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常用手术入路 张健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
膝关节置换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节炎最常见的类型是:A. 骨关节炎B. 类风湿性关节炎C. 痛风性关节炎D. 感染性关节炎答案:A2. 膝关节置换术中,最常用的假体材料是:A. 不锈钢B. 钛合金C. 高分子聚乙烯D. 陶瓷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症?A. 严重骨质疏松B. 活动性感染C. 骨缺损D. 良好的骨质答案:D4. 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假体松动B. 深静脉血栓C. 感染D. 骨折5. 下列哪项不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措施?A. 早期负重B. 持续被动运动C. 长期卧床休息D. 物理治疗答案:C6. 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A. 缓解疼痛B. 改善关节功能C. 延长关节寿命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膝关节置换术中,最常用的切口方式是:A. 前侧切口B. 后侧切口C. 内侧切口D. 外侧切口答案:A8.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日常活动?A. 1周B. 1个月C. 3个月D. 6个月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症状?B. 疼痛C. 麻木D. 活动受限答案:C10.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多久需要进行一次随访?A. 1周B. 1个月C. 3个月D. 6个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包括:A. 严重的骨关节炎B. 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C. 膝关节畸形D. 膝关节肿瘤答案:ABCD2. 膝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A. 假体松动B. 感染C. 深静脉血栓D. 骨折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A. 患者的年龄B. 患者的体重C. 患者的活动水平D. 患者的骨质答案:ABCD4.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措施包括:A. 早期负重B. 持续被动运动C. 物理治疗D. 药物治疗答案:ABCD5. 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症包括:A. 活动性感染B. 严重骨质疏松C. 严重糖尿病D.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手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晚期膝关节病变的短期随访陆斌;王金华;张健;李苏皖;胡旺阳;陈小强【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26【摘要】BACKGROUND:In recent decade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erminal knee joint diseases, such as osteo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traumatic arthritis and other bone diseases. The methods of osteotomy, soft tissue balance and prosthesis rotation positioning have always been debated and discussed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pair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terminal knee disease. METHODS: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as performed for treating terminal knee disease in 31 cases (31 knees), including 26 cases of osteoarthritis (26 knees) and 5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5 knees). Al cases accompanied flexion contracture deformity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maximum angle of flexion deformity was < 25°. Al patients were scored by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replacement. Al 31 knees were treated with fixed platform posterior-stabilized prostheses. RESULTS AND CONCLUSION: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early infection and prosthesis dislocation, were found after surgery. Joint pain apparently lessened, flexion and varus deformity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replacement. Postoperative X-ray films showed good prosthesis position and low limb alignment. Al cases were folowed up for6-12 months.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preoperatively 46.4±5.3 to postoperatively 84.6±10.5 after 6 months of folow-up. Excelent and good rate was 84%. Results indicate tha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treating terminal knee diseas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However, the operation is complex and precise technique is required.