注意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性的词语前后搭配问题,看前后一面和两面照应是否周全,是否能够对应,如果不能对应,就是换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不符合逻辑事理。
下面举例说明: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1例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工业化和城镇化失败)。
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
再举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就利用上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确)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显然,这句话不合理。
“关键”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下面这些句子都是对的:1、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稳定。
2、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3、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