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完整word版)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完整word版)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完整word版)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实践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一、实践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因此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

1、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0mL容量瓶;25mL 容量瓶6个;100mL烧杯。

2、药品和试剂

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高锰酸钾样品溶液。

四、实践内容

(一) 配制溶液

1、配制标准溶液(125mg/L)

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对照品0.125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

10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25mg/L)。

2、配制标准系列

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25mg/L),置于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5.0、10.0、15.0、20.0和25.0(mg/L)。

3、配制样品溶液

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样品溶液5.00ml,置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

(二)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测定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

15.0mg/L和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从吸收光谱曲线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比较二者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

(三) 测定溶液吸光度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λmax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定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值(A)。从标准曲线中查A值所对应的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溶度c样。

(四) 岛津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检查样品室内有无挡光物。

(2)分别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机和计算机电源,从计算机桌面“UVProbe"进人操作程序。

(3)点击“连接”进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检系统,自检过程中,切勿开启样品室门,自检无误后进入主工作程序。

(4)编辑测定方法,输人所需数据。

(5)用纯化水分别清洗2个石英比色杯(手拿磨砂面)3次,再用空白溶液各洗3次,分别装入2/3的空白溶液,用镜头纸将比色杯外壁溶液吸干。

(6)打开样品室门,分别将比色杯放入样品池及参比池中,即置各自光路中。

关好样品室门。进行零点校正。

(7)将样品池中空白溶液更换为供试品溶液,置光路中,关好样品室门、测量吸光度值或吸收光谱曲线。

(8)关闭操作程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电源。清洗比色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检测器预热时必须等待所有指示灯变为绿色,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2)放人比色杯时务必小心轻放,确保比色杯已完全进人光路中。

(3)必须扫描基线,空白溶液即未加样品的溶液,必须与样品溶液一致。(4)扫描过程中切忌打开或试图打开样品室门。

五、计算公式

c原样=c稀释×稀释倍数

六、实践结果

(一) 定性分析

1、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

(1)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15.0mg/L的吸收光谱曲线。

(2)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

2、高锰酸钾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1)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15.0mg/L的最大吸收波长。(2)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3、定性分析结论

(二) 定量分析

1、数据记录

2、绘制标准曲线(附坐标图)

3、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1)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2)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浓度。

七、思考与讨论

1、高锰酸钾溶液在哪个光区范围有吸收?测定时应采用何种光源和比色杯?

2、如何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3、如何绘制标准曲线?怎样计算样品溶液的浓度?

01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doc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紫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定量测量操作方法; 3、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定性图谱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量获得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由于物质 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 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一般紫外光区为波长范围为190-400nm ,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800nm 。 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值就相 同。因此,通过未知化合物的扫描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值,并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光谱图在相同溶剂和测量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待测物的浓度。) 或或吸收池的长度(通常; 只和物质性质有关,:物质对光的吸光系数:入射光的强度; 透过光的强度;吸光度;c b a I I A abc I I A cm 4cm 2cm 1:)(::lg 00== 如果固定吸收池的长度,已知物质的吸光度和其浓度成线性关系,这是紫外 可见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采用外标法定量时,首先配制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测 量它们的吸光度,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各浓度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高锰酸钾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工作曲线。取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样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测量吸光度,就可以在工作曲线中找到它对应的浓度。 无机化合物电子光谱有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二大类。无机盐KMnO 4 在 可见光区具有固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在水溶液中它的最大吸收波长值λ max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精)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能从吸收光谱曲线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 3. 掌握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的操作和测定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绘制KMnO4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从吸收光谱选定的λmax为测定波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容量瓶, 移液管, 分光光度计, KMnO4(实验用) 四、实验步骤 (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基准物KMnO40.2500g,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每毫升含KMnO4为 0.25mg。 (二) 比色测定(用721型分光光度计) 1. 吸收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KMnO4标准溶液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选择440,450,460,470,

