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参考文献格式: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n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根据文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类型及其格式:
1. 期刊文章: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2. 专著: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 报纸文章: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 电子文献: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以上格式仅供参考,具体格式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或机构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所在领域或机构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参考文献格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展示格式
参考文献的展示格式因文献类型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类型及其展示格式:
1. 期刊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篇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篇名[D]. 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3. 论文集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篇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4. 专著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 报纸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篇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 研究报告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作者. 篇名[R].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 条例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颁布单位. 条例名称. 发布日期。
8. 译著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原著作者. 书名[M]. 译者,译.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此外,参考文献中的责任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着录形式。
无论中外人士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着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姓”全部大写,“姓”和缩写的“名”之间勿用“.”,而是空格。
参考文献中的责任者不
超过3位时,全部照录;超过3位时,只着录前3位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
以上是参考文献的展示格式,希望对您有帮助。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国家标准)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详细国家标准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XX,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教学情况[j].高等理科教育,XX(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图书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XX: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标准参考文献格式通常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出版物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1.APA格式(社会科学领域):文内引用采用括号注,文章结尾的
引用采用哈佛格式。
2.MLA格式(人文艺术领域):文内引用采用括号注,文章结尾
的引用采用MLA格式。
3.Chicago格式(历史学、哲学领域):文内引用采用括号注,文
章结尾的引用采用芝加哥格式。
4.IEEE格式(工程、科技领域):文内引用采用括号注,文章结
尾的引用采用数字编号。
5.AMA格式(医学领域):文内引用采用括号注,文章结尾的引
用采用AMA格式。
以上是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具体格式要求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出版社或学术机构的规定。
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是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展示作者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并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一、APA格式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格式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参考文献格式。
它包括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期刊号、出版年份、卷号、页码等信息。
APA格式的具体格式如下:书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网页:作者,文章标题,网址,访问时间。
二、MLA格式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格式主要用于人文学科的参考文献格式。
MLA格式的具体格式如下:书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网站:作者,文章标题,网址,访问时间。
三、Chicago格式Chicago格式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参考文献格式,它包括芝加哥注释体系和芝加哥文本体系两种类型。
Chicago格式的具体格式如下:书籍: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网站:作者,文章标题,网址,访问时间。
总的来说,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期刊或出版社有所差异。
因此,在写作时应该仔细阅读相关的引用要求和规范,确保参考文献的格式正确。
同时,为了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作者应该仔细核对参考文献中的信息,并尽可能地使用权威和可靠的来源。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2、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3、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参考文献的各种字母的含义:
A:单篇论文。
C:论文集。
D:学位论文。
G:资料汇编。
J:期刊文章。
M:专著、教材。
N:报纸文章。
P:专利。
R:研究报告。
S:标准。
Z:其他未说明的文件类型。
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
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2、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
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3、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中若是首次出版则无需再标明,若非第1版还要标明具体版次;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
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
1.APA格式:作者姓氏,作者名字首字母缩写。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2. MLA格式:作者姓氏,作者名字。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年份,页码。
3. Chicago格式:作者姓氏,作者名字。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年份):页码。
无论采用哪种引用格式,均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准确性:引用的文献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
2. 一致性:整篇文章中采用的引用格式必须一致,不能混用不同格式。
3. 可追溯性:引用的文献必须能够被找到,例如附上DOI(数字对象标识符)等文献标识符。
在写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格式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学术性和可信度,也能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 1 -。
参考文献参考格式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有多种,这里以常见的几种格式为例进行介绍。
第一种是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期刊的作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第二种是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专著的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第三种是论文集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论文集的作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第四种是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学位论文的作者、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第五种是专利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第六种是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第七种是报纸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报纸的作者、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第八种是报告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报告的作者、题名、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第九种是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格式,包括电子文献的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以上是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具体格式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出版物有所差异,因此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c—论文集m—专著n——报纸文章r——报告
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3.论文集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4.专著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报纸类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研究报告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条例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8.译著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格式
在撰写论文、项目申报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文本时,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标注,而不能随意处理:
1、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书籍)
J——期刊文章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Z——其他,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
2、范例
(1)引用期刊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
[1] 李升.MATLAB和ETAP的电力系统仿真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2):51-55.
[2] 周兆庆,陈星莺.Matlab电力系统工具箱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中的应用[J].电力
自动化设备,2005,25(4):51-54.
[3] 陆超,唐义良,谢小荣,等.仿真软件MATLAB PSB与PSASP模型及仿真分析[J].电力
系统自动化,2000,24(9):23-27.
注意:作者一般只列出前3名,如果超过3名,则写“等”。
页码必须要写。
(2)引用书籍
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译.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Thierry Van Cutsem, Costas Vournas.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M].王奔,译.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其控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
社,2004.
注意:页码可省略。
(3)引用论文集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负荷电压静态特性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
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27-732.
[2] Li Sheng, Su Zhonghua. Static 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saddle-node bifurcation
in a simple power system[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enzhen: 2009:158-160. (4)引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金敏杰.分岔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1.(5)引用标准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示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6)引用电子文献(如网页内容)
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示例:
[1]在中使用OWC创建统计图[EB/OL].(2006-1)
[2006-5]..
注意: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这种文献。
3、论文正文中必须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必须标上标“[序号]”。
切记!论文最后按引用次序将参考文献一一列出。
如:
控制策略是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准则,一直以来VQC 的控制策略主要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基于九区图的区域图法控制策略,目前绝大部分VQC 装置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 软件都采用这种策略[1];一是基于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控制策略,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模糊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等几乎所有的智能控制算法都被尝试应用于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中[2-5]。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VQC 的控制流程应遵循简单可靠(Simple is the best)的原则[6],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VQC 软件模块,由于受到远动数据采集精度和更新速度的影响和限制,复杂的智能计算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并不能获得较优的控制效果[7]。
参考文献:
[1] …
[2] …
[3] …
[4] …
[5] …
[6] …
[7] …。