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9
浅谈叙事视角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入作者:曾晓慧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21期摘要: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美文学教学的知识和内容,增强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运用文学批评的一些方法来开展和丰富教学,如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叙事理论、后殖民理论和新批评理论等。
从叙事视角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入,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深入到文章中去挖掘人物的特点和内心世界,并对英美文学的教学结构进行更加全面的解析,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学的中心思想和内在价值。
关键词:叙事视角英美文学教学导入研究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226—02现如今,很多高等学校都会将英美文学纳入日常的教学课程安排,旨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文学能力和素养。
而在英美文学的具体导入教学中,为了能够推动英美文学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运用文学批评的叙事方法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从英美文学教学的导入出发,运用文学批评中的叙事方法,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简单化和叙事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增强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把握英美文学的整体结构和脉络,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质。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英美文学是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目前,由于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后和传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更好的调动和激发,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并不活跃,不利于高效率地进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美文学素养和品质。
下面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有效的讨论与研究:1.学校和教师缺乏对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英美文学教学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和困难。
很多学校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和从业,过多重视对英语实用性课程的教学,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实务英语和外贸英语等。
英美文学中的意象与叙事分析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文体和流派,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意象。
意象被定义为一个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形象、符号或象征,它们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同时,英美文学中的叙事方式也是非常独特和精彩的,例如传统的叙事和现代主义的叙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将分别从意象和叙事角度对英美文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一、英美文学中的意象分析1.自然意象自然是英美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它反映了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梅尔特内斯岛》中,自然被描绘为充满生命力的力量,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同样,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中,自然被描绘为无情的力量,它代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威胁和挑战时的弱小和无助。
2.宗教意象宗教意象在英美文学中也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作品中人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对人类的影响。
例如,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中,上帝和撒旦的形象代表了善与恶的对立和人类在二者之间的选择;弗拉纳里·欧康纳的《善人之死》中,基督教神学被运用到故事中,代表了人类对宗教和信仰的探索和追求。
3.家庭意象家庭是英美文学中极为重要的意象,它代表了亲情、爱情和牺牲。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孤儿奥利弗的经历代表了家庭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复杂性;欧·亨利的《月亮下的加勒比海》中,家庭被描绘为追求幸福的重要场所。
二、英美文学中的叙事分析1.传统叙事传统叙事是英美文学中非常常见且经典的叙事方式,它通常包含了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例如,雪莱的《法兰肯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清晰地展现了叙事的结构和元素。
传统叙事通常以线性的方式展开,有着清晰的故事情节和主旨。
2.现代主义叙事现代主义叙事是英美文学中相对较新的叙事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结构和模式,采用蒙太奇、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方式来呈现故事。
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研究作者:陶晋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4期摘要:在文学领域当中,英美文学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英美文学当中,通常都具有十分独特的美感和视觉,对于世界文坛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英美文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就,其独特的叙事写作手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结合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重要意义,对几种具有代表性叙事写作手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我国文学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前言:在英美文学的发展中,对于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十分重视。
不同于我国文学写作对文学价值的关注,在英国文学写作中,严谨、丰富的文学语言一度十分流行。
美国文学在此基础上,融入美洲传统的部落风情,对情调、生活、正义、自由等进行凸显,因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能够更加精彩地表现出作者的精神和思想。
一、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重要意义(一)大学中对英美文学学习的集中在我国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当中,学生对于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不够重视,对于英美国家的社会形态、发展历史等,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学生在对英美文学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文学素材的背景信息不够了解,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这些问题,在进行英美文学内容的学习当中,对于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应先进行了解和掌握,透彻的分析和认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同时对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进行掌握,对文中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以及相应对象的寓意等进行体会[1]。
这样,能够逐渐形成大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潮流,从而让学生对英美文学的主旨进行更为良好的把握和学习。
(二)加入WTO之后激烈的国际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应用也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试析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包括:1.了解此文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作品的基本情况:可通过浏览资料书籍,了解作者在创作时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现实等背景;2.结合课外资料:可以深入地研究学习作品背后的历史及其他影响因素;3.仔细阅读:可以从主要担负者、情节展开、描写方式等多方面了解故事、语言和文学修辞,以及作品给读者带来意义。
4.把握主要内容:要突出文学作品的内容,考察文章的主题意义,发现藏在文章背后的另一个世界;5.运用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理解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作品主题意义、作品特征等;6.结合相关案例:可以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深入分析欣赏英美文学,通过全面的了
解以及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系统地传播文学传统,增加读者的美学阅读素质。
基于布斯理论的英美文学修辞叙事分析一、引言部分学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采用独具个人特色的叙事方法,使用多种修辞技巧,使文学作品在表达上呈现出独特性。
