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 认读字词。
- 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这些都是与户外活动相关的物品。
-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认读,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等。
2. 字形与字义。
- “套”:半包围结构,上面是“大”,下面是“长”字少一撇。
可以通过“一套衣服”“一套文具”等词语来理解它作为量词的用法,这里表示一整套的东西,像“手套”就是一整套用来保护手的东西。
- “帽”:左右结构,左边是“巾”,表示与布有关,右边是“冒”。
帽子就是用布或者其他材料做成戴在头上的东西。
- “登”:上下结构,上面是“癶”,下面是“豆”。
“登山鞋”是专门用于登山的鞋子,“登”有向上爬的意思。
- “裤”:左右结构,左边是“衤”,表示与衣服有关,右边是“库”。
“运动裤”是适合运动时穿的裤子。
- “图”:全包围结构,里面是“冬”和“一”。
“地图”是一种描绘地球表面或局部地区的图形。
- “壶”: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下面是“业”和“皿”。
“水壶”是用来装水的容器。
- “帐”:左右结构,左边是“巾”,右边是“长”。
“帐篷”是一种可以在户外遮风挡雨、居住的临时设施。
- “篷”: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因为帐篷最初是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下面是“逢”。
- “指”: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旨”。
“指南针”是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指”有指向的意思。
- “针”:左右结构,左边是“钅”,表示与金属有关,右边是“十”。
3. 拓展词汇。
- 根据这些物品可以拓展相关的词汇,如“防寒手套”“鸭舌帽”“高帮登山鞋”“宽松运动裤”“世界地图”“保温水壶”“野外帐篷”“磁性指南针”等。
二、字词句运用。
1.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非常、格外的意思)-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与众不同,不普通的意思)-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这次⼝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个组成部分。
这⼀组课⽂向⼤家展⽰了不同民族的、居住在不同地⽅的⼩朋友丰富多彩的课余⽣活。
课余⽣活往往能引起学⽣的共鸣,因为它同样是我们⾃⼰的⽣活。
⼩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三年级上册语⽂《语⽂园地⼀》教案【学习⽬标】 1、交流⾃⼰前⼀阶段的课余⽣活。
交流时做到态度⾃然、⼤⽅,表达流利,内容⽐较充实。
向课余⽣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今后的课余⽣活,且认真执⾏计划。
2、习作介绍⾃⼰的课余⽣活,写好后读给⽗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些多⾳字的不同读⾳,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识字⽅法。
5、熟读背诵古诗《⼩⼉垂钓》。
6、积极参与展⽰活动,精⼼准备采⽤的⽅式展⽰⾃⼰的课余⽣活。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活动前,师⽣共同设计布置展⽰区域,陈列展⽰物品。
【教学过程】第⼀课时⼝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活 1、通过这⼀组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学孩⼦的课间活动,与苏联⼩朋友⼀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睹了槐乡孩⼦爬上⾼⾼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计划,这⼀阶段的课余⽣活充实⽽⼜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组,在组内展⽰各⾃的课余⽣活记录本,交流⾃⼰前⼀阶段的课余⽣活:⾃⼰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⑴ 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⑵ 可以讲讲在⽼师指导下进⾏的⼩制作、⼩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⑶ 可以讲讲⾃⼰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讲讲⾃⼰在兴趣爱好、个⼈特长项⽬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⑸ 可以讲讲⾃⼰随同学伙伴或家⼈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位优秀代表进⾏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⑴ 就刚才⼏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谁的课余⽣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活项⽬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课余⽣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优秀12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12篇较新三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篇一语文园地的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我才接触,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今天我对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尝试着进行了改进教学,下面是我所反思的教学心得。
一、“我的发现”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说话,训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然后,同桌反过来说:“我发现剪刀像……”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说话,在反复说话中内化语言,实现语文的实践性。
