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一轮复习: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
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
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2012安徽卷高考题)【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
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 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
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 【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2012安徽卷高考题)【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 【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成人高考/备考辅导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病句识别(2)一、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
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
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如:①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②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
(“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③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④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二、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
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
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如:①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
(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
“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②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③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
(“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④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 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病句识别(2).doc [全文共832字] 编号:6018345。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
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二)两面相对的正确句子这类句子中的两面搭配是隐性的,常常被当成病句对待。
对句子的错误理解造成判断错误。
例五.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例六.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例七.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以上三个例句,许多学生会把它们当成病句,实际上,例五“你的智慧和勇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或与之相反,这件事的成败与这两种情况相对应,所以正确。
例六中,“信誉”也包含两个方面意思,即“信誉的好坏”。
例七中“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是两种情况,即“态度和做法”正确或相反。
这一类的句子,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辨不清搭配。
如果能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辨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
例谈高考病句“两面一面搭配不当”的辨析技巧其主要特点是: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词句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的不协调。
一般而言,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等这些两面词,就要考虑是否存在“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
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看起来有上述之类的两面词,但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单起单承”“双起双承”而忽略了句意逻辑。
因为有些词语本身就会有两面性,如“行动”“水平”“质量”等词属隐性均衡,不可一律当成病句看。
另外,对一时判断不准的句子,可采取“分别组织句子”的办法来检验:先用“肯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再用“否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如果这两个分开产生的“肯定句”和“否定句”都合乎逻辑事理,则表明原句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反之,则存在。
【辨析技巧】所谓“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需要我们分别对待,不可混为一谈。
1、前后“一面对两面”的词语照应不周,造成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的意思: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是”“能”“应该”“深”“高”“好”“优”等;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如,“不是”“否”“不应该”“浅”“低”“坏”“劣”等;还有一些词语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能否”“应该不应该”“好坏”“深浅”“有无”“上下”“左右”“轻重”等。
当我们做题或使用这些词时,一定要注意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性的词语前后搭配问题,看前后一面和两面照应是否周全,是否能够对应,如果不能对应,就是换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不符合逻辑事理。
下面举例说明: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词是指一个词语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如“成败”、“得失”、“能否”、“好坏”、“高低”、“是否”、“大小”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一般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应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语义,否则会造成语义上的不对称。
方法:将两面词分拆开来,看能否与后面对称。
(1)这场排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分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的要素,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2)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分析:“有没有”是两个方面,而后句“既……又……”的内容是从一个肯定角度表述的,在“于”后加“能不能”才能跟前面的“有没有”相照应并删去两处“要”字。
(3)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分析:“科学进步与否”是两个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个方面,无法搭配。
在“国家”后面加“是否”才能与“进步与否”相对应。
(4)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析:前半部分有两面词“好坏”“优劣”“高低”,后半部分只提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含义是正面的,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一出现单个两面词,句子就一定会有语病。
以下句子都正确(1)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影响”一词本身包含着两面的意思,即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
(2)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分析:后半句虽然没有两面词,但“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作两面理解。
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就慢。
因此句子是正确的。
(3)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
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
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2012安徽卷高考题)【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2015高考一轮复习: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
2015高考一轮复习: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新高考
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
两面词是指一个词语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如“成败”、“得失”、“能否”、“好坏”、“高低”、“是否”、“大小”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一般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应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语义,否则会造成语义上的不对称。
如:(1)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分析:“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意思,只能说“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而不能说学习成绩不好也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可把“能否”去掉,或在“努力学习”前面加“是否”并删去“的”。
(2)这场排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分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的要素,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3)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分析:“有没有”是两个方面,而后句“既……又……”的内容是从一个肯定角度表述的,在“于”后加“能不能”才能跟前面的“有没有”相照应并删去两处“要”字。
(4)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分析:“科学进步与否”是两个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个方面,无法搭配。
在“国家”后面加“是否”才能与“进步与否”相对应。
(5)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析:前半部分有两面词“好坏”“优劣”“高低”,后半部分只提到
“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含义是正面的,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一出现单个两面词,句子就一定会有语病。
一定要谨慎地加以判断。
如:
(1)
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分析:句子后半部分虽然没有两面词,但“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可这样理解:储蓄额高,国家流动资金增长得多;储蓄额低,国家流动资金增长得少,“多”与“少”都是积累资金,都有作用,差别只在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句子是正确的。
(2)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影响”一词本身包含着两面的意思,即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分析:后半句虽然没有两面词,但“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作两面理解。
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就慢。
因此句子是正确的。
由此可知,一个句子中,若出现两面词,不能一律视为病句,一定要仔细分析。
二、疑似一面和两面不搭配
关于一面和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早有说明:“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性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按理说,这种搭配不当很容易鉴定,在审视病句的时候,我们只要一发现诸如“是否、能否、成败、得失、好坏、高低、强弱、优劣”等两面性词语的时候,留意一下它的前后语境,看看前后语境是否也同样运用了相关的两面性词语即可。
如果前后有相应的两面性词语相照应,那么该句子不存在一面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反之则属于病句。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问题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
例如下面一个句子,你能说它一面两面不搭配吗?
6、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该语料的第二句前半部分出现了两面词,后半部分没有两面词,从形式上看属于一面两面不搭配,但“质量”一词在日常语言运用中可以包含“高”和“低”两个方面的意义,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这个句子虽然形式上前后不照应,但内容上并无问题,逻辑严密,表意清楚,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不存在误会,不应当被看成病句。
跟“质量”性质相同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隐性两面词。
生活中类似的还有。
例如:
7、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8、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9、学生志向的高远与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以上三例中的“信誉”、“影响”和“作用”等词语都可以看成隐性两面词,既然是两面词,当它们与其他两面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时,便不存在一面两面不搭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