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40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地形构成的特点2. 了解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 通过对祖国地形特征的了解,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课前准备1.教师为每一学生准备等高线地形图(教材中)2.实物投影仪3.学生准备水彩笔、尺子、铅笔4.有关地质灾害的录像●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设计一、地形类型多样1.地形复杂多样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
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教师:请同学们用彩笔在教材山脉图上分别将同一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如,先把天山、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 …,观察形成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并用不同的彩粉笔连接山脉)学生: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
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两侧的地形区山脉西侧东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横断山横断山两侧的地形区山脉南侧北侧天山昆仑山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教师:为了更好地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找了一首《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分布歌诀》,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的。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武夷山脉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2.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3.贝贝指着中国地形图说,某山脉以东是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以西是千沟万壑的高原,该山脉是( )A.横断山脉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D.台湾山脉4.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我国山脉的叙述,其中可信的是( )A.小梁:祁连山脉位于我国西部,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B.小灵:大兴安岭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C.小明:台湾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D.小红:横断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5.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D.④山脉南侧为塔里木盆地,北侧为青藏高原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已在贵州省某地落成启用,该地为喀斯特洼坑,雨水易渗漏。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局部地形为( )A.平原B.盆地C.陡崖D.丘陵7.推测该望远镜落成地的地理环境,可描述为( )A.黄沙漫漫B.湿地辽阔C.街道纵横D.排水通畅读下图,完成第8~9题。
8.青藏铁路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①东南丘陵②柴达木盆地③华北平原④青藏高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青藏铁路沿途能看到的景观有( )A.黄土深厚,植被少,许多地方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草原广阔C.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D.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10.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于黄土高原的歌舞比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歌舞( )①舞姿更遒劲有力②舞姿更轻柔飘逸③歌声更委婉动听④歌声更粗犷嘹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我国有四大盆地,位于青海省境内的是( )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四川盆地12.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3%,这对下列哪种产业发展尤为不利?( )A.旅游业B.采矿业C.林业D.交通运输业13.我国的三大平原按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C.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14.下列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区域交界线上的是( )A.秦岭B.昆仑山脉C.祁连山脉D.大兴安岭15.右图山脉西侧和东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形和地势》教材分析【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非常突出,多种多样,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大类型齐全,而且每类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这是中国地形的优越之处所在。
从地形的面积比重看,山地所占的比例最大。
考虑到各种崎岖不平的地形,都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所以,在说明地形类型特征时,常常表述为“山区”所占的面积比例更大,这是中国地形在一般意义上的不利之处所在。
事实上,各类地形都有其利弊得失,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只要人们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各类地形都能扬长避短。
2.我国地形的分布特征比较复杂,但是,若从占地面积广大的大地形区的分布特征来看,网格状分布的特点就突出来了。
如我国主要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大高原、大盆地、大平原和大丘陵群的分布,实际上就是镶嵌在这些“骨架”分隔成的每个网格中的“宝石”。
当要说明大地形区分布的相对位置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其相邻的地形、所处的地势阶梯等。
3.每类大地形区的特征,特别是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地形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且,每个大地形区的内部差异也很大。
所以,在归纳地形特征时,我们要着重表述的是同类地形之间的比较特征,而不是强调面面俱到:如青藏高原的特征是雪山连绵,宽谷广布;黄土高原的特征是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是起伏和缓,宽广辽阔,一望无际;云贵高原的特征是崎岖不平,山间多盆地。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在沿北纬360(二级阶梯穿过黄土高原)所做的地形剖面图上,非常直观明了。
同时,不同阶梯之间,海拔高差非常大,是陡然下降的,不是和缓降低的。
这些特点对中国的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详细的阐述,在之后要学习的章节中,将有具体的呈现。
2.在每级阶梯上,地形的类型也比较多。
但是,面积占比重大的地形,往往却只有一两类。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带,没有地区位于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洲东部,洋的西岸,是一个的国家。
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南北跨纬度,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海岸线漫长,多优良,便于发展事业和国际交往;西部深入大陆腹地,便于与众多的邻国发展。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领土四端点:(1)最北端A: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2)最南端B: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3)最东端C:在黑龙江省与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4)最西端D: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高原上。
2.陆地大国:(1)面积和陆地疆界: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陆上疆界长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个。
(2)主要陆地邻国:东部有①;北部有②、③,西北部有④、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部有⑤、阿富汗;西南部有⑥、尼泊尔、不丹;南部有⑦、⑧、⑨。
3.海洋大国:(1)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海里,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2)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a 、b 、c 、d ,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
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的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主要海峡有g 、h 。
(3)主要岛屿、半岛:我国近海分布着e ,f 、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主要半岛有i 半岛、j 半岛、雷州半岛。
(4)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分别是⑩、⑪、⑫、⑬、文莱、⑭。
和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我国基本实行(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自治县);(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我国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山脉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山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导致我国耕地资源不足。
(2)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1.东西走向的主要山脉靠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它的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3.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要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5.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三、我国主要的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5.山脉两侧的地形区一、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①天山山脉,②阴山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秦岭,⑤南岭。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的名称:A 大兴安岭,B 太行山脉,C 巫山,D 雪峰山,E 长白山脉,F 武夷山脉,G 台湾山脉。
3.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的名称:①贺兰山,②六盘山,③横断山脉。
4.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的名称:④阿尔泰山脉,⑤祁连山脉,⑥小兴安岭。
5.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弧形山脉的名称:⑦喜马拉雅山脉。