480,490,500,510,520,525,530,535,540,545,55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nm波长为测定点,依法测出的各点的吸收度A。以测定波长为横坐标,以相应测出的吸光度A i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处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25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ml KMnO4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以第一管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依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然后以浓度C s(mg/ml)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A s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的测定 取待测样品2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按依上法操作,测出相应的A值。 (三) 计算 C样(KMnO4)(μg/ml)= C供? n C样为测样品中KMnO4的浓度(μg/ml) C供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供试液的浓度(μg/ml) n:样品溶液稀释为供试液的倍数 六、思考题 1. 怎样选择测定波长 2. 比色测定的注意事项 (待测样品:取0.09-0.10g KMnO4于250 ml容量瓶中)

(完整word版)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实践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一、实践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因此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 1、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0mL容量瓶;25mL 容量瓶6个;100mL烧杯。 2、药品和试剂 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高锰酸钾样品溶液。 四、实践内容 (一) 配制溶液 1、配制标准溶液(125mg/L) 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对照品0.125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 10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25mg/L)。 2、配制标准系列 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25mg/L),置于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5.0、10.0、15.0、20.0和25.0(mg/L)。 3、配制样品溶液 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样品溶液5.00ml,置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

(二)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测定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 15.0mg/L和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从吸收光谱曲线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比较二者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 (三) 测定溶液吸光度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λmax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定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值(A)。从标准曲线中查A值所对应的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溶度c样。 (四) 岛津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检查样品室内有无挡光物。 (2)分别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机和计算机电源,从计算机桌面“UVProbe"进人操作程序。 (3)点击“连接”进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检系统,自检过程中,切勿开启样品室门,自检无误后进入主工作程序。 (4)编辑测定方法,输人所需数据。 (5)用纯化水分别清洗2个石英比色杯(手拿磨砂面)3次,再用空白溶液各洗3次,分别装入2/3的空白溶液,用镜头纸将比色杯外壁溶液吸干。 (6)打开样品室门,分别将比色杯放入样品池及参比池中,即置各自光路中。 关好样品室门。进行零点校正。 (7)将样品池中空白溶液更换为供试品溶液,置光路中,关好样品室门、测量吸光度值或吸收光谱曲线。 (8)关闭操作程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电源。清洗比色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检测器预热时必须等待所有指示灯变为绿色,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2)放人比色杯时务必小心轻放,确保比色杯已完全进人光路中。 (3)必须扫描基线,空白溶液即未加样品的溶液,必须与样品溶液一致。(4)扫描过程中切忌打开或试图打开样品室门。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

《仪器分析》教案 教学重点吸收工作曲线绘制 教学难点 吸收工作曲线绘制 参考资料仪器分析(第二版) 中国环境出版社 仪器分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及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 一、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 1、理论知识 市售的KMnO 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的MnO 2 和其它杂质,高锰酸钾在制备和贮存过程 中,常混入少量的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的物质,它们可与MnO 4 -反应而 析出MnO(OH) 2 沉淀,这些生成物以及光、热、酸、碱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均会促进 的分解,因此KMnO 4 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 为了配制较稳定的KMnO 4 溶液,常采用下列措施: (1)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 4 溶液,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 (2)将配制好的KMnO 4 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h,然后放置2~3 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的物质完全氧化。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4)将过滤后的KMnO 4 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寸放在暗处,以待标定。如 需要浓度较稀的KMnO 4溶液,可用蒸馏水将KMnO 4 稀释和标定后使用,但不 宜长期贮存。 标定KMnO 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很多,如Na 2 C 2 O 4 、As 2 O 3 、H 2 C 2 O 4 ·2H 2 O铁丝 等。其中以Na 2C 2 O 4 较为常用,因为它容易提纯,性质稳定,不含结晶水。Na 2 C