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想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还有什么这样的发现?能不能也这样说一说?语文教学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经验世界,走进大语文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素养。
从书本中提供的范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由于前面的环节做得较好,下面这个环节,学生都能顺利联想出来。
如:大树──战士圆月──玉盘弯月──小船柳条──辫子孔雀的尾巴──扇子大象的腿──柱子眼睛──星星学校的草坪──地毯应该说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每个语文园地的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我的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能包办。
应该多利用教材,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打好基础。
二、“读读认认”部分以前,我一直采用唱儿歌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唱熟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简单,老师也很轻松。
可是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好。
学生是背的很熟,可是不会运用。
如:才加木字旁还是材,木材的材。
如此把每个字都背住。
现在,我采用学课文时的认字方法来记,让学生把每个字都做成卡片,然后,在发现规律、粗略认读后,让学生以打牌游戏的形式来记住它们。
语文园地一一、朗读下面的段落,一边想象,一边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和爸爸妈妈交流。
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要说清这些感觉,就如同说清大雷雨有多少雨点一样。
看天边那大团的白云,银白银白的,我觉得它们好像是固态的,像发光玉石构成的高山。
下面的草原倒像是气态的,好像所有的绿草都飞离了大地,成了一片绿色的云海。
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礴啊!看看这些,你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吗?二、请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
张()舞()提()吊()()干()燥()红()赤()忙()乱摇()晃()披()散()()疾()快1.我发现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2.看到一个人头发长而散乱,仪容不整,我们可以用来形容他/她。
3.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句子,并按要求写一写。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用本句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改为“被”字句)3.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改为陈述句)四、张晓的妈妈有很多微信群,这些群都是根据妈妈的不同爱好组建的。
假如你是张晓,请你为妈妈的这些群取个响亮别致的名字,吸引更多的人入群。
1.妈妈的插花群:2.妈妈的读书群:3.妈妈的跑步群:五、口语交际。
暑假,本应是绚丽多彩的,但现在许多同学的暑假却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挤满了,甚至比上学时候还忙。
你的好友孙志立就深受其苦:他的妈妈给他报了英语口语班、数学提高班、语文培优班,还有口才兴趣班……你能帮他说服妈妈,帮孙志立减减负吗?六、小马虎把《所见》这首诗的顺序弄乱了,你能帮他重新排正确吗?A .牧童骑黄牛B .忽然闭口立C . 歌声振林樾D . 意欲捕鸣蝉参考答案二、牙爪心胆口舌面耳手脚头脑头发眼手1.它们都含有表示人体部位的词2.披头散发3.示例:听过这个恐怖的故事后,小东终日提心吊胆,草木皆兵。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10篇)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10篇)我们将详细介绍教学教案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编写教学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篇1】教学要求:一、知识与妙技:进行口语社交;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累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现作品二、进程与法子:(一)在口语社交中磨炼流利说话,学会写作。
(二)在发现、钻研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三)在背诵中累积。
(四)在展现中扩展见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练习说话本领。
重难点、要害:一、进行口语社交。
二、完成习作。
三、背诵古诗。
课时支配:三课时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进行口语社交。
教学进程:1、导入出示展现课余生存的照片2、交换看相片的感受。
3、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存一、交换自己做了什么事二、交换自己有甚么劳绩。
三、交换有甚么感受。
四、讲讲往后的计划。
4、请讲得好的同砚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生讲,师略记层次。
二、予以解说、梳理。
5、评选。
一、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二、评选谁讲得好。
6、功课: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人与课余生存有关的用具教学进程:1、豪情导入一、出示几个同砚课余生存的用品:书、画画、乐器……二、让门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2、引诱写作一、请几个同砚上台讲述。
二、教师点评。
3、写作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一、掌握多音字。
二、背诵古诗。
三、从生字中学生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进程:1、认读生字、区分、组词、掌握多音字2、古诗一、出示古诗,学习生字二、师范读,门生跟读三、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垂钓,他歪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材。
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表示不让问路人凑近,惟恐发出响声把要中计的鱼儿吓跑了。