布斯认为,文学作品的表达应坚持“统一的艺术性”,并在文学表达上,注重互动与交流,摒除了以往文学作品的模仿性。
布斯在重点研究叙事技巧和修辞手法表达的同时,为英美文学的作品表达开辟了新渠道,阐述独特的见解。
二、布斯理论中英美文学修辞叙事技巧分析(一)模仿转向交流布斯理论将“行动情节”“再现行动”叙事方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他认为,采用以上两种叙事方法可以降低文学作品的说教形式,使得文学作品不再枯燥。
非说教类的文学作品中,更加强调“再现行动”在修辞方面的表达和应用,核心是如何表达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使得读者受众可以在阅读期间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及情感的内在表达,感悟到作者在修辞叙事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在修辞、叙事上,也强调细节的表达和描写,最终目的也是还原真实的情景。
布斯在对讲述开展批判的过程中,将“讲述式表达”“突破读者的艺术表达”“现实主义表达”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
他认为,文学作品在修辞叙事表达上,应重点强调读者的理解性,以读者、受众的理解力为前提,在修辞、叙事上,更加注重事实的叙述,这样才可以充分展现出文学表达的魅力。
然而文学作品的“展示”“表达”,在主观和客观上均是可以共存的,同时也具有选择性。
作者在表达自我观点过程中,应从多维度的角度开展讨论,将评论与叙述描写方式相结合,采用一种“非个人化”的叙事方式。
虽然部分文学作品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者可能会在作品中对“合谋”“私密交流”等内容的描写寻求与读者之间的共识,这使得道德层面的写作技巧难以深刻表达[1]。
布斯理论在文学修辞叙事上,更加强调主题的表达和技巧的应用。
同时,布斯理论也对克莱恩理论中的“艺术统一性”进行扩展,但克莱恩更加注重细节技巧在叙事上的作用,这与布斯将核心放在修辞意图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美文学作家的写作特点可以因个人风格、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美文学作家的写作特点:
1. 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许多英美文学作家擅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内心独白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他们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共鸣。
2. 注重叙事技巧:英美文学作家常常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如时间跳跃、叙述视角的变化和非线性结构等,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复杂性。
他们善于运用悬念和戏剧性的冲突,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3. 探索人类存在的主题:许多英美文学作家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孤独、道德困境和社会问题等主题。
他们通过作品深入探索这些复杂的人类问题,并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4. 使用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英美文学作家常常运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以创造独特的文学效果。
他们可能运用诗意的语言、幽默的对话、象征主义和隐喻等元素,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5. 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许多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和历史的背景。
他们通过描述社会阶级、种族关系、战争和政治等问题,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挣扎。
6. 强调个人意识与自由:英美文学作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
他们探索个人在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呼吁个体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
这些特点只是英美文学作家写作风格的一部分,每位作家都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了解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个人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英美文学论文研究方法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进行英美文学论文研究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英美文学论文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首先,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是英美文学论文研究的基础。
文本分析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作品内在的意义和特点。
在进行文本分析时,研究者需要注重对作品的细节进行观察和解读,例如对于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诗歌则需要注重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分析也是英美文学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英美文学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学体裁,其作品往往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研究者需要对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在含义。
通过对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和意义,为文学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比较研究也是英美文学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作品、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作品的特点和内涵,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
比较研究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提升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理论研究也是英美文学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文学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揭示其中的文学美学和思想内涵。
在进行英美文学论文研究时,研究者可以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论文研究方法涉及文本分析、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分析、比较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英美文学论文研究工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叙事视角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入叙事视角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入作用。
叙事视角是指故事或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讲述者的视角或角色。
通过引入适当的叙事视角,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常用的叙事视角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多重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是指故事由一个角色或参与者以“我”为中心进行讲述,使读者能够直接进入故事情节,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思考。
这种叙事视角往往让读者更容易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参与度。
第三人称叙事是指故事由一个旁观者或外部人物进行叙述,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故事中涉及到的多个角色的情感和动态。
这种叙事视角可以帮助学生更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多重叙事视角则是指文学作品中同时采用多种叙事视角,以展现故事中不同角色的不同声音和观点。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在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
教师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事来导入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和内心感受,进入故事情节,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和主题。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他们感受和理解故事的情绪。
教师还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事或多重叙事视角来导入教学,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他们客观分析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意义,并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叙事中。