(1)温度:在室温下,这个反应的速率缓慢,因此常将溶液加热至70~ 85℃时进行滴定。但温度过高,若高于90℃,会使部分H 2C 2 O 4 发生分解: H 2C 2 O 4 → CO 2 + CO + H 2 O (2)酸度:酸度过低,KMnO 4 易分解为MnO 2 ;酸度过高,会促使H 2 C 2 O 4 分解,一般滴 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0.5~1mol/L。 (3)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加入的KMnO 4 溶液来不及与 C 2O 4 -反应,即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 (4)催化剂:开始加入的几滴KMnO 4 溶液褪色较慢,随着滴定产物Mn2+的生成,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因此,可于滴定前加入几滴MnSO 4 作为催化剂。 (5)指示剂KMnO 4 自身可作为滴定时的的指示剂,但使用浓度 0.002mol/LKMnO 4 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应加入二苯胺磺酸钠或1,10-邻二氮非-Fe 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6)滴定终点用KMn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后,溶液中出现的分红色不能持久,这 是因为空气中的还原性的气体和灰尘都能使MnO 4 -还原,使溶液的分红色逐渐消失。所以,滴定时溶液中出现的分红色如在0.5~1min内不褪色,就可认为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二、高锰酸钾溶液配制 1、配制过程 (1)KMnO 4标准溶液(0.02mol/L)的配制:称取KMnO 4 1.4g,溶于400ml 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置棕色玻璃瓶,摇匀,暗处放置7~14天,用垂熔玻璃漏斗,

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报告

高锰酸钾的制备以及纯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碱融法分解矿石及歧化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锰主要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3、练习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差减法”的应用方法 4、巩固滴定操作以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5、练习使用酸式滴定管 二、实验内容 准确称量0.15g的基准物草酸钠至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80ml的水,3mol/L硫酸20ml,加热至75°C。趁热用制备出来的浓度为7.430x10-3高猛酸钾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出现微红色,并且半分钟之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的终点。将数据记录下来 三、实验试剂 仪器:FA2004N电子天平、SHB-ⅢT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202-2型干燥箱、托盘天平、铁坩埚、酒精灯、坩埚钳、泥三角、石棉网、铁棒、玻璃棒、烧杯、抽滤瓶、玻璃砂芯漏斗、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蒸发皿。 试剂:氢氧化钾、二氧化锰、氯酸钾、草酸、醋酸、硫酸。 四、实验数据 1、草酸钠的称量 次数\称量粗称g 准确称量g 1 14.8 14.5429 2 14.5429 14.3929 3 14.3929 14.2429 4 14.2429 14.0929 草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 m 0.1500g n= = =1.1194 x 10-3mol M 134g/mol 草酸钠溶液的浓度 n 1.1194×10-3 C= = =1.1194×10-2 V 0.1L 滴定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 MnSO4+10CO2+8H2O 高锰酸钾所消耗的溶液为44.5L 高锰酸钾与草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2 x 1.1194x10-3 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n= = 4.7760x10-4 5

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实践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一、实践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因此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 1、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0mL 容量瓶;25mL容量瓶6个;100mL烧杯。 2、药品和试剂 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高锰酸钾样品溶液。 四、实践内容 (一) 配制溶液 1、配制标准溶液(125mg/L) 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对照品0.125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10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25mg/L)。 2、配制标准系列 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

准溶液(125mg/L),置于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5.0、10.0、 15.0、20.0和25.0(mg/L)。 3、配制样品溶液 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样品溶液5.00ml,置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 (二)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测定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15.0mg/L和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从吸收光谱曲线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比较二者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 (三) 测定溶液吸光度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λmax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定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值(A)。从标准曲线中查A值所对应的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溶度c样。 (四) 岛津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检查样品室内有无挡光物。(2)分别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机和计算机电源,从计算机桌面“UVProbe"进人操作程序。