%背景:在最近的数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被广泛地应用于晚期膝关节病变,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曲铁兵教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1 手术体位和消毒铺巾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麻醉可以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在手术侧肢体的膝关节后方横行放置一个胶垫或沙袋,以使手术中屈膝时患肢的足部得到支撑而便于操作(图1)。
当使用止血带时,为了减少对术中膝关节及髌骨的运动轨迹评估时的影响,应尽量将止血带靠近大腿近端包扎固定,消毒范围要从止血带向下包括足部在内的整个下肢。
足部可以在消毒以后用一只无菌手套套上,以利于手术时能够清楚辨认踝关节解剖标志(图2)。
不使用止血带时的消毒范围应从脐下方到整个下肢。
由于患者的呼吸气流会因麻醉师的移动将其带到手术区,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因此,铺巾时应该将麻醉区完全隔离(图3)。
手术无菌贴膜的粘贴方法应该是屈膝时粘贴膝关节前方,尽量伸膝时粘贴关节的后方。
这样能够避免术前标定的手术切口发生移位,同时也能够避免安装试模或假体时由于后方贴膜的紧张导致的假性伸膝障碍。
准备一个如同枕头大小的无菌包裹,在需要屈膝时垫在膝关节后方,需要伸膝时垫在踝关节后方。
建议在切开皮肤和缝合伤口时,使用屈膝位置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小手术后伤口的张力。
患肢驱血后的止血带充气压力一般在320~350毫米汞柱之间(或者千帕)。
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
2 手术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入路是膝关节正前方入路(即Inssal’s切口),皮肤切口于膝前正中髌上3~5 cm处向下至胫骨结节内侧。
膝屈曲位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伸膝装置显露后,取膝前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
具体操作方法:沿髌上股四头肌腱与股内侧肌交界处的腱性组织切开,向远经髌骨内缘至髌韧带内侧及胫骨结节内侧切开。
髌旁保留0.5 cm的腱性组织,以便缝合。
切开髌前脂肪垫内侧,尽量保留髌韧带下脂肪垫,如果有严重的髌前滑膜病变,可以切除髌前滑膜部分保留髌下脂肪垫。
于胫骨前内侧做关节面下0.5~1.0 cm前内侧的骨膜剥离,切断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并其沿边缘切除前半部分,切断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图4)。
膝关节置换手术原理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被称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疾病或损伤。
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替换受损的膝关节组织,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减轻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置换手术通常在以下情况下考虑:严重的骨关节炎、膝关节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关节畸形或其他严重的膝关节问题。
手术的目标是通过替换受损的关节表面,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和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2. 切口:外科医生会在膝关节附近做一个切口,以便进入关节。
3. 骨切割:受损的骨头和软骨会被移除,为人工关节的安装腾出空间。
通常情况下,股骨和胫骨的末端会被切割,以便安装人工关节。
4. 人工关节安装:外科医生会将人工关节组件安装到切割的骨头上。
这些组件通常由金属和塑料材料制成,以模拟天然关节的功能。
5. 关节调整:一旦人工关节安装完毕,外科医生会进行关节的调整,以确保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的运动范围。
6. 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外科医生会将切口缝合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包扎。
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替换受损的膝关节组织,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人工关节的材料和设计经过精心选择,以确保其与周围组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帮助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尽管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手术,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人工关节松动或脱位等。
因此,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充分讨论手术的利弊。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通过替换受损的膝关节组织,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手术的成功需要外科医生的精确操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对于那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膝关节疾病患者来说,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带来显著的改善和疼痛缓解。
掌握膝关节镜手术入路点,这张图要牢记膝关节镜手术不同于开放手术,多数操作均在镜下进行,所以准确建立膝关节镜手术通道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在建立手术通道之前,应熟悉膝关节解剖体表标志。
