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的力量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44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和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概述2.科学与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3.科学与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4.科学与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讲述一个科学或思想改变历史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认为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是什么?它们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二、新课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概述a.解释科学和思想的概念。
b.阐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科学与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a.古代: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b.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c.近现代:工业革命、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等。
3.科学与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a.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b.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c.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有哪些?二、新课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a.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b.科学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c.我国在科学和思想领域的成就及挑战。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a.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c.引导学生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课堂小结2.强调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学和思想的发展。
四、作业1.阅读有关科学和思想的历史资料,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知识讲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因此,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成为时代的要求。
于是,在思想领域由资产阶级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兴起。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离不开启蒙思想广泛的思想动员。
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更取得了辉煌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综合。
这一时期产生的科学巨匠之多,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其中的突出代表。
【能力拓展】启蒙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伏尔泰主要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关于人教版初中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认识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思想观,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教学难点: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科学和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引发学生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掌握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探讨科学和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历史知识测试: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和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2. 课件: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 史料:与科学和思想相关的史料,如论文、著作、图片等。
4. 网络资源:科学和思想的最新研究动态,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的异同,深入理解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8-22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编写人:王珍荣审核:历史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名组别_________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2、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重点难点】1、重点:科学的革命。
2、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收集材料。
【知识链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使资本主义社会进步的因素中,除政治经济方面外,还表现在那些方面?(1) 世纪法国著名家2.伏尔泰 (2)主张:反对主张强调批判(3)影响:<1><2> 3.请你联系中国近代有关史实,说一说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重要作用?(1) 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2)成就:<1>天文学 <2>数学4.牛顿 <3>力学(3)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巨大a 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5.达尔文 b 成就:年写成一书,提出思想c 作用:<1> <2>6.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最重要得贡献是7.通过我们对上述科学家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吸取那些有益的食粮?二.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材料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材料三:“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他们是哪三位科学家?(2)材料一反映了科学家什么样的科学精神?他能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重原因是什么?(3)以上三则名言,给了你哪些启示?三、拓展提升1、每小组收集至少5条关于科学家做人、求知、创新、立业的名言。
*2、20世纪的爱因斯坦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相对论,相对论不但打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大门,而且拓宽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学习目标:1.知识要点: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2.能力要求: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科学的革命。
1.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达标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导入框部分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教会受到猛烈的抨击。
这件事就发生在18世纪时期,其中出现几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1、思想启蒙的火种:启蒙思想家比较表2、科学的革命:1、阅读下面的材料材料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材料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材料三:“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他们是哪三位科学家?(2)材料一反映了科学家什么样的科学精神?他能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重原因是什么?(3)以上三则名言,给了你哪些启示?四、精讲点拨1、牛顿取得成就的原因:吸取先前科学巨匠的研究成果,同时离不开他个人的勤奋和执著;三则名言的启示: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习、继承前人成果,并勇于创新;勤奋学习,珍惜每一分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思考。
2、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等。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牛顿简介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
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科学思想的力量作者:田刚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12期科学思想的作用是惊人的。
科学思想既指一种创新思维,也指具体科学门类中的理论成果。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想以逻辑思维、好奇心、批判性思考、想象力为特征,是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无穷探索。
科学思想的源头是基础研究。
如果将技术的发展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如同地基,地基打得不够坚实深厚,就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我国在全球科研格局中还没有取得引领地位,究其根本,在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整体上还未达到领先水平,原创性的科学思想还远远不足。
资料显示,我国在以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通信设备为标志的基础设施领域迅猛发展,技术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
很多人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的科技实力信心大增,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已经超越发达国家。
这种自信可以理解,但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在科技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仍任重道远。
我国目前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性历史阶段,受使命感的激励,出现了一些求胜心切、急躁冒进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我国目前国力雄厚,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在科研中,企图依靠拼钱、拼仪器以求成果。
靠钱和仪器砸出来的成果,属于投入要素拉动,而不是源头式、可持续的创新驱动。
这种发展思路因为缺少强大的基础科学的支撑,很可能将只是昙花一现。
真正的科技复兴应该是领先的、可持续性的,这只能依靠原创性科学思想。
放眼世界,科技领先的国家,无一不是科学思想先行。
基础研究强的国家,其科技实力一定强。
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基础研究强,而技术实力差的国家。
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源源不断地涌现原创性科学思想,归根结底则要靠人才。
从事基础研究是培养人才富于科学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青年学生从事基础研究可以接触到科学的前沿理论,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如果我们不注重基础、深层次的原理性的学习和研究,只关注实效和功利,则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人才,难以担负起我国科技复兴,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