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常用中草药的品质鉴别》
- 格式:pptx
- 大小:8.21 MB
- 文档页数:64
常用中药材简易识别法
真品呈条形,由虫体和菌座两部分相连组成,全长约9至12厘米,虫体似蚕干,粗约0.4至0.7厘米,呈深黄色或黄棕色,外观粗糙,环纹明显,有环节20到30个,腹部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而内心充实,白色略黄。
菌座自虫头长出,弯曲棒状,上部略大,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断面空虚,粉白色。
假品多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干燥根茎(又称地蚕),形状似纺缍,表面颜色呈淡黄色或灰黄色,环节明显比真品少,只有2到11个,腹部无足,形似幼虫,无子座,质地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状,尝之粘口无草菇香味,味微甜。
此外有用淀粉、面粉,加少许胶质,调以色素压制成的假虫草。
还有在虫体内插入金属丝的劣质虫草等等,这些均不宜购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常见贵重中药材的简易真假鉴别方法(附图谱)中药经验鉴别是古老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展的经验总结。
几千年以来,主要依靠这种方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基本上保证了中医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新老交替,一些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正在逐步流失。
中药鉴定速记口诀(1)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17个)大老虎上高山,长白龙系紫草,三个人敢抢仙丹。
药材:大黄、虎杖、藁本、山豆根(北豆根)、徐长卿、白前、白薇、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三七、人参(西洋参)、甘草、羌活、威灵仙、丹参。
【须根系:徐长卿、白前、白薇、威灵仙、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2)药用部位为根茎的药材(19个)二术串联附玉狗,北山跟静射母鹅,将石升麻黄土楼。
药材:苍术、白术、川芎、(黄连、胡黄连)、香附、玉竹、狗脊、北豆根、山药、射干、知母、莪术、姜黄、石菖蒲、升麻、黄精、土茯苓、重楼。
(3)药用部位为块根的药材(9个)何太草块根,三冬百地金。
药材: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川乌、草乌)、(天冬、麦冬、山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4)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7个)两天三泻胡半白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及)。
(5)药用部位为根的药材(32个)牛膝、川牛膝、赤芍、白芍、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党参、玄参、苦参、葛根、粉葛、商陆、银柴胡、防己、防风、板蓝根、地榆、黄芪、黄芩、远志、白芷、当归、前胡、柴胡、秦艽、紫草、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木香。
(6)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9个)牛郎织女地上会,鹰蛇起舞补骨头。
药材:牛蒡子、栀(织)子、女贞子、地肤子,金樱(鹰)子、蛇床子、枸杞(起)子、五(舞)味子、补骨脂。
(7)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中药(5个)厚杜续玄苓药材: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引言随着中医文化的逐渐传承和开展,中草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中草药市场上的伪劣产品也随之出现。
为了保证中草药的质量和疗效,正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和技巧,希望对读者在购置和使用中药材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1. 外观鉴别法外观鉴别法主要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这包括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的观察。
例如,对于枸杞子来说,真品的颜色应为红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外观完整;而伪品的颜色可能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外观不完整。
2. 经络鉴别法经络鉴别法是通过经络学理论判断中药材的真伪。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与脏腑、组织器官相通的系统。
通过触摸中药材的经络,可以判断其真伪。
例如,对于黄芪来说,真品的经络应该是坚实而饱满的;而伪品的经络可能松软或枯燥。
3. 理化检验法理化检验法是通过对中药材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和检验来判断其真伪。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和仪器,对中药材进行溶解性、煮出物质量、含量检测等方面的测试。
例如,对于川芎来说,真品的挥发油含量应在2.0%以上;而伪品的挥发油含量可能较低。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技巧1. 枸杞子•红色或橙红色的颜色以及外观完整的是真品;•过于鲜艳或暗淡的颜色以及外观不完整的是伪品。
2. 黄芪•坚实而饱满的经络是真品;•松软或枯燥的经络是伪品。
3. 川芎•挥发油含量在2.0%以上的是真品;•挥发油含量较低的是伪品。
总结正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疗效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外观鉴别法、经络鉴别法和理化检验法等常用的中药材真伪鉴别方法。
此外,还提供了枸杞子、黄芪和川芎的常见真伪鉴别技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在购置和使用中药材时更加准确地判断其真伪,以保证疗效的到达和平安性的保障。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鉴别中药材的真伪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建议在购置中药材时选择有信誉度和可靠性的渠道,如正规药店或中药材专业市场。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1.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外表醇亮,质地坚实,有独特的辛辣气味。
2.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状茎细长,表皮白色,有清香味。
3. 当归(Angelica sinensis):根部棕褐色,表皮有皱纹,有独特的香味。
4.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部较粗,外皮棕褐色,有甘甜的味道。
5.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根状茎粗壮,外表棕褐色,质地坚硬,有特殊的香气。
6. 人参(Panax ginseng):根部粗壮,表皮黄色,有特殊的香气。
7.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部短粗,表皮红棕色,质地坚硬,有特殊的气味。
8. 熟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根部块茎状,表皮醇亮,有甜美的味道。
9. 升麻(Cimicifuga foetida):根部细长,外表棕色或黑色,有特殊的香气。
10. 白芷(Angelica dahurica):根状茎细长,表皮白色,有特殊的香气。
11.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部细长,外表棕色,有苦味。
12.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根部细长,外表棕褐色,有特殊的香气。
13. 归尾(Semen cuscutae):种子细长,颜色深棕,质地坚硬,有特殊的香气。
14. 辛夷(Magnolia biondii):花朵黄白色,有浓郁的香气。