膝关节镜手术相关体表标志主要有髌骨、髌韧带、内外侧关节间隙和股骨髁。
膝关节镜手术入路1、2—前外、内侧入路;3—中央入路;4、5—髌骨上外、内侧入路;6、7—后内、外侧入路;8、9—髌旁外、内入路根据手术需求,膝关节镜的手术如图所示。
其中膝关节镜前外侧及前内侧为标准的手术入路,在膝关节间隙的上缘,髌腱旁15mm即内外侧膝眼凹陷处,一侧作为关节镜入口,另一侧作为器械入口,进行关节内探查和手术操作,必要可附加髌腱正中入路(髌腱正中髌骨下极向下10mm)。
1.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是膝关节镜手术最基本的手术通道,膝关节镜手术建立的第1个通道通常由前外侧通道开始。
具体方法:膝关节屈曲90°,触及髌骨下极,顺其向下确认髌韧带外侧缘,同时确认膝关节外侧间隙。
在关节外侧间隙近端约1cm,对齐髌骨外侧缘的位置(即髌韧带外缘),此处按压时可以感觉阻力较小,习惯上称之为“软点”。
在此处使用11#尖刀片刀刃朝上平行于髌韧带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做一戳口,切开关节囊。
此时应该注意避免刀片戳入太深而伤及外侧半月板前角或髁间窝内的韧带组织,也可使用小直血管钳辅助戳开关节囊并扩大内口以方便关节镜鞘管引入。
关节囊切开后,使用钝头的鞘管内芯(trochar)连同鞘管插入到髁间窝,然后轻柔伸直膝关节,改变trochar的方向使之滑过股骨滑车进入到髌上囊。
撤出trochar,置入30°关节镜镜头,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前外侧通道涉及局部解剖结构比较简单,由浅至深依次是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髌下脂肪垫外侧部分和关节滑膜层。
通道周围没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等结构,通道朝向股骨髁间窝方向,内口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上方。
器械插入角度或位置错误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或半月板前角损伤。
促膝谈膝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张大爷昨天从医院看完病回来一直闷闷不乐,忧心忡忡,街坊邻居打听过后才知道,原来张大爷在骨科门诊看病的时候被诊断为“重度双膝骨性关节炎”,医生让他做手术、换关节,这可把老张吓得不轻,赶紧回家吃了两片速效救心丸压压惊。
“换关节”有那么可怕吗?别着急,这节课就由长海医院汪滋民教授来教您认识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
1.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就好比是镶牙正常人的膝关节内都有一层软骨垫,它有着缓冲、润滑的保护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关节内的这层保护垫就会逐渐的磨损、脱落。
一旦这层软骨衬垫磨没了,就无法再生,这就好比牙齿掉了,吃什么药都不可能再长出新牙。
当关节表面软骨大量磨损、退变时,膝关节活动时就是骨头磨骨头,人就会出现关节不稳、长骨刺、上下楼疼痛等症状。
对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是在坏掉的牙齿外,安上一个牙冠,膝关节置换就是将骨刺以及那层坏掉的关节面切除,换上一层“金属套”(通常由金属、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组件),通过这种方法就不会出现骨头磨骨头的现象,关节疼痛的症状可以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换关节”,医学上称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2.哪些人需要做TKA手术?汪教授告诉大家,并非所有骨性关节炎患者都需要或适合膝关节置换手术。
每周二、三上午,汪教授的专家门诊有不少患者来咨询膝关节置换手术,汪教授的治疗团队总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综合分析后再做决定。
通常来讲,如果患者具有下列情况,那么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对其是有较好效果的:严重关节疼痛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平路走不到500米关节就会出现较严重疼痛。
持续、不分昼夜的膝关节疼痛,休息也不能缓解。
关节畸形(严重的O型腿或X型腿)。
关节僵硬,不能弯曲或伸直。
对止痛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其他诸如关节腔注射、理疗或其他非手术治疗无效。
到医院拍片(X线、MRI平扫)证实有关节磨损、骨刺、关节间隙变窄等表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一、麻醉:全身麻醉二、体位:膝关节置换专用平卧位1)双手平伸于搁手板固定,外展小于90°2)健侧下肢平伸于手术床上,上盖换药巾3)患侧下肢踩于专用横挡架上4)患侧大腿外侧放置大腰托固定三、常用物品:1)敷料:大包、衣包、骨科巾包、大孔巾2)器械:骨大器械包,公司外来器械3)常用一次性物品常规:特殊:四、手术步骤及配合手术配合1、消毒,铺巾,手术野贴皮巾、驱血、止血带充气,使用电刀及吸引装置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脂肪,切口为膝关节正中直切口(近端在骰上四横指,远端达胫骨结节内缘),全层皮瓣3、胫骨髓外定位:选择适当度数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并将其安置在胫骨对线器上。
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胫骨髓外定位器的安装: 注:需要把胫骨截骨导向器、力线杆、踝钳组合在一起,将胫骨对线器指向在踝关节正中近侧,在大多情况下,正确的中心位置在此导向器上的读数为内侧2-5mm,调整后倾角,通过凸轮来调节后倾角,正常值为3-5° 4、胫骨准备:确定胫骨平台截骨面并固定截骨板,取下胫骨定位力线器,胫骨截骨5、将钻头在股骨牌中央开口,插入T 型导向杆,用长的T 形髓内导向杆打通髓腔6、股骨力线定位器的安装: 安装股骨髓内定位装置,股骨髓内力线定位:使用三件套截骨板,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翻角度和纠正旋转的度数,固定股骨远端截骨导向器,打固定钉7、测试截骨厚度,取下髓内杆、股骨定位器8、股骨远端截骨,并取下骨片9、取下股骨远端截骨板10、股骨镰测量:测试股骨骸的尺寸,确定外旋3。
11、3。