水中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方案设计

水中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现阶段,水体中水质污 染指标是可以通过检测高锰酸盐指数的大小来进行评定的,文章总结了水中高锰 酸盐指数的主要测定方法,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 测定方案。关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的准备,方案的具 体步骤,等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 指数进行了分析实验,又对波长的选择,硫酸以及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加热时 间和加热温度进行等分析。证明此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试剂种类少, 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工作原理为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它是 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 或称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钾;硫酸;波长 引言 现行工业废水COD的测定,国内外大多应用重铬酸钾迥流法,该法具有氧化效 果好(回收率高)、结果稳定等优点,但是耗时长,实验空间大,试剂耗费高。对一般天然水或环境水,大多采用高锰酸钾指数(容量法)作标准方法,此方法较前法简便、快速、经济,但受热源、沸腾的快慢、器皿的质量等多种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容易掌 握一致,故其准确性和精密度较差。曾有资料报道简易测定方法,该法虽与高锰酸 钾指数所测得结果相差甚远,但有一定规律。为此,我们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根据 所测值的回归关系曲线,提出了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有希望替代实验室内的高锰 酸钾指数法。 1实验原理 酸性高锰酸钾法的原理是:水样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 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再用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出水样中所含 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含量。 2测定条件 (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仅能获得高灵敏度, 而且还能减少由非单色光引起的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所以,在分光光度法 测定中一般选择最爱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波长。但是如果最大吸收波长有共存离 子干扰,应该考虑选择灵敏度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入射光波长。(2)参比溶液的选择。实验时,调节仪器的零点需要合适的空白溶液进行参比,这样可以消除显色 溶液中其他的有色物质进行干扰,消除试剂以及吸收池对入射光的影响。选择合 适的参比溶液要根据试样溶液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参比溶液有试样参比、褪色 参比、溶剂参比、试剂参比等。(3)比色皿的使用。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吸光度值 应在0.2~0.8范围内。同一个实验应使用同一套比色皿,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使用时应注意:①拿取比色皿时应用手指接触两侧毛玻璃,轻拿轻放。②具有腐 蚀性溶液,不能长时间放置在比色皿中。③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如冲洗不净,需先用乙醇清洗再用清水冲洗。④溶液应装置比色皿3/4的位置。 3方法 3.1连续流动分析法 连续流动分析法工作原理为:把一定体积样品注射到一个无空气间隔,流动的

实验一 最大吸收峰的测定

实验一最大吸收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会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二、实验原理 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溶液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溶液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缘故。 当一束白光(混合光)通过某溶液时,某溶液对可见光区某种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吸收。通常用光吸收曲线来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光的选择性吸收。 其方法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依次通过某一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分别测出它们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即为光的吸收曲线(吸收光谱)。 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相同,但浓度越大,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吸收峰就越高。 三、试剂的配制 1、配制高锰酸钾溶液: 2、高锰酸钾溶液稀释: 四、练习高锰酸钾标准色阶的配制: 五、721型分光光度计: 1、结构: 分光光度计按波长范围分类,波长在420~700nm范围的称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在200~1000nm范围的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波长范围在360~800nm的光吸收测量,且适用于高吸光度的示差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测量系统。 2、使用方法: 1)预热仪器。为使测定稳定,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预热20min。

2)选定波长。根据实验要求,转动波长调节器,使指针指示所需要的单色光波长。 3)固定灵敏度档。根据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选择合适的灵敏度。 4)调节“0”点。比色皿暗箱盖打开,轻轻旋动调“0”电位器,使指针位于“0”处。 5)调节T=100%。比色皿暗箱盖关住,轻旋调“100”电位器,使指针于“100”处。 6)测定。轻轻拉动比色皿座架拉杆,使有色溶液进入光路,此时表头指针所示为该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7)关机。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用软纸擦净。 六、高锰酸钾最大吸收峰的测定 表高锰酸钾最大吸收峰的测定 λ(nm)360 380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λ(nm)510 515 520 525 530 535 540 560 λ(nm)580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720 七、高锰酸钾最大吸收峰的绘制 吸收曲线项目:曲线名称、坐标、箭头、符号、单位;小数点后数字位数 合理、空项未划横线。每缺少1项扣1分 溶液取用量不合理致吸收曲线出现平峰;扣1分 吸光度超过0.80,扣1分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高锰酸钾

