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环干涉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53 KB
- 文档页数:2
- 1 - 牛顿环干涉实验报告
牛顿环干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牛顿环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与实验环境;
2. 掌握牛顿环干涉实验步骤,包括准备、安装、检测等;
3. 验证牛顿环干涉实验的结果。
二、实验原理:
牛顿环干涉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干涉实验。它由英国物理学家Sir Isaac Newton在1660年开始提出,原理是通过把光源和分束器放置在一个环形的反射腔内,使光源的回波在环中来回折射;然后根据检测出来的反射角度来确定光的波长。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1.反射腔:由两个不同厚度的平面端面和四个相等厚度的凹面组成;
2.对准架:利用此架可以很好地定位光源与分束器;
3.安装支架:安装在反射腔上,支撑反射腔;
4.分束器:用于将光源照射到反射腔;
5.检测仪:包括光电检测仪和计算机,用于检测干涉现象。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将反射腔与对准架安装在支架上;
2.安装:将光源与分束器安装在对准架上;
3.检测:将检测仪安装于反射腔的顶部,通过计算机来检测干涉 - 2 - 现象。
五、实验结果:
通过考察反射腔的干涉图,可以看出光的不同波长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确定光的波长。
六、实验结论:
牛顿环干涉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干涉实验,可以用来测量光的波长。本次实验从安装、检测等方面,对牛顿环干涉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