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人物 黄兴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6
民族英雄黄兴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黄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在中国遭受外侮和内忧的黑暗年代里,黄兴站了出来,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
他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中国革命和近代化进程中,更是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兴于1865年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他从小受到孔孟之道的熏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切的思考。
后来,他去了日本留学,在那里接触到了井上毅和正岛兼三等革命先驱,开始了他为中国寻求独立和自由的道路。
回国后,黄兴立即加入了同盟会,这是中国大革命的前身组织。
他积极参与了多次起义和抗争活动,包括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黄兴不仅是一个崇高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富有行动力的领导者。
他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士气,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
他的领导和激励使得中国人民的斗志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关键一环。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黄兴也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坚信,只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中国才能够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他积极倡导科学与工业的发展,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在政治和军事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理念。
作为一个领导者,黄兴注重思想的传承和人民教育。
他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章,如《革命宣言》、《抗议和议》等,这些文章有力地指出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还积极发起了对农民和士兵的教育运动,提高了人民素质和认识水平,使得广大群众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黄兴去世后,他的思想和贡献被广泛传承和赞扬。
他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为中国民族独立和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先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黄兴的事迹和精神应该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黄兴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黄兴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辛亥革命,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黄兴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之一。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影响力上。
黄兴,字炎东,安徽歙县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
他的早年经历丰富多样,包括参与洋务运动,改革新军等。
他在光绪年间曾数次被捕入狱,但这并没有摧毁他的革命精神和信念。
一、黄兴的思想理念黄兴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理念对辛亥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主张“敷衍即可、公私融同”的政策,强调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
他认为只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强大,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此外,黄兴还非常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提倡自主创新和知识的普及,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二、黄兴的行动与贡献黄兴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他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奉献。
他曾创办了多个革命团体,通过组织活动和发表演讲,鼓动人民参与到反清革命的行动中。
黄兴也积极参与了几次起义行动,包括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
尽管这些行动最终失败了,但黄兴的勇气和决心却激励了很多人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辛亥革命爆发后,黄兴投身于革命的大潮中。
他先后在中国和海外筹备领导革命活动,亲自组织和参与武装起义。
他与孙中山等革命家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着革命进程。
三、黄兴的影响力黄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所倡导的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激发了许多人参与到辛亥革命中。
他的行动和努力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力。
黄兴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境内,他在海外留学期间,积极宣传中国的革命思想和理念,争取外国的支持。
他与许多国际友人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为革命事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外部支持。
他的这种国际影响力对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辛亥元勋黄兴的结局介绍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
1917年移柩长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1915年,袁世凯称帝,9月底,蔡锷派专人送封密信给黄兴,信中谈及国内形势及袁世凯阴谋称帝的种种活动,并提出他自己准备秘密出走和在西南发难的计划,征求黄兴的意见。
黄兴接信后,立即命儿子黄一欧和秘书石陶钧先后离美回国,参加讨袁护国运动。
在黄兴所派的石陶钧、张孝准等协助下,蔡锷从天津经日本、上海、香港秘密到达昆明,组织和领导了云南护国战争。
为了扩大讨袁战线,黄兴于云南起义前夕,写信给不甘附逆的社会名流,如张謇、汤寿潜、唐绍仪等,以及可争取的地方将领,如广西的陆荣廷,动员他们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6年1月,黄兴电促柏文蔚等在南洋筹款接济云南护国军;又密令刘揆一、居正等联合北方同志,图谋直、鲁革命,以响应南方。
护国战争进展顺利,袁军溃不成军,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先后宣布独立。
此后,黄兴多方奔走,并不断为此事与孙中山电商。
至5月底,日方允借500万日元。
袁世凯死后回国。
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
精心整理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1911年10月5日,即辛亥革命前五天,黄兴致信武昌革命党人吕志伊,谈到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设想:李沛基不辱使命,于10月25日炸死了广州将军凤山。
同在这一天,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驰赴武昌振军心迎风飘扬。
黄兴就职后偕李书城、宋教仁等人亲临汉口前线督战,前线指挥官何锡藩率军民热烈欢迎。
时近初冬,饥寒成为革命军的大问题,黄兴在洞庭湖十县征集大批米粮,组织船队,运往汉阳支援军食。
他在汉阳龟山西南边一所小学中设立炊事房,开20个大灶,征用民工,为5000人做饭、送饭,每日两餐。
黄兴召集营长以上干部训话:“争汉上”,是黄兴一贯的军事策略,前致吕志伊的信就谈到了“汉上”的重要性。
武汉三镇,为华中枢纽,有水利火车之便,进可攻退可守。
武昌光复,意味着从清廷统治中心点燃了革命之火,这就是黄兴所谓的“此复神州第一功”。
尽管“年年频败北”,这一次,黄兴却是“马前趋拜敢称雄”。
不过,武昌起义功成,与辛亥年四月的“败北”,却不无关系。
这一年四月以来,黄兴组织策划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黄兴在香港一边养伤,一边忙着策划对清廷官员的暗杀,10月25日,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广州起义前,黄兴听说湖北革命党人资金紧张,难以为继,就从募集到的钱中拿了部分给同盟会员谭人凤,委托其带给湖北的人员。
这笔资金,分给居正600元,孙武200元。
用这些钱,他们在汉口法租界和武昌设立秘密机关。
随后,在汉口俄租界建立了一个机关部。
孙武后来偶然爆炸了一颗炸弹,促使武昌起义提前举行,就是在这里。
按照黄兴的计划,武昌起义,应在广州起义事成之后,而后,粤汉一体,革命可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广州起义,以失败告终,而武昌起义,却开启了全国性的革命潮流。
能。
阳夏战争尽管失败,但是战事拖延了一个多月,南方诸省,纷纷光复。
南北议和,也随之进入秘密协商阶段。