实验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掌握UV-9600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标准曲线定量方法。并利用吸收曲线测定样品中组分的含量。 二、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量获得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由于物质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 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一般紫外光区为波长范围为190-400nm,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800nm。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 = lgI /I = abc :透过光的强度; A:吸光度;I I:入射光的强度; a:物质对光的吸光系数(通常只和物质性质有关); b:吸收池的长度; c:待测物的浓度。 如果固定吸收池的长度,已知物质的吸光度和其浓度成线性关系,这是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采用外标法定量时,首先配制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测量它们的吸光度,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各浓度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高锰酸钾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工作曲线。取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样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测量吸光度,就可以在工作曲线中找到它对应的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1ml和10ml移液管各一支10ml比色皿 1.UV-9600型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的4个; 2.容量瓶100ml的4个; 3.移液管1 ml、5 ml和10 ml各一个; 4.容量瓶1000 ml的1个;

5.烧杯500 ml的1个; 四、实验步骤 1.KMnO4溶液的配制 称取1.58g高锰酸钾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定容至1000mL,混匀,该溶液浓度为0.01 mol·L-1。 2.KMnO4溶液吸收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移取上述高锰酸钾溶液1.0、2.0、4.0、8.0mL,分别放入四个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各溶液KMnO4浓度分别为0.0001 mol·L-1、0.0002 mol·L-1、0.0004 mol·L-1、0.0008 mol·L-1。在525 nm波长测定A525值,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横坐标,A545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试 配制待测高锰酸钾溶液1ml,加入蒸馏水3ml,摇匀,测定A525,从标准曲线中查出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五、注意事项: 1、比色皿透光面不要沾污,不能有指印,禁止用粗糙的纸张擦拭,溶液不要倒得太满(约3/4)以免溅出。 2、比色皿座位置应统一为靠近单色光孔的一面。 3、仪器在使用时,应经常关闭光路闸门来核对检流计的“0”点的位置是否改变。 4、测定时应尽量使吸光度值在0.1~0.8的范围内进行,以获得较高的准确度。 5、比色皿使用完毕,应用蒸馏水洗净,用细软而易吸水的擦镜纸擦干,存放于比色皿盒中,使用时保护好比色皿的透光面。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会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3.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二、原理 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溶液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溶液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缘故。 当一束白光(混合光)通过某溶液时,如果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都没有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通过溶液,则该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当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全部吸收时,则该溶液呈黑色;如某溶液对可见光区某种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吸收,则该溶液呈现被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色。 通常用光吸收曲线来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光的选择性吸收。其方法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依次通过某一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分别测出它们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即为光的吸收曲线(吸收光谱)。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相同,但浓度越大,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吸收峰就越高。溶液对光的吸收规律---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为吸光光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A=Kc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分光光度计按波长范围分类,波长在420~700nm范围的称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在200~1000nm范围的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厂矿及学校应用比较广泛的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基本构造相似,是由图6-2所示的几个主要部件构成。 吸收池 三、步骤 1.KMnO4溶液的配制 称取1.6g高锰酸钾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定容至1000mL,混匀,该溶液浓度约为0.01mol·L-1。 2.KMnO4溶液吸收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移取上述高锰酸钾溶液1.0、2.0、3.0mL,分别放入三个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各溶液KMnO4浓度分别为0.0001 mol·L-1、0.0002 mol·L-1、0.0003 mol·L-1。 将配制好的各浓度的KMnO4溶液,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在440~580nm波长范围内,每隔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

高锰酸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高锰酸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特点,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吸收曲线。 2.掌握朗伯-比耳定律,以及运用朗伯-比耳定律定量分析的方法。 3.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 二、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是指固定试样浓度和吸收池厚度,以吸收度(或透光率)对波长所作的曲线。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三、仪器及试剂 1.仪器 SP-1901 UV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二面通石英比色皿一对(10mm×10mm); 移液管(1mL) 2.试剂 高锰酸钾标准液:0.20μm/Ml 四、实验条件 1.毛细管色谱柱: DB-1型 0.25㎜×30m 非极性柱 75 Kpa 2.载气: N 2 3.燃气: H 60Kpa 2 4.助燃气:空气 50Kpa 五、实验步骤 1.仪器调试 ①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

