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学习动机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3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望。
2.学习动机的类型(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进行划分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进行划分近景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此类动机作用效果明显,但稳定性较差;远景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的前途相连的,此类动机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具体动机则是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此类动机大多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业成败或师生关系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此类动机主要受外界情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叫情境动机。
(4)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进行划分内部动机:因为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价值引起的动机,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内,有以下主要动机: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要求系统的陈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类似于一种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因学习活动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从事学习只是达到某一结果的手段,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外,有以下两种主要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类似于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将工作做好的需要。
3.学习动机的作用任何动机的基本作用都是:激活、指向、维持、调节,作为学习行为的专属动机,学习动机通过中介对认知过程起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2)增强学习的准备状态(3)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4)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这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动机理论,他们用S—R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认为学习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赞扬、奖赏等,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评价: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因而有较大局限性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学习的人本理论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统称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又称成长性需要。
专题讲座学习动机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一、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动机所引起的。
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
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内驱力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
内驱力可以分成生理的和社会的两种。
生理内驱力激活生理行为,如饥渴、休息、睡眠、性等;社会内驱力激活的是社会方面的行为,如认可、归属、爱情等等。
诱因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使有机体趋向、接近的行为目标是积极诱因;使有机体回避、远离的行为目标是消极诱因。
(二)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构成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
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份构成的,其中,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份。
学习自觉性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并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学习自觉性是逐渐形成的,它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个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密切相关。
认识兴趣又称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
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都可以看作是内驱力,是后天习得的学习内驱力。
2. 学习动机的分类两个在教室里并排而坐的学生,他俩看上去长的很相像,而且能力也不相上下,但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却大相径庭,一个学生很重视每次的考试和分数,但很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除非讨论也给加“分”;另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上非常投入,渴望参加各种课堂活动,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七章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及内驱力、学习期待及诱因。
3.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的作用就是学习内驱力。
4.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另一种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
5.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引发作用)、定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6.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7.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这一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过程的兴趣。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系。
以振兴中华、实现祖国“四化”为学习动力,或以个人未来的出路为学习志向,都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同学为了获得老师的夸奖而学习。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9.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六个知识点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自身学习活动,并引导其行为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发展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和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缺失,并努力得到充实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意图。
(2)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是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
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距离的直接动机和远距离的间接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种,按一定的层次从低到高排列,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人的需求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
自我实现作为最高需要之一,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创造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努力又快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
他把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争取成功,一类是避免失败。
(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测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水平、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会)质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第七章学习动机一、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的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即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或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水平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
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重点】(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引发的动机。
它是由学习者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动机的满足不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而在活动之外。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305)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对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三种动机成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三、学习动机理论(一)成就动机理论所谓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相关心理学家:默里、阿特金森、麦克里兰。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重点】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吗、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2)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3)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掌握】1)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和生理状态(三)归因理论【了解】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第七章学习动机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初步学会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难点是学习动机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
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
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动机(motivation)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心理倾向。
即推动个体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
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
学习兴趣亦被为求知欲,是特殊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
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组成的。
学习需要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主观需求来体现。
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意向和学习愿望。
«学习动机»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内容属于教学心理学《学习动机》中的内容。
对于师范类学生将来定位大多是中小学任教,对学习动机的了解不仅对其目前的学习很重要,对将来他们的教学也很重要。
2、教学对象:师范类本科生。
充分考虑学生是非心理学专业的情况,在教法和重难点上体现出来。
3、教学目标:(1)能说出学习动机的构成成分,能陈述奥苏伯尔提出的成就动机的三个成分及其各自的奖励源对学习的影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术语:动机、成就动机、学习期待、自我效能感。
(3)能用教学实例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4)学会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5)用韦纳的归因模型分析自己某门考试成绩成败的原因,并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出判断。
二.说教法1.问题教学法2.启发式教学3.故事讲解法4.课堂讨论5.实例教学法6.活动教学7.课外阅读三.说教学程序(一)问题引入“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会被问到为什么读书这样的问题啊?”大家都还记得我们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广阔胸怀!为什么而学习这就涉及到学习动机的问题(二)主体部分1.讲授主要概念:动机、学习动机、需要与驱力、诱因2.提问1-2个同学对概念的理解3.剖析学习动机的构成成分,加深学生对学习动机的理解;4.插入奥苏伯尔的故事讲解“成就动机”5.小组讨论“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的作用”,最后老师总结,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6.既然学习动机对学习这么重要,那我们该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呢?将来作为老师,如何利用动机以及动机激发的规律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呢?——过渡到下一个话题:学习动机激发的条件。
(重点)7.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和韦伯的归因理论是难点,可以通过介绍他们的实验说明有关概念;8.重点讲解完学习动机激发的内外部条件后,读一个具体案例,让同学们分析响案例中个体学习动机的因素。
9.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做评估。
“如何改善自己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四.布置课后作业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去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可能的,有些教师总是说我刚写完教学目标,时间已经到了。
心理健康教育课七年级第七课《开启学习发动机》名:班级:课型:理论、活动课执教者:王文慧教学目标知目标:教会学生认识并理解学习动机的分类及其强度,学会内外部动机等相关知识感目标:引导学生产生分析并调整自己学习动机的倾向,提升学生对于自己学习动机的探索,激发学生对于调节学习动机方法的熟识为目标:让学生明确怎样的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动机,并鼓励学生尝试去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分布让学生尝试去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分类和强度引导学生产生分析并调整自己学习动机的倾向导境激学加、减、乘、除(可加括号)、乘方等运算方式把下面每组的数字进行组合,使计算结果为24,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看谁想出的组合方法最多。
习动机:参与这个活动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活动呢?请答在下方横线上。
导法赛学到我的学习动机:主学习:发现学习动机的种类看两幅图并且讨论,两幅图中两个动物参与活动的动机有何不同?与你的学习动机有何相似之处?动机是指发动和维持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使其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的动力,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于促进我们的学习过程同样重要:动机:为满足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而引起的动机。
能帮助我们启动学习过程,同时看到具体的收获;动机: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的动机。
可以为我们提供更长远的动力支持,更容易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和愉悦。
内部学习动机的方法有:了解学习意义、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目标、调整归因方式等。
学习动机,是指在课堂内外通过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等途径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将我们内心潜在的学习愿望变为主动学习的行为。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主动发掘学习各学科的意义。
、愿意承担学习的责任。
、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
、将成功或失败归结于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认可自己学习中的一些小进步。
、向与自己能力相近并获得成功的同学学习。
、课堂上积极思考并敢于提问。
、合理调节学习中的情绪等。
导思拓学示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展示二: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请讨论并展示以下情况是否会激发你的学习动机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动机的概念、分类和内涵是:、学习动机是指:、学习动机分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