阳夏之后,黄兴赴上海主持东南军务,途中,黄兴与老友宫崎寅藏相遇,一首七律《赠宫崎寅藏》在这时写就: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12月4省代表年,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黄兴留守在南京。
黄兴所在的辛亥革命黄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以其卓越的领袖才能和革命精神,成为了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
在这场革命中,他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今天,我们将探究一下黄兴在辛亥革命中扮演的角色,了解他的生平和贡献。
黄兴生平黄兴于1865年出生于浏阳县(今属湖南省岳阳市),其家庭是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在年轻的时候,黄兴在湖南省祠堂学习,接触到了一批思想先进的人士,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这些人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黄兴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后来,黄兴在中国各地巡游,了解了全国各地的社会状况。
他发现,中国的社会状况非常落后,尤其是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状况。
因此,他开始积极参与各种反对清朝政府的活动。
此后,他加入了许多秘密团体,包括洪门、同盟会等。
黄兴的政治活动1894年,黄兴加入了洪门,参与了发动抗日战争的活动。
在此期间,他积极联系各种反清的团体,并且开始吸收成员。
1900年,黄兴加入了同盟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组织。
在同盟会中,黄兴被选为第三十二个成员,成为了该组织的核心人物之一。
同盟会的目的是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
黄兴成为该组织的秘书长,组织了许多政治活动,包括策划了一次造反行动。
然而,这次反抗行动失败了,黄兴被捕入狱。
1905年,黄兴被释放,出狱后他决心继续推进革命进程。
他到日本学习,在那里他学习了民主、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知识,并且学习了如何领导革命。
黄兴回国后,他在中国各地巡游,讲授革命理念。
此外,他还积极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联系,组织和推进各种抗清运动。
黄兴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黄兴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黄兴成为了其中的一位核心人物。
他与孙中山一起,领导了革命的进程。
黄兴在各地组织了革命武装,并且领导了一些军事行动,对反清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这场革命的进程,清朝的统治势力逐渐开始削弱,黄兴也成为了革命的英雄。
浅析黄兴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裴沛(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6)摘要: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伟大领袖人物,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缔造民主共和国的时代伟人,是缔造共和中国的开国元勋,人们常常把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孙黄”。
他协助孙中山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设民主共和国。
甚至可以说,没有黄兴就没有辛亥革命。
本文从“实行家”和理论两个角度论述了黄兴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辛亥革命领袖实行家理论贡献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42—01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黄兴是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领袖,有“开国二杰”之称。
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不仅是一位战绩赫赫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将”。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黄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黄兴在建设民主共和中国过程中的贡献(一)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为创立共和民国提供了组织保证。
1904年黄兴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
为同盟会的成立的奠定了基础。
1905年7月,他第一次与孙中山见面,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倡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共同组建同盟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成为第二号领袖人物。
黄兴不仅是同盟会的优秀组织者,而且在维护团结、巩固组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他联合全国革命力量,积极发展会员,壮大了同盟会力量,并且坚决维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保证组织内部团结。
(二)领导组织武装起义,为革命的胜利开辟道路。
黄兴带领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向清朝专制统治发动武装斗争,有利于推翻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他从陆军学生中选拔了一批革命意志坚定的同志组成丈夫团,为武装斗争准备了优秀的军事骨干。
这些同志后来大多成为各地起义的重要将领。
此外,他亲自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钦州、防城、镇南关、湘桂边界、广州新军起义等,沉重打击了封建反动统治,为革命胜利的开辟了道路。
黄兴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此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另一种广义的用法,指自清末开始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为止。
在此期间,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应用烈士,其中以黄兴为最。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是同盟会最早成员之一、华兴会的创始人、亦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02年黄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学习期间注重骑术和身体训练,为其日后参加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并参与创办《湖南游学译编》杂志,组织“湖南编译社”,介绍西方科学文化。
其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1903年11月4日(九月十六),借他三十岁生日为名,成立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后被选为会长。
他提出在湖南首先发难,争取各省响应的方略,并决定从联络军、学两界和会党入手,准备在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时,乘机起义。
事泄,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在东京,他大力支持孙中山筹组全国革命团体同盟会。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1907~1908年间,参与或指挥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云南河口之役。
1909年4月27日(三月二十九)发动黄花岗起义,有黄兴率领的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至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仍然受着人们的敬仰、也因为此次起义,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被任命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
黄兴生平事迹黄兴(1865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字升之,号芙蓉山人,湖南湘潭人,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家、革命先驱、军事将领和教育家,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黄兴一生曾经领导过多次革命和起义,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为奋斗终身,是中国革命先驱之一。
黄兴自幼聪明才智,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青年时期曾经在湘军高级军官学堂学习军事学和外语,18岁时曾经留学日本,在那里接受了近代国家的现代化思想教育。
1903年,回国后加入同盟会,成为一名积极的民主革命家。
1904年,黄兴前往上海,参加了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被推选为总理。
同年九月,他和孙中山、卢作孚等人在东京开会,共同决定进行以推翻清朝为目标的农民暴动。
1905年,以黄兴为首的维新派在湖南开始发动起义,是为“茶陵起义”,这次起义是继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反清斗争发展的又一高潮。
起义虽然失败,但其运动意义深远,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新的篇章。