外旋钻孔12、安装四合一截骨板:使用四合一截骨板,对股骨骸前、后面、斜面进行截骨递碘伏纱球、持物钳、换药巾、手术薄膜巾,驱血带;巡回护士充气并计时固定电刀及吸引器皮管等;清点器械、缝针与敷料等数目递大圆刀片、纱布、开来及有齿锻、各类拉钩、骨剥、咬骨钳递装配好的胫骨平台截骨板和胫骨对线器 递胫骨截骨测量器、钉3枚与骨锤 递动力摆锯 递接好动力的5/16英寸钻头 及T 型导向杆递霍夫曼拉钩调整外翻角度并安装截骨导向器递三件套截骨板(将T 形杆、股骨定位器、股骨远端截骨板安装在一起),递骨钉3—4枚及骨锤 递截骨面测量器递动力摆锯,2.5Cnl 宽凿、考克钳递拔钉器 递股骨吸测量器递外旋3°定位器、3.5限深钻头及动力 递相应尺寸的截骨板、钉3—4枚、骨锤;递动力摆锯,递骨凿、考克钳 13、牌间截骨:选用相应的股骨牌间截手术步骤骨板,固定后用动力摆锯截骨,取下骨块14、安装股骨试模:安装股骨试模 15、胫骨及垫片试模安装:选择安装合适大小的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16、间隙及力线测试:测量下肢力线(一般力线棒对于第二跖骨为宜),测试仰直间隙与屈膝90度间隙是否相等17、将相应尺寸的胫骨托试件覆盖在平台上18、胫骨准备:安装导向套筒,进行钻孔19、安装胫骨冲压器:安装到胫骨托盘上,准备冲压20、最后骨的准备:冲洗,将牌间取下的骨块填塞于股骨牌间髓腔开口处,封闭髓腔,放止血带止血 21、胫骨假体植入:调骨水泥,将骨水泥涂胫骨假体上及胫骨截骨面上,填充胫骨髓腔 22、股骨假体植入:将骨水泥涂于股骨假体上,股骨假体植入 23、胫骨衬垫植入:利用试样间隙再次测试,随后放置正式衬垫 清理骨水泥 24、去掉多余的骨水泥,待骨水泥发热后用冲洗枪冲洗,干后去除多余的骨水泥25、关闭切口:冲洗、引流、缝合、覆盖递股骨牌间截骨板及动力钻 递股骨试模、假体打击器及骨锤递胫骨盘试模及垫片试模 递9mm 试样间隙和测力线棒 递胫骨托(将胫骨托对线手柄连接到胫骨托试件上),递两枚短钉、骨锤递导向套筒、钻头(装在动力钻上)将胫骨平台翼型锂与冲压导向器组装一起,并调整相应的号码递冲洗装置递骨水泥装置、胫骨假体、胫骨打击器、骨锤递安装好假体的带锁安装器和不带锁股骨假体安装器 递相应尺寸的衬垫式样、正式衬垫和衬垫打击器。
膝关节置换术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等。
该手术通过将损坏的膝关节组织替换为人工关节来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对膝关节置换术相关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手术的过程和效果。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对膝关节置换术的定义、适应症、术前准备、效果、并发症和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愿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膝关节置换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膝关节置换术展开详细讨论,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膝关节置换术的定义、适应症和术前准备,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过程。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并发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膝关节置换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目的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骨科手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膝关节置换术相关名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的定义、适应症、术前准备、效果、并发症以及发展趋势,并为患者、医护人员及有兴趣了解该手术的人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指导,促进对膝关节置换术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准确的膝关节置换术相关名词解释,使他们在面对膝关节疾病时能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正文2.1 膝关节置换术定义膝关节置换术,又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受损或疾病导致功能障碍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替换成人工假体的手术治疗方法。
该手术旨在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恢复运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医生会通过手术将受损的骨头和软骨组织移除,并用人工假体代替。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介绍(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某些膝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
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解除病人膝关节疼痛、保留功能、矫正畸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疗效令人鼓舞。
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正在逐年增加。
在国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数量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近。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地选择病人,选用设计合理、质量优良的假体,正确的手术操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主要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中的手术入路进行介绍。
1 皮肤切口常用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的皮肤切口包括膝正中切口、偏内侧弧形切口和偏外侧弧形切口(见图1),其中以膝正中皮肤切口最为常用。
自髌上缘以上5~7 cm处至胫骨结节内侧做膝关节前正中皮肤切口,此切口较弧形切口瘢痕小,术后皮肤一旦出现感染或愈合问题,不易直接与关节囊相通。
最好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作切口,可使皮下组织翻向两侧而增加显露范围。
如果以前的手术切口瘢痕位于可利用的部位,通常应将其包括在切口中。
