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3
《红楼梦》1 —10回梗概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
宝玉是石头下凡。
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
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
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
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
士隐看那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醒来后就忘了此梦。
不久,士隐的女儿失踪;家又遭火灾。
因此悲观厌世而出家。
三是穷知识分子贾雨村,常在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爱上。
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回的内容是说贾雨村做了官便胡作非为而被罢官,到林家当了家庭教师,教的女学生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母亲病亡。
贾雨村遇见了商人冷子兴,听冷子兴叙述贾府人事;着重介绍了贾宝玉的出生及其怪癖,以及甄贾(真假)宝玉的情况。
又谈了天地生人的一套哲学。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回说了两件事:其一是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到外婆家——贾府;林如海又向他的内兄(夫人之兄,黛玉之舅)贾政(宝玉之父),推荐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望贾政帮忙谋官。
其二是林黛玉进荣国府(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房)和贾母、凤姐、宝玉见面。
重点是写凤、宝、黛三人。
这回说了两件事:其一是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藉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
解味《红楼梦》回目解析(2)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宝玉和林黛玉《红楼梦》回目解析(2)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小说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小说的序幕部分。
第一回除了交代写作目的外,还提到小说的作者及小说名字的变化,还写了通灵宝玉的来历,还讲了如下故事:3、木石前盟:木石前盟的传说,给小说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的前生,林黛玉就是绛珠仙草的今世。
神瑛侍者有恩于绛珠仙草,用甘甜的雨露浇灌她。
所以当她投胎转世后,她要报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偿还给神瑛待者。
这就是林黛玉爱哭,并且经常因为贾宝玉而哭的原因。
宝黛玉爱情前生注定,今世再续前缘两已。
因为天意如此,任何人都不可能拆散他们,哪怕是最敬爱的人。
这当然是宿命论。
4、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甄士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小说序幕中出现,小说的尾声中也定会出现。
因为他是大善之人,所以才有缘梦中见识通灵宝玉。
贾宝玉后来出家,应该是受了出家后的甄士隐的点化。
这就是二人的缘分。
至于英莲变香菱,癞头和尚已向甄士隐泄露天机:“菱花空对雪澌澌。
”5、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雨村寄居葫芦庙,结识了住在庙旁的乡宧甄士隐,二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贾雨村应邀到甄家做客,才有机会见到甄家的丫头娇杏。
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贾雨村进京赶考,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
没有甄士隐的帮助,哪有贾雨村后来的大富大贵?知恩图报者,贤者也。
贾雨村报答了甄士隐的恩情吗?回答是否定的。
至于贾雨村在中秋夜所吟的两首诗和一到对联,一方面表达贾雨抱负了得,野心不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小说中,某些人物的遭际,她们的命运必定和贾雨村密切关联。
其中的对联:“玉在椟中求善价”,应该理解为贾雨村把自己的学生林黛玉掌控在手中,待价而沽,以此做为巴结北静王的筹码。
贾宝玉因事避祸他乡(二丫头庄子)时,贾雨村牵线,王夫人做主,要把林黛玉嫁给北静王为妃。
黛玉不从,自缢而死,应了判词中的“玉带林中挂”一句。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故曰“甄士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chāi】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yù(饱食)】xx餍【yàn(吃饱)】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今日之茅椽【chuán】蓬牖【yǒu】,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fū】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jiǒng~异(相差很远)】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
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