15.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根部细长,外表黄棕色,质地坚硬,有特殊的香气。
16. 当归尾(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根部细长,外表棕褐色,有特殊的香气。
17.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果实红色,质地纤维细,有甜味。
18.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根部粗壮,外皮黄色,有特殊的香气。
中药材好坏品相判别标准中药材的好坏品相判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形态:中药材的外观形态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依据。
例如,根茎类药材的外观应粗壮、肥壮,表皮饱满、无破损;花类药材应鲜艳、完整;种子类药材应饱满、无残缺等。
2. 颜色:中药材的颜色与其产地、生长环境、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产地或不同生长环境下,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中药材的颜色应鲜艳、均匀,无明显变色或褪色。
3. 质地:中药材的质地与其内部组织结构、成分含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中药材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不易折断或破碎。
同时,中药材的质地也与其产地和生长环境有关,例如,南方产的中药材通常较湿润,而北方产的中药材则较干燥。
4. 气味:中药材的气味与其成分含量、产地等因素有关。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产地或不同生长环境下,气味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中药材的气味应浓郁、纯正,无异味或刺鼻气味。
5. 杂质:中药材中的杂质包括泥沙、尘土、昆虫等,这些杂质会影响药材的品质和药效。
杂质含量越少,药材品质越好。
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注意检查其杂质含量。
6. 产地:中药材的产地对其品质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其成分含量、药效等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关注其产地,选择优质的产地。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好坏品相判别标准主要包括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气味、杂质和产地等方面。
在购买中药材时应注意这些方面,选择优质的品种和产地,以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不熟悉的中药材品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医生,以免误用或滥用。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草药的假劣鉴别简介
我们需要了解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常用的中草药主要包括丹参、川芎、桃仁、葛根、红花、枸杞等。
这些中草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如果选择到假劣的
中草药,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中草药呢?我们可以通过外观进行初步的鉴别,真品中草药的外
观应该干燥,色泽鲜艳,无虫蛀、霉烂等情况。
而假劣中草药可能会因为保存不当或者添
加了其他物质而出现变质、发霉等情况。
真品中草药的气味应该清香,而假劣中草药可能
会散发出异味。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中草药的斑纹、纹理和断面等进行鉴别。
真品中草药的斑纹清晰,纹理自然,断面均匀;而假劣中草药可能会因为掺杂了其他杂质而出现状况不佳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药材质量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进行鉴别,通过检测各项
指标的数值来判断中草药的质量。
这些方法需要借助于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对于普通
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操作。
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中草药来避免购买到假劣产品。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者
医院购买中草药,可以降低假劣产品的风险。
鉴别真假中草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
我们建议
大家在购买中草药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假劣产品。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
强对于中草药市场的监管,减少假劣产品的出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如何正确辨识中药材的品质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或初涉中医药领域的人来说,正确辨识中药材的品质并非易事。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要点,帮助您准确判断中药材的品质。
一、了解中药材的来源首先,要关注中药材的产地。
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会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
例如,某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出的中药材品质上乘,如长白山的人参、宁夏的枸杞等。
其次,要了解中药材的种植或采集方式。
野生中药材通常被认为品质较好,但由于资源有限,现在多数中药材是人工种植或养殖的。
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种植技术、不使用农药化肥、遵循中药材的生长规律等,都能保证其品质。
二、观察中药材的外观外观是判断中药材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形状和大小应均匀一致。
例如,优质的党参应该根条粗壮、均匀,无分叉和扭曲。
色泽方面,通常新鲜、干燥适度的中药材色泽自然、鲜艳。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通过染色等手段来改善中药材的色泽,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色泽来判断品质。
表面特征也很关键。
比如,金银花表面应该有绒毛,天麻表面应有环纹等。
质地方面,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应该质地坚实,有的则应柔软有弹性。
如熟地应质地柔软、粘性大。
三、闻中药材的气味中药材往往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优质的中药材气味浓郁、纯正。
例如,薄荷应该有清凉的香气,沉香应该有醇厚的香气。
如果闻到刺鼻、怪异或过于淡薄的气味,可能意味着中药材品质不佳或经过了不当处理。
四、品尝中药材的味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品尝来判断部分中药材的品质。
味道应符合中药材的特点。
比如,黄连味苦,甘草味甜。
但要注意,有些中药材有毒性,不能随意品尝。
五、检查中药材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中药材发霉、变质,影响品质。
可以通过手感来判断,干燥的中药材手感轻脆,而含水量高的则会感觉沉重、发软。
常用中药鉴别
1、狗脊:
表面残留金黄色绒毛;切面近边缘处1-4mm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2、绵马贯众:
呈长倒卵形,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有黄色微管束5-13个,环列。
3、细辛:
根细长,表面灰黄色。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4、大黄:
根茎髓部宽广。
有星点环列或散在。
气清香。
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5、虎杖:
根茎髓中有隔或星空洞状。
6、何首乌:
根茎髓中有隔或星空洞状。
7、牛膝:
断面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