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角色,通过第一人称叙事的形式来讲述故事的某一部分,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叙事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英语叙事研究的方法Methods of English Narrative Research.Narrative research, often referred to as narrative inquiry or narrative analysis, is an approach that explores human experiences and their meanings through the stories people tell. I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studies, narrative research offers a unique lens to understand literary works, historical accounts, and everyday language use. Thisarticle delves into the methods of English narrative research, exploring how stories are analyzed, interpreted, and us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human behavior, culture, and society.1. Narrative Analysis.Narrative analysis is the core method of narrative research. It involves a close reading of textual data, such as novels, short stories, autobiographies, or historical accounts, to understand how stories are constructed andwhat they reveal about human experiences. Analysts look for patterns in narrative structure, themes, characters, and plot development to identify common narrative tropes and devices.2.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Narrative research often employ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se methods allow researchers to collect rich, contextualized data that captures the complexity and nuances of human experiences. Interviews, for example, can be conducted with individuals to elicit their personal stories, while observations can capture naturalistic narratives in action.3. Intertextual Analysis.In English narrative research, intertextual analysis is a crucial tool. It involves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t texts to explore their shared themes, motifs, and structures. This approach helps researchers identifypatterns across different literary works or cultural contexts, revealing common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cultural values.4.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analysis is another key method in English narrative research. It focuses on how language is used to construct and communicate narratives. 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used in stories, researchers can understand how power, identity, and social relations are negotiated and represented. Discourse analysis also helps identify language patterns and rhetorical devices that shape narrative coherence and meaning.5. Autoethnography and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In narrative research, autoethnography and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These personal accounts offer researchers a window into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individuals, allowing them to explore their subjectivity, identity, and social context.Autoethnographies and autobiographies can be analyzed using narrative analysis techniques to understand the stories they tell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communities.6. Mixed Methods Research.Increasingly, narrative researchers are employing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narrative phenomena.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llows researchers to triangulate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 richer and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and meanings.Conclusion.English narrative research offers a rich and diverse toolbox for exploring human experiences and meanings. By combining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tertextual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autoethnography, an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researchers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ower and complexity of narratives in Englishliterature and beyond. As the field continues to evolve, narrative research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culture, and society.。
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研究摘要英美文学大师之所以能以独特的视觉和美感震撼历史与世界文坛,与其独特的叙事写作手法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在介绍了英美文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必要性,着重剖析了英美文学在叙事写作手法上的各种技巧,以期推动国内对英美文学的进一步认识和解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英美文学流派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与分享时,对文学的探讨过多强调于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分享。
我国文学比较重视对文学价值的考虑,而国外文学注重于文笔写作的艺术,其中英国比较文学和印象文学因其丰富和严谨的文学语言盛极一时,而美国文学作品深受英国文学影响,又在美洲结合了原始部落风情,以突出自由和正义、生活和情调为主,与英国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阅读英国和美国文学作品时,不能只是单调乏味地学习单词或句型,而是要以欣赏作者的思想与精神为重点。
文学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表现学者精神和思想的手段,在艺术和文学加工所创造的精神世界里,要感知语言学的真实意境。
二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重要性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的建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形成特点,由此形成了多种与该理论相适应的叙事写作手法,使得西方文学创作的思路也更加的多样化。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通过对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比较研究来进一步领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我国对英美文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英美文学原著阅读的较少,对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状态的了解相对比较薄弱,造成阅读英美文学基础较差,不能够掌握文学素材的背景信息,导致阅读的时候障碍重重。
这种教学模式上的弊端,促使大家在学习英美文学内容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在对英美历史做到透彻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英美文学的叙事写作手法,从而体会文中对象的真正寓意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更好推动国内学生兴起学习英美文学的狂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的主旨所在。
另一方面,我国自加入wto之后,也就加入了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
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这么多年里,充分证实了英语这种国际化语言的重要性。
英语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在商务领域、交通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加强合作与交流。
英美文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简单语法和词句构成,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英语的应用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英美文学的多种叙事写作手法来进行强化训练。
另外,英、美等国人的生活强调风趣和享受,对人与人的沟通非常重视,这在文学作品的叙事写作方法中都有所体现,良好的叙事写作方法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读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英美文学的叙事写作手法分析1英美文学中“客观”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英美“客观”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是一种经常性叙事写作手法,侧重于强调对客观事实的把握与描绘,加强对客观事实的了解与认识,在环境塑造和背景写作方面具有很强的功底,通过作者本人对客观物体或者人物的形象、意识、动作、语言等进行描述,加强的是读者对人物或者事物的了解与认识,加深了对事物或者人物的印象,丰富了写作内容,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真实性。