如果存在多处切口瘢痕,因为膝前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内侧,所以应选用最外侧可利用的切口瘢痕。
一般如以前有内、外侧皮肤切口或横切口,则不能用前正中切口。
皮肤切口应有足够的长度,以避免牵开过程中皮肤张力过大,从而导致皮肤坏死。
2 关节囊切口图1 - 图2 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浅层,于深筋膜浅层与其深层之间进行剥离,剥离范围不宜过大,且应层次清楚,手法轻柔,严禁钳夹皮肤。
关节囊入路有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分别叙述。
2.1 内侧髌旁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内侧髌旁入路被认为是经典的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朗金柏克(Von Langenbeck)[1]最早对此入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该入路又称Von Langenbeck入路(见图2)。
自切口上端向下,在股四头肌腱中内1/3沿纵轴切开股四头肌联合部分,至股内侧肌髌骨止点附近绕向髌骨内缘(注意保留髌骨内缘少许髌腱组织,以便于术后缝合关节囊),向远端沿髌韧带内缘延至胫骨结节内下缘,打开关节腔。
匾话匾案CHINA'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a n.2021 ,Vol.29 N o.2参考文献[l]A N O N.N e r v e growth factor for B e l l's palsy:ameta-analysis'].Exp Ther M e d,2014,9(2) :501-506.']张健,尹秀婷,许明,等.张泓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湖 南中医杂志"015,31(12) :43-44.[3]邱晓虎,谢晓焜,谢昆.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国针灸,2006,26(4) .87-289.(收稿日期:2020-05-07)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1则岳周1,周章武2(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该文浅析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全膝关节置换 术治疗多次术后致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验案1则。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创伤 性骨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244. 9 文献标识码:BD O I:10. 19621/ki.11-3555/r.2021. 0241膝关节软骨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创 伤可加速膝关节软骨细胞退化[1],关节滑膜炎,而关节,引发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一步加速关节软骨的破坏,导致机体无法对破坏的软骨进行,进而形成软骨下骨质硬化和骨质增生']。
对于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及演制研究,国内外学者多,炎症和血管形成是造成膝关节病变的发病机制。
西医治疗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早主,晚期以手主,针对创伤性关节僵直的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单换术、全关节置换术、胫骨高位截骨。
本文药热配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多次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1贝I J。
网通信作者:周章武,E-mail:2585403887@A第一作者:岳周,E-mail:2374153121@ i病案举隅患者,男,48岁,2019年9月3日就诊。
关节松动术联合玻璃酸钠导入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张健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22(12)8
【摘要】目的:评价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玻璃酸钠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共计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导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联合玻璃酸钠导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积液量、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血清中COMP、CXT-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液中细胞因子IGF-1及TGF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关节炎患者以关节松动术联合玻璃酸钠导入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血液中骨关节炎软骨降解标志物COMP、CTX-Ⅱ水平,提高血液中TGFβ、IGF-1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张健
【作者单位】夹江张氏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相关文献】
1.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用于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关节松动术配合玻璃酸钠导入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3.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临床分析
4.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用于骨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
5.关节镜术中使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