断续排列成2-4轮。
8、川牛膝:
断面有多数淡黄白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9、商陆:
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10、银柴胡:
砂眼、珍珠盘。
11、太子参:
细长的纺锤形,角质样。
常见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2)常见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2)5.2.3 水赤、链游蛇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横纹数60个以下,灰褐与淡黄纹相间,淡黄纹略宽于灰褐纹,横纹不环绕腹部。
6 防己6.1 正品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防己干燥根。
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片状,直径1~5 cm,表面灰棕黄色,粗糙,具有突起的横向皮孔。
刮去外皮显灰白色,可见深色横纹及不规则弯曲的“筋脉”。
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淡棕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苦。
6.2 伪品6.2.1 木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干燥根。
圆柱形,一般弯曲不直,直径约1~2 cm。
表面黑褐色,一般除去栓皮,质坚硬。
明显的木质化,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粉性差,皮部薄,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苦。
6.2.2 大叶马兜铃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兜铃的干燥茎。
圆柱形,质硬体轻,木质化,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耳叶马兜铃为马兜铃植物耳叶马兜铃的干燥根。
圆柱形而弯曲,表面棕褐色,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略有粉性,有放射状纹理。
气微香,味微苦。
6.2.3 瘤枝微花藤为茶茱萸科植物瘤枝微花藤的干燥根茎。
直径为2~5 cm。
质坚,不易折断,木质化,气微,味淡。
7.1 正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掌叶大黄药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多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或一面隆起一面平坦的纵剖片,除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可见网状纹理,未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褐色,有横皱和纵沟。
新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棕色荧光;药用大黄药材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本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横切段或块片,似马蹄形。
去净粗皮,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星点凸起,成环或散在,新的断面在紫外灯下显棕色荧光。
7.2 伪品7.2.1 华北大黄为蓼科植物华北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本品呈类圆柱形,一端稍粗,一端稍细,栓皮多已刮去,表面黄棕色,有皱纹,质坚体轻,横断面有红棕色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特异,味苦。
中草药常用鉴别方法
中草药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裸眼观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来鉴别。
如叶片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
2.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核等特征来鉴别。
如细胞的形态、细胞壁的厚度等。
3. 化学鉴别:通过检测植物中特定的化学成分来鉴别。
如使用化学试剂进行颜色反应、熔点测定等。
4. 薄层色谱法:利用薄层色谱技术将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离,然后通过比较样品的色谱图谱来鉴别。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吸收峰、保留时间等来鉴别。
6. 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将植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峰形、保留时间等来鉴别。
7. 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植物中某些特定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来鉴别。
8.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植物中化合物的红外吸收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来鉴别。
通过以上的鉴别方法,可以对中草药进行较准确的鉴别,保证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中药材真伪对照图一、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臭辣子、开花吴茱萸。
二、沉香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非正品:劣沉香(白木香不含树脂的木材)、用它种木材加工伪制品。
三、苍耳子苍耳子: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伪品:蒙古苍耳(又称东北苍耳)四、大黄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伪品:华北大黄、土大黄五、防己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常见混淆品:广防己、木防己。
常见伪品:小果微花藤、瘤枝微花藤六、佛手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干燥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佛手瓜(葫芦科植物佛手瓜的果实)七、菟丝子菟丝子: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见伪品:大菟丝子、千穗谷、人工伪制品八、乌梢蛇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
常见伪品:赤链蛇、灰鼠蛇九、牛蒡子牛蒡子: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水飞蓟、大鳍蓟十、谷精草谷精草: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常见非正品:谷精珠(谷精草科华南谷精草或毛谷精草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十一、皂角刺皂角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
常见伪品:野皂角刺、日本皂角刺十二、玫瑰花玫瑰花: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
伪品:蔷薇花(蔷薇科植物蔷薇的花蕾);混淆品:月季花十三、龙眼肉龙眼肉: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常见伪品:荔枝肉(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肉质假种皮)十四、肉桂十五、元胡延胡索(元胡):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常见伪品:薯蓣珠芽(俗称山药豆)十六、桂枝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常见伪品:苹果枝或者其他树枝十七、淡竹叶淡竹叶: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混淆品:苦竹叶(禾本科植物苦竹)伪品:芦苇叶十八、冬虫夏草、鳖甲、栀子、西红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