1911年,黄兴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从广州进入湖南,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黄兴被孙中山任命为武昌军政府陆军部长,参与了南北议和的谈判,成为革命的重要代表。
辛亥革命后,黄兴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主化改革。
他曾经担任过湖南督军、教育部长等职务,在这些职务中,他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倡导普及教育,推广近代科学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黄兴的辛亥革命精神和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是中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的生平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才能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永不止息的力量。
黄兴的小故事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黄兴先生的一则小故事。
黄兴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革命先驱,他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一生经历饱含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黄兴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饱读诗书,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曾是一位儒学大师,对他的影响深远。
在青年时期,黄兴先生曾赴日本留学,接受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洗礼,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学子。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深受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生涯。
黄兴先生回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的革命运动。
他先后参与了许多革命组织的活动,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不懈努力。
他曾在中国各地游说,发动起义,为革命事业尽心竭力。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更是积极参与了武昌起义,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革命活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艰难,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奋斗着,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事业努力奋斗。
黄兴先生是一位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畏艰险,不惧强权,坚定地走在了革命的道路上。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黄兴先生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他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我们要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今天,我们要铭记黄兴先生的丰功伟绩,传承他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以黄兴先生为榜样,勇敢地迈出每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永远铭记黄兴先生,永远传承他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1911黄兴带领的起义是什么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发生于1911年4月27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由革命党人黄兴领导,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黄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起义前夕,黄兴与革命党人多次商讨起义计划,并最终确定了起义的具体方案。
黄兴在起义中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起义军作战。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着一支由革命志士组成的敢死队,在广州发动了起义。
起义军与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由于力量悬殊,最终失败了。
黄兴在战斗中负伤,但他仍然坚持指挥起义军作战,直到最后一刻。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黄花岗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起义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黄兴等革命党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民主革命事业。
在黄花岗起义中,许多革命志士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十二烈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民主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烈士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和民主的象征。
黄花岗起义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
在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中,黄花岗起义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人纷纷捐款捐物,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
同时,黄花岗起义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些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进展和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之,1911年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黄兴等革命党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记忆中。
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激励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自由和民主而奋斗。
在今天,我们应该铭记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黄兴简介辛亥革命重要人物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黄克强,原名轸,字克强,后改为黄兴。
在辛亥革命时期,时人多称之为克强。
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1874年10月25日出生。
早年一直在长沙读书,直至189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武昌两湖书院学习。
因在两湖书院的突出表现,黄兴受到张之洞和梁鼎芬的赏识,1902年被选派去日本留学,进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到日本不久,兴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译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
1903年,日本留学生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掀起拒俄运动,黄兴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拒俄义勇队(先后改名为学生军和军国民教育会)。
随后黄兴被推派回国进行革命活动,主要负责两湖地区的革命斗争。
回国后,在上海、武汉广泛联系革命志士,秋天回湖南策划反清革命。
为表示志向,改名黄兴,改号黄克强,以示兴我中华、克复强暴的决心。
1904年11月4日,正值黄兴生日,趁机邀集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张继、谭人凤等参加宴会,决定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对外则采用“华兴公司”的名义。
华兴会成立后,另立一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随后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取得联系。
他们决定于慈禧太后70岁生日在长沙起义,后因事机泄露,起义失败,黄兴被迫避走日本。
1905年,经日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与孙中山见面,黄兴支持孙中山的倡议,共同发起成立同盟会,黄兴被推为庶务(相当于协理)。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非常注意在留日军校学生中的工作,尽可能多地吸收他们入会,并选择一批坚贞可靠的同志组成更严密的团体“铁血丈夫团”,这些人在随后的革命活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于日本勒令孙中山出境,1907年孙、黄两人集于河内,共同策动革命起义。
9月,在广西发动钦廉防城起义,12月发动镇南关起义,两次起义均失败。
1908年3月27日,黄兴等率越华革命党人及钦州民军200余人起义,起义军纵横于钦廉、上思一带,当向广州宣化前进时,因弹药匮乏,只能退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