3、学习新生字。
4、功课:背诵古诗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5个会写的生字;熟读成诵并将古诗背诵下来,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测试卷+答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一单元知识点读一读,你会发现,这些词语都含有两个表示人的身体部字,如:头、脑、发、牙……【理解】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口千舌燥:口舌干渴。
多形容说话太多。
【拓展】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还有:肝胆相照口是心非左膀右臂交头接耳花拳绣腿油嘴滑舌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点拨:只有理解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知道哪些地方要重读,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重点词语,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句一写的是“我”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真的”“地下的学校里”要重读。
此外,“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是一个长句子,朗读时还要注意读好停顿。
句二表达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所以“一点儿也不懂”这个部分要重读。
句三表现了孙中山不怕挨打、敢于提问的精神,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重读“不懂就要问”“挨打”等词句。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点拔:好的小组名称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能体现活动的特点,如“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黑白棋社”,用“巧手”“鲲鹏”“黑白”三个词写出了兴趣小组的特点;②加入个性的词语,让人过目不忘。
如“篮球侠”“探索者小队”,一个“侠”字给篮球活动加入了一些武侠元素,更能让人热血沸腾;“探索者”将天文爱好者的本质写了出来,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 读一读,认一认。
- 这些都是和人体器官有关的生字:“眨、瞪、瞅、瞧”,都是表示看的动作。
其中“眨”是眼睛快速地一闭一开;“瞪”是用力睁大眼睛;“瞅”是斜着眼看,比较随意地看;“瞧”是比较正式、常用的看的说法。
- 还有和嘴巴有关的“咬、叼、嚼、咽”。
“咬”是上下牙齿对着用力夹住东西;“叼”是用嘴衔着东西的一部分;“嚼”是用牙齿磨碎食物;“咽”是使嘴里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
2. 识字方法。
- 可以通过动作演示来记忆这些字。
比如做“眨眼睛”“瞪大眼睛”的动作来记住“眨”和“瞪”。
- 也可以通过词语搭配来记忆,像“咬苹果”“叼着树枝”“嚼食物”“咽口水”等。
二、字词句运用。
1.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说说你的发现。
-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 这些成语的特点:- 从结构上看,都是由身体部位的名词加上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组成的。
例如“摇头晃脑”中“头”和“脑”是身体部位,“摇”和“晃”是动作;“披头散发”中“头”是身体部位,“披”和“散”是头发的状态。
- 在表达上,这些成语都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的某种神态或者动作时的样子。
2. 照样子,写词语。
- 示例给出的是“百发百中”,要求写这样ABAC式的词语。
可以写“百依百顺、百战百胜、百举百捷”等。
- 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而且表达的是一种程度或者范围等。
3.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 例句:“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噘嘴、皱眉头)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对腿的不满意)。
- 练习:“他______,______:‘这次考试又没考好!’”可以补充为“他耷拉着脑袋,垂着眼睛:‘这次考试又没考好!’”三、书写提示。
1. 提示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备知识点 园地一(必背)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4、古诗三首(必背)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唐]杜牧 [宋]苏轼 [宋]叶绍翁 远上寒山石径斜,荷尽已无擎雨盖,萧萧梧叶送寒声,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江上秋风动客情。
停车坐爱枫林晩,一年好景君须记,知有儿童挑促织,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深篱落一灯明。
6、秋天的雨(2自然段必背)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园地二(必背)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 园地三(必背)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园地四(必背)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7、古诗三首(必背)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唐]李白 [宋]苏轼 [唐]刘禹锡 天门中断楚江开,水光潋滟晴方好,湖光秋月两相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色空蒙雨亦奇。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青山相对出,欲把西湖比西子,遥望洞庭山水翠, 孤帆一片日边来。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银盘里一青螺。
园地六(必背) 园地七(必背)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采莲曲[唐]王昌龄 朝辞白帝彩云间,荷叶罗裙一色截, 千里江陵一日还。
芙蓉向脸两边开。
两岸猿声啼不住,乱入池中看不见, 轻舟已过万重山。
闻歌始觉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