如在客观叙事中可以引用《老友记》的内容进行欣赏:monica: oh,the way you crushed mike at ping pong was such a turn-on.monica:yeah,you can hear everything through these stupid walls(译文:莫妮卡:噢,你用乒乓球打败mike真的是太帅了。
莫妮卡:是啊,那面烂墙什么声音都包不住。
)以上这部分对话,在语言表达上全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语言阐述的,运用了客观的叙事写作手法,加强了对客观内容的丰富,让阅读者对客观环境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充分体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态度转变。
2英美文学中“意象”的写作手法意象指的是英美诗歌作品中对人或者事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即将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人凸显出来以帮助个人或者物体发现自我价值与美感,并让欣赏者了解和认识其中的意义与象征性含义的一种叙事写作手法。
英国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就是意象美的写作大师之一,他在其著名诗歌《夜莺颂》中写到:t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y lot,…,singest of summer in full-throated ease(译文:这并非在嫉妒你的幸运,而是为你的幸运而深感欢欣;你呵,展开双翅翩翩起舞的林中精灵,你躲进满是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中,放开了歌喉,歌颂着这样的夏日。
)以上这部分诗歌即是英美文学中意象美的充分体现。
它通过“意象”的叙述手法描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环境,将生机和活力带给我们,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表现给了我们,将环境的优雅感交代给我们,让我们陶醉于这种梦幻般的世界,更加喜欢这种美,这首诗歌。
3英美文学中“隐喻”的写作手法传统英美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不外乎以下两种模式:一是作家真、善、忍自我理想的化身;二是作家表达内心潜在意识思想的传声器。
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形象载体来进行依托,这一点在“动物叙事”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尤显突出。
在此类作品中,作家们借用一大批大自然中最普通不过了的动、植物,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明是写动、植物,实则是写人,以物“喻”人。
从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到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全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animal farm),再到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尽管作家各自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理念和范式均发生着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在叙事写作时对“动、植物”的刻画都很好的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
在这些以动、植物为主角的文学叙事作品中,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人类社会某种道德意识的载体,将原本忠诚卫主的狗刻画成了极其狡猾与欺诈的野蛮畜生,将原本勇猛无敌、号称“万兽之王”的雄狮刻画成了胆小如鼠的懦夫,将原本好吃懒做的猪刻画成了一个残忍的牲畜剥削者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人类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一个缩影。
作家们借用此类“隐喻”的写作手法,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泯灭和人类社会的悲催之情,令读者感同身受。
4英美文学中“崇尚自由”的写作手法“崇尚自由”的写作手法,是英美文学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文学写作的自由度是极其受限的,尤其是在传统文学的世界里,作家的创作往往要受到来自传统文化和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束缚。
纵观历史,文学创作家被起诉与控告的事件屡见不鲜,更有个别国家把某一作家的作品列为“禁书”或“淫书”。
此外,作家的创作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原则和表现手法,甚至包含了作家情感的具体展示形式等等。
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自由写作”手法逐渐形成。
作家们以“崇尚自由”来进行文学的创作,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依赖文学写作手法的自由艺术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是一种完全不受限制的自我体现形式,力图创造出一个完全自我的个人自由世界。
如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作品的整体结构分为四个章节:a、b、c、d,但其顺序却不是按照字幕先后顺序排列的,而是c、a、b、d。
前两章的叙事顺序也并非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年的历史进程,不仅在时间上前后穿插,在空间上也是多次变换。
这样的文学作品的展示形式是极其多样的、创作思路是开放性的,能够带给作家无限的创作自由和愉悦。
“崇尚自由”写作手法的出现,使得西方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突破了传统文学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时空关系的客观逻辑性,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性和强烈的可塑性,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英美文学中“主旨隐遁”的写作手法英美传统文学作家普遍怀着对社会的美好愿望和满腔改良的热情,总是依赖于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当代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合理的现况。
他们极力揭开社会的种种阴暗面,以期得到社会和领导层的关注,并带来彻底的改革;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强忍笑颜、不厌其烦地把一系列阶级调和、人性向善和博爱忍让的消极观念灌输给读者,以此来济世救人,这使得创作者自身也就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如今,人们在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已经很难找到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教训,甚至大多数时候根本就找不出任何明确的结论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得到的只是一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感受。
如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卡夫卡的小说《城堡》等,作品本身就可以做出多种解释。
甚至很多时候,连作家本人也很难阐述自己在作品中究竟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和意境。
不仅如此,后期象征主义诗人也普遍认为,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把一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表达得过于清楚,甚至局限于某一方面。
他们允许读者根据其自身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人生经历得出不同的意境感受。
当前,主旨的隐遁已经成为了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
四结语英美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塑造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以上通过对英美文学中叙事写作手法的比较分析,启迪我们在学习英美文学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变通思想与意识观念。
在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加强对英美文学叙事写作手法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精准地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独特意境,为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进一步储存大量精通西方文化的涉外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1] 李晓琴:《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的走向》,《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 方汉文:《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营构》,《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3] 李寒阳:《价值世界的深刻危机与艰难重认——从叙事方式看电影〈罗生门〉的内涵意义》,《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4] 张一平:《中西叙事作品的时空表达差异》,《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s1期。
[5] 刘杰:《比较文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 primavesi,patrick.the performance oftranslation:benjamin and brecht on the loss of sm all details,the drama review.1999(4):53-59.[7] 徐扬尚:《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模式、功能、地位与前景》,《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