二、我国主要的地形区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四大高原的名称:①青藏高原,②内蒙古高原,③黄土高原,④云贵高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特别是山区面积的广大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和山区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地形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对山区面积广大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形多样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知道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分析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
难点:对地形特点的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区面积如此广大?”2.呈现(10分钟)分别展示中国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通过图片、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形分布图,找出各种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类型多样指地形为5样,分别是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2.山区面积广大指山区占全国面积的2/3,山区是山地、丘陵和高原的统称。
其中山地是占1/3。
注意山地与山区的区分。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点第一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多雪山,多冰川。
【内蒙古高原】特点是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草原和荒漠。
【黄土高原】特点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特点地形崎岖。
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特点面积最大,我国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特点第二大盆地,维度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特点又称紫色盆地。
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特点面积最大,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特点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特点有“鱼米之乡”’之称。
6.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7.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8.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9.第一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
10.第二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
11.第三级阶梯里面的地形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12.【太行山脉】【巫山】既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行政区域的分界线。
太行山脉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
巫山是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13.地势西高东低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东西交通,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建水电站。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形特征,并能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的关系。
2.通过多种途径归纳我国的地形特征,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3.增加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地形特征。
难点: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地图法、情境创设法。
二、教学示例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展示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能通过这五张景观图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地形类型齐全【教师活动】展示《中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1)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有哪些(2)我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1)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2)地形类型齐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在地图册上对应的《中国的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画不同走向的山脉,并尝试分类识记。
【师生总结】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过渡】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将近似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起来,构成网格图,并找出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学生回答】巫山: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过渡】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我国都有,但每种地形的占比是一样的吗2.山区面积广大【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猜想:我国哪种地形类型占比最高【学生活动】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我国以哪类地形为主【学生回答】以山地为主。
3.地形与人类活动【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结合教材阅读,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讨论:我国的地形对我国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有利影响:复杂的地形类型,利于多种经营活动的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2.能够区分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并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通过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或数据,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的认识,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及其特点。
【难点】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新课导入】课件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同学们知道青藏高原吗?其实我国不仅有青藏高原,还有许多连绵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美丽富饶的盆地。
想认识它们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2~P24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图2.1和图2.2说出我国的地形类型特点。
__答案:地形类型多样。
__2.读图2.2,说出我国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脉等,找到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并把它们首尾相连,分析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差异,总结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__答案: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侧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八年级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①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②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关键能力①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3.价值观①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地形构成的特点。
2.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山和水自古就是诗情画意的载体,更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热土,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构成中国地貌的骨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章地形和地势的学习,一起来感受祖国的金山银山。
第一课时主要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个环节是多彩中国(地形构成)。
第二个环节是山水中国(山区广大)学习环节一:多彩中国(地形构成)1.知识回顾:同学们回忆陆地地形有几种,他们的平均海拔及其特点。
2.请同学们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从图例可以看出,我国有纵横交错的山脉,如天山山脉;气势蓬勃的高原,如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如东北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如四川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如东南丘陵。
由此可见,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
主题三中国地理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考命题方向考向一地形和地势考向二气候考向三河流考向四自然灾害考向一地形和地势例1(2022·辽宁葫芦岛)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2.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是()①类型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类型单一④耕地面积广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例2(2022·黑龙江哈尔滨)读中央气象台2022年五一假期天气提示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据图可知,提示注意保暖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4.图中气温适宜的省区是()A.云南省B.黑龙江省C.广东省D.陕西省例3(2022·海南·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北纬36°剖面)”,完成下面5-6小题。
5.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B.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6.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例4(2022·新疆·中考真题)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据下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图中所在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黄土高原B.②为华北平原C.③为青藏高原D.④为柴达木盆地8.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①B.②C.③D.④例5(2022·北京·中考真题)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通行的阻碍、河流的源头、风沙的屏障……图左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图右为军都陉沿线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将其两侧的地形区和地势阶梯填在①—④处。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陉(xíng),是指狭窄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