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 格式:ppt
- 大小:480.50 KB
- 文档页数:2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原因分析与处理廖威明;胡俊勇;林子洪;康焱;傅明;盛璞义;杨忠汉;何爱珊;徐栋梁;杨子波;余世民【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AHR)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和外院收治的17例AHR术后假体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和假体脱位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经4个月~10年随访,17例患者中16例未发生再次脱位,1例于3个月内多次脱位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假体位置不良、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术者经验不足以及病人因素是假体脱位的常见原因;提高手术水平、采取规范的手术技术、实施术后功能康复和健康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0(002)004【总页数】5页(P261-265)【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假体失效;髋脱位【作者】廖威明;胡俊勇;林子洪;康焱;傅明;盛璞义;杨忠汉;何爱珊;徐栋梁;杨子波;余世民【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2假体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各家报道不一,较多文献报道初次THA脱位率为1%左右[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
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
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标签:髋关节置换;脱位;预防护理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技术。
但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早期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6.0%[1]。
现对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5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和预防脱位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35~80岁,平均57.5 岁。
病因: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头坏死28例,骨性关节炎8例。
有2例术后发生脱位,其中1例脱位3次。
施行手法复位后功能良好。
术后随访5个月~2年,效果满意,假体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
1.2护理干预措施1.2.1术前干预1.2.1.1术前检查患者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外展肌肌力,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臀中肌肌力训练,2~3次/d,5~10min/次。
1.2.1.2健康教育①向患者介绍与本病有关医学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流程。
了解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锻炼方法。
将自行设计康复护理计划单于术前向患者讲解,使其理解,以便术后能很好接受与配合;②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③戒烟酒1w以上。
1.2.1.3相关护理[2] ①做好患者心理护理;②做好相关辅助检查;③要综合多种会诊意见,正确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④术前3d练习床上大小便;⑤术前3d清洁皮肤;⑥术前晚清洁灌肠;⑦术侧禁止做肌肉注射,预防感染;⑧术晨禁食水,测量生命体征及术前用药;⑨术晨留置导尿。
1.2.2术后预防措施与护理麻醉消失后,可做踝关节、股四头肌主动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118-02【摘要】假体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以预防性为主的护理措施,未发生一例假体脱位,效果满意。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预防性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以手术的方法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已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及髋臼,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假体脱位是thr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0.2%~6.2%[1],一旦发生,将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甚至影响髋关节的功能,给患者造成痛苦。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以预防性为主的护理措施,未发生一例假体脱位,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本组8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45例,年龄56-92岁,平均年龄74岁,住院时间14-22d,平均18天。
外伤性股骨颈骨折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
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假体脱位。
2预防及护理2.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全面评估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强调预防假体脱位的重要性,并邀请手术成功患者介绍手术经验和体会,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和顾虑,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适应性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足趾关节运动,利用牵引床的吊环进行抬臀活动,通过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训练保持肌力。
(3)排便指导: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指导正确使用便盆。
(4)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和准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体会作者:程春桃卢菊萍赵琴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
方法:将我院实行整体护理前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按传统骨科常规护理,将实行整体护理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预防性护理组,并开展系统性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24周后进行比较,预防性护理组发生关节脱位为1例,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关节脱位为6例,发生率9.84%,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关节脱位;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046-02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而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国内报道脱位率为0.5%~12%。
术后早期脱位对患者康复的信心打击大,康复时间延长,可能遗留髋关节功能损害,故增强对THR后髋关节脱位的认识,掌握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是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院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伤骨科收治的6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60~97岁。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预防性护理组,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0~97岁。
两组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其中外伤性股骨颈骨折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股骨头坏死17例。
1.2方法:对照组61例患者在实行整体护理前只给予传统的骨科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组60例患者除了常规的护理外,还针对患者髋关节脱位进行了系统的预防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