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不是别处,真是姑苏城,这姑苏城内的阊门,是当时的经济中心,更是商号、商船云集之地,商贾小贩络绎不绝,行人熙熙攘攘,异常热闹。
在这个阊门外有一条街名字叫做十里街,这个街里面有个仁清巷,巷子里面有个古庙,因为所在的地方相对比较小,所以这个庙又被称作“葫芦庙”。
在这个庙旁边,是一户退休居住在乡里的官宦。
这家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他的妻子是封氏,为人贤惠,又知书达理。
甄家虽然家境不算富贵的,但是当地人也把他们推举为有名望的家族了。
说到这甄士隐,他淡泊名利,喜好侍奉花草,饮酒写诗,颇有文人风骨。
唯有一件事情,是一个遗憾:一把年纪了,没有男孩,只有一个女孩名字叫英莲,今年三岁了。
有一天,士隐在书房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梦见一个和尚和一个道长,边走边聊天,那个道长问和尚:“你带了这个东西,将要去哪里?”和尚说:“神瑛侍者在世间游玩,平时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河岸边上的三生石旁有一株绛珠仙草,长的很是可爱,便经常采来甘露浇水,使得绛珠草可以活得更加长久。
慢慢的,接受日精月华,以及甘露的滋养,幻化成一位女性,时常在离恨天外闲逛,饿了吃密青果,渴了喝愁海水。
只是因为还没有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因此有些郁郁寡欢。
经常说:'我受了他的灌溉之恩,可是自己又不能还甘露以报答他的恩情。
他要是下凡做人,我也一起去,把自己这一辈子的泪水回报给他,也算了了这桩恩情。
’今天正好是神瑛侍者下是为人的日子,刚好把这个顽石带到警幻仙子这里,登记一下随着一起下凡历练历练。
”道人说:“从来没有听过还有”还泪“的说法。
不如趁这个机会,我们二人也下界普渡一下,也算是一些功德。
”和尚说:“我也有这个意思。
我们先去警幻仙子那边把这蠢物交接一下,等该下凡的人都下去了,我们再去。
”甄士隐在一旁,都听到了,上前一步作揖问好后,问僧佛二位刚刚聊了什么,并请他们帮忙开导自己。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话说在很久以前,有座石头城,城里有个名叫甄士隐的人。
他本是个富户,乐善好施,闻名乡里。
甄士隐生性旷达,喜好诗词歌赋,常与文人墨客交往。
然而,命运多舛,他的家境逐年败落,生活日渐贫寒。
这一年的中秋佳节,甄士隐独自在家中品茶赏月,心中感慨万千。
此时,他梦见一位道士和一个和尚,那道士手执一把拂尘,和尚则手捧一个玉盘。
道士对甄士隐说:“你既然已经知道了世间的无常,就应该看破红尘,随我们修行去吧。
”甄士隐醒来后,心中颇感疑惑,不知这梦是何寓意。
不久之后,甄士隐在街头巧遇一位名叫贾雨村的秀才。
贾雨村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颇有文名。
甄士隐见贾雨村气质不凡,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两人在交谈中,谈及诗词歌赋,颇为投机。
甄士隐便将自己的梦境告诉了贾雨村,希望他能解梦。
贾雨村沉思片刻,道:“此梦必有深意。
那道士和和尚,分明是来提醒你放下世俗之念,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而你所见之玉盘,乃是通灵宝玉,它将指引你走向一个新的世界。
”甄士隐听后,心中豁然开朗。
他决定放下世俗之物,开始修炼心性。
而贾雨村则因家境贫寒,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
贾雨村离开甄士隐后,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
在漂泊的日子里,他时常想起那位才貌双全的闺秀,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那闺秀名叫林黛玉,是贾雨村童年时的玩伴。
林黛玉生性聪慧,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且容貌美丽,犹如仙子。
贾雨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林黛玉已嫁为人妇。
他悲痛欲绝,但又无法抑制对林黛玉的思念。
于是,他决定写下自己的心声,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林黛玉的怀念之情。
在这一过程中,贾雨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探讨诗词歌赋,相互切磋技艺。
贾雨村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日益提高,名声也逐渐远扬。
某日,贾雨村得知林黛玉已因病去世,悲痛不已。
他在墓前为她写下了一首《怀闺秀》的诗,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梦中相见欢颜笑,醒后泪湿罗裳腰。
红颜薄命谁人识,千古遗憾愁难消。
贾雨村在诗中表达了对林黛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感叹命运的无常。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
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
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 '''''案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
雨村欲拿薛蟠,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
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
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
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
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芝国府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
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