②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光谱扫描,光度测量),本实验选择光度测量,设置测量条件(测量波长等)。 ③将空白放入测量池中,点击START扫描空白,点击ZERO校零。 ④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2.高锰酸钾标准工作溶液系列的配制 3.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对高锰酸钾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波长扫描,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在波长处190-400nm 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记录最大波长。 4. 样品测定: 取待测样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525 nm处的吸光度。 六、数据及处理 1.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最适宜波长条件(计算机处理数据)。 2. 以高锰酸钾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样品中高锰酸钾的浓度。 附:高锰酸钾溶液紫外-可见光光谱曲线 高锰酸钾溶液标准曲线

061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适用对象]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学时] 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能从吸收光谱曲线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 3. 掌握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的操作和测定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手工绘制KMnO4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从吸收光谱选定的λmax为测定波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含量. 三、仪器设备

四、相关知识点 1.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3. 吸收定律 4. 比色测定方法 5. 标准曲线的绘制 6. 定量分析的原理 7.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依据 8.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五、实验步骤 (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基准物KMnO40.1250g,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每ml含KMnO4为 0.1250mg。 (二) 比色测定(用721型分光光度计) 1. 吸收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KMnO4标准溶液2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选择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25,530,535,540,545,55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nm波长为测定点,依法测出的各点的吸收度A。以测定波长为横坐标,以相应测出的吸光度Ai为

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处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25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KMnO4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以第一管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依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然后以浓度C s(mg/ml)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A s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的测定 用一支25 ml容量瓶,家样品溶液5ml(约含KMnO4为0.5mg),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依上法操作,测出相应的A值。 (三) 计算 C样(KMnO4)(μg/ml)= C供? n C样为测样品中KMnO4的浓度(μg/ml) C供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供试液的浓度(μg/ml) n:样品溶液稀释为供试液的倍数 六、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有原始数据,实验时间,注意事项,并讨论误差的产生原因及以后在类似实验中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要采取那些方法 七、思考题 1. 怎样选择测定波长 2. 比色测定的注意事项 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成绩的评定包括实验操作(包括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

仪器分析实验--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能从吸收光谱曲线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max。 二、实验原理 1. 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手工绘制KMnO4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max。 2. 分析KMnO4的吸收曲线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三、仪器设备 721型分光光度计、天平、容量瓶50mL,1000 mL、吸耳球、洗瓶、滴管、擦镜纸、KMnO4 四、相关知识点 1.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3. 吸收定律 4. 比色测定方法 5. 定量分析的原理 6.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依据五、实验步骤 (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基准物KMnO40.1250g,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每ml含KMnO4为 0.1250mg。 (二) 比色测定(用721型分光光度计) 吸收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KMnO4标准溶液10、20、3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选择440, 460, 480,500,520,525,530,535,540,545,550,560,580,600,620,660,700nm波长为测定点,依法测出的各点的吸收度A。以测定波长为横坐标,以相应测出的吸光度Ai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处找出最大吸收波长max. (三)实验记录:在不同波长下测定KMnO4溶液的吸光度 波长λ(nm)440460480500510520530540560 吸光值A1 吸光值A2 吸光值A3 波长λ(nm)580600650700 吸光值A1 吸光值A2 吸光值A3 六、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有原始数据,实验时间,注意事项,并讨论误差的产生原因及以后在类似实验中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要采取那些方法 七、思考题 1. 怎样选择测定波长 2. 比色测定的注意事项 3.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证比色皿(即装有参比溶液的比色皿和装有待测溶液的比色皿)的匹配?否则要进行校正,如何校正? 4.KMnO4吸收曲线中最大吸收波长与KMnO4的浓度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